绘画班致家长的一封信
让孩子学绘画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但前提是这是他们喜欢的选择,而不是家长一味地为孩子好而让他们去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跟大家分享的绘画班致家长的信,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绘画班致家长的一封信篇1
各位家长:
你们好!感谢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小白灵艺术学校,这学期,我们的绘画课顺利的开课三个星期了。孩子们也非常的适应,假期的生活没有让孩子们消减对绘画的热爱,一上课孩子们就马上的投入到了学习中。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在我们建立的网站当中,罗老师每个星期会及时上传学生当天的优秀作品,当天学习的范画,如果有孩子在课堂上没有及时的完成作品,可回家在网上继续模仿老师的范画来完成作品。同时,网站上还有罗老师优秀的作品,可供家长和孩子们欣赏,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绘画班致家长的一封信篇2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本来这些话应该当面和大家沟通的,但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不能实现,不得已想到这个最便捷的方式,如有不当,还望见谅!
各位家长能把孩子送到我们美术班来学习,首先要谢谢各位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
从2008年美术班正式独立创办以来,总是力求在教学上一要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放飞孩子的想象;二要给孩子提供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孩子能够玩得好更能画得好。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也确实是很轻松活跃的。从孩子们欣喜的笑脸、从各不相同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孩子们思维的跳跃和内心的轻松自由。
我衷心地喜欢并欣赏班上的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是活泼还是内向、是听话还是调皮,我觉得能进到我的课堂就是上帝给我的一份礼物,我很珍惜着这一份来之不易的缘,也很希望尽最大努力美化这份缘。感谢家长们给了我和孩子一起创造美的机会!非常感谢!
也感谢孩子们回敬给我的一幅幅充满童真童趣的美好图画。虽然同一个班的孩子水平不尽相同,能力也各有高低,但我爱他们的每一幅作品,我告诉他们,他们的每一笔一画对老师来说都是值得珍爱的...........我喜欢看我说着这话的时候孩子眼里流露出的纯真的笑意。
孩子们也在我的带动下各有长进。我因孩子们而骄傲、而自豪、而兴奋,充满成就感。然而,孩子光有这些进步是不够的,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老师去引导孩子们解决,以求让孩子的美术水平有更大的提高,作品也更充实漂亮。
但是,我发现在教学中解决孩子的问题是很简单的,与孩子想比,更大更难的问题在于家长!原因很简单:园丁种花,花开的不好,你不能说是花的错,而会想是不是园丁在方法、经验、技术上有不足。那么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孩子身上出现了问题,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教育孩子的人出现了问题。我作为老师,可以帮孩子解决他在课堂上碰到的各种问题,但这只是临时地从表面上“治标”,若要“治本”,则必须解决长期教育孩子的人(也就是各位家长)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些问题就是普遍存在于家长身上的对于美术这一学科的各种误解。这些误解给孩子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而家长不自知。我自以为平时跟家长沟通的还比较多,但这些问题还是很明显的表现出来了。为了孩子们的发展,我不得不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和各位家长们聊聊美术这门学科及大家理解上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家长带孩子学美术的目的性太强,功利心比较重。
请家长们仔细的客观的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你为什么送孩子来画画?
关于这个问题,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答案,总结如下:
(1)别人孩子都在学,所以也送孩子来;
(2)孩子小,没别的科目培训,时间多,压力小,所以先出来画画;
(3)培养下兴趣,作个特长吧;
(4)孩子好动,希望画画能让他安静下来;
(5)希望孩子参加绘画比赛拿些奖将来升学加分;
(6)孩子特别爱画画,孩子想学所以来报;
当然,肯定还有其他不同的答案。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答案,我可以肯定的说,真正是因为孩子喜欢画而带孩子学画的家长最多只占20%。据我所知,明明知道孩子喜欢画画,却因为画画是副课,跟考试无关,怕影响学习而不让孩子画的家长还不在少数。
我只能说这是一个让人心寒的结果!
都说现代社会是个功利的社会,看来没说错!孩子喜欢画就让他画呗,那么纯洁的世界,那么纯洁的愿望,却非要沾上成人世界的各种目的才能实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误区二、家长评价孩子的作品时功利心太强
正是因为家长送孩子学画的功利心,使家长在无形之中也形成功利的评价标准,也就是上课要认真听讲,老师怎么画你就怎么画,每一根线都要画好,要画工整,颜色要涂漂亮,涂满,用各种技法,还要画快.、要画的比别的人都好等等.....
有了这些标准,孩子画画只要有不符合的地方,家长轻辄以“别人孩子画得多好”来评价,重辄跟别人抱怨“自己的孩子怎么就那么笨,总也画不好”,还总是威胁孩子“你还想不想画画啊”。不光有这些打击,家长一旦觉得自己孩子的画没别的孩子画得好,就会觉得自己脸上无光,一切责任就又跑到孩子身上来了,什么不好听的话就全出来了。孰不知,正是这些“苦口婆心”,“良药苦口”的评价给孩子造成更致命的打击!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画画总不喜欢家长在旁边的原因。
以上是家长们在孩子学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最主要的两个认识上的误区,归根结底,就是功利心在作祟。也正是因为有功利心的存在,孩子学画的过程,家长往往忽视孩子的感受,无时不刻不在对孩子进行各种干扰,孩子只能做出无声的反抗,表现出种种缺点,如:画画总是不肯定,也不大胆;不知道该画什么;总喜欢照着别人的画;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好;犹犹豫豫就是不敢下笔......但家长往往认识不到这是孩子接受自己教育方式而产生的结果,不知道自己要调整方法,只知道一进教室看到孩子的画就说:“今天怎么又画成这样了?看人家别的小朋友画得多好,画得多漂亮?”......最后只能恶性循环,孩子想画好也难了。
我相信这不是家长们乐意看到的结果。
所以,为了孩子,请家长们根除自己的功利心。
绘画班致家长的一封信篇3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无论您是偶然还是有意识的走进儿童美术教育的领域。我都要祝福您以及您的孩子找到了一条通往健康与快乐成长的路。
所谓的儿童美术教育或者儿童绘画,在我的过去,我一直认为,就像现在绝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儿童美术就是儿童学习成人技法的绘画。我也一直在这个领域努力,因为我觉得教不好孩子,既无法面对孩子的父母,也对不起孩子。在我以这样的方式教学一段时间后,我发觉孩子们根本无法理解我要教给他们的所谓的“美”术。我和他们各自说出不同的话,说着我们彼此不能理解和沟通的语言。我们对儿童美术有着各自不同的需求。我希望他们按照我教给他们的技巧来表现,因为,我认为这是学习美术必然的基础。当他们按照我所要求的绘画技巧来进行的时候,他们遇到了更大的挫折,孩子们想要满足我的要求,但是他们发现自己做不到,于是,他们在内心对自己产生了比较大的自卑感。很多的孩子无奈的离我而去,我没有办法帮他们,同时我感觉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和深深的愧疚。
这个冲突与无力感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翻腾。直到有一天,我偶然走入了儿童心理与发展需求的领域,于是我开始检讨自己的美术教学,重新对儿童美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开始在思考,如果我们要教育儿童,首先要弄清楚,儿童需要的是什么,儿童绘画是怎么一回事情,儿童美术教育又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我发现到,儿童绘画,它并不像我们所理解的是仅仅是学习技法和表现美的过程。在通往艺术学习的道路之外,它还包含一个更深、更宽广的领域,那就是我们一直以来所在探讨研究的“教育成长”的领域。很多的专家学者把它扩展为儿童绘画心理,这是一个深入到儿童内心的以绘画为载体实施教育的领域。
首先儿童绘画中大概有的两个不同的需求和态度,一个是孩子的需求,一个是成人的需求,也就是教师和家长的需求。孩子的需求,我们听听孩子如何解释自己的作品,它会告诉你什么?孩子小时候都用一根铅笔或者蜡笔在墙上满地“乱”画,等到他更大一点,他学会在纸上、地上画些圈,然后,他告诉我们什么?他可能告诉我们的是“妈妈,爸爸,小虫虫”或者是“一条鱼在跑步……….”。伴随着这样的表述与理解,我们可以知道,孩子在试图用线条的运动来表现他的认识,借此记忆或者巩固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经验。然而,孩子这样的经验行为和表现都得不到我们的赞同和鼓励。想想看,我们是怎么样对待孩子的这种行为的……….?
“别在墙上乱画!”
“画些什么呀,一点也不像!”
“这是鱼吗?来,我画给你看”
………………………….
这所有的态度都表明,孩子的经验是不值得重视的,孩子的需要也是可以不予理睬的。孩子的经验被代替、或者转移了。因为我们并不懂得,在孩子的心里,根本没有追求像与美的要求和认识。它只是想要告诉我们:“我发现了我的手可以这样的动来动去”,或者“哇,我都可以把我的鱼留下来了。”我们更不懂得,在孩子胡乱涂鸦的乱糟糟的线条下,隐藏着孩子无穷的智慧魅力。我们没有去深入的探究,他这样做是要表现什么或者希望得到什么。他们的线条,乱得那么有秩序有道理。所不同的是,这是孩子对这个世界总结的道理,而不是我们成人社会的道理与法则。
这就是曾经我一直困惑的地方,孩子的动机和需求跟我们的动机与目的完全背道而驰。
在我们这样那样的好心帮忙下,孩子越来越无法理解自己的需要。他也不能知道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内心应该如何来面对这个让他敬畏与好奇的世界。当我们发现孩子在用线条涂鸦的时候,在成人的潜意识的观念理解下,我们说,孩子喜欢绘画。但这个潜意识观念影响下的行为,在很多的时候给孩子带来的不是快乐的帮助,相反的,带给孩子的是可能是很消极的被动心理。因为在传统美术教育中成长过来的我们,既没有深入到艺术的核心,也没有充分的了解儿童。我们所接受的美术教育都是技法学习的过程、不停的在画一根直线或者圆形、反复的把物体画像或者用很多的颜色拼在一起,把所有的线条排列美观……。
如果您关注过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您会发现,它几乎完全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教”孩子,代替孩子思考,仍然是整个儿童美术教学的重点现象。在传统的画线条、涂颜色和学习构图的学习中,孩子不仅仅没有变得更好,相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失去的更多。
当我们把孩子送到美术兴趣班,这些在我们头脑中深刻的“美术”印象,变成了我们检查孩子学习是否有效的尺度,线条直不直,构图好不好,色彩是否鲜艳,形象是否美观。前面还有家长跟我谈到,一位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把颜色涂得规矩,把老师画好的轮廓涂满了,家长异常兴奋地说:“哪个老师教得太好了,我们孩子可以把颜色涂得很漂亮了…….”,孩子自发的生理成长和协调性被固定了、僵化了,这位家长感觉到兴奋。
因为如果我们不懂得儿童绘画的需求,慢慢的,兴趣变成了压力。因此,很多的孩子宣称“我不会画!”但是你会觉察到一个状况————在孩子还没有参加兴趣班的时候,他可能每天都要绘画,每天都要画5张甚至10张纸。之前能绘画,参加学习了,反而不会画了。这是为什么?因为,在大多数的美术兴趣班,都是孩子在画老师的画,在想老师想的问题。老师说,看这幅画,形状要这样画,颜色要这样画。画不象老师的范画就是不好的,就是没有艺术天赋的。在这样的教学思想下,孩子一天天在复制老师的作品,复制老师的思想。孩子当然不愿意浪费自己的童年去接受这样的绘画教育。我要告诉你,这些知道反抗的、能够拒绝的孩子恰恰是最懂得珍惜生命价值和生命历程的孩子。他懂得在适当的时机拒绝对自己造成可能的伤害的任何外来的行为。而那些对自己的需求无动于衷的继续锻炼自己的麻木思想的孩子,他们已经无法承受或者不愿意争取属于自己的生命的权利。这些孩子通常都能得到赞许。正是这样的赞许,可能麻痹了孩子的头脑。更为糟糕的是,对那些勇于寻找自我的孩子,我们由此得出来一个结论——“这孩子没有艺术天赋!”我们还没有了解到艺术,还没有对孩子作出深入的理解,我们就说孩子没有艺术天赋。在这个文化价值潜意识的理解下,孩子的艺术发展的天赋和他的权利被抛弃在一边。我们站在孩子的世界之外空谈教育孩子。
我想让你了解的是,你跟我同样的也从儿童美术学习的阶段成长过来,在接受了传统的技法教育后的结果是,绝大多数的跟我们同龄阶段的人,既没有触摸到艺术,也没有享受到童年。相反,我们对绘画艺术造成了相当大的恐惧。可能你也有这样的经验,当你拿起笔,首先考虑的绝对不是“我要怎样来做?”,你可能还没有拿起笔,脑子里想的是“我不能用画笔来画我想表现的事物和经验,我没有这个能力。”而你能做的是,把很多年前美术老师告诉你怎样画像一棵树,现在又重新画一下。很多的成人都承认,对艺术,他们一窍不通。艺术学习对我们没有形成很好的帮助,而是造成了我们对艺术理解的艰难障碍。我们在头脑中发展出了错误的艺术理解。
但是当一个孩子拿起笔,他不管这是什么艺术,不管这种行为叫什么,他可以每天绘画,画自己的认识,画自己的想法,把立体的画成平面的,创造自己的光线,改变世界的构成。他宣布,颜料是软的,拿在手里很温暖,他自豪的告诉我们,他发现黑色是最厉害的,可以打败所有其他的颜色。他把泥巴与颜料混合,把线缠绕在上面,展示给我们战争的伤害…………….孩子才最贴近艺术的本质,最贴近生活。他们快乐,他们积极自信并试图创造另外一个完美的世界。我去年的班上就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当然,他们被认为是最调皮的,最会捣蛋的孩子。在心智艺术工作室,我就听到,一个孩子对其他两个孩子说:“来,我们三个来开飞机。”他们怎么开飞机的?每个孩子手中拿着一支彩色水彩笔,在一张纸上画出机场,然后用不同的色彩笔分出跑道和各自的领地就在上面开飞机,嘴里说,快点,右边有日本飞机,你快开到我的左边来,你从后边绕过去……。同时,他们的手配合着“命令”用笔缠绕飞行,兴奋而紧张的大叫:“打这架飞机,嘟嘟嘟…….奥…….,日本飞机被打下来了。我们还要去消灭其他的日本飞机…………..”。这样的场景你一定印象深刻,因为,它可能就发生在你孩子的身上。很遗憾的是,这个极具生命力的过程无法以有形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的事例很多很多发生在我的艺术工作室。我从孩子的这种表达中感受到儿童对生命的热爱和积极生活的态度。当成人开始盲目干预,曾经这美好的一切都可能不见了。因为我们要求孩子的创造要保持清洁和整洁,要求孩子的创造行为让我们可以理解并接受,甚至要求孩子放弃自己的创造来模仿我们的行为。孩子真的很无辜很可怜。如果,我们把孩子的需要放在心上,真正考虑到孩子的需要,去触摸一下孩子柔软的心脏,那么在孩子绘画的过程中,你渐渐的就能发现一个真相。当我们要求孩子美观、构图合理,色彩丰富的时候,你能发现,美术技巧不仅没有帮助孩子变得更好,更富有表现力和创造力,也没有使孩子更快乐。你所能发现的是,孩子慢慢慢慢的不再创造和幻想,不再积极自信。他变成了另外一个小老头或者小老太太。你也能发现到,孩子绘画并不考虑成人欣赏角度的构图和色彩,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表现能力,并且他在技巧的表现上无需寻求任何成人的帮助。如果你的工夫下得深了,你还会听到孩子的作品在跟你说话,它会告诉你:“今天我不舒服,”“我感觉到愤怒”或者“妈妈,我需要您的帮助”“我是最棒的”………………..你发觉,原来,儿童绘画艺术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成人只能是协助他们发展下去,而并非控制他们发展成长。
当孩子在玩颜料、把衣服弄脏的时候,当他把所有的颜料一点点往水桶里挤的时候,你再去仔细看孩子。你也能看到孩子的专注、探索、好奇和他不服输的冲动,看到孩子身上具备的灵性和生命力的过程。一旦你这么做了,你看到的将不再是衣服是否该洗了、颜料值多少钱或者就知道玩等等类似的行为,你也能发现孩子内心深处潜在的欲望和积极的生命观。而这一切都是儿童最美的时刻。
猜你喜欢:
2.致家长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