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火锅文章_描写重庆火锅的文章
提到重庆美食,人们第一时间肯定想到的就是重庆火锅。重庆火锅是川东地区最具特色的饮食形式,独特的味感因地域原因使“重庆火锅”渐进为重庆饮食文化的符号。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重庆火锅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重庆火锅文章篇1:重庆火锅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确,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饮食。我的家乡重庆,最有名的就是火锅了。
重庆火锅又称麻辣火锅。我们重庆人认为辣椒能够开胃、提神、暖身,对人身体益处很大,所以火锅里必不可少。
火锅分三种:一种叫鸳鸯火锅,就像八卦一样分2份,一边麻辣,一边清汤;另一种叫红油火锅,全是麻辣的,汤料调的鲜红欲滴,辣椒的香味飘散开来。还有一种叫子母火锅,就是一个同心圆,中间是不辣的清汤,外圈是麻辣的。但我们重庆人都爱吃红油火锅,应为这个吃起来才爽,用重庆口音说就是:安逸。
重庆火锅的特点:在于麻、辣、烫,就因这三点才让重庆火锅名扬四海。一是麻:我们吃火锅时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一定是花椒。那锅里的花椒你要是吃上一个,保证你麻的直吐舌头直吃饭。所以你夹菜的时候,千万别让它溜进你的菜里。二是辣:比起来还没有几个城市比我们重庆的火锅还辣的。开始吃的时候,一看到锅里的红油就被“辣”了一下吧!如果你吃上一口,一定把你辣得直喝水。但你喝够以后,会又身不由己的开始吃。因为那辣不是枯燥无味的辣。那辣,辣得你过瘾;辣得你舒服,用重庆话说就是辣得你“巴适”!三是烫:看着锅里那扑哧扑哧冒得泡泡,就知道那气温有多高。菜熟以后,不要一捞起来就吃,非得凉一会儿才能吃。否则,非给你把舌头烫出几个泡泡来!
火锅作为我们重庆的美食代表,它的麻辣如同我们重庆人热情豪放的性格,令人难以忘怀!
重庆火锅文章篇2:重庆火锅
火锅的种色分呈,各色各样,如:上海锦火锅色味双全,让人赞叹不已,湖北的火锅食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可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名扬天下的重庆火锅。
重庆火锅绝在什么地方呢我家那些文人墨客用‘麻、辣、烫、鲜、香、嫩、脆’这七个字来概括极了。
重庆里辣的红辣椒、椒子,它们可以把味调浓,让味道更鲜美,它们把味道调出来后,味道更美了,那味道甭提了,可你吃时,要注意不要吃到椒子了,那滋味,不好受啊。更可恨的是那红椒辣的你浑身有神,辣的你舌头打颤,辣的你直钻心头,但是你一点也不感觉疼,只会感到火锅味道美极了。火锅的配料更是包罗万象,不管你事天上飞的,还是地下长的,地上跑的,地上爬的,还是水里游的,只要把它放进火锅里,那也是美味极了,不管是萝卜青菜,还是莲藕豆芽,甚至黄瓜白菜,配上火锅,就算成美味佳肴了,山珍海味更不用提了,火锅里麻的是椒子,如果放一点椒面,那就没有事,如果放一整颗椒子,只要你吃到了一颗,那你喝开水跑都跑不及那才怪呢,烫火锅是古代传下来的,可以放一点蔬菜,可以添加维c素,可以放一点生姜,能抗寒,可以放一点大葱能入味,放一点香料,能把味道调鲜,还要泡一杯热茶,当你辣或麻时喝一杯绿茶,就没事了。古时候,有位诗人在一个亭子里吃火着锅,看着清澈见底、一望无际的湖面,享受着美丽的风景,欣赏美丽的湖面,那是世界上最无忧无虑的地方了。重庆火锅的小店,不管是大街小巷,还是自己的家乡都看得见。
重庆火锅文章篇3:重庆火锅历史悠久
代表重庆饮食文化特色的重庆火锅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吃法,正宗川味的辣香味浓、烫菜的鲜香嫩脆、味美可口而闻名遐迩,香飘四方。来重庆旅游观光的游客,只要走上街头,就可以看到各类铺面、各色招牌的火锅馆遍及大街小巷。仅方圆不足9公里的渝中区,就有火锅馆近3000家之多,重庆被誉为“火锅之城”,实在是名不虚传。
(一) 重庆火锅的起源
火锅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今日火锅的容器、制法和调味等,虽然已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但一个共同点未变,就是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这种烹调方法早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可以说它是火锅的雏形。《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的周边,将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火锅的萌芽。历经秦、汉、唐代的演变,直到宋代才真正有了火锅的记载。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锅之事,即其所称的“拨霞供”,谈到他游五夷山,访师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无厨师烹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半吊子),候汤响一杯后(等汤开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涮)熟,啖(吃)之,乃随意各以汁供(各人)随意沾食。”从吃法上看,它类似现在的“涮兔肉火锅”。
直到明清,火锅才真正兴盛起来。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其盛况可谓是当时中国火锅之最。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摆“千叟宴”,所用火锅达到1550个,其规模堪称登峰造极,令人惊叹。
麻辣火锅发源于重庆。大约是在清道光年间,重庆的筵席上才开始有了毛肚火锅。毛肚火锅的起源和由来,说法不一,它的由来和渊源,值得探讨。据老街坊说:毛肚火锅起源于清末民初,重庆码头和街边下力人吃的廉价实惠的街头大众饮食摊上的“水八块”。水八块全是牛的下杂(毛肚、肝腰和牛血旺),生切成薄片摆在几个菜品不同的碟子里,食摊泥炉上砂锅里煮起麻辣牛油的卤汁,食者自备酒,自选一格,站在摊前,拈起碟里的生片,且烫且吃。吃后按空碟子计价。价格低廉,经济实惠,吃得方便热烙,所以受到码头力夫、贩夫走卒和城市贫民的欢迎。至于纯粹地道的毛肚火锅,据老重庆们回忆,出现于民国十五年前后,发源地不是江北而是下半城南纪门的宰房街(现长江大桥桥坎下)。当年牛贩子多从川黔大路赶运菜牛来渝,在南岸过夜,翌日早过江,将牛赶到宰房街宰杀。有马氏兄弟廉价收购不易售出的牛毛肚和血旺,在下宰房街开了一家以毛肚为主要菜品仿市井“水八块”的制作和吃法的红汤毛肚火锅馆。将毛肚漂白洗净,去梗,外加一碟只是芝麻酱和蒜泥的调和。据说,这就是重庆毛肚火锅的起源和得名。直到抗战时期,较场口街边仍有一马姓老妪开一家专供应毛肚的正宗毛肚火锅,碟中的牛毛肚按匹论价(每匹二分钱)。正宗的麻辣毛肚火锅,毛肚的鲜嫩脆香,味道比其他牛猪的下杂远胜一筹,赢得食客赞扬。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重庆火锅文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