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毛泽东曾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在很早就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至理名言。我们很多情况下都会忽略对大学生的心里教育。我们可以多让他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心里教育有何帮助呢?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
体育运动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学生,家长,高校乃至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分析了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类型,阐述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认为体育运动不仅能够改善大学生的机体健康状况,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体育运动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学生,家长,高校乃至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分析了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类型,阐述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认为体育运动不仅能够改善大学生的机体健康状况,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①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紧张; ②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⑤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⑥体重得当,体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协调; 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⑧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⑨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病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症状; 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
2.2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的影响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体育锻炼能增强我们的体质。天天深陷于繁重的学习生活,若想应对自如,一个强壮的身体是必不可少的坚强后盾。可想而知,假如自己的身体弱不禁风,迟早有一天自己会被压力压垮的,又何谈成绩如何如何,这是多么的得不偿失啊。另外,强健的体质还能帮我们抵御许多疾病的侵袭,使我们免于疾病的干扰,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更好地进行大学生活。还有,比较长远地讲,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于我们寿命的延长也是大有裨益的。
体育锻炼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的开发,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集中,对外刺激的反映更加迅速、准确,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心情郁闷时去运动一下能有效宣泄坏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升华或转移。大学生常
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以及对未来工作分配的担忧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
(二)提高智力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功能,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三)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体育运动使人正确认识自我。人在运动中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可以增强自信,提高自尊;竞争又使自己的社会价值被认可。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
(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能培养人的意志。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品质,还有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大学生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五)消除疲劳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的情绪消极,或任务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大学生持续紧张的学习压力极易造成身心疲劳和神经衰弱,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则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
(六)增进快乐,调节情绪
大学生通过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参加那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可以使人从中得到快感。一些研究表明,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人,大脑会分泌一种可以支配人心理和行为肽类,具有振奋人心的作用。研究还认为,体育锻炼是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适度的应急并达到愉快水平的工具。因此,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并使烦恼、不安、寂寞、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体育锻炼对那些患有神经衰弱症等疾病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作用。它对于减轻由于紧张和压抑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七)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大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体育运动能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分析了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影响后,不难看出,体育锻炼不仅能强健身体、增强体质,还具有完善身体、发展身体、修炼人生、健康心灵、健全人格、提高适应能力等功能。
1 结合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来协调大学生的个性和性格
各种体育项目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有极好的治疗作用,比如,对孤独不合群者可选择参加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赛、拔河等集体项目,这有利于逐步改变不合群、不善于交往的性格。急躁易怒者可选择参加太极拳、下棋、长距离自行车或慢跑等缓慢而持久的项目,可培养自控能力,稳定情绪。胆怯腼腆者可选择参加游泳、溜冰、拳击、单双杠、跳马等需要勇气的项目,可通过锻炼而胆大起来。优柔寡断者可选择参加乒乓、网球、羽毛球、击剑、跨栏、跳高等要当机立断的项目,能帮助确立办事果断的性格。遇事紧张者可选择参加比较激烈的体育比赛,通过锻炼以培养在形势多变情况下保持冷静沉着的本领。再如。健美操是近年来大学体育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它的动作简单大方,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练习要求动作的到位和力度,比较容易掌握。健美操使大学生带着一种心理美的人文理念,去塑造人体外在的形体美,带着饱满“内在”的激情,在改善身体各项机能的同时,表达积极向上的精神的时代感。形体训练和健美操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大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能矫正不良的身体姿势,改善形体,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从而达到内在美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2 利用体育活动的竞争性、集体性和规则性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懂得社会和适应社会
笔者认为,社会化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大学生将来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最终面对的就是社会,因此,大学期间形成的良好心理素质能否为将来懂得社会和适应社会所服务是大学体育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标准。体育有竞争性、集体性和规则性等不同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对健全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质。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体育活动的竞争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体育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可深入到各院系、体育协会,开展体育活动。做到人人有项目,周周有对抗,月月有比赛。打破传统的竞技体育竞赛项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比赛。使体育比赛大众化,在学校内大力改革现有的竞赛项目,开发创造出更多更好地适应全体大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的体育竞技项目,如:踢毽子比赛·轮滑比赛I健美操比赛;拔河比赛;定点投篮比赛等等。不定期组织宿舍与宿舍、班级与班级、院系与院系之间不同水平和规模的竞赛活动。改变过去体育竞赛只是少数人参加的局面,为全体大学生的共同参与比赛搭建良好的平台,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比赛。努力培养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把大学生从电脑前,引到体育锻炼中来。让大学生在学校这个大集体里,开心、健康地生活、学习。大学生掌握体育的身体练习,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自理的信心,能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所需要的竞争意识与协助精神,对他们适应社会的需要是及其重要的。甚至能影响他们的一生。体育教育也要求学生只有自觉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才能有效提高体育成绩,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是典型的自律方式,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很好的诱导作用。体育教育中,大学生们能得到许多和别人交往的机会,学习到有关的交往技能,得到必要的训练和实践,能够很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也为以后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体育活动的集体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心理承受能力。 各种不同的体育活动可以加强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健康心理的塑造,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在运动中展示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运动过程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既能符合社会需要,又能适应社会的人。体育运动具有艰苦、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它使大学生在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的竞争与失败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毅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并从中体味人生的哲理,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科学证明,体育活动能够释放大学生的抑郁情绪,缓解心理疲劳。经常锻炼能让大学生开朗豁达、积极拼搏、勇于进取,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而且促进了身心的健康发展。
(3)体育活动的规则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运动可以提供社会规范教育的场所和实践社会规范的模拟机会,但每项体育比赛都有各自的规则要求,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必须确立明确而细致的行为规范。这样每个大学生都自觉地用规则来约束自己,运动规则就成了约束大学生在运动时的无形力量,最终学会了遵守纪律、学会了自我约束、学会了公平竞争。而体育教育中课堂常规、教学要求、考核要求及标准等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行为规范意识的形成。 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是学校教育中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在体育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被称为“在育体中育心”。体育活动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如果我们有计划、有意识地设计体育活动的情景,有目的地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体育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