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的入门知识与历史渊源
世间万物都离不开“本”,而这阴阳五行就是最核心的入门知识,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阴阳五行的入门知识,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阴阳五行的基本原理
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阴阳五行属性,之间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相互制约的联系。我们所谓的趋吉避凶,方法虽然有百千种,但无非是通过人为的一些努力,利用自然界的相生相克,避开和自己五行相克的凶局,转去和自己五行相生的吉地。
五行之间的相生关系: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如何理解呢,金属融化了化成水,水灌溉才有树木,树木可以烧火,火烧完了就剩下灰烬(土)了,土里面可以刨出来金矿
五行之间的相克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同样的道理,金属可以砍伐树木,树木的根用来抓碎土壤,土壤可以用来填水坑,水可以灭火,火可以融化金属
记住,生克永远是相互的,比如虽然是木生火,但是如果火旺了,对木也有好处;虽然是水克火,但是火旺了,水也会被烤干的,这所谓的生克,无非是哪一方占优势而已。
阴阳五行和时间,事物的对应关系:
金:西方,白色, 庚、辛, 申、酉,猴,鸡,秋季
木:东方,青色,甲、乙, 寅、卯,虎,兔, 春季
水:北方,黑色,壬、癸, 子、亥,老鼠,猪,冬季
火:南方,红色,丙、丁, 巳、午,蛇,马,夏季
土:中央,黄色,戊、己, 丑(偏水)牛、辰(偏木)龙、未(偏火)羊、戌(偏金)狗
阴天干:乙、丁、己、辛、癸
阳天干:甲、丙、戊、庚、壬
阳地支:子、寅、辰、午、申、戌
阴地支:丑、卯、巳、未、酉、亥
四柱口诀: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已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辛酉剑锋金,甲戍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已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腊金,壬午癸未杨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戍丁亥屋上土,
戊子已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任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戍已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已复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已本大驿土,庚戍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水各土,戊午已未天上火,
庚申辛西石榴木,壬戍癸亥大海水。
基本的阴阳五行知识
一、五 行 之 相 生
1、金生水
古时之方士在炼完丹之後,将金属制成之丹炉、器皿摆在户外,经过一夜而至隔天清晨之後,发现金属器皿上会附着一层薄薄的水气,也就是俗称之露水;也因此金生水之说亦因此而来。而另有一说是:当金属遇到高温时,会熔解而成为液体状态,因此金生水之说亦能成立。
2、水生木
大地上之植物皆需要水的滋润、灌溉才得以成长、茁状;无水,则万物不生、不长、尽皆枯萎,因此水可以生木亦因此而来。
3、木生火
古时候,任何一种火焰的燃烧皆需木材方可以燃起,因此论之木来生火!
4、火生土
木材经过火焰之燃烧後,变成了灰烬,是而为土;是论火来生土!
5、土生金
各种之金属、矿产皆由土中挖掘而出,故论土来生金!
因此五行之相生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来生金!
二、五 行 之 相 克
1、金克木
由古至今皆用刀、斧、锯子等之辅助工具来砍筏木材,而刀、斧、锯皆为金属制品,故论金可以克木!
2、木克土
植物皆需土才得以生根、发芽、成长,而植物种入土中,吸收大地之养份赖以成长、茁壮;因此论木来克土!
3、土克水
水 到泥土地上後,刹时无影无踪,皆被土给吸乾了;而且古书云:兵来强挡、水来土掩,故论土可以克水!
4、水克火
古时灭火皆需用水,因此论之水来克火!
5、火克金
链金、冶金皆需高温、用火,故论火来克金!
因此五行之相克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阴阳五行之相生、相克是为所有命相学之基本知识,不仅要将其背起来,更要将它训练成一种之下意识,更加还要灵活的运用;如此才能在学习初期为自己奠下深厚之根基。
三、十 天 干 的 阴 、 阳 与 属 性
1、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十天干之阴、阳属性为:
甲、乙属(木),甲为参天之木,故论为(阳),乙为花草树木,故论为(阴)!
丙、丁属(火),丙为太阳之火,故论为(阳),丁为灯烛之火,故论为(阴)!
戊、己属(土),戊为山头之土,故论为(阳),己为盆栽之土,故论为(阴)!
庚、辛属(金),庚为刀剑之金,故论为(阳),辛为珠玉之金,故论为(阴)!
壬、癸属(水),壬为江河之水,故论为(阳),癸为雨露之水,故论为(阴)!
四、十 二 地 支 的 阴 、 阳 与 属 性
1、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十二地支之阴、阳属性为:
寅、卯属(木),寅为参天之木,故论为(阳),卯为花草树木,故论为(阴)!
巳、午属(火),巳为太阳之火,故论为(阳),午为灯烛之火,故论为(阴)!
申、酉属(金),申为刀剑之金,故论为(阳),酉为珠玉之金,故论为(阴)!
亥、子属(水),亥为江河之水,故论为(阳),子为雨露之水,故论为(阴)!
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山头之土,故论为(阳),丑、未为盆栽之土,故论为(阴)!
五行的历史渊源
五行是五种动态平衡的运动方式,而非实在的某种特定的元素,这个概念错了后面就全是错误中的错误。
道家人士早在春秋时期便提出了属性论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以木、火、土、金、水为序,是循环数了,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矛盾、统一的模式,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以及整体把握的思想。因为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帝》篇中记载:“……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
“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的《甘誓》与《洪范》中,在《甘誓》中是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洪范》中则指出“鲧陻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它提出了为人们所用的以水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质和作用,但是它没有触及“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行学说的形成可能有多条思路背景,其一,五帝尧舜时期羲和就开始了术数五行实践[3]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已有考证;其二是源于商代后期以来方位观念的术数化,甲骨文中有很多关于“四方”、“四土”的记载,东、西、南、北、中央的五方观念在商代后期已经形成。这种方位观念的术数化约在春秋战国之际完成,如《墨子·贵义》有时序和方位,如《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史记·天官书》有对四季天象方位的观测做记录。其三,是来源于西周后期以来逐渐兴起的“五材学说”,五行最初源于五材,五材则导源于六府。古代有木、火、土、金、水、谷六府主管事务,周幽王之后撤销谷府,逐渐形成“五材”。《国语·鲁语》《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中均有所记载,春秋时期,五行基本确定,天上有日月星三辰,地上则有五行。
“五行”是关乎自然的呈现与持续运作。所谓“行”,郑玄注曰:“行者,顺天行气也。”而《尚书》提到的“五行”则具有一定的象征的意义--“行”。“行”所指称的无非是一种自然的“运行”,是依循着本身之为呈现所固有的一种规则而持续运动,是一种自然的作为。因此当鲧矱洪水时,帝要震怒,因为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作为,天命之降于禹,是因为禹因势利导以治水,水性基本上就是流,阻流以治,自然破坏水性,坏了自然之性,定会引起天怒,因而也必导致人怨,是以夏启伐有扈氏,认为所行之讨伐是“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五行”意味着万事万物运动;意味着万物之宗。以上古人所云,实际在表达一种思想:不顺“五行”而行,则将如有扈氏与鲧般,为天命所弃绝!
德性论五行学说由道家与思孟学派共同发展的。道家《五行》曾伴随古本老子出土两次,其中有明显的道家成分与子思学派气息。马王堆帛书五行和郭店简《五行》的出土即是证明。
看了"阴阳五行的入门知识"的人还看了:
1.风水学基础知识
5.风水的起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