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经验>

隋朝政治史简述内容

维维分享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隋唐两朝地位突出,其重要程度不亚于商周之变。隋朝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是其历史地位可以与唐朝比肩。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隋朝政治史简述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隋朝政治史

一、三省六部制。要理解中国古代皇朝的政治改革,其实有一条主线,主线抓住了,改革的脉络和原因就清楚了。而这根主线就是皇权的不断强化。要知道,中国皇帝以一人驭天下,其本身也很危险,一旦皇帝失去对权力的掌控,他自身及其家族就有万劫不复的危险(历史上被族灭的皇室家族数不胜数)。以隋文帝的视角来看,对皇权的主要威胁来自权臣。如何避免皇权旁落,就需要一番制度安排。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分权。让以前属于丞相一人的权力分散给多个部门、多个大臣,让他们相互掣肘,皇帝居中调节,这样皇权就相对稳固了。具体做法就是三省六部制了。这套制度是西晋以来长期发展形成,隋文帝将其正式确立。

二、创立科举制。中国古代不同于欧洲。欧洲是贵族政治,地方的统治者是各级世袭贵族。而中国是中央集权的,地方各级的官员由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因此就需要有与此相适应的选官制度。在隋朝建立前,选官主要依靠“九品中正制”。该制度形成与曹魏时期,是曹魏政权争取地方豪强地主支持而建立的。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也就是说,选官的最大因素是查看被选者的出身。出身于豪门士族地主家族的被选者肯定授予较高级别的官职,而出身不好的,则只能授予低级别的官职。这一制度往往会形成官员的世袭垄断,阻碍了阶层的上下流动,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而且这些士族子弟往往不学无术,鱼肉百姓,无德无才者较多,不利于王朝的稳定。因此,从隋炀帝开始,中国形成了一套延续了1300多年的新的选官制度,那就是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改变了只看出身的弊端,更多的看重被选者的才能,而且相对公平,扩大了统治基础,打击了豪门士族的势力。对加强中央集团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为后世所沿袭。

二.其他内容

中国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将近400年的分裂,最终由隋朝完成了统一。而欧洲则在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到近代民族国家兴起以后,更没有统一的可能,反而是现在的欧盟在一定程度上让欧洲有了经济统一的前景。

其中原因几何?那就要从隋朝的建立说起。在隋朝统一之前,中国一直处于南北朝的大分裂状态。经过几百年的民族争斗和融合,在北方有一个王朝——北周,终于相对完善的解决了当时最大的问题——民族融合。众所周知,西晋短暂的统一并没有带来安定繁荣,反而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引起了八王之乱,进而让少数民族趁虚南下,这就是中国史书中的“五胡乱华”

    上一篇:政治经济学相关内容

    下一篇: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与考察策略

    696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