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太极拳拳式呼吸方法

方婷分享

  太极拳呼吸法是太极拳理论中重要课程,呼吸是练好的太极拳的基本因素之一。太极拳的特点柔和缓慢,要求呼吸配合动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拳式呼吸方法。欢迎阅读!

  太极拳拳式呼吸方法

  太极拳属于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太极拳不仅要求外在动作缠绵、连贯,还要求内在气息流畅。

  气、功、拳以呼吸为纽带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不可分,不可离。拳经云:“拳为有形,气为无形。法是拳,理是气。法中之吞吐,为有形之行拳;理中之吞吐,为无形之行气”。“一呼一吸谓之拳。”

  从气、功、拳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见呼吸的重要性,呼吸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在太极拳运动中是一个大问题。呼吸与气的关系、呼吸与内功的关系、呼吸与拳的关系,这几种关系均能在拳势呼吸上体现出来,因而所研究、探讨的“呼吸”,称之为“拳势呼吸法”。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修炼太极拳能提高身体机能,在学习中,不断领悟太极拳的精神要领。

  “拳势呼吸法”之内含,是指太极拳行功走架时,“合、虚、蓄、收、化”等动作为吸气,“开、实、发、放、打”等动作为呼气。

  通过在意念指导下的呼吸,能“调身法、疏经络、充内气、通周天”,有强健内脏器官功能、增强人体抗击打能力和提高武术动作爆发力的作用。谚曰:“学拳先学理,理通拳自明。”研究、探讨拳势呼吸法,应首先要弄清拳势呼吸法之理论根据。

  我们平时打拳,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习拳者,练拳十年、二十年,往往体内感觉不到内气的鼓荡和循行,也更谈不上打通“大小周天”了。这正如拳谚所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究其原因,是不懂呼吸之术所致。如果一个习拳者,几十年如一日,打拳只用一种自然呼吸方式,这是不能产生内功的。按照道家所言:自然呼吸属“顺呼吸”,即吸气时小腹凸起,呼气时小腹凹下。此称“顺者生人”,属“人道”。“顺者”,不能“炼精化气”,当然内功也就无从可言。

  学习太极拳与内功修炼是一样的,分层次和阶段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拳架是内功练习的活桩。

  太极拳每个层次、阶段,釆用的呼吸方式也是不同的

  太极拳每个层次、阶段,釆用的呼吸方式也是不同的。按照“阴阳说”将太极拳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分成五个层次,即“根头棍”、“散手”、“硬手”、“好手”、“妙手”。“拳势呼吸法”是太极拳在每个层次、阶段采用“不同之呼吸方式”。

  太极拳的呼吸阶段

  自然呼吸阶段

  “自然呼吸”即人的本能呼吸方式。初学或习拳两三年者均应采取此种呼吸方法。修炼太极拳时,按自己平时的习惯,毫不着急、毫不努气地自然呼吸,不必受动作约束。

  动作时,当吸则吸,当呼则呼,一切通畅自然。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重形不重意”“练形不练气”。如过早地关注呼吸配合动作,易出现憋气,对健康不利,对学动作不利。

  太极拳呼吸是门学问,也是项技术。练太极拳呼吸的好处非常多,可以增加肺活量,也可以预防疾病。

  意识介入呼吸阶段

  指在自然呼吸习拳的基础上,意识适当介入呼吸与动作配合。本阶段,拳架应比较熟练,打拳完整协调,连贯圆活,和谐流畅不“断劲”。呼吸时,采用“腹式深呼吸”方式,每式动作开始时吸气,动作完成时呼气,即“开吸合呼”。

  并逐步增加在套路中呼吸配合动作的比例。进而,按动作要领,反复修炼,以形体引导,促关节经穴开启,达人气流注,使呼声吸与动作自然结合,初步形成不完全的“拳势呼吸”(这时,意、气与劲、形还不够协调统一)。

  拳势呼吸阶段

  “拳势呼吸”是指呼吸与动作(肢体的展收、劲力的蓄发、攻防意识的表现等)紧密配合的呼吸运动,是习拳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一种呼吸方法。

  练太极拳的呼吸方式很重要,初学太极拳只要保持正常呼吸便可,过于追求高层次的呼吸,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

  呼吸方法以鼻吸气,以鼻呼气或口鼻同时呼气,不可用口吸气;呼吸要深、长、均、细、缓;呼与吸交换时,有个似停非停,似感弧形的暂短过渡,此时,呼或吸要柔缓、轻细、圆滑的自然换接。

  呼吸的基本形式是“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呼吸的基本规律是“动作时肢体上举、后收时吸气,向下、向前时呼气;动作时肢体上举、后收时吸气,向下、向前时呼气;胸腔舒张时吸气,胸腔收缩时呼气;随劲力蓄收时吸气,随劲力发放时呼气。

  在发明劲时,一般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先借气蓄力,再以气催力。即结合肢体动作,吸气聚蓄力于丹田;发力时,借助呼气催促,将内蓄的气感、劲力爆发出去。

  太极拳拳势呼吸练习方法

  首先,各门派的太极拳,起吸落呼两者都是一样的要求,什么叫起吸落呼?如所有太极拳的起式,均是两臂慢慢向上抬起时,为吸气。两臂慢慢向下落时,为呼气。

  第二,他们的不同点是,逆腹式呼吸是合吸分呼。而腹式呼吸是分吸合呼。如逆腹式呼吸在抱球式,或两臂向回拉时,为吸气。两臂向外或向上走势时,如野马分鬃或斜飞势就为呼气。而腹式呼吸则相反。

  第三,气沉丹田,两者也是一样的。但有些同志还不太清楚什么叫气沉丹田,我不从理论上阐述,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清楚了。如练举重的,气必须沉到丹田,否则他就不会举出你要举的重量。

  练太极拳也一样,气沉不到丹田,你在实战的技击中,你就发不出力。所以过去的老拳师在传受太极拳时总是强调,要气沉丹田,怎样气沉丹田?我举的例子是一方面,另一面就是要求以意领气,气到力到,以气运身。

  第四,是口鼻呼吸法,两者也是一样的。口鼻呼吸法,就是在练拳时用鼻子吸气,口呼气。呼气时口不须张大。呼吸要慢匀。

  第五,在练太极拳时,还遵循两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静和松与呼吸相结合,两者也是一致的。在练拳时要慢慢入静,头脑无杂念,逆腹式呼吸气才顺,在加上全身放松那就如虎添翼,就会很快进入气功态,当然任督二脉也就任转自由了。目前大多数练太极拳的都在练逆腹式呼吸,如果没有老师的当面的指导,最好不要强调配合呼吸了。

  太极拳呼吸与动作结合要领

  一、动作一

  顶劲虚虚领起,以中气潜转为轴,腰劲先左后右旋套,身体螺旋下沉,双手左逆右顺,走弧线向左前方棚出,膻中穴微内含,周身合中寓开,丹田吸气,气结中宫,眼视前方,耳听身后,兼顾两肾。

  二、动作二

  腰劲微向右旋,身体螺旋下沉,双肩左催右领,引导诸穴内气潜转,膻中穴微内含,心气与横隔膜同步沉降,坐腕旋转,气聚轴腕,内棚外折,眼视右手。丹田呼气。

  三、动作三

  腰劲向右旋,身体螺旋下沉,胸腰由左向右做下弧运化,双手旋腕转膀,向身体右侧运展。同时松左胯、泛右臀。周身合住劲,继续呼气。

  四、动作四

  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里合扣裆,五趾抓地,小腹关元内敛纳气。双手上棚,目视左前方,气由丹田上行,丹田吸气。

  五、动作五

  松腰下气,身体螺旋下沉,左脚内侧向左前方滑出,内气顺左腿沉降至涌泉穴,一吐既纳。双手向右上方加棚劲,膻中穴微内含,劲催至双手加棚劲,气下行至左脚。

  六、动作六

  腰劲松沉,双肩松开,右催左领,左手折腕旋转,松右胯、泛左臀,开膝合膑,五趾抓地,涌泉穴由吐变吸,周身合住劲。

  七、动作七

  以腰劲旋转领半身转动,催肾气左右上下立圆滚动,身体螺旋上升,牵动往来气贴背,双腿里缠,裆劲前合后开撑圆,周身合中寓开,丹田吸气,气结中宫,眼视前方,

  八、动作八

  松腰下气,身体螺旋下沉,腰劲向下松串,右脚震脚落地,右拳顺缠下沉,落于左掌心,两臂撑圆,松胯屈膝,气沉丹田,周身浑然一体,此动呼气。

看了“太极拳拳式呼吸方法”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的呼吸方法

2.太极拳的呼吸方式

3.陈式太极拳的腹式呼吸方法

4.太极拳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5.太极拳呼吸吐纳法

6.二十四式太极拳拳势呼吸法

7.太极拳呼吸的操作要求

    959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