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太极拳的“双重”
所谓双重就是分虚实,拳经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我这用通俗一点的话讲。辟若用兵,进攻要分主攻和佯攻,防守亦要有重点防守,平均分散兵力的进攻或者防守是兵家大忌。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解释太极拳的“双重”,欢迎阅读。
解释太极拳的“双重”
(一)这些对“双重”的解释都是错误的
古代太极拳经典王宗岳拳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因此,凡学习过这段经典论述的太极拳习练者都知道“双重”是学练太极拳必须绝对避免和克服的大忌。但“双重”是什么?所有的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都没有具体明白的解释清楚,王宗岳拳论只是在上述这一段话之后又说“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这“双重”很显然是一种技术行为,而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属于抽象的“阴阳”,“阴阳”也可以作为任何事物的代词,因此很显然“欲避此病,须知阴阳”这句话中的“阴阳”是表示之所以造成“双重”的一些技术因素的代词,不是指《周易》中泛义的、抽象的、没有具体所指的所谓“有名无形”的哲理。“须知阴阳”显然就是“必须知道造成双重之原因”的意思。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有意无意地、牵强附会地用《周易》上泛义的“阴阳”解释“欲避此病,须知阴阳”这句话中的“阴阳”,弄得这句话越被解释越令人糊涂。而对于“双重”究竟是什么?现代太极拳界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的,主要的有三种:①将“双重”一词中的“双”理解为敌我双方的“双”,将“重”理解为有力;认为“双重”即“人重我亦重”,或者说就是人有力我也有力,从而双方发生了力的顶抗。②将双重一词中的“双”理解为自己双脚的“双”,将“重” 理解为所承担的自己的体重;认为“双重”就是两脚平均承担了自己的体重,那就是两脚不分虚实。③将双重一词中的“双”理解为自己同侧的手和脚,将“重”也理解为了“实”,这个“实”既可指有力,也指承重等;认为同侧的手和脚都为实,或者说同侧的手和脚不是一虚一实,那就是“双重”。这三种解释广泛存在于不同的太极拳师承锻炼人群和文章中,似乎各有其理,然而细细分析推敲,又都令人质疑,分析如下:
一、第一种解释的意思为“双重”即以力“顶抗”。武术中的相互以力“顶抗”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①彼力大,我力小。这种情况下,双方相抗必然我败彼胜。②彼我之力相等。这种情况下,双方相抗大多形成僵局,双方都不胜不败。③彼力小,我力大。这种情况下,双方相抗必然彼败我胜。由此看来,双方相互以力“顶抗”,必败也就是“率皆自为人制”的概率只有三分之一,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率皆自为人制”的。对方处于背势的用力顶抗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彼力小,我力大的相互以力“顶抗”, 应当还是我方用力攻击的最佳时机,因为攻击力量的落实其实也是双方相互“顶抗”的一种表现。所以杨氏拳诀《十三字用功诀》说:“见实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体全”,《虚实诀》说:“虚守实发掌中诀,中实不发艺难精”,《十八在诀》说:“虚在当守,实在必冲”。从这样的分析可知王宗岳拳论所说的“双重”不可能是指双方相互的用力“顶抗”。换言之,将“双重”解释为“双方都用力”或“双方互顶”是错误的。
二、第二种解释的意思为“双重”即“两脚平均承担体重”。无须质疑,太极拳套路中存在着的这种“两脚平均承担体重”的拳式,如“起势”、“十字手”,而所有两脚着地的拳式在身躯移动过程中也都是会发生一次“两脚平均承担体重”的。由于到了“懂劲”阶段和是“神明”阶段,拳式还是一样的,那么,“两脚平均承担体重”自然也是仍然存在的;此外在太极拳的所有推手、散手、实战中,两脚着地的身躯移动过程中也都是会发生“两脚平均承担体重”的。那么,照“双重”即“两脚平均承担体重”的解释,太极拳学练一开始,“双重”就是在练习之列;之后即使到了“神明”阶段,“双重”也是无法避免、仍然会“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的。然而,王宗岳拳论却又说对于“双重”可以“避此病”,并且还说“懂劲后……渐至从心所欲”。所谓“从心所欲”当然反映了不会“率皆自为人制”,就是说太极拳锻炼到了“懂劲”之后就能渐渐避免“双重”了。这样分析,“两脚平均承担体重”是不能当作“双重”的。武术实际也明白反映“两脚平均承担体重”与“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是没有必然关系的,只要步幅不大,“两脚平均承担体重”对沾粘连随所需要的步法灵活毫无妨碍,对劲力根于脚的发劲也毫无妨碍,而且“两脚平均承担体重”也是沾粘连随与发劲的一种下盘形式。《杨氏老谱》说“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易也。”意思就是“双沉不属于拳病,因为双沉能够两脚各自灵活地提起移动,所以双沉与双重不是一回事。”这“双沉”无疑就包括了“两脚平均承担体重”。由此可见,王宗岳拳论所说的“双重”不可能是指“两脚平均承担体重”。况且,近代杨澄甫先生等太极拳家也从来没有说过“双重”就是“两脚平均承担体重”;李雅轩、马岳梁等先生还在他们的著作中明确指出将“双重”说成“两脚平均承担体重”那是很错误的。所以,“双重”不能解释为“两脚平均承担体重”,将“双重”解释为“两脚平均承担体重”也是错误的。
三、第三种解释的意思为“双重”即同侧的手和脚为“同虚”或“同实”,不是“一虚一实”。这种解释首先在表述上很模糊,因为“虚实”与“阴阳”一样都是属于“有名无形”的,是没有固定所指的,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同一事物的“虚实”属性就可能是不同的。比如灵活与固定对于“虚实”而言,一般认为灵活为“虚”、固定为“实”;而力量较大的与力量较小的对于“虚实”而言,一般认为力量较大为“实”、力量较小的为“虚”;这样,对于既活动又力量较大的肢体而言,各从“活动”的角度和“力量”的角度出发去分析,这一肢体的“虚实”正好相反。不过一般而言,对于手臂,往往是以“力量”和“攻击”来确定其“虚实”的。而对于脚何为虚何为实,近代却是有不同确定标准的。一种是以脚靠近身躯的为“实”、另一脚为“虚”。比如很多人认为弓步的前弓腿为“实”、后蹬腿为“虚”;另一种是以实际的主要承重与用劲的一脚为“实”、另一脚为“虚”。比如董英杰先生在《太极拳释义》中就指出弓步的前弓腿为“虚”、后蹬腿为“实”;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也指出左偏马步较弓的左腿为“虚”、右腿为“实”。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在当前的太极拳流派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下面就以不同的“虚实”标准对这两个拳种套路里的拳式作一分析如下:
(一)以弓步的前弓腿为“实”、虚步的后脚为“实”、主要攻击的手为“实”分析杨式太极拳,那么,可以发觉同侧手脚明显均为“实”或“虚”的拳式有:揽雀尾掤、单鞭、白鹤亮翅、肘底捶、斜飞式、海底针、扇通背、高探马、野马分鬃、退步跨虎等。而同侧手脚明显为“一虚一实”的拳式有:揽雀尾挤、提手上势、搂膝拗步、手挥琵琶、搬拦捶、倒撵猴、玉女穿梭、指裆捶等。
(二)以弓步的后蹬腿为“实”、虚步的后脚为“实”、主要攻击的手为“实”分析杨式太极拳,那么,可以发觉同侧手脚明显均为“实”或“虚”的拳式有:揽雀尾挤、白鹤亮翅、搂膝拗步、肘底捶、搬拦捶、海底针、高探马、玉女穿梭、退步跨虎、指裆捶等。而同侧手脚明显为“一虚一实”的拳式有:揽雀尾掤、单鞭、提手上势、手挥琵琶、斜飞式、倒撵猴、野马分鬃等。
(三)以偏马步的较弓腿为“实”、虚步的后脚为“实”、主要攻击的手为“实”分析陈式太极拳,那么,可以发觉同侧手脚明显均为“实”或“虚”的拳式有:懒扎衣、单鞭、斜行拗步、背折靠、高探马、野马分鬃、裹鞭炮、当头炮等。而同侧手脚明显为“一虚一实”的拳式有:掩手肱捶、连珠炮、闪通背、指裆捶、前招、后招、退步压肘、击地捶等。
(四)以偏马步的较弓腿为“虚”、虚步的后脚为“实”、主要攻击的手为“实”分析陈式太极拳,那么,可以发觉同侧手脚明显均为“实”或“虚”的拳式有:斜行拗步、掩手肱捶、高探马、闪通背、指裆捶、击地捶等。而同侧手脚明显为“一虚一实”的拳式有:懒扎衣、单鞭、背折靠、野马分鬃、连珠炮、前招、后招、裹鞭炮、退步压肘、当头炮等。
由以上分析可知:不论如何分析,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套路中都既有同侧手脚均为“实”或“虚”的拳式,也有同侧手脚为“一虚一实”的拳式。也就是说按照同侧手脚不是“一虚一实”的就是“双重”的说法,那么,太极拳学练一开始就在练习“双重”,到了“神明”阶段,太极拳套路中仍然是存在着“双重”拳式的。显然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因此,不能认为同侧手脚不是“一虚一实”的就是“双重”。或者说,认为同侧手脚不是“一虚一实”的就是“双重”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关于“双重”的解释还有其它的说法。比如双手虚实不分、用力相同就是“双重”、 双手攻击方向相同就是“双重”等等。这些说法无一经得起推敲,都是无法成立的。因为双手分虚实不等于用力不同。许多拳式如果两手用力相差悬殊,往往会会造成站立平衡也会受到破坏。而任何拳术,“虎扑”这一类双手向同一个方向攻击都是主要的攻击形式;这些拳式与“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所以,这些“双重”的解释也都是错误的。
(二)“双重”究竟是指什么
王宗岳拳论所说的“双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王宗岳拳论》中的“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与《杨氏老谱·太极轻重浮沉解》中的“双重为病,干于填实,与沉不同也;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易也。”已经将“双重”的基本特性说明了。那就是:
①“则滞”,如果“双重”避免了,那就能够“则随”。就是说:避免“双重”是太极拳“沾粘连随”的重要前提或重要部分。发生了“双重”,“沾粘连随”就被严重妨碍了。
②“数年纯功不能运化”。所谓“运化”就是灵活变化的运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发生了“双重”,专门化了许多年所练的功夫就不能很好地应用。
③“率皆自为人制”。所谓“自为人制”就是自己被别人牵制、控制、攻击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发生了“双重”,自己就往往容易被打败。
④“干于填实”,如果“双重”避免了,那就能够“自尔腾虚”。显然这“填实”是形容提起移动迟滞,也就是“则滞”;“自尔腾虚”是指自由灵活轻松地提起移动。
将这四点连贯起来探索,这“双重”显然指的就是一种迟重呆滞的步法,具体地说两只脚任何一脚当需要迅速提起向某一方向移动却不能随即任意提起移动,那就是“双重”。这种情况在武术中是很常见的。比如当弓步形成瞬间又需要前弓的一脚再向前进一步实施攻击,然而前弓的一脚却一时提不起来,只能由后脚往前迈这样两脚交替前进,这样,有效的攻击机会就错过了;又比如当弓步形成瞬间需要前弓的一脚速即提起避开敌人的横踢等攻击,然而前弓的一脚却一时提不起来,于是就被踢中而倒地了。又比如当右虚步瞬间又需要立即向左移动身体,以避开敌人的攻击,然而左脚却一时提不起来移动,只能右脚后退,于是身躯就被敌人攻击中了。又比如当右虚步瞬间需要立即左脚提一下以避开敌人的横踢等攻击,然而左脚却一时提不起来,于是就被踢中而倒地了等等。武术应用中其实任何步型都需要任何一脚都随时可以提起向任何一个方向移动,但是很多人做不到,比如弓步形成瞬间,前弓脚提不起来,后脚又只能向前移动,这样,当不需要后脚向前移动,而是需要前弓脚向其它方向移动时或后脚向旁移动时,两只脚就会都象都被灌满了铅一样也无法完成,这样的情况显然就是“双重”。这样,步法之外的招法等功夫专门用很多年的时间锻炼得再纯熟,在这种“双重”情况下肯定是都用不上了,不仅如此,这种“双重”情况下,自己是肯定很容易挨打的。
将两脚都不能灵活提起移动的迟重呆滞称为“双重”,其实并非仅仅是古太极拳,形意拳也是如此称谓的。孙禄堂先生大约在1917年后得到郝为真先生的太极拳传授,但孙禄堂先生1919年出版的《太极拳学》一书中还没有李亦畲先生赠于郝为真先生拳谱抄本中的王宗岳拳论等内容,直到1923年出版的《拳意述真》一书中虽然专门有“述郝为桢先生言”与“述陈秀峰先生言”两节,也没有王宗岳等古代太极拳谱的内容,很可能此时孙禄堂先生还没有接触到这些古太极拳谱。然而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有与王宗岳拳论中称谓相同的“双重”的具体论述。该书在第四章“形意拳”中的“述郭云深先生言”中写道:“形意拳,起点三体式,两足要单重,不可双重。单重者,非一足着地,一足悬起,不过前足可虚可实,着重在于后足耳。”“三体式单重者,得其中和之起点;动作灵活、形式一气、无有间断耳。双重三体式者,形式沉重、力气极大,惟是阴阳不分、乾坤不辨、奇偶不显、刚柔不判、虚实不分、内开外合不清、进退起落动作不灵活。”从这段话中可知:①郭云深先生所说的“双重”是指形意拳“三体式”步型的一种步法。②郭云深先生所说的形意拳的“单重”不是指单脚着地,也是指形意拳“三体式”步型的一种步法。③郭云深先生所说的形意拳的“单重”与太极拳所说的“偏沉”是相同的或相似的。④郭云深先生所说的形意拳的“双重”与太极拳所谓的“双重”也是相同的。
由上述分析可见,王宗岳拳论中所说的“双重”,指的就是两脚都不能灵活提起移动的迟重呆滞。这“双重”不是指某种脚步的形态,而是指体内两脚的力量和承重分布。这是因为在站立外形不变的情况下,人是可以使得内力的改变引起两脚的承重变化的。比如对于形意拳的“三体式”来说,可以使得体重全部落于后脚,也可以使得体重全部落于前脚,也可以使得体重平均分担于两脚等,因而,同样的“三体式”,可能是“双重”,也可能是“单重”。对于太极拳和其他武术来说,同样的马步、弓步、虚步等等,既可能都是任何一脚都能够灵活提起向前后移动的“偏沉”或“双沉”,也可能都是两脚都不能够向某方向灵活提起移动的“双重”。比如同样前后脚步幅较大的弓步,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偏沉”或“双沉”,但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是“双重”。现代太极拳界很多人都将“双重”当作是某一种步型,这种理解显然是错误的。
(三)避免“双重”对于太极拳的重要
武术应用中如果步履迟滞,多年专门锻炼所练成的高超的武术技能必然难以发挥,与人交手也往往是动辄挨揍。所以,武术的步法显然是承载所有武术技能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步法不及格,那么,所有武术技能的学习很可能就都成了肥皂泡了。这就象军事作战中的移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赵国人原来与胡人打仗屡屡吃亏,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士兵是乘在马拉的车子上作战的,而胡人是骑在马上作战的,骑在马上作战显然要比乘在车子上作战灵活得多了,于是赵武灵王也改为了士兵骑马作战,曾一度成为了军事强国。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战场上的步战靠的不是武术技巧多么高强,而是靠集体协作的阵法变化,一队队的兵士组成一块块变化的阵,这样的阵能够发生克敌制胜的作用,就是以各种设计好的步法为基础的,所以,步法也就是作战取胜的基础。几个人的武术搏斗也是以步法为取胜基础的。民国时期的国术擂台赛中就有这样令人瞩目的例子。如某甲的体格、功力、技巧、抗击打能力与某乙相比较均占压倒优势,然而步法不及某乙灵活,结果连连被某乙击中,连连跌倒,很不服气地输给了某乙。李雅轩先生的扎记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过去曾有一位练形意拳的专家某某……出拳时如放炮一样崩崩作响、出脚时如山崩地裂一般、身上的肌肉起疙瘩,此人好胜,性子粗暴,动手就要拼命、恼脸,所以一般的人都不敢惹他。然而在民国初年时间,马良在济南提倡武术,某某与一位山东回教弹腿专家杨洪修者当场比武,杨则手法轻快,某某则力大手迟,防卫不灵,走了几个回合,就连被杨洪修打了几个嘴巴子,因而失败,一怒回家,气病而死。”这所谓“手法轻快”靠的就是移步轻灵。因为步法在武术中往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武术界中还有“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的谚语。
太极拳的根本是“沾粘连随”,太极拳的“沾粘连随”存在于任何时候,发劲时也是存在的,因为发劲不一定是能够百分之一百成功的,而这“沾粘连随”的基础无疑就是所谓“步履要轻随”、“步随身换”、“自尔腾虚”的“偏沉”。因此才称为“偏沉则随”。如果能够在步法上避免“双重”,那就是《杨氏老谱》所说的“步随身换,不出五行,则无失错矣。因其沾连粘随之理、舍己从人,身随步自换。只要无五行之舛错,身形脚势出于自然,又何虑些须之病也。”这段话中的“五行”指的就是步法,因为古太极拳理论是以“八卦”指代手法、“五行”指代步法的。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五行”也就是步法没有错误,又依仗着沾粘连随,就能够“何虑些须之病也”,也就是无须去虑怕“数年纯功不能运化”与“率皆自为人制”这些了。而要做到“无五行之舛错”,就必需避免“双重”,步法只能是“偏沉”或“双沉”。而太极拳锻炼到了“懂劲”之后,“无五行之舛错”自然是应该越来越得心应手了,“双重”自然也就会渐渐完全避免和克服了。
太极拳原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