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文章>

一位吃货的梦想:我的包子情愫

晓晴分享

  小时候,最喜欢听大嬷嬷扒的瞎话,除了《皮狐子精》外,还有一个瞎话虽记不起名字,但有一句经典句子至今难忘,那就是:小铜锣一敲,也有饽饽,也有包儿。在物质生活相当匮乏的年代,画饼充饥对小孩子来说也不失为一个缓兵之计吧。能尽情地吃包子,成为一个吃货的最初梦想。

  小时候,憧憬吃包子。长大了,不忘初衷,喜欢吃包子,甚至于到了痴迷程度。哪个地方开了家包子铺,必定千方百计寻觅而去,买几个尝尝以解“相思”之苦。如果你也是“钟情”包子的吃货,让我们一起回顾回顾那些曾经带给我们美好回忆的铺面:老利群对面“华珠大包”,府小对面的“天津大包”,老母庙巷“高密炉包”,还有许多已记不起名字的,如老博物馆对面的那家包子铺,老实中沿街房最东侧的烫面包等等…这几年,因为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只能忍痛割爱,已很少去买外面的包子了。要解馋,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我最爱吃有两种包子,一是炉包,一是白菜素包。

  炉包中高密炉包比较有名,曾吃过几次,但已没有印象。我比较想念在朱解教书时,同事老单打的炉包,地道,味正。据说是老单家的家传手艺。后来自己也学着做过几次,总是差点儿意思。正巧,老单的女儿是我学生,前几天就专门微信私聊,向她讨教打炉包的技巧,按图索骥地尝试了几次,效果还真不错。

  准备好酵母,面粉, 和面发着备用。 备齐五花肉、葱花、姜、白菜或韭菜,油盐酱醋等,猪肉要自己亲自剁,无需太细,切记不能用绞肉机绞,剁白菜时加入少量葱、姜,也不宜剁太细,把白菜、肉及其他调味品放在盆中,拌匀调制成馅。 然后开始揉面,做剂子,擀面皮,包包子。平锅倒油,文火,待油热,放包子, 一会儿把面水浇至锅内,约十分钟左右,面水蒸干了,一锅油汪汪、黄灿灿的美味炉包就出炉了。 就着大蒜蒜瓣,你就甩开腮帮子享受美味大餐吧。

  萝卜粉条素包,一般都是过年才包。秋天拔的萝卜,埋在窨子里,主要有两大用途,一是平时搽小豆腐用,二是为了春节前包素包。 菜包的炒馅工序相对较为繁琐,先把青萝卜用擦床擦成细丝,开水炸,捞出用双手攥攥,把水沥干,粉条若干,可先用水泡软,切碎,把大豆腐切成很小的方块备用,然后把猪膘子肉切碎加姜末、葱花、八角,放在大铁锅爆炒,直到把猪肉炒出油来,加入切碎的大豆腐,反复炒,至豆腐呈淡黄色,再加入沥干水的萝卜丝,继续翻炒,最后再拌上粉条,放上盐,包子馅才最终完成。把和好的发面反复糅好,做剂子,擀制面皮,圆形,比馉飵皮厚不少,中间厚,四周薄,包制时,把面皮放在左手,用勺子盛上馅,右手边转着边捏上鼻子,煞是板正儿。包完之后,把它们整齐码放在热炕头上。过一段时间后,用手托着包子掂量掂量,若觉着比较轻了,那就是喘了。拾入大锅里,大火蒸熟。菜包刚出锅时,不管它烫不烫嘴了,我边嘘溜地吹着,边急切地享受着这香而不腻的美味,一口气消灭了五六个,这几年的吃相仍是如此不雅,摸着鼓起的大肚腩,心想,减肥这事还是吃饱了才有力气干吧。

  萝卜素包是备年面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母亲备年做的面食种类齐全,主要有饽饽、面鱼(盒页)、豆包、菜包四大类。想到年后上班返城时,我们姊妹三人能够多带点儿回去,母亲总是忙着多做些,再多做些,单是菜包就得二三百个吧。我们担心包多了,母亲身体受不了,再说过年开春,天暖和了,包多了,吃不了容易丝孬,总是劝她少包,每年母亲都是口头上痛快答应,包时还是多多益善。

  母亲包的包子总是那么咸淡适宜,咬一口,回味无穷,或许是因为,这包子不仅包进了萝卜、粉条、肉,同时也融入了浓浓的母爱吧。这就是一个吃货的包子情愫。

【本文作者: 刘景森(微信公众号:景森原创)】

    380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