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养生术与太极拳有什么关联
众所周知,太极拳是中国道功——道家养生术与儒家的阴阳学说,以及武术的“集合”,也可以说是将导引、吐纳、易理、技击数者熔为一炉。下面学习啦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道教养生术与太极拳,欢迎阅读。
道教养生术与太极拳
作为武术,对其特征——甚为强调技击性。但随着火器时代的兴起,冷兵器的没落,则逐渐强调其健身性。诸如《十三势歌诀》中就提出:“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杨氏旧谱太极拳论后的附记也有“此系武当山张三丰老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之说教。现在作为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其健身目的更为明确。但对于太极拳的健身机理,练习太极拳究竟应注重哪些要领,才能更好的提高其健身作用,虽然论述不少,但笔者认为,如果能从道功——道家养生术这个角度来探讨,或许能有所启发,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那么,道家养生术有哪些方面可供借鉴呢?笔者认为,是道家养生术中的形神依存、身心一体的整体修炼观点。此与西方养生法不同。西方养生法只着眼于局部,可以说是见木不见林。他们仅限于体质与力量,着眼于人体的肌肉骨骼韧带等的强壮和提高。而道家养生术则着眼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全面提高,强调炼心、炼性、炼气、炼神,强调性命双修,强调精神锻炼和肉体锻炼同等重要。具体从哪些方面人手呢?管见认为:
第一,静。
元末全真道人王道源在《述金丹功夫》中说:“大道无为妙理深,工夫须向静中寻。”《想尔注》说:“入清静,合自然,可久也。”《金仙证论》说:“道从静而入,若不静,则神不灵,而焘亦不真。……造化之根,唯静则可以炼,不静则识性夹杂,修与道相违矣。”炼虚守静,是道家养生的真诀。因此,太极拳在行拳时首先要“静”,在起势前可先松静站立数分钟,达到心平气和。张三丰说:“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在行拳时也要保持这个“静”。太极拳“五字诀”中就曾提出,“一日心静……五日神聚”。“拳论”中也指出,“要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要“神舒体静”。当然,这里所说的“静”,不是不动,“身虽动,心贵静”,要“视动为静”。李道纯就曾说:“动中之静,方为真静。若以不动为静,则土石皆可为圣真。”只有静,才能做到精神上放松和肢体及内脏的放松,才能宣通血脉,才能进入特殊功能状态,才能“返璞归真”。
第二,精神专注。
《唱道真言》指出:“炼丹先要炼心。炼心之法,以祛闲思妄想,为清静法门。”内丹派首领李西月也说,要“时时防意马,刻刻锁心猿”。因此,太极拳在静的基础上,行拳时全部心意都要用到动作中去,集中思想,一意练拳。不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神不守舍。太极拳《十三势歌诀》及《心解》中就曾指出,“先在心,后在身”,要“势势存心揆用意”,“意气君来骨肉臣”;要“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动作时要意念为先。诸如“起势”,先意动而后形随,两手再缓缓平举,意念中双手下似乎拉着一根牛筋,慢慢被拉长。同时,后脊则节节贯串,松沉下落,手与肩平时,后面刚好也沉到脚跟。诸如分脚,一脚屈膝站稳,五趾抓地,虚领顶劲,一脚垂趾提腿,缓缓分出,意念一直要慢慢贯到分脚脚掌外缘。又如搂膝拗步,随着外形的运转,意念则由肩而肘,最后坐腕舒掌时,意念也要贯到掌心。总之,要有意念引导动作。“重意不重形,用意不用力”。所谓“刻刻存心,刻刻留意,才有所得;不在形式,在气势;不在外面在内中”。要以一念代万念,精神不散,思想集中,意念为主导。正如吕洞宾所说:“千言万语,只不过发明‘炼心’二字。”
第三,吐纳。
道家养生术讲吐纳的很多,太极拳所要求的是其中的腹式呼吸。所谓“神宜内敛,气宜鼓荡”,“腹内松净气腾然”和“气沉丹田”等等,要求随着动作,开呼合吸,蓄吸发呼,呼吸随着外形的变化自然配合。诸如“白鹤亮翅”,双臂分开,右掌上提,有拔腰长身之感,形成上下相拉之势,是为吸气。右臂下落时为呼气。“如封似闭”这一动作,当两臂分开后坐时为吸气,前推时则为呼气。随着动作的完成,小腹前合,坐腕舒掌,此时意到,气也吐完。应当指出,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要有一个训练过程,要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条件反射系统,建立起下意识的定型,从必然到自由,自然形成腹式呼吸,达到匀细深长,吸轻呼足(重)。“纳如起飞,吐如落雁”。这是不能勉强,也急不得的,要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这就是道家养生术中的“调气”(息),也即所谓“呼吸导引”。
第四,桩功。
道籍《性命圭旨》亨集中就有《立禅图》,这大概是较早的桩功介绍。当然,与现在的要求不同。现在人们所练的桩功,一般要求都是体松,意静,息平;舌抵上腭,两脚分开,间距与肩同宽,两眼平视;悬顶敛臀;百会、会阴一线下落于两脚跟连线的中点;上悬、下沉、中松,上下微有对拔之意;“两手心相对,五指自然分开,以拇指尖领劲,两臂向上举起,至拇指与肩同高;肩肘腕关节微微向下松沉的同时,两手手指向内回至间距约十厘米,肩肘背微微向外撑开,使两臂搠圆。两腿松胯屈膝下坐约40度”;“两足分开幅度较大的马步,其高度约40度至90度。体重平均落于两脚,并要求做到头平,肩平,膝平,脚平”。太极拳运动也是桩功,不过这个桩是“动桩”而已。《十三式行功歌诀》中所要求的“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和《行功心解》中所说的“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太极拳十要》中要求的“虚灵顶劲,松胯敛臀,沉肩坠肘”,以及“含胸拔背,屈膝松胯,上虚下实中间灵”等等,正是这个意思。任何体育运动,必须要有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才能健身,太极拳自不能例外。太极拳的运动量就体现在“动桩”上。体重基本上由一只脚支撑,支撑脚一般不动,当体重由一只脚移到另一只上去时,要先把这一只脚安排好,然后重量逐渐过渡。正所谓“步随身换”,“虚实分明”。过渡时仍要维持“桩功”姿势,特别是中心不偏,要做到沉稳而又轻灵。诸如“云手”,“当左脚向左横移时,此时重心在右脚上,左脚为虚,然后慢慢过渡到左脚,右脚为虚。在收右脚时,身体不可向左歪斜,把右脚拖带过去以省力,而是收左胯,身体微沉,轻轻把右脚提起向左横移半步,先以足尖轻点地,逐渐全足踏地,呈小高步”。又如进步,先是虚步迈出,足跟轻轻着地,而后逐渐过渡为实,身体不许前倾或低头弯腰。而是随着前腿的前弓,将身体的重量全部移到前脚时,平稳的收后脚,不能躬身前冲,把后脚强带过去,如此才能保证前弓腿的膝盖不超出脚尖。移动时,最好裆略下沉,带弧形移动,把身体的重心始终保持在支撑面之内,“无过不及”。要保持动态平衡,在中定状态下运动,在运动状态中追求中定之势,做到“动中犹静”。此外,在运动过程中,特别是在一个式子中,身体不要有起伏。除分 脚、蹬脚,架子可略高一些,和下势、海底针要低外,在整个套路中要维持起式后定式时所定下的高中低架的“桩功”,不能一会低一会高的借机休息,降低运动强度。人体运动参与的肌肉活动越多,则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越大,人体下肢肌肉比例明显高于上肢。先进的运动项目,都注重下肢锻炼。太极拳的“桩功”,下肢的运动量是较大的,特别是在架子较低时。由于松静和腹式呼吸等等的协调配合,一趟拳练下来,能够“汗而不喘”,这是很多人都体会到的。太极拳的盘架子,其实质就是道家养生术中的站桩。其区别,一则是静功,一则是动功而已。
第五,舒展松柔,连贯圆活。
太极拳运动要求全身松柔,动作舒展,不疾不徐。转换变式要均匀连贯,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毋使有断续处”。所有动作都是圆运动,轨迹不外大圆、小圆、椭圆、立圆;或大弧、小弧,“毋使有凹凸处”。“柔过气,刚落点”,成式时有似停非停之短暂一顿,即微有张意,此时意念到,气血也到,力也到。一张一弛,舒展松柔,缓慢连贯,中心圆活,都是有助于末梢血管的扩张,增加血流量的。
第六,以腰为轴,四梢为轮。
太极拳在运动时要“刻刻留心在腰间”,腰胯一动,在头颈云云领起,腰脊节节对准的前提下,以腰的旋转带动四梢;上步时以腰带动虚腿向实腿靠拢,再弧形迈出,划了半个圆。“转变在两腰眼中,左转以左腰眼微向上抽,用右腰眼托起左腰眼;右转则右腰眼微向上抽,用左腰眼托起右腰眼”,同时带动上肢运动,使得“上下相随”。一臂运动,另一臂也相应跟着运动,保持“两膊相系”。总之是“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一家”。动作之中讲究“缠绕”,“下则旋踝转膝,中则旋腰转脊,上则旋腕转膀顺缠逆缠,由表及里”。这种以腰为轴,带动四梢的旋转缠绕有助于血液循环。正如周稔丰先生指出的:“静脉血回流心脏,主要靠肌肉张弛及关节屈伸而产生的压挤作用。太极拳着重进行放松的练习,加以运动多走曲线,肢体螺旋形的拧转,这样就更促进静脉血的回流,好像松软的毛巾拧绞时比简单挤压更易于使水份流出是一个道理。”
上面所说的六点,是太极拳健身运动的要领,当然它们之间是揉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贯彻在整个运动之中,是有机的组成。也是道教养生术中的炼心、炼神、炼气、炼形,内外双修,身心一体的全面锻炼。有人曾概括为,“假借无穷意,内视气血流;头若悬丝,尾如柱拄地;脊如背锅,怀若抱树,腰如挂珠,颏如夹球;两手如撕绵,两腿如扯弦,两脚如行船;满身弹簧力,遍体灵巧意”。这几句话可供参考。本来太极拳为武当山丹士张三丰所创建,其道教色彩很浓,从道功——道教养生术的角度来理解太极拳运动中一些要领(主要的,但不是全部),我认为,可以加深理解,而知其所以然而然,融会贯通,从而在练拳时能自觉的有意识的去把握和追求,以便获得更好的健身之效,改变那种“学拳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的状况。
道教太极拳相关文章:
1.武当太极拳
2.解密太极三大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