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内功心法有哪些

方婷分享

  太极内功是太极拳和气功相结合,静动兼练,内外合一修练的一种怯病、保健、延年、增强技击能力的功法。以意守命门为主,运用吐纳、导引的运气方法,以达到壮腰健肾,练气强身目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杨式太极内功心法。欢迎阅读!

  太极内功操练方法

  姿势:

  太极内功的姿势很重要,与功法要求、意守部位、呼吸方法密切相关。大致可分为三类,静练式、动练式、活练式。按练功者的需要选择。

  静练式:

  练功初级阶段时应用,适于治疗疾病。可分为卧式、靠式、坐式、站式四种。 仰卧式:

  平身仰卧床上,头颈部端正,枕高 25厘米左右,肩下垫高 5厘米左右。两臂自然舒伸,十指轻展,掌心向下,放于身侧,两腿自然伸直并拢,两足相靠,足尖向上。

  靠式:

  分为靠卧式和靠坐式两种。靠卧式:

  即采取平时休息的半卧姿势,半卧床上,枕头要高,背上垫起35~45厘米,上身成坡形,余同仰卧式。另一种靠卧姿势为左脚置于右脚上,压住解溪穴、或右脚在上,以舒适为宜。

  靠卧式:

  即平时在躺椅上的姿势,要求与靠卧式相同。本式坡度适宜,运用方便,感觉舒适,临床上多采用。本式也分压解溪与不压解溪两种。

  坐式:

  身体端正稳坐凳上,头微前俯,躯体端正,含胸拔背,松肩垂肘,十指舒展,掌心向下,轻放于大腿膝部,两腿自然分开,与肩等宽,两膝关节弯曲成90度,两小腿平行而垂直于地面,两脚底踏实地面(如凳的高低不合适,可在凳上垫毛毯或脚下放踏板。如凳腿有调节装备,则可调节之)。两肘关节自然弯曲、放松。 站式:

  是太极内功的基础功。姿势与太极拳预备式相似,立正,左脚横开,脚尖向正前方,宽与肩等。头正直,下领收敛(头顶悬之意),含胸拔背,松肩沉肘。两手贴于身体两侧,全身关节、肌肉放松,两眼向前凝视。

  动练式:

  动练式又分单练式和带动式,是太极内功的中级锻炼阶段。

  站式:

  与静练站式相同,凝视后两眼征合或微露一线之光看会阴,头缓慢下垂,随呼气身体慢慢弯腰下蹲,蹲到两膝发酸为度,姿势到此定形,开始吐纳练式。吐气时把气向下引导,两手同时自然伸开;纳气时把气向上引到命门。随吸气两手握拳,进行抓闭,抓闭后呼吸稍有停顿。

  活步站桩(又称太极看手式):

  开始先做预备姿势,头正直,两脚横开一步,含胸拔背,吸气意贯丹田,此时闭息不呼,两拳紧握,两臂抬起,左手在前,左腿同时迈出。两拳变掌向前按,两眼看前手的手指,左脚尖点地,十分之七的体重在后腿;双肘略弯,右肘低于左肘;止步闭气,待闭气不能坚持时再呼吸换式。

  换式动作:

  将两手轻落身体两侧,随落手同时慢慢呼气,将气呼尽后再行吸气抓闭握拳。抓闭后,与前述左右相反作活步站桩。此式可依练功者身体情况决定锻炼时间。本功应在站练式基础上进行。

  带功练拳:

  在练完静练、动练、活步站桩基础功之后,即可开始带功练太极拳。要注意交替锻炼。正气不足时,则可重新抓闭充实,待充实后再行带功练拳。长期坚持带功练拳可达到高级阶段,即活练式。

  活练式:

  是太极内功的高级阶段,没有固定姿势,是无形无相的东西,用则有,不用则无。采用喉头呼吸法或意识呼吸法。以意行气,气通全身。此时可带功演练整套太极拳,可走路练、说话练、坐车练、随心所欲练,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意守:

  太极内功意守部位和操作方法较其它功法多。依据练功的不同阶段,步骤、姿势和因人、因时而各异。现分述如下:

  意守会阴法:

  本功法所指的会阴就是前后阴之间部位,通称的下丹田。意守这个部位可以迅速排除杂念,使神凝心静。开始时两眼平视,向正中处视为一线,先将视野放到最远处,寻找一个目标,如山川、日月、星辰、花朵,胜景等,待神凝后,将所采之物收回到离眼40厘米左右,停止凝视;待几分钟后,头慢慢低下,眼看会阴,此步要与内视合一,以意下达会阴,意气同行,守住会阴穴。

  意守澈泉法:

  以意领气,从会阴慢馒经大腿、膝关节、小腿、足踝最后到达涌泉,领气要缓慢进行,不可过急过快。初练时呼吸不深长,气不能随意守同时达意守部位时,呼吸任其自然,此即“气断意不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意气自然合一。又因气从会阴达到涌泉走的是一条线。故此又称“联机意守法”。

  意守命门法:

  是最关键的一环。以意守命门为主,以气连络其它部位,循环不止,故又称“循环意守法”。练功开始,以意领气,从涌泉开始配合吸气,引气经足腕、小腿、膝关节、大腿,最后到会阴合而为一,再从会阴引气到后丹田(即命门)。引气到命门后要停顿,意守命门的时间长短依据体质、功夫深浅而定。停顿后再以意领气从命门开始返回,经会阴后分两条线经大腿、小腿、足踝达到涌泉。如此周

  而复始地进行,久而久之命门即可得到充实。姿势可配合站式、坐式两种。注意气的运用要缓慢、均匀、无声、无息,不可过急过快,不可用力。

  意守关元法:

  以意领气,从命门开始分两条线冲向关元,稍有停顿,进行意守。配合呼吸,反复进行。锻炼日久,前后贯通,在腰的周围似有一条带子缚住,就是带脉部位似有绳缚,练到这一步,带脉充实。在此基础上只要稍用意引导,结合呼吸便可产生鼓荡气,这时带功练拳就可提高拳术技击能力。

  意守印堂法:

  这是太极内功最后意守部位,必须在以上各功锻炼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又因不易掌握火候,在无人指导时不可自练此功。方法是:将吐纳的纳气(吸气)不放,再把气由意提到背部,经夹脊、玉枕、百会、上星到达印堂,守住印堂。气到印堂后停住,不再下引,也不旋转,两眼内视,全身有意气贯满之感。如带功练拳可优于平时。

  命门涌泉联机意守法:

  此法多用于治疗疾病,开始可采用卧式、靠式或坐式,配合深呼吸,以意领气,把气从命门下引到会阴,再会阴分两条线经两大腿、膝关节、小腿,足踝到涌泉,然后再吸气,以意引气,把气从涌泉经原路线返回,再配合呼气,以意下达涌泉,如此周复始进行.

  意守解溪法:

  本法不是原太极气功的锻炼方法,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失眠症等。练功时可采取仰卧或靠卧式,一只脚跟搭于另一只脚背部的解溪穴上,·全身放松,采用沉气呼吸法,呼气时使气下沉到解溪(或达到涌泉),注意呼气,不注意吸气,反复进行镀炼。

  太极拳的呼吸法

  自然呼吸法:

  用于初级阶段,或者是练功开始的前几分钟。取平时缓慢的自然呼吸,逐渐用意引导把胸式呼吸改变为腹式呼吸,不停顿,不默念,要求均匀、细长、缓慢。 导引运气法:

  用于第二阶段。练功开始,口对会阴方向细长吐气,随着吐气身体慢慢下降,降到两膝发酸为度,用意引导气由会阴降到大腿、膝关节、小腿、脚心,吸气时由脚心再返回会阴,周而复始,令气运行。

  抓闭呼吸法:

  运用于中级阶段,练完导引运气法后可接练本法。这种呼吸法从操作过程来讲也称之谓吸、贴、抓、闭呼吸练功法。采取站式,在练完导引运气法后,吐气时把气引导到脚心,呼吸停顿一下,停顿后吸气,引气上行经两小腿、膝关节、大腿、会阴、尾闽至命门;随吸气的同时,两手用力紧抓(握拳),两脚十趾扣地不放;舌尖轻贴于齿与齿龈之间,紧缩肛门并上提,吸气到不能再吸为止,然后停豌(闭住),停顿后随呼气再将气慢慢顺原路线送回到脚心。手指、脚趾放松,全身放松,如此周而复进行。本呼吸法是一种内呼吸法,不介意口鼻呼吸。又因这种呼吸法较猛烈,抓闭时间不宜过长。抓闭停顿时间也要随着锻炼的时间加长而延长。 喉头呼吸法:

  本呼吸法是在抓闭呼吸的基础上进行。操作时忘掉口鼻呼吸形式,用意配合喉头纳气,采用站式和活步式,只稍用意整个带脉立即充实起来,腰部充实,气遍全身。这种呼吸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在喉头呼吸后把气闭住,进行抓闭呼吸锻炼。

  这种呼吸在过去多用在太极拳技击上。因为它无固定形式,完全以意引气,随用随来,非常方便。

  意识呼吸法:

  是在喉头呼吸法的锻炼基础上更高级的内呼吸法。它同喉头呼吸法的区别是无形无象,不用喉头纳气,在应用中,如果是拳术技击,用手或肢体任何部位接触对方时,意识反应立即出来,气随同意识同时充满带脉和全身。这种呼吸在应用时,不必做任何准备,用则有,不周则无

  内转呼吸法:

  本呼吸法是把纳入之气用意引到腰、腹部,使中丹田(前丹田与后丹田之间),充实后再引气围绕脐的周围转圈。先从小圈开始由右向左,顺时针方向,向外转大围,计36圈,然后再从左向右,逆时针方向,向里转圈,计24圈。 沉气呼吸法:

  用于治疗,也用于气功的预备功。它不是太极内功原有的呼吸法,适用于初练者和体弱者,尤以患高血压、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失眠等症者最为适宜。姿势可比较自然,平坐、仰卧、靠坐、靠卧、站式均可,以靠坐、靠卧最适宜,全身放松,以意配合呼气,不注意吸气;呼吸开始以意引导气由命门下降,降到会阴、大腿、小腿、涌泉,久练可感到呼气时气由命门下沉到脚心,并能产生一股热流,必须注意,·此法强调不管吸气,只注意呼气。

  比较简单,用于治疗,可以渐渐停止意守,两眼慢慢睁开,两手相搓发热后抚摸面部,活动下肢,开始散步,如系练整套太极内功时,不拘哪一个姿势。均以意收功,身体直立,以意使气下沉到脚。然后活动肢体、散步。

  练功时间和进度:

  太极内功练功时间的长短、次数多少,应依据疾病程度、身体状况、练功条件以及采用的姿势、呼吸法、意守法等不同情况而灵活掌握。在一般情况下,用于治疗时,从开始到疾病痊愈需一至六个月。如以延年保健为目的,需持之以恒,常年练功。为了带功练拳,增强技击能力,完成筑基功约需100天。

  每天应练功二至三次,每次十至六十分钟。

  病情较轻、疾病又单纯者每次锻炼时间可短。病情重者练功时间可延长。静功时间宜长。动功宜短;卧式、靠式宜长,站式宜短。采用自然呼吸法、沉气呼吸法锻炼时间可梢长,导引呼吸法时间宜短,抓闭呼吸法一般每次不超过五分钟,最长不理过十分钟。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1.太极桩治疗网球肘

2.梨状肌损伤的太极疗法

3.密传太极心法

4.太极拳内功速成的方法

5.陈式太极拳口诀心法十大要领

    656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