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故事大全>励志故事>

大学生开学励志故事

海露2分享

要学会自己成长就多看励志故事,励志故事告诉我们不断地去自己成长,励志故事让我们更接近梦想。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开学励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开学励志故事1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紧张的另人窒息的高考,怀着一份热情相聚到这里。同样也带着父母新的希望,带着朋友新的祝愿,也带着自己新的理想,来到了新的地方。在这新的学期里我们以新的语言,新的行动,新的风貌,新的一切去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新的学习。展示新的生活以掌握新的知识,增加新的技能,取得新的成绩。然后以新的姿态、新的风采站在父母、朋友、社会面前。虽然说是这样,真正经历大学生活后才知道:这都并非易事。

当大把大把的时间摆在面前时,生活的茫然、空虚、枯燥、乏味使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缺乏驱动力。所以我们要尽快确立新的学习生活目标。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目标能激发人的积极性,能产生自觉行为的动力。人一旦没有生活目标,就会意志消沉,浑浑噩噩我们正处于富裕理想,憧憬未来的青年中期。生活的挫折不可避免,但在某些情况下,失望和忧虑的磨练只会使生活变得快乐和振奋。

几年前,剧作家尼尔·西蒙曾说:他一直在想,怎样才能确切表达出他一生的主题。他的结论是:有一个词可以最恰当的描述,那就是“激情”。他说激情是主宰和激励他一切才能得力量,如果没有激情,生命会显得苍白和凄凉。当然,他是搞艺术的。

大家都应该有照相的兴趣吧!相片可以记录瞬间的美丽。但有一位建筑师却这样说到:“如果给我一台照相机,我可以从不同角度,把世界上任何地方秀建筑师的最新房屋,拍成行将倒塌得样子。因为我可以在上面找出五六个或七八个瑕疵,然后把镜头对准他们,就可以使人们相信整个建筑已经摇摇欲坠了。在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喜欢把镜头对准日常生活的消极面,如果总是这样,我们将会沮丧、忧虑、和痛苦。

整个世界就是一张精彩的无穷尽的课表,我们需要从中吸收新鲜而营养丰富的生命之生。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大法官霍尔姆斯90寿辰时去看望他,发现老人正埋头于书本之中。罗斯福问他:“大法官先生,您干什么呢?”霍尔姆斯看了看他说:“我在训练我的大脑,总统先生。”其实他在自学希腊语。

我想我们现在应该用不断更新的热情对待我们的将来。我并不是劝在座各位去买一副望远镜,我想我们应该要有梦想的勇气。虽然梦想不一定能实现,但它能激励我们前进。大学的学习并不像我们中学阶段。它是完全靠自主的学习生活。

李开复在哥伦比亚大学助教时,曾有位中国学生家长向我抱怨说:“你们大学里到底在教些什么?我孩子读完了大二计算机系居然连visical[1]都不会用。”

他回答道:“电脑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保证大学里所交的任何一项技术在五年以后仍然管用,我们也不能保证学生可以学会每一种技术和工具。我们能保证的是:你的孩子将学会思考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无论五年以后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或新工具,你的孩子都能游刃有余。”

她问:“学最新的软件不是教育,那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回答道;“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的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不少在中国读完大学去美国念研究生的朋友认为来美国后,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他们最缺乏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在国内时。他们很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

上中学时,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关键内容,但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的学习、探索和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学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了。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的人是难以在微软这样的现代企业中立足的。

我们所生活的21世纪是一个美好精彩的时代!不论我们将来从事什么事业、新的事业、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每天都在出现。罗宾·威廉推广的一句拉丁谚语是“把握今天”。的确把握今天也就是把握住了未来的日子。

生活不是一场彩排。生活中的成绩不是我们的目的地,而是一段旅程。愿命运的风风雨雨使我们的一生充满欢乐和希望!

开学励志故事2

白驹过隙,昨日的我们仿佛还在为自己的理想在高考的独木桥前挥汗,而今日,我们饱含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和无限遐想,背负着亲人的嘱托,带着朋友新的祝愿,跨入了大学的大门。我们站在人生新驿站——,,,,大学这一崭新的舞台上,大学生活徐徐拉开帷幕。我们开始放飞新的希望,开始接受全新思想的洗礼,以新的语言,新的行动,新的风貌,新的一切去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新的学习。

然而作为新生,刚刚踏入校园的时候,总会有一丝茫然与彷徨。离开了家长的臂弯,羽翼未满的我们将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搏击风雨。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在我们遨游学海的航行中,将会有可能折断桅杆的风和掀翻航船的浪。但我们坚信:自信就在我们的笑容里,成功就在我们的手中!

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这里更需要自强不息的努力,高考使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只有自己不懈地努力,换回的成就才是真正甘甜地果实。“吾生也有涯,吾学也无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勤学善问,积极上进,学有所成。

虽然说是这样,但是当你真正经历大学生活后才知道,这一切都并非易事。 当大把大把的时间摆在面前时,生活的茫然、空虚、枯燥、乏味会使我们渐渐忘记刚刚进入大学时所说的豪言壮志。因此及时为自己立下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显得极为重要。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目标能激发人的积极性,能产生自觉行为的动力。“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有放飞炫彩梦想的资本,有慎思明辨的能力,有奋发图强的信念,有博学笃志的责任。新学期即将开始,让我们用青春来诠释曾经的誓言,用汗水来锻造明日的辉煌。今后的日子中,我们定会:

一、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进入大学并不意味着享受生活,相反,我们更应该将目光放远,更成熟、更全面的计划自己的每一天。踏实、勤奋的积累知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人不是独立存在于世间的动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诚待人,,以信交友”,切不可孤芳自赏。

三、 尊师肯学,持之以恒。在新的环境,我们将从原来的填鸭式学习逐渐转变为自主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高考已经离去,荣辱也成为过去式,在这里作为学生的我们要为了成为综合型人才付出更多努力。

四、严于律己,树立规范意识。我们会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做品学兼优的学生。

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无数的挑灯鏖战。我们不曾后悔过我们的年少岁月,将汗水播撒在求知的道路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明白当年的汗水终于浇灌了满园的松柏苍翠。如今,在大学这一新起点上,这充满更多机遇与挑战的地方,我们更是憧憬着未来。同学们,让我们以先人为坐标,以学长为榜样,牢记领导、老师和父母的深切期望,在未来的五年我们一起奋斗,一起微笑,一起去赢得成功。我相信,五年后,当我们离开,,,,大学这一热土时,回眸这难忘岁月,我们会扪心无愧的说:追求卓越,青春无悔。

最后,祝愿各位领导、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愿各位同学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开学励志故事3

今天清晨,我看见校园里的蒲公英被风吹散,看见洁白天鹅在师盛湖中嬉戏,看见朔方的秋风柔柔的掠过师大的天空,我顾不得手中开学的事务,急切的抓起笔,就这样激动的写着,写着我的大学时刻——金色之秋。

美丽的师范大学,曾经心中的梦,她即将来临,她终于来临,往昔我们播种下的理想,如今终于收获了通向未来的入场券。她像朝暾照耀黎明般热烈,像云蒸霞蔚般灿烂,像最初的生命来临般圣洁。九月的风带走六月的流萤,天际浩瀚而湛蓝,来自天南地北的我们,各自怀揣着最初的梦想,如一颗颗纷飞的种子,飘落在这片美丽而古老的沃土——内蒙古师范大学。岁月峥嵘六十载,桃李天下万代传,适逢内蒙古师范大学六十华诞,“献身、求实、团结、奋进”让我们豪志满怀,“”更是让我们激动不已。师大六十年,让我们祝您:生日快乐!

走进师大,和风催绿、草木成荫、秋风凋碧??多姿的校园里总有着令人难舍的魅力,犹如那千年不朽的风华令人魂牵梦萦。走过书香馥郁的图书馆,我看见智慧之光在师大闪烁,如苍穹里闪耀着的永恒的太阳光辉,让思想的狭隘蒸发在无尽的天际下。置身窗明几净的行知楼,我嗅到真理之花在师大绽放,如永不偃息的战鼓,用正直叩启理智的天阍。凭栏波光粼粼的师盛湖,我触到希望前行的方向,如揽却一帆风的船,遥瞰彼岸,奋发起航。盛世盛景盛世道,乐山乐水乐心情。真心真意真学习,好人好校好前景。感谢这片青春激扬的热土!感谢您,接纳我们桀骜的脚步,承载我们璀璨的青春,成熟我们健全的智思!

桃李满天,清风两袖,生生的将一砖一瓦建成济济栋梁;细细粉笔,句句箴言,徐徐的使教育之花绽于岁岁年年。甲子师大,你有着披荆斩棘的魄力,呕心沥血的书写文化苦旅;博爱师大,你有着胸涵游刃的胸怀,蜡炬成灰的培育代代英才;不朽师大,你有着坚若磐石的信念,将理性与感性编织成为完整的梦想与灵魂,将思想与人格解放于喧嚣的尘世!激情跨越六十年,治国齐家平天下!

霁月难逢,流芳易逝,我只怕指尖太宽,时光太瘦。书山漫漫,学海无涯,纵然青春太短,我仍要握紧这四载春华!漫寻在星雾朦胧的学海,向未来放飞青春的长梦;优游于芸香缥缈的书径,踏上大学的征程!今日我们在此誓师:我是一名大学生,我肩负起责任,踌躇满志,博得伟绩琳琅!我是一名大学生,我去未来追梦,矢志创新,奏响时代新声!我是一名大学生,我必铸就辉煌,君子自强,续写师大辉煌篇章!

开学励志故事4

因为贫穷,他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高中辍学成为千万农民工中的一名,踏上漫漫的自学成才之路。因为理想,他坚守初衷、忍受寂寞,坚持自学英语十年,通过国家等级考试、获得托福高分,做了很多大学生做不到的事情。他的事迹被近500家国内外主流媒体曾采访报道,   新华社  《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东方时空》、《面对面》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  中国香港《大公报》  中国台湾东森电视台  中国台湾TVBS电视台  中国台湾《联合报》  美国《世界日报》  英国《金融时报》  新加坡《联合早报》等都进行了报道。张立勇,清华大学食堂打工8年托福考试630分,英语考试通过四级、六级,获得北京大学本科文凭。

张立勇出生在江西赣南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家境比较贫困。即使这样,上学时候的张立勇每年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

1992年秋,高二开学刚刚一个月,张立勇便辍学了。“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太好,那年刚盖了3间新土坯房,盖房子的钱全都是借的,欠了一屁股的债,大概有几千块吧。尽管父母节衣缩食,但家里的光景还是一天不如一天,有时穷到向人家借米借面……新盖的房子很快就漏雨了,可这时家里再也拿不出钱来修补,别人家也不愿再借钱给父亲了……”

1993年,年轻的张立勇来到广州工作,挑起了养家的重任。

在广州找工作时,张立勇遇到了用工单位提出“通过英语四级、六级,得交中英文简历”的诸多要求,他开始意识到英语的重要。

但是因为学习氛围的缺乏,张立勇最终离开了夜生活丰富的广州,1996年6月,不想浪费自己时间的他经过亲戚介绍,来到清华大学食堂工作。这对他而言,是一个可以边工作边学习的好地方。尽管待遇要比广州低一些,但是张立勇说:“只要能维持我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个氛围和环境让我学习,就足够了。”张立勇开始了在清华的英语自学。

清华大学校内一间四平方米的小屋就是张立勇的住所。张立勇每天早上四点多起床,每天坚持自学七八个小时,有时候学到凌晨一两点钟。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炎夏,他对英语的学习从来都没有中断过。在自己的床头,张立勇用毛笔写着“克己”和清华的校训“行胜于言”,以告诫自己不许偷懒。

食堂规定,在给学生卖饭之前,厨师们先吃,吃饭时间只有15分钟,结果张立勇在7分钟吃完饭,余下8分钟躲到食堂后面一个放碗柜的地方背英语课本,有很多同事觉得张立勇这种行为简直让人难以理解。“大学生能通过正规的、系统的方式来学习英语,而我只有通过自己的渠道。”张立勇说他的英语单词是从调料包里积累起来的,比如sugar(糖)、salt(盐)之类,然后在卖饭的时候操练英语,以锻炼自己的胆量。

因为没法和普通大学生一样通过正规系统的学习,张立勇只能买二手的书、二手的磁带、听一台十分普通的收音机,这被他认为是“节俭式英语学习法。”

他制定“残酷”的时间表:早上6点必须起床;6点15分—6点半跑步;6点半—7点背英语;7点—7点15分刷牙、洗脸;7点15分—7点半上班;午饭时间控制在8分钟之内,剩下的7分钟背英语;中午1点钟听英语广播;晚上8点下班,学习英语到12点;深夜12点45分到1点15分收听英语广播。为了避免早上起不来,张立勇甚至买上两三个小闹钟一到点轮翻叫他,想不起都不行。

张立勇不仅自己刻苦自学英语,而且还积极参加清华大学的英语协会,清华的英语协会是一个学生的协会,但他作为清华的厨师也拥有一张会员卡,会员卡上班系的地方填着“VIP”(非常重要的人物)。除了协会活动,张立勇还多次光顾校园里的英语角,他听英语角的同学说,学英语一定要张嘴说,就像刷牙一样,刷牙之前得张嘴,所以就不管自己说的好与坏,都大胆地说出来。为此他自己在清华的食堂还开设了一年左右的英语窗口,在卖饭的时候来说英语。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张口锻炼,张立勇可以十分流利地讲英语,而且不仅是跟中国学生交流,也可以跟许多外国朋友对答如流。

尽管这样,张立勇也并没有满足。他还决定用国家规范的考试来检验自己的学习。于是,他决定去报四、六级考试,他要获得一个的认证,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感觉。从2000年到2001年,一年多的时间他陆续参加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均以80多分获得通过,接着又考了托福。没想到:托福一共670分,他竟然考了630分。一时间,在清华大学他获得了轰动,在水木清华的BBS上,关于张立勇的话题成为热点,有人在BBS上留下这样的贴子:“要说还是咱清华卧虎藏龙,少林有‘扫地僧’咱们清华有‘馒头神’,都一样地惊世骇俗”。

“我们做了该做的,你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愿你在以后的日子里,在生活上、在工作上、事业上创造更多的惊喜。”这是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王志给张立勇的一段话。

清华英语神厨张立勇现任:

清华大学兼职助理研究员、中国青少年责任与成长大讲堂组委会主席、多所大、中、小学的课外辅导员、顾问、名誉校长、多家报刊、杂志的特约记者、顾问。

个人荣誉:

2004年《人民日报》中国十大年度新闻人物  中国十大杰出学习青年  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学习成才奖”获得者  感动江西十大年度人物 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

被媒体和政府誉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自强不息的学习榜样,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主要著作:

1、《英语神厨》  本书获“冰心儿童文学奖”,被教育部、新闻出版署、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图书”,并在港澳地区发行,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2、 《坚持的力量》  本书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百部优秀图书”,获北京市第二届优秀图书奖。

3、 《刷牙英语——习惯的力量》  本书深受广大英语爱好者们的喜爱和追捧。

《英语神厨》中最令我感动的一篇:永不动摇的时间表

英语是我的女朋友,为了她,我硬着头皮向别人借钱;长年的午饭都是狼吞虎咽;与室友周旋,只为多看她一眼;在冬冷夏热的房子里煎熬也是为了和她缠绵;为了定时的约会,我不惜成为“孤家寡人”,被人骂作“神经病”我也无悔无怨……

清华园很美,但我无暇欣赏;我的工作很累,我也没有给自己休息的时间。在清华工作一年后,我的生活已基本稳定。自从1997年,我制定了一张“残酷”的时间表,自己的生活

就以这张表为准则,一切都服从于它。在我的时间表上,我6点必须起床,然后6点15分到6点半出去跑步,6点半到7点背英语, 7点到7点10分或者7点15分刷牙、洗脸,然后出发到食堂,7点30分上班;午饭时间控制在8分钟之内,剩下的7分钟背英语;中午1点钟听英语广播;晚上8点下班,学习英语到12点,深夜12点45分到1点15分收听英语广播。

这是我的“永不动摇的时间表”。为什么叫“永不动摇的时间表”?因为这个时间表是闹钟固定的,让闹钟帮助我实现这个时间表。我感觉自己也像一只上紧发条的闹钟。来清华的前两年,我早晨4点半起床,5点钟上班。但我晚上有时候会学习到两三点钟,早上就起不来了。后来我就买了一只闹钟,但是闹钟也很不保险,有的时候没电了,有的时候慢了一刻钟,累的时候,我连定好的闹铃声都听不到,结果有时上班就会迟到,被领导批评。这怎么办呢?记得我看过一部电影,男主角为了能早起,在床头摆了一排闹钟,不起都不行,我也可以这样做啊。想到这个办法我很兴奋,我没有钱买一堆闹钟,可再多买一个是没有问题的。这样我就有了两个闹钟,早上就能按时起床了。后来,我的一个朋友又送了我一个,那只闹钟挺逗的,到起床的时候,它就不停地喊:“小懒虫起床啦,小懒虫起床啦!”在睡眼惺忪的时候听到这种清脆、悦耳的声音,精神也能为之一振。

我有三个闹钟,早班不会迟到了。这时,领导才发现我喜欢学习,所以就不让我上早班了,每天可以7点半上班。虽然不用像以前那么担心了,但我觉得晚上熬到两三点钟也不是好办法,毕竟人不是铁打的,作息还是要合理一点。从那时起,我就给自己订了一个时间表。

白天上班的时候,可自由支配时间不多。但我认为时间就像是海绵,你一挤就有了,日积月累会积攒很多时间。食堂的工作很紧张,中间休息的时间很短,按规定,在给学生卖饭之前,我们内部有15分钟时间先吃饭。我慢慢锻炼自己,把吃饭的时间尽可能地缩短,开始是7分半钟能把饭吃完,后来7分钟就够了,这样,节约下来的8分钟里,我躲在食堂碗柜后面背英语,很大声地背诵。常常是我的同事在碗柜这一边吃饭,我在另一边背英语。

记得有一个博士生,每次吃饭他都来得特别早,我每天背书的时候都能见到他。有一天,他问我:“小张,别人都吃饭,你为什么不吃饭啊?”我说:“吃完了。”他说:“我听你读英语,发音相当不错。”他想知道我在背什么东西,我回答:“我背的是清华的高级英语教程。”他很惊讶:“背到第四册了,你真了不起。”他还想试探我一下,指着书上的一个地方说:“你翻译一下,这是什么意思?”我很流利地翻译出来了。这下,他真的相信了,连说:“不错不错,水平真的很高。”当知道我吃饭快是为了多学一会儿英语时,他更佩服我了。

同事们对我的做法刚开始还不习惯,他们在吃饭,我却在旁边大喊大叫。他们把我定义为神经病,我不怪他们,因为他们并不了解英语。我把口语称为“勇敢者的游戏”,要练好口语,必须做大量的朗诵。

学习中,我也常常会遇到困难,有时候父母生病了,或者同事笑话我,或者自己太累的时候,我也想偷懒,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我知道每个人都有惰性和依赖性。但是,人还有理智和自控能力。于是,我在自己的床头写上“克己”“在年轻人的词典里永远没有失败这个词”、“行胜于言”、“挑战自我”等警句。每当我看到这些字的时候,我就提醒自己:你不能偷懒,至少你目前不能偷懒,你不能喝酒,你不能谈女朋友,你没有时间打牌,你还没有资格享受。我时时刻刻以各种方式提醒自己。我把这些书法称作我的书法墙。

学习英语的人要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表,要不动摇,这就是对一个人毅力和耐心的考验了。假定我晚上必须把第一页和第二页看完,那么无论干一天活儿有多累,我也要想办法把定下的目标实现。我的休息时间很少,经常犯困,特别是工作了一天之后,晚上8点多赶到教室,坐下来就想睡觉。有时我规定自己晚上教室关门之前要看20页书,结果一不小心趴在桌上睡着了,醒过来时教室就要关门了,连10页都没看完。这可怎么办呢?我心里好着急。后来,我看见上自习的同学都打水喝,于是我也买了一个大水杯。别人的水一般是凉了再喝,而我是趁着热气腾腾的时候喝,开水烫得我全身打个机灵,舌头痛得不行,然而睡意却马上就消失了。从此以后,只要晚上在教室学习,我就用这个办法,再也不用担心犯困了。

我的时间表里每天都有明确的任务。我要求自己定下的学习任务,必须想办法完成。有的时候我必须要战胜自己的身体。人都是有惰性的,也特别容易自我放松,如果稍微松懈一下,我们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学习的连贯性和我的学习计划都会遭到破坏。古人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大概是的警示诗了。我告诫自己,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想办法坚持下来。否则,所有的努力都会化成泡影。

开学励志故事5

29岁的郭庆荣,1989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境困难,酷爱读书的他只得放弃学业外出打工。他先后到过上海、徐州、威海、大连、秦皇岛等地,干过建筑工,蹬过人力三轮车,扫过大街,卖过青菜和雪糕……在四处漂泊艰辛的打工岁月里,他简单的行李里总少不了一捆书。他随身带着购买来的高中课本,在工友们休息和玩乐时,悄悄蹲在一边抱着书本猛啃。自学缺乏老师指导,郭庆荣攀登书山的道路显得异常崎岖。转折发生在1995年夏,在大连卖蔬菜时,他有幸遇到了前来买菜的大连环境科学设计院的瀛文丰教授,热心的瀛教授指点他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推荐他到一家外企做保管员。他每月挣到1000元的工资,并赢得了更多的学习时间。

一天劳作过后,他时常感到浑身疲惫,腿像灌了铅,但他一捧起书本就忘了疲劳。在住的四壁透风的仓库板房里,东北的冬天冷得出奇,郭庆荣买不起棉衣、棉被,就拣来又脏又黑的包装家具的破毛毯裹在身上,只露出两只眼睛看书。为了训练英语口语,他从生活费中硬挤出1000元,参加了大连外国语学院的夜间口语训练。几年间,为了学习郭庆荣很少回家。2000年通过了英语专科全部考试,2002年又通过了英语本科的全部考试。

2003年,郭庆荣毅然报考了复旦大学研究生,但以31分落榜。他没有灰心,2004年终于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录取。在离开沂蒙家乡时,他含着热泪说:“15年的自学是艰辛的,但苦中有乐,我要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不断丰富自己,将来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


大学生开学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开学励志小故事

    796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