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舞蹈>交谊舞>

交谊舞简介

靖婷分享

  跳舞有诀窍,力道最重要;轻领加柔带,随舞感觉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交谊舞简介的资料,供你参考。

  一、交谊舞简介及要求

  1、交谊舞简介

  交谊舞是具有社交性、娱乐性、艺术性和体育性的一种高尚的文体活动。学跳交谊舞,可以陶冶情操,增进友谊,锻炼身体,丰富生活。从舞种的起源来看,交谊舞可分为现代舞与拉丁舞两大类。

  现代交谊舞,又称舞厅舞、舞会舞、社交舞。一般在舞厅跳舞时只有快、慢华尔兹、快四、中四舞、布鲁斯舞、探戈、伦巴、恰恰等舞种。现代交谊舞有五大核心:节奏是舞魂,舞步是根本,舞姿显优美,展现是舞情,花步是水平。

  规范交谊舞是在大众交谊舞的基础上的一次升华与创新,共包括华尔兹、探戈、伦巴、北京平四、吉特巴、布鲁斯、恰恰恰、快三、快四9个舞种。目前已被世界体育舞蹈协会(IDSA)批准为世界体育舞蹈锦标赛正式竞赛项目。

  杨艺交谊舞新花样是由中国著名舞蹈家、中央电视台《闻鸡起舞》《舞蹈世界》主持人杨艺主讲,教材包括华尔兹、探戈、伦巴、北京平四、随心吉特帕和蝴蝶布鲁斯6个舞种。 中老年学跳交谊舞是根据中老年人年龄特点及目前流行的交谊舞类型编排,风格洒脱舒展、格调高雅华贵。

  跳国标摩登舞的高级阶段:以身体来表现音乐特质和音乐内涵,动作似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特点表现为:

  1.丹田内运气充足,吸气时直接进丹田,丹田之气托住上身,呼气时由上身将气从鼻呼出。整个身体象“气垫船”浮在地面,吸气时自然浮起、呼气时缓缓下降。

  2.百分之百用身体来跳舞,身体的移动好象无须接触地面,只是轻微借助地面反弹,上身有均匀细致的速度和明朗的节奏感。

  3.利用丹田运气带动关节、肌腱和肌肉的收缩和伸张。使腰腹、胯、膝等各关节的曲伸和肌肉、韧带的收放更趋稳定自如。

  4.男女舞伴两人可以比作两个物体,两个物体结合起来,可以算作一个单一的物体,单一物体则只有一个中心,而移动时也只有一个重心、只有一种力量。舞蹈时一进一退或任一个动作两人始终保持一个中心点、一个重心、一种力量。一齐发放、一起移动。绝不是一般的领和随,连体容易一体难。

  跳舞的诀窍:

  跳舞有诀窍,力道最重要;轻领加柔带,随舞感觉好;

  双臂作天线,接受舞信号;跟随无阻力,切勿推拉摇;

  收紧下丹田,拉直身和腰;脚步滚动走,舞影处处娇。

  二、体态要求

  全身松弛状态下寻找一种头顶天花板的挺拔感觉。一种沿腰椎、颈椎直达头

  顶的纵向牵引效应。 收腹展胸,背部平整,腰胯上拉,肩部下沉。

  三、重心转移的关键

  无论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以腰胯发力带动腿脚:脚随身动,身到脚到,身随胯动,胯到身到。只有脚随身动,才会产生龙(蛇)摆尾和行云流水般的效应。

  四、基本慨念

  1、舞程线、角度和方向 .

  在一个舞池中,如果不按规定的行进路线来跳交谊舞,势必互相碰撞,秩序混乱。因此,国标舞严格规定,舞者必须按逆时钟方向前进。这个行进路线就叫舞程线。舞程线中,长的两条称为A线,短的两条称为B线。

  国标舞对一个组合或套路中每一舞步在开始和结束时所站立的方位以及运步的方向和旋转的角度都有严格的规定。

  拿旋转来说,在方向上分为左转和右转,在角度上由小到大地分为45度 (1/8周)、90度(1/4周)、135度(3/8周)、180度(1/2周)、225度 (5/8周)270度 (3/4周)、315度(7/8周)、360度 (1周)。

  方位的规定,大多假定男伴站立舞拖中央,面向乐队,而以乐队演奏台中心为基准,定为"1点”,然后将男伴每右转45度所向的一点,依次定为“2点”、“3点”、"4点”、“5点”、“6点”、“7点”、“8点”。

  跳国标舞时,舞者按舞程线行进或旋转,其角度和方位的变化与舞程线发生联系。因此,国标舞以男伴面对舞程线方向为基准,对舞步的行进方向规定了八条线:(1)男伴面向的是舞程线;(2)男伴右肩所向即右转90度所向为四壁(指站立在舞程线上任何一点而言),称为壁线;(3)男伴左肩所向即左转90度所向为舞池中央,称为中央线;(4)男伴右前方即右转45度后的方向朝壁线倾斜,称为壁斜线;(5)男伴左前方即左转45度后的方向朝中央线倾斜,称为中央斜线;(6)男伴背向的是逆舞程线;(7)男伴右后方即右转135度后的方向朝壁线逆向倾斜,称为逆壁斜线;(8)男伴左后方即左转135度后的方向朝中央逆向倾斜,称为逆中央斜线。只要舞者沿着舞程线行进,则无论行进到哪一点都可按上述八条线来区分方位和角度。

  2、舞姿、握抱和体位

  舞姿泛指舞者跳舞的姿态,这里特指起舞时由一定的体位而形成的脚形、握抱方式和上身姿态。‑ 体位,是指男女舞伴跳舞时身体所处的相关位置如跳现代舞,男女舞伴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交手握抱很少分开,一般只有合对位、侧行位和外侧位三种体位。如跳拉丁舞,男女舞伴时分时合,体位变化多端。

  (l)合对位舞姿

  “合对位”的“对”,指男女面对面,“合”指男女交手握抱,没有分开。同为合对位舞姿,现代舞与拉丁舞有所不同。

  A.现代舞的合对位舞姿

  男女舞伴双脚并拢,两膝松弛,全足着地,相对而立,各以右脚尖对准对方两脚中线稍右处。二人向左错开约二分之一,互以腰胯右部轻微相贴,以利男导女随。头部都向左转。男伴收腹挺胸直背松肩,微收下鄂;女伴胸腰后倾约25度,右腰以上左倾成一弧线。

  握抱要领如下:

  a.男伴左手与女伴右手相握(第一触点)‘男伴左手掌心向前,与地面成斜角,轻握女伴右手拇指外的四指,女伴将这四指并拢,放在男伴大拇指和四指之间,二人手掌轻贴。男伴左上臂抬起,肘略低于肩,并稍向后,小臂内弯并稍向前,左上臂与小臂成90度角(也可略大于90度),手腕上伸,使相握的手高齐女伴右耳峰;女伴右臂则自然弯曲成弧形。

  b.男伴右手臂抬起,肘也略低于肩,尽可能使自肩至肘略向下斜的倾斜度与左臂相同。右肘稍前屈折小臂,五指并拢,贴在女伴左肩胛骨下半部、用掌部轻托女伴(第二接触点)。

  c、女伴左手虎口张开,放在男伴右上臂三角肌下部,拇指在其内侧,其他四指放在外侧(第三接触点)。

  d.男伴的右小臂与女伴左上臂相接触,整个右臂将女伴左臂松弛而自然地架起(第四接触点)。

  上述四个接触点加上男伴与女伴腰胯右部轻微相贴,共有五个接触点.。

  B、拉丁舞的合对位舞姿

  男女舞伴相对而立,头部正直,身体自然挺立,男伴左手握女伴右手(女伴右手除拇指外的四指放在男伴左手虎口内),上臂略向内靠,小臂与上臂约成90度角,男伴右手放在女伴左肩骨上,肘部平抬,整个手臂成长弧形,以此确定男女之间的距离;女伴左臂轻放男伴右臂上,左手轻放男伴右肩胛骨上。

  上述男女相距将近一臂之长的合对位舞姿,便于舞者转体变位,为跳拉丁舞的各种舞步所常用。另有少数舞步,如伦巴和恰恰恰中的左、右陀螺转,需要男女靠近,轻微接触,跳时就要将右手从女伴左肩胛骨上移至其身背左肩胛骨下半部,女伴左手也要相应地前移。

  (2)分对位舞姿

  男女相对耐立,分离较远,或单手相拉,或双手相拉,或不拉手,总之不交手握抱,这就是分对位舞姿。在拉丁舞中,合对位舞姿称为闭式,分对位舞姿称为开式。

  (3)侧行位舞姿

  “合对位”和“分对位”都是男女舞伴相对而立的体位,行进时不是男进女退,就是女进男退。如果需要男女同向一侧(多为男伴左侧和女伴右侧)行进,就要变合对位舞姿为侧行位舞姿。

  在合对位舞姿的基础上,男伴上身连同头部稍向左拧(45度),女伴上身连同头部稍向右拧(45度),这样男伴右腰胯部与女伴左腰胯部紧密相贴,二人身体的另一侧打开成“v”形,两对眼睛通过相握的手臂向同一方向看,形成将要侧行的态势,这就是现代舞中除探戈外四个舞种的侧行位舞姿(探戈的侧行位舞姿见后)。

  (4)外侧位舞姿

  夕刚位舞姿,是指贴身握抱的现代舞中,男女舞伴的一方向另一方的右外侧或左外侧前进所形成的舞姿。拉丁舞中,因外侧位舞步不多而较少运用这种舞姿。

  (5)并行舞姿

  在拉丁舞中,男女握抱交手而不贴身,相当于现代舞中侧行位舞姿的,是并行位舞姿的。

  在合对位舞姿的基础上男女舞伴分别向左向右转体90度,两脚一前一后,相握的前手向前平伸,形成并列行进的态势,这就是并行位舞姿。

  (6)并肩位舞姿

  以男伴为基准,男伴左肩与女伴右肩相并的叫“左并肩位”,男伴右肩与女伴左肩相并的,叫“右并肩位”。

  (7)影子位舞姿

  女伴在男伴的前方偏左或偏右位置,并靠近男伴,这就是男女形影不离的影子位舞姿。女伴居前偏右的是右影位,居前偏左的是左影位。可以成单手握持的舞姿,也可以成双手环绕相拉的舞姿。 ‑

  此外,还有伦巴和恰恰恰中扇形步所形成的扇形位舞姿和分展步所形成的分展位舞姿。

  五、跳交谊舞应注意的事项

  1、讲究仪表服饰

  参加交谊舞会的人,要做到衣冠整洁,服饰合体,皮鞋锃亮。男子穿戴庄重,女子衣着艳丽,切忌穿拖鞋、背心、短裤入场。为避免舞伴闻到汗臭、狐臭和其他异味,可在衣着上洒些香水。

  因为交谊舞是社交性强的男女双人舞,在衣着服饰方面应多讲究。男子的最佳选择是西装革履。西服颜色宜深,以全套黑色衣服配白色衬衣和深色领带最为庄重。女子不宜穿旗袍、简裙和可服裙等有碍舞蹈动作的服装,以穿连衣裙为最佳选择。因为连衣裙的腰部紧身合体能充分展现女性的曲线;其裙摆舒展宽大,既便于腿部作大幅度的动作,又使舞者更具飘逸美。

  2、注意邀舞礼貌

  舞曲声起,男士应主动邀请女方跳舞。邀舞的标准姿势是;端庄地站立在女方座前,右手前伸,含笑点头致意。女方一般不应拒绝,如果不会跳这种舞,或者身体不适宜跳过快的节奏,或因疲劳而想休息一曲,可含笑婉言说明原因,加上“对不起”、“请原谅”等语。女士不应见到有人来邀就扭头转身。

  女士邀舞,可用目光或言语示意,不必象男士那样端庄站立。女士邀请男方,男方不得拒绝。

  如女方陪同丈夫或父母来跳舞,男方邀舞时应先向其丈夫或父母致意,舞毕送至原位并致谢意。男方如察觉女方有固定舞伴或不愿受邀,则不要勉强。

  3、举止文明不俗

  在舞厅内不要随地吐谈,不要口叼或耳架香烟,不要冲别人打哈欠和喷嚏,不能有任何不文明的粗俗和下流举止。

  与对方跳舞时,要按标准舞姿握抱,不要靠得太近,搂得太紧;要向规范动作靠拢,不要乱扭乱转,横冲直撞,双方吐气要轻,不能直喷对方面部。

  4、谈吐高雅有度

  在舞厅内不能讲粗痞话,不能大声喧哗嬉闹,更不招打情骂俏,言语挑逗。身处社交场合.吐词用语应注意高雅而有礼貌和修养.

  同陌生人跳舞,以含笑不语为宜。入座休息时,不宜与陌生人过多攀谈,迫问工作和家庭情况、更忌言谈生硬失礼.

  5、男导女随协调

  跳交谊舞,要求男伴善于引导,女伴善于跟随,二人协调一致。

  男导女随动作的协调一致,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所跳舞步对双方来说都是熟悉的,这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二是舞步信息的传递、接受和反应必须是准确和灵敏的。

  舞步信息的传递和接受,一般人跳舞厅舞靠的主要是两手。按国标舞的严格要求来说,除拉丁舞中男女分身后靠两手传递信息外,凡相互握抱的舞姿,舞者主要靠轻微相贴的腰胯部来传递信息。因为舞伴手臂好象钢制的架子固定在身躯上,手臂只能连同而不能脱离身躯去进退运转。下举几例说明。

  男进女退。男伴腰胯部连同前进的脚轻向前推,此时固定在身躯上的左手自然有轻微前推之力,右手则有放松绕抱之意。女伴首先并主要是从轻微相贴的腰胯部得到信息,迅即灵敏反应,移步后退。如果男伴靠左手前推女伴后退的话,势必相贴腰胯分离开来,破坏规范的舞姿。

  男退女进。这时情况稍有不同。因为后退时男伴的一脚先于身躯面后退,这就容易产生一种误解,即以为后退时靠的是男伴左手轻向后拉,右手轻贴女伴背部轻向后带。当然,女伴会有这样的感受,可以据此作出迈步前进的反应。间题在于男伴两手引导女伴前进的动作是不是从属于身躯的后退,如果是从属于身躯的后退,让女伴首先从轻微相贴的腰胯部得到信息,那就是正确的;如果两手先于身躯而后退,势必产生脚腿碰撞之类现象。

  向左转体,男伴身体左转,带动左手轻向左后方拉,右手指部轻压女伴的背部,并使相贴的腰胯部和相架的右臂肘同起扭转女伴的作用;女伴得此信息,迅即灵活跟随,保持腰胯相贴地转体。

  向右转体,男伴身体右转,带动左手轻向右前方推,右手掌部轻压女伴的背部,其余同上。

  由此可知,在舞步信息的传递上,手劈只起辅导作用;真正起作用的只是或主要是轻微相中贴的腰胯部。舞者应该牢记,除男女分身的舞步外,所有舞步的运行,都要保持右腰胯部轻微相贴不变。跳不分身的各种舞步,可两手不相互握抱,单靠相贴的腰胯部来传递信息。

  当然,舞步的复杂性决定了男伴引导女伴的技法是多种多样的。除用腰胯传递信息外,示意女伴自转的拉手上举以及其他暗示性动作,也都有传递舞步信息的功能。

  在男导女随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男伴不要带女伴跳她所不会的高难动作。

  (2)男要控制好前推、后拉、左拧、右扭等引导动作的力度,通过力度的准确控制来准确掌握进退步幅和转体角度的大小。

  (3)女伴要有强烈的跟随意识,善于敏捷地接受男伴引导的信息并作出反应,不要事先臆断舞步的运行,更不要带领男伴按自己的意图来跳。

  (4)双方都要注意观场应变。舞步乱套时,可停下来另从强拍起舞。将互相碰撞时,或止步后行,或就地踌躇,或转变方向,或收折下落相握的两只手,主要由男伴来掌握。但当碰撞来自男伴身后时,女伴要用左手急按男伴肩背,以示应变。当碰撞以从对方身后到来时,发现的一方可用手急行挡隔。

  六、标准握持,体位,运步方法以及舞程线的方位

  标准握持,是使共舞双方形成整体性结构的重要手段。在舞蹈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它不仅关系到造型的优美,而且影响着信息的传递、重心的稳定、用力方法的正确与统一,以及特殊技巧的运用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决不能等闲视之。

  理想的标准握持,应当产生这样一种效应——共舞双方是融为一体的。国外的教师们曾用这样一种形象来表达这种整体感——“一个身子两个脑袋四条腿”。这种西方式的幽默,的确可以刺激我们的灵感,使我们比较准确地抓住问题的核心。

  在现代舞里,除探戈之外,所有舞种的标准握持都是一样的。其要点如下:

  脚,双脚平行并拢,切不可“八”字形张开;右脚尖对准舞伴的两脚之间;重心集中于前脚掌①但不能抬起脚跟。

  手,男伴的右手掌心向里,扶在女伴左侧肩肿骨下缘;从肘尖直到指尖形成一条直线、呈斜角状自然斜垂,五指并拢,既不要凸起手腕,更不能用手背来控舞;大臂基本平肩并呈椭圆形展开。图1是正确的手姿。女伴左手轻放在男伴右大臂三角肌处;四指并拢,用虎口定位;整个手臂轻放在男伴手臂之上,不可脱离接触,见图2。男左手和女右手对握,掌根与地面垂直,并互相顶住、整个手臂呈圆弧状向斜上方展开。犹如轻松自如地合撑着一把阳伞,如图4所示。手的高度一般在齐耳根和齐眉之间的某一固定点,视环境的需要而定。譬如:在大型体育馆里应高一些,在小型舞厅中则适当低一些。

  头和视点,在保持双方肩横线平行的前提下,各自的头部向左侧45度正侧转,双眼平视前方;女伴还应充分利用胸椎和颈椎的关节功能,从剑突部位起,让胸椎后展15度、颈椎再后展15度成挺拔式弯曲,造成特有的女性曲线美。注意切勿理解为往后躺腰或挺腹。

  身体,从横隔膜起,直到大腿面止,形成双方的微贴;在重心上挺,打开“间隔”的基础上,寻找双方的“合力”感。

  标准握持的意义:

  第一,形成正确的发力中心。人体运动的全部规律,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力的合理使用。标准握持,使共舞双方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架子”,’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不正确的局部性的分散用力情况的发生,使以腰部为冲心的整体性协调用力,获得可靠的保证。

  第二,美的需要。标准握持形成的挺拔与流畅,不仅使人体线条的曲线美获得充分展示,而且,相对固定的“架子”,将使多余的力量得以消除,从而派生出一种松弛的美。罗丹曾经对他的雕塑作品发表评论道:我其实并没有做什么,只不过去掉了那些多余的东西。”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值得反复咀嚼。舞蹈进行中的“多余”力量,乃是破坏美的重要因素,必须通过必要的手段去除之,而标准握持,正是这种必要手段之一。

  第三,建立起整体性的信息传递网络系统。保持微贴的标准握持,将使共舞双方达到信息的传递,形成一种总体性的,细腻而又高效率的网络式系统。这是在非标准握持状态下只依靠双手传递信息的低效率机制所无法比拟的。

  体位,是舞步*变化的基础,细致而严格的分类有十几种之多。但我们只要掌握了下述四种最基本的形态,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C.P. (Closed Position)*关位,又叫合对位、闭合位、或者基本位。要点是双方肩横线必须保持平行,不可一边宽一边窄地侧向张开而与帲位相混淆。

  P.P. (Promenade Position)*帲位,直译是散步位置。又叫开位、行步位、V字型位、半合对位等等。要点是男伴右侧与女伴左侧相贴,而另一侧却相对张开,双方肩横线因而形成"v"字形变化。双方的视点也集中在对握手的延伸方向。

  O.P. (Outside Partner)扑右外侧位,叉叫右交叉位,右臀相靠含对位、同脚右侧位等。要点在于双方都在舞伴身体的右外侧运步。

  P.O,(Partner Outside)扑左外侧位,又叫左交叉位,左臀相靠合对位,同脚左侧位等,要点是双方都在舞伴身体的左外侧运步。

  这四种体位,是舞步结构变化中经常采用的基础性体位,必须牢记和熟练运用。对于专门学习国标舞的朋友们来说,还应当记清英文的缩写名称。以便运用。

  运步方法,是跳好交谊舞的重要基本功之一。不同的舞种,对运步方法都有一些不同的特殊要求:

  第一,双脚平行、直进直迟。脚尖必须指向身体的正前方,绝对不要指向身体的旁侧。即使在骄位上同步前进,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的方法和原则。

  第二,依序落地,进退有别。向前运步时,第一只脚要先落脚跟,然后依序放下脚心脚掌脚趾;第二只脚则要先抬起脚跟,经脚掌和脚趾推地移动。向后运步则正相反,第一只脚先落脚尖,然后依序放下脚趾脚掌脚跟;第二只脚需先抬起脚尖,然后用脚跟推地移动。

  第三,脚到重心到。上身必须永远保持在重心脚的垂直线上运动,决不能出现“试探状出脚”的“重心迟误”状态。

  初学入门者,在未进入舞种学习前,最好运用已经学到的标脑握持及其四种体位关系,按上述三个要点,进行不同体位的八种方向的运步练习。在练习中,人们肯定会实际地感受到:双脚不平行,就很容易被对方踩住脚;不依脚跟、脚尖的程序运步,就很难做到“脚到重心到”;而脚到重心不到,则难免出现“撅臀”、“挺腹”、“俯仰上身”等推拉磕碰现象、使标准握持的规范很难保持。可见,运步方法的正确与否,是至关重要的。

  舞程线及其方位概念,是标准舞的理论基础之一。舞程线是指舞蹈运行的动向,必须沿逆时针方向围绕着舞池中央作连续发展式运动。在习惯中,把靠近主席台一侧的那条线称为A线,依次是B线人线、C线、D线,再回到A线,如此往复循环。由于舞蹈的运行,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等诸多复杂的、变化,于是,便出现了一个如何辨别和确立方向座标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有的人套用舞台方位来取代舞程线方位概念。应当指出,这是极不慎重而且很不科学的。因为舞台方位是以观众面为座标的,它是一种永不变化的“场地性概念”;而舞程线方位,则是一种“运动性概念”。两者间具有本质的不同。不顾客观规律的强行替代,势必造成理论的混乱和实践中的谬误。所以应当坚决废止。舞程线方位概念的座标,是这样形成的:以舞程线方向和它的逆方向为一直线,再以舞池中央方向和观众方向为另一直线,两线交叉点构成一个十字形座标。于是,运动中的方位,就出现了相对静止的固定关系——舞程线的左边永远是中央,而其右边则永远是墙(即观众)。无论运行至哪一条线,这种运动中的静止关系都不会发生变化。为了便于旋转度*的计算,在十字座标的基础上,又以45度夹角确定了四个斜方向,并以舞程线顺逆的总概念,分别冠以斜和逆斜的界走性区别。这样,便形成了L.O.D、斜中央、中央产斜中央、逆L.O.D、逆斜墙、墙、斜墙八个标准方位。于是,方位识别就显得十分清晰而准确了。需要说明的是,男女舞伴面对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但舞步兴方位的标示只以男伴为准。譬如,在面墙位上进行的动作,意味着女伴必须面对中央,余此类捱。此外,说面对某某方位,是指的身体正面和脚尖的朝向,它与运动进行的方向以及脸面和视点的朝向无关。这一点也需要加以注意。

  男女舞伴的不同要求及领舞、跟舞意识的培养

  在现代舞中,男伴应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是由交谊舞的结构方式及其人体运动学的规律决定的。所以,初学人门者,绝对不要男士学女步,或女士学男步。因为男女舞伴的不同要求,将必然造成感觉系统和神经传导系统的“动力定型”效应,而男女之间的发展方向又恰好是相反的,这个问题务必引起足够的重视。

  男伴的领舞。领舞,既是一种必须做到的要求,又是一种技术性的技巧。从要求的意义上讲,领舞就是领导着女伴跳舞。无论是舞步结构的选择,运动方位的变化,还是舞种风格的展现,男伴都必须在迅速、果断、主动而又准确的前提下,对女伴进行暗示和引导。这是默契配合的先决条件,也是优美协调的决定因素。假如男伴以一种没有主的、迟疑观望的,或反应迟钝的状态去对待女伴,那么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饱尝过这种滋昧的女士,恐怕再也不愿与你共舞了。

  女伴的跟舞。跟舞,就是跟着男伴跳舞。跳什么舞步,向什么方向运动,旋转还是不旋转,都要“积极服从”男伴的引导和暗示。绝对不能和男伴‘对着干”。因此,女伴要努力培养和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对男伴的暗示和引导,要敏捷地作出恰当而准确的反应,并顺其自然地、非常轻松地适应配合。切不可主动地去引导或变化舞步,也不能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去猜测舞步的发展和变化,更不能企图去“纠正”男伴的舞步或舞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好的女舞伴,是能够跟着男舞伴。‘犯同样错误”的女士。所以,跟舞的要诀,就在于“主动地服从”。从细腻的微观感觉上讲,女伴应在节奏允许的前提下,处于一种比男伴稍稍慢些的、“待机运动”式的被引导状态。永远也不要企图去“夺取领舞权”。

  领舞和跟舞意识,实际上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应当有意识地加以锻炼和培养。这不仅能使舞步的运行产生“合力”效应,显得更加细腻和谐,让人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还会对男女双方性格意识的积淀,产生微妙的陶冶性影响;甚至对智力的锻炼也有很大好处。

  与领舞和跟舞密切相关的是信息传递的方法。信息传递则因握持方法的不同而具有级别性差异。

  在非标准握持的状态下,只能运用初级的信息传递手段。初级手段是使用双手:男伴右手放松,左手前推——意味着男进女退;双手同时回拉——则表示男退女进;右手指尖回压加左手回拉——表示向左转身;右手掌跟用力加左手前推一则表示向右转身。

  当处于标准握持不到家的状态下,即上肢位置准确但身体稍分的姿态,可以使用中级的信息传递手段,即不再使用双手,而是充分利用男伴右肩时和女伴左臂的接触来传递信息。由于这种传递方式已经开始进入运用身体的层次,所以,男伴左手的推拉性运动便可以向相对固定的整体性方式发展。其方法是:在整体位置不变的前提下,整个上身前推——男进女退;整个上身后拉——男退女进;整体性左侧转——向左转身;整体性右侧转——向右转身。可见,右手的局部性动作已经开始废止,而肩时的用力,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中级信息传递方式的伸缩性很大,优秀的舞伴甚至可以开始运用侧身和倾斜的技巧;而仅及格者则很难避免肩时的局部性改变(如右肩的前突或耸起),以及上身的俯仰性改变。

  实行完全的标准握持,则可运用高级信息传递方式。高级信息传递是一种全身性的网络式传递。譬如前进运动,除了肩时手的整体性前推外,横隔膜以下的接触部位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移动腿的大腿面的接触,传递着用力大小和起止时间的信息使双方运步的步幅获得统一;腰腹的接触,使运步的升降幅度、起止时间,以及侧身和倾斜的幅度与起止时间,甚至包括运动的速度、节奏和重心转移的时机等状况,都能获得准确而及时的信息传递。更重要的是,这种传递,不再是一种单向式的暗示和引导,已经变化为反馈式的双向传递,使共舞双方都能从传递和反馈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失误,甚至是极细微的失误。总之,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必须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才能有所体会和收获。

  交谊舞曲的选择、识别及其与舞蹈的联系

  不同的舞种,对舞曲音乐有特定的规范性要求。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在舞曲的选用上出现错乱或失误,那么,不仅跳起来会感到别扭,而且难免贻笑大方。

  初学者首先应学会辨认乐曲的节拍,分清三拍子和四拍子的区别。有的人存在着错误的观念,认为只要脚步踩在点上就行,其他都无所谓。这是一种缺乏音乐修养的低层次表现,试想,合着三拍子乐曲去跳通常所说的四步舞,合着四拍子乐曲去跳通常所指的三步舞,势必会产生强弱规律的冲突;出现在弱拍上迈大步和强拍上跳小步;以及音乐形象是下降的而舞步却在上升;音乐形象上升了,而舞步却在下降,等等诸如此类的不协调现象和别扭感。造成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是,舞厅中流行着一种一拍一步的简易跳法;这种跳法既没有升降又没有并步,俗称两步舞(这种跳法实际上是布鲁斯的一步跳法——只有常步没有并步)。因此表面上看起来不会遇到步幅大小和升降变化的矛盾,什么音乐都能跳。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明白,即使是这种没有升降的匀速运动的一步跳法,也是对音乐具有选择性的——它必须在四拍子乐曲伴奏下才会给人以和谐美,也才会使自己感到通畅和流利。四拍子强、弱、次强、弱的节奏规律,恰好和左、右、左、右的匀速运动相统一,从而产生一种进行曲风格的协调美。除了速度发学了变化外,布鲁斯的平稳、凝宣而达练的基本风格碍以保持和发挥。但假如在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规律中,进行左、右、左、右的匀速运动,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首先是强拍的时左时右会于球匀速运动的进行,使你不由自主地想在步幅大小上发生变化;其次是三拍子乐曲的周期性起伏感,会使你的进行曲式的风格难以发挥,好像在凸凹不平的田野上进行操练一样,感到既吃力费劲,又无法保持平稳。所以,这种错误的观念必须抛弃,否则,是不可能培养出良好的乐感,跳好舞的。古语说:“舞阜为乐之容”。其中的道理是非常深刻的。为了提高自己的舞蹈技艺水平,须臾不可离开音乐鉴赏力的提高。那种仅仅把音乐当成是舞步“时间记号”的低层次追求;应当在实践中逐步抛弃,代之以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统一。

  能够准确地区分三拍子和四拍子,仅仅是音乐理解的第一步。因为同属四拍子节奏的舞种有很多:布鲁斯、探戈、狐步、伦巴、吉特巴、快步等等,没有任何一种舞曲是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的。而假如我们不能正确地区分和识别它们,就不能说自己已经学会并掌握了这些舞种。遇到别人请你表演一段你自认为拿手的舞蹈时,恰好没有准备现成的舞曲,需要你在一大堆没有名字初标记的翻录磁带中,去选出合用的舞曲,你就会陷入困境了。

  为了避免这种难堪场面,除了多听音乐之外,初学者可爱以采取下述简捷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从伴奏部分的节奏型入手加以鉴别。

  譬如,探戈舞曲的节奏型一般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 ||嘣嘣嘣嘣·吧||

  (二) ||嘣·吧嘣·吧|嘣嘣嘣·吧||

  (三) ||蹦·吧蹦·吧|嘣嘣吧嘣·吧||

  只要抓住了这个特征,就知道这是一首探戈舞曲。而伦巴舞曲的节奏型却表现为:

  (一) ||冬嗒 拉嗒 冬嗒 一嗒||

  (二) ||冬喀 拉喀 冬喀 冬冬||

  华尔兹更是人尽皆知的||嘭嚓嚓||

  唯有布鲁斯、狐步、快步、吉特巴的节奏型是一样的,都是||嘭嚓嘭嚓||的简单伴奏。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掌握呢?

  先从速度上进行大的划分;布鲁斯和狐步比较馒;快步和吉特巴则比较快。这样便又缩小了一层范围。最后的鉴别功夫就要考你的音乐鉴赏水平了。

  快步舞曲具有轻快跳跃的格调和活泼流畅的情趣;而吉特巴舞曲则带有节奏鲜明而强烈的爵士乐气氛;给人一种无法安静的燥动感。

  布鲁斯和狐步的区分比较麻烦。有的人从速度上划分。将布鲁斯称为馒四步,狐步称为中四步。但这很难反映真实的客观情况。布鲁斯的标准速度是每分钟28小节左右,事实上在26小节和31小节之间都有:狐步的标准速度是每分钟30小节左右,而事实上是从28小节到34小节的形式都有。这样,当这两种舞曲都用从28小节直到31小节这几种相同速度演奏时,在速度上是没有区分的。除非布鲁斯用26小节狐步用34小节演奏,上述识别方法才是有效的。但这既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而且难免以偏概全。假如布鲁斯用31小节而狐步用28小节的速度演奏,岂不是会得出完全相左的判断?所以速度鉴别法不宜用于这两个舞种。最好的方法还是从舞曲性格上加以识别。布鲁斯舞曲的节奏比较鲜明,并具有一种内在的抑扬顿挫性处理和追求;而狐步舞曲则倾向于表现旋律的飘逸流畅和节奏的平滑圆润。只要我们仔细鉴赏,其中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有些粗制滥造的舞曲磁带,往往是鱼目混珠的。我们应当学会在鉴别中自己进行选择。总之,舞曲的作用,决不仅仅是一种时间记号,而是推动舞步进入理想流动的内在动力。我们应当时刻记住一句老话----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60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