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十大要领之“息”
息指的是呼吸作用及在练功过程中所运用的呼吸方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陈氏太极拳十大要领之“息”。
陈氏太极拳十大要领之“息”
任何体育运动都包括呼吸的锻炼,太极拳也不例外。但太极拳有其独特的呼吸锻炼方式,它是通过动、静,内、外,阴、阳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的。在太极拳运动中通过肺的功能,将大气中的自然之气(属外,为阳)吸人体内,通过意念中潜在的内呼吸(属静、内,为阴),与体内的真气结合化为宗气;再通过太极动作的导引(动,为阳)输布、营养全身;同时,体内的浊气通过内呼吸经皮毛或特定的穴位排于外,或者交于肺,通过肺的呼功能排出体外。所以太极拳运动中的呼吸不单单指肺的呼吸功能,还包括了潜在的内呼吸。在功能上除外气(后天之气)的出入外,还结合了内在真气的运行、转化及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运化输出和浊气的排泄。
呼吸方法有许多种,在太极拳运动中常采用的有以下几种:
1.自然呼吸法:也就是我们在练太极拳时,不特意运用某种特定的呼吸法,不去想它,任其自然,用我们平常习惯的呼吸方法。事实上,一般人平常用的自然呼吸可分为三种形式,即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混合呼吸。但不管哪种形式,都是吸气时隔肌下降,腹微向外凸,呼气时隔肌上升,腹微向内收。初学者,要求采用自然呼吸。
2.顺腹式呼吸:练拳者配合动作,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有意加长加深呼与吸的过程,即吸气时,腹肌放松,横膈下降,腹前壁逐渐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横隔上升。
陈氏太极拳十大要领之“息”
3.逆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法与顺腹式呼吸法相反,即吸气时,腹肌收缩,腹部内收;呼气时反之,只有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才能开始学习应用逆腹式呼吸。其呼与吸必须与动作的开合、内劲的收放相结合。因此较易上功夫。
4.意念呼吸法:就是通过意念的作用,练功者在身体的某个特定部位或穴位进行潜在的呼吸。包括:
(1)内呼吸:指体内脏腑的呼吸。通过这种意念内在的呼吸,一方面可以激发,调理和运化脏腑固有的精气;另一方面,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内养脏腑,同时排泄浊气。
(2)外呼吸:指练功过程中通过意念在肌肤皮毛上进行的呼吸。通过这种呼吸可以调节营卫功能,增加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从太极推手的角度来说,可提高皮肤的触觉灵敏性,增加听劲,化劲能力。
(3)丹田呼吸:也就是通过丹田的开合与运转来聚集、贮存和调配内气,这是增加太极内功必不可少的。
(4)胎息:即通过脐进行细微的呼吸,如同胞胎中婴儿的呼吸,也称脐呼吸,一般在太极运行中偶然或时而用到胎息。但也有放慢动作,专门练胎息的。
(5)足呼吸:通过脚跟或脚趾进行人与地阴交换的呼吸。天、地、人称为三才。天为纯阳,地为纯阴,天地阴阳相交而为人,故人为阴阳之物。
(6)掌呼吸:通过掌心或手指尖与自然或天进行阳交换的呼吸。
(7)穴位呼吸:通过特定穴位进行的呼吸,常用的有百会、劳宫、涌泉穴等。
意念呼吸法是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后练拳者必须掌握的。俗话说:“外练筋皮骨,内练精气神”,这精气神的内练就离不开意念呼吸法。实际上太极拳中筋皮骨的外练,也要通过意念呼吸法中的外呼吸的配合。
5.发声呼吸法:即在呼或吸的过程中配合一定的发声。陈氏太极拳中用到的有“哼”(吸)“哈”(呼)二字,但不常用,偶尔在发劲或需迅速换劲时用到。发声呼吸法不可乱用,如运用正确有助于内力的爆发与气的运转,但运用不当也会造成内伤,不利健康。
综上所述,太极拳运动有不同层次的呼吸方法。但要注意,这并不是说练到一定阶段就开始采用高一级的呼吸法。这些呼吸法是同时存在于太极拳运动中的,它们与动作、劲路、精神、气血相结合,相互转化,相互调节,使太极拳成为一项真正意义上的内外兼修的运动。
总得来说,通过太极拳的呼吸锻炼,不仅可以增加肺的功能(因为肺主呼吸),还可以通过顺、逆腹式呼吸增强肠胃脾的功能;通过丹田呼吸、胎息调节肾功能,因为肾主纳气,为气之根;以及通过外呼吸加强营卫功能。脏腑营卫功能的增加,反过来又可增加练拳者内力,使其练拳更加充满精神与活力。
看了“陈氏太极拳十大要领之“息””文章的人还看了:
6.太极拳的练习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