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经验>

关于小学生的课前预习详细方法

巩诗7分享

  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课前预习是学生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建构知识的过程,是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保证,能够让学生更快的融入到课堂当中。但大多数的学生都做不到预习,或者说不会预习,接下来小编就告诉大家预习的时候应该做到的事情吧。

  预习内容一:览

  每个课程和上次的课程都是有关联的,通过预习找出自己对于旧知识掌握得不好的地方。并且翻阅和补习,所谓的“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要预先做好记录,以便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能够准确地记录好知识点。将所预习的内容列成提纲,提炼概括为有联系的结构,使要学的内容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观点突出,便于掌握章节大意和中心思想。列出文章的重点、要点。经过这样的预习,课文的内容就很容易理解和识记,为课文听讲铺平道路,而且也便于课后复习。对记忆性、逻辑性强的科目都有不错的学习效果。

  预习内容二:读

  无论是语文课文、英语词句、数学概念,一定要大声朗读出来。在朗诵的期间思考问题,朗读比心里的默读更能强化记忆,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边读边找文章的要点:如一些描写手法、难懂的知识、文字、概念,加以标注,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

  第一步、通读单元前言。

  第二步、浏览目录。

  第三步、对重点内容做好摘录。

  第四步、依据自己预习的内容,给自己提问题。

  预习课文我们要明确这篇课文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发生的,最后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结果是怎么样的、有什么重大影响等问题。

  预习内容三:想

  预习的过程当中,想是很重要的。读课文的时候要想,多想想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一些深刻的含义。联系旧知识,思考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可以帮助理解新知识。还可以适当的看看文章后面的一些思考题,思考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可以帮助发现新课中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学习是有帮助的。

  预习内容四:查

  面对预习中不熟悉的生字新词,建议孩子们要随时拿起自己的字典进行查阅,包括字词、概念的读音、用法、意义等。通过不断地查阅工具书、网络工具,可以帮助扫除阅读的障碍,也能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在查阅的过程当中如果碰到一些典故的话,可以选择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了。

  预习内容五:摘

  一篇新的文章有很多值得记忆的语句、典故、技巧,在预习的过程中,应当把一些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句子,进行摘录下来。所谓“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摘录好句子,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课文时找到重点、难点,并用一套符号圈点勾画字、词、句、段。尽量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使读、想、记三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标上记号,为听课、复习做好了充分地准备。这样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激发思维,增强记忆。

  第一步,初读标记。可用铅笔进行标注,勾画出文章的要点、难点和疑点,为下一步的阅读打下基础。

  第二步, 重读整理。化解第一步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对初读标记加以整理。具体的说就是对第一遍的标记该删除的删除,该增加的增加。

  预习内容六:补

  补习旧知,查漏补缺,巩固已学的知识以数学为例,新旧知识间往往存在紧密的联系。在预习时,如果发现与预习的新知识联系紧密的定理、公式、法则等有模糊或遗忘的地方,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问问老师与同学补习以前还未掌握的知识。这样对既可以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能使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看完之后,家长是不是已经发现预习内容都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学习习惯和方法!具体的知识点并不是预习的目的。能独立思考的孩子,无论以后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主动去想办法解决,这就是在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有了思考的动力,更要学会用工具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学习方法。可以借助字典、工具书、手册、网络,用最快的办法检索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快速、准确地获取知识,这就是学习方法的要点。

  小学阶段的学习重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具备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并能熟用各种工具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进入学习课堂,其实这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对新课学习前独立地对新内容进行准备性地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自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预习。预习是小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之一,做好预习使孩子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了大体的了解,上课时对课程的重难点做到了心中有数,听课时也有了侧重点。不但可以增进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心,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