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太极拳的四大劲源

方婷分享

  有拳界人士在理解和表述太极拳“用意不用力”时,往往把“意”解释为本身具有巨大能量的无形物体,甚至把它视为太极拳需要修炼追求的核心劲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的四大劲源。

  太极拳四大劲源

  太极拳劲源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来自人体按照“一身备有五弓”的练拳要求,首先力求从外形上,形成最有利于发挥肌肉与骨骼协调运动和发挥能量的“动力定型”。这类通常在竞技推手比赛中被十分倚重的劲源,具有“主动(发)劲”的鲜明特征。这一劲源运用的常见变型之一,就是体重力大的推手比赛者,往往依仗自身“本力”优势,采用特定形态的肌肉骨骼组合“框架”,通过缓慢而沉实的所谓“老牛劲”(又被贬称为“僵柔劲”),锁压挤迫对方跨线出界,或者陷于“失势失态”窘境,来为自己制造得分机会。

  这一劲源在其高级修炼和运用阶段,表现为脊椎骨与周身关节高度连通状态下的节节蠕动,以及人体腰、胯、背等处大量“不随意肌”代替胳膊大腿“随意肌”的功能,满足太极拳“动不露形”的高层次对抗要求,更为精细巧妙而迅速隐蔽地释放克敌制胜的能量。

  太极拳劲源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来自借用交手对方发放的劲力。太极拳所注重的“借力打力”,“牵动四两拨千斤”,以及“粘随沾连”和“采捋”劲等,其主要目的,均是围绕避免“正面顶抗”和合理有效借用对手来劲这个着眼点,创造各种必要条件和提供相应手段。能否高度熟练和成功借用来自对手的第二类劲源,就必须理解和掌握太极拳“小力胜大力”的理念和技术。

  “第二劲源”的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手出劲的状态。对方出劲越是僵拙死板、缺少变化,“引进落空”的效果就越好。而在高级运用阶段,则会更多采用“化一半、留一半”的做法处理变化多端的来劲;化得越少、留得越多,就越少留给对方随机应变的机会,越能借到更多来劲提高反击效率。这一操作不复追求完全“引进落空”的效果,而是在瞬间接劲的交汇点上,力求通过微细的角度变化和高速,“折叠”旋转,改变对手正面来劲的突进方向,以“即化即打”形式有效截击对方劲源。

  显而易见,如果施劲者同时具有上述第一、第二两部分的优势,在借用对方之力巧妙引动和(部分或全部)“落空”对手重心情况下,再补加“摧枯拉朽”的“本力爆发”,或者辅之以顺势而为的摔技跌法,其效果均会相当精彩乃至震撼。而综观当今竞技推手比赛中的夺冠者,无一例外均对上述两大“劲源”拿捏把握得很好,甚至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太极拳劲源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人体借地球“万有引力”的作用,以完整合一的“坠落”形态,完成对地面反弹力的有效借用。与前两种劲源的运用方式相比,以自身体重坠击地面换取地面反弹力之后,必须能够“低损耗、高速度”地把能量及时传递作用于对方被打击部位,也就是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修炼方式,把自己全身整合成一个能够毫无阻碍输送“人体自坠”能量和地面反弹能量的“导体”,这是对此类劲源使用者最关键的要求;第二个要求,就是必须变“主动”为“被动”,才能精确把握自身“坠体”下落的合适时机。施劲者在把自己全身整合成一个能量“良导体”的同时,也可以把这一“导体”,理解为一个内部材质结构高度完整均匀的柱体。人们很少讨论的太极拳劲力运作机理之一,就是如何最佳发挥人体“一柱顶千斤”的作用。在充满动静变化的太极拳内劲修炼和推手较量中,怎样有效培育提高这一“柱体”的内在质量和“传递能力”,是尚待深入探索的课题之一。

  真正的太极拳功夫高手,能够把第二种劲源的借用,与对第三种劲源之地面反弹力的借用,天衣无缝地接合在一起。可以想象,当把来自交手对方发放的劲力借用过来,再跟自身体重对地面的撞击反弹力有机结合,这种来自三个劲源的复合劲,无论怎样硕壮的对手,也会难以抵挡。对手越是体壮力大,通过地面反弹(反)作用于他身上的复合打击力,就会越显强大,从而体现了“用对方的力打对方自己”的太极拳理念。那些太极拳高手能够展示令人不可思议的“神力”,驱除种种神话夸张,其实就是这种迄无专文描述过的内劲,合情合理、适得其所运作的结果,并无丝毫神秘玄妙的成分。

  太极拳劲源的第四个组成部分“内气鼓荡”,跟拳界人士时常谈论的“内气”有关。这个话题涉及广、争议大,因此表述起来也比较烦难。有关“内气”(又称“悉”),有拳界人士如此描述归纳:

  提到人体内气,也就是丹田之气,由四种气组合:一是秉承父母先天的元气,二是人体内脏两肾生成的气为真气,三是吸纳自然空气氧化生成的气为轻气,四是纳人食物化合的精微之气为精气。元气、真气、轻气、精气混合成内气,在外表现于肢体的鼓涨。人有内气,再让内气畅通,就精力旺盛,思想敏捷,祛病强身。这是太极拳爱好者追求的最终目标。

  太极拳练到最高境界时,会出现虚静空灵的感觉,精神集中,静得头发竖起,眼神显灵眼。身体松软得气沉腹下,感觉身体没有重量。但是,肢体仍然劲不丢,气贯周身。在太极拳动作转换时,气柱下沉到地,裆走下弧,梢节领进,身体转动,领内气旋转。

  不管上述说法现在得到当代科学理论的多少认可,很多人通过太极拳等内家拳修炼的体悟,却能够接受“是人都有内气”这个结论。笔者切身体悟:在经过一段时间练拳或推手而身体发热时,“内气充盈”的典型表征,就是按拳架起势要求意欲抬手时,双臂就会自动出现上浮之势。这就能使人联想起热水煮达沸点后,蒸汽会把锅盖顶得“噗噗”作响的情形;或者是热气球带着载人篮筐在空中荡漾的电视画面。此时如欲发劲,意念一起,出掌就如离弦之箭,爽快凌厉,似乎势不可挡。而在内气不足时发劲,则似有滞阻牵连,所起所落,感觉明显不爽。

  由此理解,太极拳内气的技击功用,是否类似蒸汽机的作功原理?当内压达到一定程度时,辅之于正确的身法技法和有效时机把握,就能发挥上述三种劲源之外的第四种辅助劲力。而光有内气而没有内压,或许就是养生气功培养感受的“气”吧?哪怕遍体气感强烈、热流如涌,也打不了人。有了内压,如没有上述三种劲源“垫底”,缺乏有效的身法技法和时机把握,即使对增加太极拳的技击功效会有一定作用,恐怕也会很有限吧?

  有资深太极拳人士在谈到“意气”在拳架中的运用时,曾明确指出:“意气从中向四周舒散,达于四围,形成空、虚、散、圆的大气球,前后左右都圆了,手脚都有气感,再瞄姿势。手不是伸出去的,而是由里向外松散出去的,内气催外形,节节贯串。……变换是向下一个姿势过渡。先把意气收回,换腰,再进行下一个姿势的起点。......每个动作开始前都要先合,要合了再开。从预备式到起势开始,要先合,包括意气、身体都要合,合到中心。……合是气球收缩,恢复原状,全身自然舒服。不是关节、肌肉紧缩。

  依据笔者的太极拳拳架和推手习练的体会是,如果把以上对“气球”扩张和收缩状态的描述及要求,长期贯彻落实到习练太极拳架和推手的每个阶段和具体状态中去,就会在身体内部,逐渐积累起太极拳功夫修炼所要求的“内气鼓荡”能力能量。通常在接收对手来劲的过程中,上述“气球”就会顺其来势同步进人相应的“收缩”状态。在这种“收缩”导致对手之来劲无所适从或仓皇后撤乃至“落空失重”时,“气球”就会以急剧“扩充”之态,顺势“摆荡”或突然撞击对手的“中心(线)”,而使其完全失去自我掌控能力。

  以上状态,或许还可以描述为能够适应各类复杂情况的液体流动滚涌状态。笔者在跟一些太极拳同行推手交流接收来劲时,可以真切感受到一种惊涛拍岸之势,这或许就是类似“液体”鼓荡才会产生的能量吧。而所谓“鼓荡”,借用一个不甚确切的比喻,就如一个大玻璃瓶子(或大水袋)里存了很多水,当瓶(袋)体被使劲晃荡和加热时(推手交流较量通常会导致体温明显上升),类似瓶(袋)中液体受热膨胀鼓荡的“内气”,就能构成太极拳克敌制胜功夫中又一重要劲源。

  笔者认为,以上“内气鼓荡”作为“第四劲源”在太极拳推手和技击中的功能和效果,即类似“液体在水瓶(袋)中来回急剧晃动”时所呈现的速度频率,以及大海惊涛拍岸时那种“虚实相间”的浑厚气势和连续节奏,仅依靠肌肉骨骼协调配合运动基础上的“第一劲源”,“借力打力”的“第二劲源”,以及“地面反弹”的“第三劲源”,显然无法产生。任何一名有志于修炼太极拳技击功夫者,只要能够掌握上述四种劲源类型中的任何两种,便可获得不容轻视的推手实力。如能掌握三种劲源类型并融和一体,便会显示更高层次的太极拳功力。能够完整掌握四类劲源并且运用自如者,就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了。如果能把体力消耗极小的后三种劲源之培育训练,作为中国传统内家拳功夫融人现代搏击散打教程的重中之重和突破点,就能大大延长武僧一龙等《武林风》散打高手的运动寿命。

  最后特别强调,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基本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从意念上训练培育对这四类劲源的控制协调能力。

  太极拳中的“意(念)”,如果运用得法,可以指导和帮助体能的高效传递,但其本身却并不转换和储藏任何物质性能量。弄清“意(念)”的内在属性和特定功能,明确太极拳的劲力来源构成和运作机理,对如何摸到跨人太极拳功夫神奇殿堂的门槛,或许具有值得进一步深人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指导意义。

    52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