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民俗文化>歇后语>

关于包公的歇后语

玉珊分享

  包公判案是铁面无私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包公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包公的歇后语

  包公的上方宝剑——先斩后奏

  包公的衙门——好进难出

  包公的铡刀——不认人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包公放粮——为穷人着想

  包公审案子——铁面尤私;六亲不认

  包公升堂——尽管直说

  包公铡陈世美——公事公办;大快人心

  开封府里的包公——铁面无私

  老包(包公)断案——认理不认亲

  包公铡驸马——刚正不阿;公事公办

  包公铡皇亲——法不容人;六亲不认

  包公斩包勉——正人先正己

  包老爷(包公)办案——明察秋毫

  拓展:包公

  包拯(999-1062),字希仁,汉族,北宋庐州(今合肥)人,天圣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其事迹被后人改编为小说、戏剧,令其清官包公形象及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历久不衰。

  包拯 包拯(公元999- 1063)字希仁,死后谥号为“孝肃”。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天圣五年(1027年)考取进士。出任天长知县(今属安徽滁州天长市)、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等地。因政绩卓著,升任监察御史。曾上书建议朝廷采取裁汰冗官、选将练兵、轻徭薄赋、抑制贵戚权限等措施。至和三年(1056年),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当时流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赞誉。后调任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六十三岁病逝,谥孝肃。其事迹被后人改编为戏剧、小说、影视剧等,令其清官包公形象及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历久不衰。

相关文章:

1.孔夫子打哈欠歇后语

2.关于鸟的歇后语

3.关于心情难过的歇后语

4.最美歇后语有哪些呢

5.作家的书包歇后语

    161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