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武术基础>

少林功夫的第二层境界

方婷分享

  少林功夫是一个庞大的武术体系,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门派或拳种。中国武术结构复杂,门派众多,其中以流传于豫也即中原地区的少林拳、流传于闽也即东南沿海地区的南拳、流传于翼也即京津地区的北腿、流传于粤也即广东地区的咏春拳等少林功夫以其悠久历史、完备的体系和高超的技术境界独步天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少林功夫的第二层境界

  少林功夫的第二层境界

  第二境界——内外五行与大自然的结合

  在少林传统拳的第一境界中,已详尽而全面的介绍了少林拳的外五行与精气神力。练习第一境界,刚开始就得扎扎实实的练习老师教的套路,其中每一招一势都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师傅教你的主法,是他多年积累的结果。要以此为跳台,用你自己的思想去理解、去实践,形成你自己的风格,向更高的层次、更高的境界跃进。

  这个阶段对于习武者来说,既是一个收获的阶段,也是一个自足阶段。大多数习武者到了这一阶段,觉得自己小有所成,也有了一些成就,被随之而来的鲜花和金钱冲昏了头脑。就练不下去了,觉得自己可以了,甚至认为这就是练武的结果,也就止步不前了……。但经过时间的考验、春夏秋冬的洗礼,你的思想就开始慢慢地转变,你就会觉得自己练过的不过尔尔。

  练习武术,练的就是自己的开合、自己的空隙。每一动是开,每一静是合,开与合是动作的过程。在开合之际就暴露出了自己的缺点,也就是空隙。为了更快、更好的弥补自己的空隙,就要将外五行与内五行进行充分融合,将自己的精气神提到最高,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这就到了品味的阶段。就像什么样的茶用什么样的水,什么地方的茶什么季节最好喝,什么样的茶用多高温度的水才好。茶具的运用、倒茶的艺术等,综合在一起,方见你品茶的水平与喝茶的功夫。这个阶段是你对武功品味的阶段,你就会发现你的思想可以超越人。但超越不了武功,更超越不了禅的境界。此时,在你的心里便开始思索圆的理论,“除栽不离锁,起随追中行,字字八分势,尽在一圆中。”在第二境界中首先要透彻了解内五行,然后将其与外五行有机的结合,使其融为一体,才能将其与大自然相联系。离锁,起随追中行,字字八分势,尽在一圆中。”在第二境界中我们首先要透彻了解内五行,然后将其与外五行有机的结合,使其融为一体,才能将其与大自然相联系。

  古人云:君子修身养性,内外兼修。习练少林传统拳也是如此。外五行者:眼手身法步,内五行:心肝脾肺肾。外为阳,内为阴,外五行是外在的,可以直接用形体表现出来的东西。而内五行则内在的,无法用形体去表现。但它最深入、更实质的去接触人体内在的思想和意识。因此说,它就要比外五行更高一个层次,也就更难练。

  练习内五行是充分利用大脑的意识,精气神气拧为一体,让意识逐个通过内五行。其顺序是:肝木生火攻心,明目发脾行肺气,入肾水动其步。其意是说:练拳时,固肝壮胆、二目出神、呼吸自然、心动带身、身领手脚。这就是歌雇中所说:身心一动手脚随,要将两拳并一腿,前手起,后手随,两手互换一气摧。在练拳时要用大脑的意识去引导内五行内在的转动,要其如长江之水,绵绵不绝。

  内五行再带动外五行从而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的过程也是外五行的阳与内五行阴相互平衡、相互支配的过程,从而达到阴阳平衡。古拳谱有云:起要横,落要顺,起横落顺人难近。其要求是: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练拳的起落就是法,世界万物有法才能变。法的本身就是自然,那么拳法中的横为阳,顺就为阴,阴阳结合才有变化,这样就吻合了自然变化的规律。

  第二境界——内外五行与大自然的结合

  眼前无敌似有敌,就是说在练功时,要将身体全身心的投入到练功当中去,把自己的意识和思想高度集中。用意识把自己放入到一个四面楚歌之境地,不允许自己出现一丝一毫的松懈和失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是我们练习武术目的。这个目标不但是初学者的目标,又是所有习练者共同追求的目标,所有的人都在这个目标里面转,让你揣摩不透也领悟不透,这也就是少林拳的奥妙之处和神秘之处,叫你想超越但又无超越、不能超越。

  在此境界中还必须掌握“六合”。少林古拳谱有:少林六合无双传,多少玄妙在此间。六合分为外三合和内三合。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肘有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功合。外三合是外在的,用形体、形态随意可以表现出来。因此在练拳的时候要一丝不苟,随时注意自己的外三合有没有合住。而内三合则是内在的,需用用自己的大脑、自己的意识去感觉。用自己的意识将内三合合住并与外三合融汇一处,让其强大限度的辅助自己的动作。外三合练表,内三合练意念。也就是说内三合的练习也就是智慧的开发。少林拳的每一招一式都在六合之中。一开一合,一起一落,一进一退,一呼一吸,一动一静,无不在六合之中。

  武术有内外五行。外五行:手法身法步;内五行:心肝脾肺肾。自然也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形成了天、地、人缺一不可的空间,自然生、自然灭的轮回,是阴阳自然变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五行的相生相克才是千变万化之源。武术也是其中一分子,外五行的眼手身法步和内五行的心肝脾肺肾与大自然的水木金火土的结合,才能达到最高境界,想要讲通力之源、法之源,就得领会五行及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用心去开支,用心去领悟。

  到了这个阶段,招势的奇妙不再是这个境界所追求的目标,你才会感到道的高低不平,道的漫长,道的艰难。此时拳情、武趣、法门顿开。练其道,动其圆,舞其情,知其妙,悟其禅,动如千斤重,静如清泉水,五行内合劲,万法归自然。

    49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