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有哪些

巩诗5分享

  受新课程改革和高考发展趋势的影响,高中历史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习目标方面和考试要求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方法上也与初中有较大区别,从具体学习环节来看,要注意以下方面:

  1.提前预习:了解篇章结构和基本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标注),明确听课重点或课后查阅资料的方向;思考教材辅助部分的问题,尝试作答。

  2.听讲:认真听课、用心思考 ,适当做教材批注和笔记;积极探讨历史问题,小组交互、大胆发言。

  3.复习:笔记本、教材对照复习;回忆知识推理过程、重理解领悟;完善笔记、梳理线索、构建体系;理解记忆,重在纲要;遵循规律,反复记忆。

  4.作业:先复习,后独立、限时、认真完成作业(解题习惯);积累技巧、培养能力。

  5.课外拓展:课外阅读,报纸如《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等、杂志如《世界知识》、《世界博览》、《看天下》等,还可看一些历史专业书籍。电视节目方面,可适当关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 还有专题片如《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世界历史》等。通过阅读和观看这些节目,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更要学习体验其深度背景分析以及评论的方式方法。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学活历史,并进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甚至是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

  用史实来说话,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因此,对史实的全面掌握是高考复习的一个关键环节。

  那么如何根据历史的具体内容来掌握知识从而更高效的学习高中历史呢?以下总结了一些提高历史学习方法技巧

  首先历史知识包括:人物;事件(事态);组织(机构);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

  (一)人物:

  对于杰出历史人物应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把握:

  第一,要知道他们的社会身份和属于哪一历史时代。

  第二,要掌握他们的主要活动和成就。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和成就在教科书中往往是分散的,高考可以选择特定角度;要求应试者对此进行连贯的阐述。如孙中山“致力于革命四十年”,其历史活动贯穿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分别记述于不同章节,可以选择特定角度将这些相对分散的记述连贯阐述。

  (二)事件或事态:

  所谓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而所谓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对于历史事件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把握:

  第一,时间或背景。对于大部分历史事件并不需要记住其发生的年、月、日等具体的时间,但须知道它们发生的历史时期,或它们发生的时代背景。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它发生于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时。不过对少数重大的历史事件(尤其是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中的事件),须掌握它们发生的具体时间。

  第二,简单经过或内容。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其主要内容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上书光绪皇帝,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要求变法。

  第三,结果或影响。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它虽然没能上达,但却标志着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三)群体和组织、机构:

  人类的历史活动不仅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更重要的是以群体形式进行的。对于历史领域的这种群体和组织、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存在或创立的时间、背景。如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设立于西汉时期。

  第二,性质或功能、职能。如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是西汉政府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并保护商旅往来的机构。

  第三,在历史上的影响。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四)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

  对于历史上的各种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应从以下角度加以把握:

  第一,产生的时间或背景。如对于科举制,应知道它是作为九品中正制的替代物创立于隋。

  第二,主要内容和沿革变化。对于科举制,应知道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其考试在明清时期采用八股文。

  第三,在历史上的影响。如对科举制应知道它打破了选任官员的门第限制,但八股取士使得士人脱离实际。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看似僵化的规则,都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凝聚而成的。或者说,在它们文字形式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当时社会各个阶级、阶层、政治军事集团、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往往存在着沿革变化过程,存在着文字规定与实际实行情况之间的差异。

  历史学科的记忆量要求特别大,如何记忆?

  除了理解记忆外,历史有很多具体知识点是无法通过理解来记忆的,如某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同一时期几个思想家的思想等等,这些实际上是些“死”知识。这些“死”知识可以通过下面方法来巧记。

  ①数字代表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如: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提取字头法: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如:记646年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时,可记为“分田土改”即分配土地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土地属国家;改革行政制度。例如:《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我们可简记为:割地、赔款、开商埠、协定关税。五个通商口岸可记为:广、厦、福、宁、上(与“光下不能上”谐音)。《天津条约》中十个通商口岸的名称可记为:久(九)旱(汉)南头镇,烟台淡州营。

  ③谐音趣味记忆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如:记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有两只鹅”。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④关键字词法: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如:我们可将形成的过程用几个关键字掌握:即①开始;②进一步;③大大加深;④完全陷入。然后联系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①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第二次战争进一步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④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⑤概括记忆法: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如:拉美革命的过程可概括为:一场革命、二个阶段(1810—1815;1816—1826)、三个中心(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三个领导人(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反对2个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一场决战(阿亚库巧战役)即“123321”就可以将整个拉美革命进程完全掌握。

    7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