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心理轨迹
人在任何活动中都有心理现象。在中国武术运动中亦然。其中,对“主身心合修”(徐致一《太极拳浅说》),即特别讲神求意的太极拳而言,其心理现象就更为显著,深刻和丰富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的心理轨迹。
太极拳的心理轨迹
试从心理学角度,概略地探觅太极拳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产生与发展的轨迹。也许,对进一步加深与开拓对于太极拳整个属性本质的认知,对进一步控制与改善太极拳心理活动。强调与突出太极拳个性心理特征,以更有效地提高太极拳运动水平,闸扬其科学价值,似乎是不无一点益处的。
太极拳的心理轨迹一、太极拳运动心理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众所周知,太极拳是一门个性相当强烈的拳种。其个性,不但表现于以式式连贯、处处圆活为标志的拳架之中,而且,也体现在神无上下南北之感的“无极”心理状态之中。太极拳外形动作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现象的特色,是其它任何一门外国的或中国的形体运动(体操、舞蹈、其它拳术等等)都不具备的。
那么,独特的太极拳及其心理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1.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动作反映。其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太极拳家对外界事物感知之后,由客观生活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
没有波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太极拳心理现象的存在,首先在于太极拳运动的存在,这是由它对太极拳客观条件的依存性所决定的。据诸多名家考据。太极拳源于明末清初,若此论不误,则我们要问,为什么太极拳独独产生于中国,又独独产生于那个历史年代?这不能不说。我国明末清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客观影响限本性地决定了太极拳创始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当他们以自创的太极拳运动去反映客观世界并积极作用于周围生活时,其心理活动及其个性心理特征不能不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决定乃至制约。
明清之际,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面临严重危机的天崩地解的大动荡年代。在李自成、张献忠农民战争的推动下,在清王朝统冶下日益尖锐的矛盾中,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开
始孕育及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批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有了极大发展,不能不对古代人民中的习武者及太极拳创始人的世界观产生程度不等的影响。应当看到,他们由此所产生的心理、意识、主观世界不过“是在人类头脑中变位了的变形了的物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7页)。不过是物质世界的映象。为此,当他们去表达对那个世界的认识和解释时,必然带有武术特点,必然不是通过一般手段和语言,而是运用了武术家所独有的手段,所独有的语言——以静、柔、匀、沉、稳、变为特色的运动体型作为物质外壳,以一定要求的手、眼、身、步、劲作为建筑材料,以攻防目的作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运动系统语汇。而且,这一运动系统语汇所表达的,不是古代武术家对生活中枝末微节的理解,恰恰表达的是对整个大千世界的态度。对派生万物本原的探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系辞上》),“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朱子语类》卷九四)。
也许正是从这个角度讲,古代武术家才将这一表达自己心理意识的拳术, 称为“太极”。进一步说,倘将明清之际的社会状况及思想潮流与太极拳的哲学因素稍作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太极拳及其心理现象的产生,曾经多么强烈地受到当时客观世界的影响。 比如:在黄宗羲“理在气中”、“道寓于器”、 “无气则无理”的唯物论命题的影响下,太极拳讲究“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内外相合,精神寓于动作之中;在王夫之《周易外传》“日新变化”的发展观和 “方动即静,方静即动”(《思问录》外篇)的物质运动绝对观的影响下,太极拳形成了“一动无有不动”、 “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的特色;在王夫子“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太和篇》注)的强调思维观的影响下。太极拳尤重“用意不用力”、 “意动身随”;在戴震的“大圆气固而内行”。(《续天文略》)的宇宙“气化流行”观的影响下,太极拳“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动作多呈圆形、弧形或螺旋形。当然,太极拳创始人也不可能不受到程、朱理学的干扰,如“主静”说就在太极拳家心理上留下深痕, 自然,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前进的太极拳,终于反其“静”意,而创立了自己的“动中求静”的新的心静说。
总之,太极拳及其心理现象,是十六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客观事物的作用所决定的,是明清之际哲学观的活的具象化与凝固体,同时,也是古代武术家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思索与处理事物时,不断扩展、精确、丰富自己认识的可能性而产生的。看到太极拳及其心理现象具有高级物质形态的属性,是中国人民特殊身体活动的表现,乃是我们应具的唯物主义观。四百多年来,在太极拳普及活动中、似乎中,老年人比年青人更感兴趣于此道,诸多原因之外,是不是还与太极拳更接近于他们对世界有一定深度的认识有关?
2.太极拳心理现象,是在太极拳运动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太极拳心理现象是有意识的反映,是自觉的反映,它产生于武术家对自然与对自己的运动改造——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际生活,即太极拳实践活动。离开了这一实践,太极拳家就不可能获得对这一拳种的直接印象,也不可能进而掌握有关太极拳的知识、情绪、意志、能力与性格。更谈不上将二者联系起来,产生太极拳心理现象了。四个多世纪以来,太极拳走过漫长的历程,其间,无论多么艰难,它始终不曾有一天停止过运动,停止过脚步。迄今,在其实体己经蔚然形成拥有杨、陈、吴、武、孙等多种流派的洋洋大观的同时,其心理现象也日益富瞻、深沉与高雅。达到了“神为主帅”的境界,更加佐证了太极拳心理现象对于太极拳存在和实践的依存性。自然,另一面,鉴于太极拳运动的目的方向性,太极拳心理对太极拳运动的调节性也是不可忽略的。
3.太极拳心理现象是武术家们神经组织活动所产生的,是他们大脑的功能。
有位老拳师谈练拳经验时说: “外部情况一经触动,内部行动和外部动作便自然合格而起”,这里内外“自然”相合的纽带(或环扣)是什么呢?我以为正是他练拳时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列宁说: “心理的东西意识等等是物质(即物理的东西)的最高产物。是叫作人脑的这样一块特别复杂的物质的机能。”(《列宁全集》第14卷第238页)太极拳心理现象也不例外,归根结底,其基本原则也是反射,是由神经兴奋过程——心理活动——效应器官的活动——“反馈”四个环节组成,心理现象是这互相联系、制约的四环中的一环。例如,练拳者以周身协调、虚实分清、轻灵柔和、呼吸自然的动作作为开始环节,促使人的大脑活动;而大脑活动的心理过程作为意识的物质基础,使脑中枢发生了沉静集中的心理表现;在这一意识引导下,神经过程由中枢传至效应器官,意动身随,以静御动,使动作始终松和,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而动作又终成刺激,引起神经回程传至中枢, 所以,凡有造诣者练至酣处。总感到飘飘似在太空,忘己身之所在,此乃太极拳运动“反馈”的一个妙处。
太极拳的心理轨迹二、太极拳运动中的心理过程
太极拳运动中的心理过程发生于太极拳运动的每个方面及贯串于全流程的自始至终。它的存在,不是一个阶段,而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体。在太极拳运动中,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要有太极拳运动,便有与之相适应的心理过程。
1.太极拳运动中的“记忆”。
凡练太极拳者,没有不从学拳开始的。为什么许多名家对于他童年所学的启蒙拳术,即使荒废多年,亦能起式便练。这便是“运动记忆”在“显灵”。太极拳运动记忆是人脑对过去所学所练拳理拳式的反映,即使是拳理拳式在相当时间内不再作用于练拳者的感官,但拳并未罢之即忘,而是在一个相当时间内和一定条件下,能以再现和认知的方式表现出来。这首先归功于学拳伊始的心理活动——有意识记。
何谓太极拳有意识记?学习的过程,或拜师学艺,或自临拳谱,第一步不外模仿。进而将拳式套路式式相连地练下去,俗称“盘架子”或“练架子”。这里的教学方法无论是什么,或单式(分解)练习法,或套路(完整)练习法,或单式套路结合法,或“先方后元,方元结合”,抑或“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等等,然而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学拳者的心理活动是一致的。他对太极拳的手、肩、肘、腕、颈、胸、背、腹、腰、臀、裆、腿、步、眼……的形状和运动方法,对动作之先后,幅度之大小,旋转之角度,行拳之路线等。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按一定的方法(不管这种措施与方法正确与否)去作意图明确的记忆,这便是有意识记。
学拳的有意识记,是一个反复的感知过程,借以形成和保留对拳式拳理比较巩固的联系。如古代拳师在描述拳式拳理时,往往抓其本质或特征,创造了既生动形象又浅显常见的喻词或事物来描绘、渲染、说明,象常见的拳诀手挥琵琶、白鹤亮翅及拳喻行云流水,运劲如抽丝之类。这种教学法能给学员带来印象深刻鲜明,便于理解的俾益,比较容易清晰地被感知,可看作古代拳师传授法的一大贡献。这一贡献的心理学意义在于他们,巧妙地运用了喻诀和拳体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利用了学员以往的活动积累与其它许多经验的联系,因而促进了识记。这实际是一个建立联系和巩固联系的过程。
学拳还有这样一个现象:三千后学、七十二弟子师承一门,却领会速度有先有后,记忆程度有深有浅,何以致此?这是各人学拳时的反应能力不同,记忆的效果不同,也就是说运动表象的鲜明程度不同而已。表象的鲜明性,因人而异。我们要充分看到太极拳运动表象在运动记忆中非同小可的地位。有了表象,才有记忆;而有了记忆,练武经验才能相联,心理活动才能形成完整无缺的向前发展的过程。而学拳者在完成对拳式外部感知之后,也只有借助运动表象作为过渡桥梁,才能进入对太极拳拳理的思维阶段。
2.太极拳运动中的“思维”。
有位太极拳家回忆学拳初期曾走过一段弯路时说,当他不费思索地盘完拳架后,便满足于现状,对于太极拳本质的东西则往往忽略,仍长期停留在一般运动的水平上。内功拳其形、外功拳其实;最后甚至连外表拳式姿势都觉得别别扭扭的。原因何在?很明显:缺少运动思惟。以后,他“对于前辈著作每常用心思索,一有心得即付诸实施,得俾益”,终成方家。所谓“用心思索”,即运动思惟。确实,太极拳精髓全在内(理),而外(式)只是手段,不但能“形如搏兔之鹄”还能“神如捕鼠之猫”,就得启动运动思维,这实在是一条颇具价值的经验教训。
太极拳运动思维产生并发展于运动实践。太极拳名称虽玄乎而内容却是朴实的。它的每一条行拳原理,每一个动作规范,都以人的自然安适的姿势,以成功的经过检验的技击,以美的形态作为土壤,作为感性材料,都植根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之中。太极拳师只有去从事这个拳种的锻炼并受其影响时,才能把思惟这一特殊的独立的智力活动溶入运动实践,反过来,通过思惟概括出来的对太极拳的认识结果,还要应用到锻炼实践中去,以进一步发展思惟。象上文提及老拳师的“一有心得即付诸实施”,正是对实践——思维——实践……这一心理活动链条式结构的极好注脚。
太极拳运动思维是一个高级而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概念、判断、推理、想象等等。比如,太极拳之所以形成各具特点和风格的流派。或舒展、或紧凑、或刚柔并济、或灵活轻捷。原因之一,便是太极拳家们在思想上把太极拳整体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区分出来(分折),再加以结合、强化、系统化处理(综合),这样便有可能确定它们之间的同异,从而分出杨、陈、吴、武、孙等各系各类拳派(比较)等等。再如,太极拳中不少以动物技能和人与动物关系为基础的象形动作的创造。如金鸡独立、白蛇吐信、野马分鬃、弯弓射虎、揽雀尾之类,便是创造思惟的结果。它是在发现人及动物运动的事实与规律之后,通过联系想象和构思,利用人的自身形体动作来表现的。
太极拳运动思惟所解决的:一是对太极拳共同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如太极拳发劲原则是将全身运动之力集于一点瞬间爆发,太极拳家经多次直接感性实践之后,经过思惟总结出“力发于跟,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等发劲原理。其它,诸如对气、意、身、心、劲、神等根本要领的本质系统理解, 也都离不开运动思惟。武禹襄的《十三势行功心解》、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杨澄甫的《太极拳说十要》等典籍,就是前辈武术大师集若干代、若干人的运动思惟之大成,用以解释太极拳本质的书面结晶。二是解决了对太极拳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的认识。如为了达到练拳强身健体的生理目的,在形上总结出中正安舒、虚实转转等动作规律,以期身躯自然,劳逸交替;而在神上则总结出意气合一。精神内敛等神经活动规律,使人始终保持镇定的生理状态。而只有形与神、上与下、内与外及各部位独立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相互呼应,默契配合,全面作用之后,太极拳的整体功能才能体现出来。
3.太极拳运动中的“感觉”和“知觉”。
太极拳心理现象不但活跃于单练之中,更驰聘于对练之中,某种程度上,更为积极丰富,更有光彩。因为,对练不是一方面,而是双方面,不仅有本体,还有客体。它把心理活动“逼”上了相互激烈较量的电闪雷鸣的闪爆点。在太极拳对练或对垒(推手、散手、发放手等)中,双方进攻(问劲)和防守(答劲)时,通过对手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的攻防作用于己方的感觉器官的作用,人脑中就产生了对这些劲力的针对性的反映,便是太极拳的运动感觉。
这一感觉过程,首先是从人体表面(外感受器)接受作用于它的攻防力量的方向、大小等(即刺激物)开始的,这属于双方对峙之初的审敌过程,依靠感觉摸底的阶段。在这阶段中,可依靠视觉了解对手神态、体型、实力、攻防路线及出手动向;亦可通过听觉(特别是对手背攻或侧攻时),当对手因出击引起振动所发出的音波,作用于自己的听分析器,从而掌握进攻力度、力点和方向,而更重要的,可以通过肤觉,尤其是触觉、压觉和痛觉,实现“听劲”,达到知彼。凡高水平的太极拳技击家都能不以目视、但以体测、以神遇便能将对方攻防真实意图打探清楚。在触觉中,作为特殊的感觉器官——人手,由于结合了肤觉和动觉,所以是最敏感最有把握的察敌工具,手的触摸印象往往起到验证所获得的视觉、听觉形象的作用。第二过程是决策阶段,来自外周的神经兴奋传入中枢,将对方攻防的虚实强弱种种情况所带来的神经冲动进行分析、综合,据此确定应付措施及制胜对手的方法。第三过程是制胜阶段,返回信息,转入进攻,在曲横闪战、引进落空的运动中,能动地引导对方形成被动局势,从而力从人借,以柔克刚,一举发出或拿住对手。在决战决胜阶段,为什么任何一个成功的动作都能上下相随、全身协调,使身体各部位动员起来为一个目标而整体动作?这里,恐怕也不能忘记人的身体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动觉和平衡觉——静觉的功劳。
自然,太极拳对垒中能够克敌制胜的心理活动,仅仅具有对对手攻防个别属性和部分的反映——运动感觉是不够的,还得具有对对手攻防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运动知觉。由对练或对垒的奥妙无穷、瞬息万变的双方复杂态势所构成的反射活动,只能是技击知觉。而且,知觉主体状态越优良,也就是格击的信心越强,兴趣越浓,态度越主动,以往格斗经验越丰富,过去的兴奋痕迹与现在的兴奋联系越紧密,也就越能理解对手的攻防实质,从而获得的运动知觉也就越清晰。
在太极拳对练或对垒中,一般产生三种知觉。一是空间知觉,即对彼对己攻防诸部位的形状、方向、定位、距离等特性的知觉。如常说的“眼力先锋”,手到眼到,便是通过视觉和动觉器官去作以寻找对手为目的的空间定向;而格斗时“耳听八方”,实际是听觉空间定向。二是时间知觉,其核心是对节奏的知觉性。张弛起伏的节奏性活动,不但能最经济地消耗运动能量,消除疲劳,而且,快慢相间的恰当把握,也是制胜的重要因素性一,所以,时间知觉迟钝者,说明他在反映对手攻防实质的延续性上碰到障碍,在顺序之上奉生紊乱,那是难以临阵的。三是对对手进退速度、距离及自己相应攻防状态的知觉,即攻防知觉。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己与彼的运动,总是相对的,倘若对已与彼在空间的位置移动理解不准,便会发生错觉,那只能在较量中败北。
太极拳的心理轨迹三、实现太极拳运动价值时的心理活动
太极拳的性质至少有健身性、技击性和艺术性。因而评价其运动价值(或作用)时,恐怕至少也要看到这三方面。那么,在实现这三方面价值时,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呢?
1. “注意”是太极拳实现医疗保健价值时的主要心理活动。
太极拳多方面的健身价值固然是人体上下内外多方面运动所带来的。但鉴于这种拳的“全身意在精神”(《拳经》)原则的规定,因而对“意”提出特别高的要求: 聚精会神,专一到运动中去,从而使大脑皮层有关运动的部分趋向有规律的兴奋,而使其它与日常工作有关的部分转入保护性抑制状态,消除疾病在大脑皮层引起的病理兴奋。所以,调节和训练脑的功能,应当看成是太极拳的首项任务,因而也是决定健身价值的关键。从心理角度看,这一运动产生于精神对“内”的指向和集中,有一定的方向性,自身运动成了注意中心,能够清晰地认识出来;而其它对象,主观的一切思虑、客观的一切干扰成了注意边缘,渐渐离开练拳者,变得没有意识或意识模糊了。“势势存心揆用意”(《十三势歌》)的积极状态,使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并由此产生机体的各种反射活动,因而对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由此引起的其它疾病有功大焉!
太极拳家从初学入门——千反复实践——炉火纯青,其心理注意走过的历程。一般是从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的注意。初学阶段产生注意有时没有自觉目的。相当成份是出于对太极拳的兴趣爱好或某个吸引,其后,随实践深入,水平提高,转化为努力的自觉的有意注意,这是一个相当艰难的反复过程;最高阶段称 “神明”,当太极拳练到出神入化时,不需要意志努力也能保持注意了。比如,对“意沉丹田”,初学者从不明白,到有目的地将意识贯于脐下小腹的中心点,最后待功夫老到,一旦入静,便自然而然地能意守脐下了。
太极拳医疗保健价值实现的程度如何,与能否产生和完成心理注意过程有极大关系,有四个问题要解决。①太极拳心理注意要“稳定”,要排除其它刺激物,即一切思虑、一切外界的干扰,避免分散,心无二用,神宁志静,以修养性情,休息肉体。②太极拳心理注意要控制适当的“紧张度”。不必要的紧张固不足取,但有规律的紧张却是强体固质的进取性方法,以意导体必先振奋精神,关键是把握好尺度。③太极拳心理注意要提高“分配”水平,特别是同时进行的两种以上的活动,如手与脚,肢与体、形与神相随或相合,向前退后,左顾右盼要面面俱到,就必须在活动之间的联系上下功夫。④太极拳注意还要搞好“转移”,把注意在自身或周围环境之间能动灵活地转移,对于“虚实宜分清楚”(《拳经》)极关至要。比如是左实右虚,还是上虚下实?关键看注意垂青于何方,一经转移,原来的注意对象退居 “虚”位,而受到意识贯注的新对象进入注意中心,感应与机能增强,雄踞“实”位。整个注意范围便又是一番图景。一趟太极拳,便是这样一轴心理现象的万景图。
2. “意志”是太极拳实现技击格斗价值时的主要心理活动。
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太极拳技击是一项要求高度意志力的运动。太极拳对练或对搏者自觉地确定进攻或防守目的,内具攻防意识,外示格击搏斗,以最终克敌制胜——这一心理过程,就是太极拳攻防意志。
太极拳攻防意志,来自于太极拳家对武打强烈而稳定的动机和对拳理拳技的认识。不同性质的动机对攻防意志具有不同的刺激作用;而不同程度的认识也决定了个人武打意志强弱的不同、技能高低的不同。自然,另一面,强烈的攻防意志往往有助于认真动作,压倒对手并促使太极拳认识活动不断升华。俗说的“心中有,手中才有”就是这个道理。
攻防意志对格击实践有个调节过程,其结构包括开始、完成两个阶段:一是攻防意志确定阶段,即攻防意识从萌发到充溢,情绪从松弛到紧张,身体有关部位的劲力紧急调动起来,朝着意识所向,瞬间即发;二是攻防意志执行阶段,力量爆发、矛盾揭开,胜负分定,雌雄见晓,目的成为结果,观念转化行动,攻防意志已在刀光剑影、拳来脚往之中成为现实。当然,太极拳意志再强烈也不意味着在格斗中要咬牙切齿,露形于色,相反,内紧外松,从容安详是太极拳格斗外形的一个特征。
3.“情绪”是太极拳实现艺术享受价值时的主要心理活动。
练太极拳时,往往还能唤起由轻微兴奋、精神焕发所带来的舒畅、信心, 由心境闲怡、无我无他所带来的轻松、空灵等多种感情,在不知不觉之中去粗糙、扫滞钝、除暴戾。使人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而且,这种美有别于少林等外功拳,其基本方面更多地展示事物相对的统一、平衡、和谐。是一种淡远、平和、沉静、含蕴之美。可以说,演练一趟太极拳、就是建筑一座美的宫殿,以其独特的美的境界而诉诸人的审美意识。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使人领略到的艺术美,是通过带有某些特殊色彩的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便是太极拳运动情绪。这一情绪之所以引起愉悦快乐等肯定性质的体验,完全在于它是在锻炼与武打实践中,为满足人们的身心需要而历史地必然地产生出来,是美的动作性的反映形态,因而,能够丰富人们的多种审美需要。
太极拳运动引起美感的情绪的产生,是有物质基础的,这就是人的活动。太极拳是一门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运动术,是一门流动的武技艺术,那连续不断的动作出现于三度空间和流动不息的时间过程,象行云,象流水,象绵绵不断的雕塑,象滔滔不绝的音乐,正是对太极拳审美属性基本内涵的形象化描摹。
太极拳运动引起美感的情绪表现形式特征,还具有两极性,有振奋与平静,注意与闲适,紧张与轻松,强烈与柔和等等,这主要由太极拳运动自然美的诸因素所导致的。如:势态的相对统一,任何一招一式皆具同一性,总存在内外、上下、左右、前后、伸缩、收放、舒卷、直弯、虚实、开合、轻沉、进退……双方均衡,相得益彰,练拳者和欣赏者自然能领略到既有疏散美、又有整饬美的对称的审美愉悦,此其一。其二,节奏的快慢相间,动静有致,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虽动犹静。其三,韵律的刚柔相济,弹韧兼备。尤其是陈式太极,更使人产生时而铁马金戈,时而风光霁月的和谐韵律美。太极拳的美的内涵越丰富,引起美感情绪的两极性越明显,整个自我被艺术美情绪熏陶的趋向越扩大。这里特别要提及的是太极拳区别于外功拳的一个显著情绪状态——心境,即使体验染上独特的情绪色彩。太极拳家一旦将灵魂、意志、精神融于一拳一腿之中,情动于中而形于本,就能做到拳中有人在。如此刻意求神的结果之一,便创造了艺术意境——这意境是心境的、也是拳境的。
太极拳的心理轨迹四、太极拳运动高级人才选拔及培养的心理依据
选拔及培养太极拳运动专门的高级骨干人才,已为当前太极拳走向世界所必需。至于选拔标准、培养方向的确定,似乎不能不将心理依据作为因素之一,对人才的技能、能力、素质及性格给予必要的审察。学会,乃至练熟一趟套路并不难,这属于有目的地、机械地重复既定的动作组合;难的是跳进套路又跳出套路、掌握固定运动程序又摆脱固定运动程序,就是说,具有在对练或对搏中将巩固的动作“自动化”地敏捷灵活运用的动作系统,这便是太极拳高级人才必备的“技能”。
一个太极拳家,能否在大脑皮层建立巩固的太极拳运动的动力定型。是能否具备技能的生理关键,而能否具备技能,又是一个人太极拳运动水平高低的分水岭。技能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大致表现在六方面:①技能决定动作的完整。只有具备技能,才能将身体局部的孤立动作协调成一个复杂的完整的动作系统。②技能决定动作的轻快。技能一旦形成,意味着动力定型形成,有效动作逐步熟练而强化,无效动作受抑,紧张状态逐渐消失,使拳势日益自然而利落。③技能决定动作的准确。技能愈是熟练,肢体的运动方向(如攻防部位)愈能准确,运动幅度(如攻防距离)愈能适宜,运动速度愈能恰当,运动力量愈能自空。④技能决定动作的选择。形成了技能,才能在双方较量中,针对性地选择一种指向达到目的的反应,而且,技能越高,抉择时间越短,形成快打慢。⑤技能决定动作的调控。太极拳运动可以以看作从感知--动作反应--感知--动作反应……相联的循环的链索。因而呈绵绵不断、式式相连,这就需要技能按连锁反应的方式将复杂连续动作组合、调节、控制起来。其最高境界的标志是以动觉控制取代视觉控制。⑥技能决定动作的变化。武打技击是千变万化的,运动的条件反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技能具备较高的灵活性,才有可能随技击势态的政变,随条件反射系统的改变,随机应变,随缘而动,相应地改变攻防顺序,所谓“随人所动,随屈就伸”,沾粘连随。不丢不顶,正是适应多变情境的成功表现。
当然,我们在选拔培养人才时,单纯看到习拳者掌握的技术性运动方式--“技能”还不够,还要审察“能力”,即习拳者调节与完成这些运动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往住,习拳者掌握与运用太极拳技能的程度是受其能力所制约的。一个太极拳家应当具备什么能力呢?恐怕至少得有感应力、模仿力、分析力、综合力、融汇力、想象力、表现力、协调力、应变力、耐久力、控制力、灵活性、坚韧性、蕴含性、节奏感、敏捷感等等。各种能力在各个个体是有差异的,只有当各种能力比较完善地结合起来。才是一个理想的太极拳人才。
不可否认,太极拳能力是通过运动实践来实现的,但是,由于该拳“主柔、劲蕴于内”(徐致一《太极拳浅说》)的特殊要求,因而,其形成更讲究有个自然前提:依赖于人先天具有的神经系统、脑的特性、感官及运动器官等特性所构成的自然基础,这就是素质。太极拳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严格的,所以,选才一定要重素质,就象琢玉必须精选可雕石料一样。当然,素质优劣也并非能否具备能力的唯一条件。对太极拳运动的动机、态度、兴趣、爱好、教育、训练也还影响着,甚至决定着能力的发展,因而,重视后天实践也同是重要的。
顺便提及的是,任何一个习拳者在选择主攻方向的拳术时,有必要将拳的风格与本人个性中鲜明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性格作一番比较,要尽可能地将性格与“拳格”统一调谐起来,这样似更有利于内外结合、形神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