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与《技法》书中不同的杨氏太极拳拳理阐述

彦刚分享

  看了李亚萍先生的《传统杨式太极拳基本习练技法》很受启发。《技法》对传统杨式套路的一些主要动作要领和基本技法作了简明易懂的阐述,使习练者对依照规范动作习练拳架当会大有裨益。但是,《技法》对一些动作要领的阐述与拳理拳法相悖。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与《技法》书中不同的杨氏太极拳拳理阐述,欢迎阅读。

  一、关于功架

  《技法》说,功架分低中高三种,“低功架练形”,“中功架练气”,“高功架练虚无”。传统杨式太极拳功架之高低,是习练者根据其不同情况及条件而选择,或习惯性的习练形式,与练形练气和练虚无没有关系。因此,它不是区分传统杨式太极拳习练阶段的标志。传统杨式太极拳(大架子)的定型者,一代宗师杨澄浦先生说:“唯步之高低,手之疾除,如能得有常度(即规范准则),则也不必拘其高低疾徐之有一定的法则也”(《太极拳体用全书》例言)。赵斌先师也说:“杨式太极有高、中、低架之分,按各人体质灵活掌握。练拳是为了增强内劲……随着功力的增长,架子逐渐放低,一般练第一遍稍高,第二遍适当低些。总之,以中正安舒为原则”(《杨氏太极拳真传》第187页)杨振铎老师也说:“架式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学者不同年龄、性别和体力条件以及学者的不同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杨氏太极拳、剑、刀》)第14页)。大师们说的很清楚,只要动作要领正确,架式就“不必拘其高低疾徐”,习练拳架是为了增强内劲,“须按各人体质、年龄、性别的不同而灵活掌握”。一般来说,年轻力壮且有拳术基础者,可低架习之;年老体弱者,可高架习之;一般人宜习练中架。另据杨澄甫宗师的习练程序,一、“学者尤宜先求其象,以养其气,久之自然能得其理矣”(《太极拳体用全书》)。即,形、气、理的习练程序;二、“先练顺,次练劲,后练巧”(《太极拳使用法》)。这是拳技提高方面的习练程序;三、先求开展,后求紧凑。这是架式体势方面的习练程序。还有一种习练程序,即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即打手、技击方面的习练程序(以上内容见杨振基老师《杨澄甫式太极拳》第14页15页)。以上程序,均与高低中功架无关。因此,架式的高低,既非功夫和有无之评判标准,也非习练程序和阶段的区分标志。所以,李雅轩先师说:“练拳目久,有了功夫之后,就将架子收敛一些,主要还是练出手上的拳意来,有了灵感为第一,进一步要这种灵感练得充实起来。养这种灵感主要的练法,是在稳静上练功”(《杨氏太极拳诠真》第208页)。

  二、关于弓步的步宽

  《技法》中所指的步宽,是步法中丙脚跟之间的横向距离。《技法》认为:弓步“步宽有两种情况:一是揽雀尾式,步宽以一拳宽度为宜”,“一是搂膝拗步和野马分鬃等式,步宽宜在横向一脚宽度为好”。并说,“杨振基先生称此为一个自然裆的距离”。对《技法》关于弓步两种步宽的阐述,笔者不敢苟同。同一拳种中的同一种步法,其步宽均应相同,不应出现两种不同的步宽。且这两种步宽的宽度(即“一拳”和“横向一脚”之宽)均过于狭窄,不合乎杨式太极拳舒展大方,松静沉稳的拳法要求。因为弓步的打手与技击功能多为进攻性,全身均应以轻松自然,开放舒展为度。以无牵扯,能松能沉为原则。因而,步宽应与人的肢体自然活动相适应。一般人在正常行走时其步宽略窄于肩。弓步是拳术步法,其势低于正常行走,其步宽也应略大于正常行走之步宽,其宽度应与肩同,约35~40公分。笔者翻阅了几位大师们的著述,均未发现像《技法》所说的两种弓步宽的阐述。顾留馨老师说:“弓步前后足的横行距离约与肩宽……”(《太极拳术》第110页)。赵斌老师说:“凡弓步……前弓脚尖朝正前方,后蹬之脚尖外撇……横向距离约肩宽”《(杨氏太极拳真传》第17页,第39页关于揽雀尾、搂膝拗步的动作要领说明)。杨振铎老师说:“……两脚之间,弓步要求中间幅度要与肩同宽……”(《杨氏太极拳·剑·刀》第41页)。傅钟文和杨振基两位大师在著述中对弓步步宽虽未提具体宽度,但傅主张“每当上步或退步时就应注意落步的地点要稍开一些,才显得平稳”(《杨式太极拳》第35页),且从弓步示意图看,两脚横向距离也约与肩宽。杨振基老师要求:做弓步时,“裆部不闭合,裆是开的”(《杨澄甫式太极拳》第47页)。开裆,也应当是肩之宽度。笔者当年跟杨振基老师学拳时,杨老师也说弓步两足的横向距离约与肩宽。杨振基老师所说自然裆的距离,不是指弓步步宽,而是指“两脚的直线距离”(《杨澄甫式太极拳》第12页)。也许是《技法》作者误解了杨振基老师的原意。

  《技法》还说:揽雀尾弓步,“因为需要后坐重心,如果两脚之间距过宽(即宽于“一拳”),后坐时会出现斜身、凸臀的弊病。

  弓步重心的稳定与否,关键在于腰腿的松沉和意气之有无,其次才是两脚横向距离之宽窄。弓步两脚横向距离与肩同宽,有利于两腿对身体重量的承受和支撑。当重心后坐时,两腿前撑后蹬,将身体重心往两脚中心线方向(非后脚方向)慢慢后移。这时,只要腰腿松沉,身法适中,就不会出现斜身凸臀的弊病。相反,如《技法》所说,弓步两脚的横向距离仅以“一拳”和“横向一脚”之宽为度,由于两脚横向距离过窄,重心后坐时,就容易出现上身左右摇晃或两腿支撑不稳的现象。

  三、关于弓步的动作要领

  《技法》说:“弓步完成时,弓腿与地面垂直为宜,膝盖前弓万万不可超过脚尖”。关于弓步定型,杨澄甫说:“腿曲至垂直为准,逾此谓之过劲……”(《太极拳之练习谈》)。杨振基老师也说:“前弓脚小腿与地面垂直……”(《杨澄甫式太极拳》第12页)。“与地面垂直”,这是小腿前弓的唯一标准。“膝盖前万万不可超过脚尖”不能作为弓步定型的规范动作。因为,膝盖只要超过了与地面的垂直线,即或不超过脚尖,小腿也会向前斜出,显然违背了宗师“腿曲至垂直为准”的意旨。小腿为何与地面垂直?因为,弓步前弓发劲时,其原理是利用前腿的前撑劲和后腿的后蹬劲及全身整劲,将肩手臂肘等部位击向对方。如果前弓小腿向前斜出,前弓脚就无法前撑,攻击力不但不能充分发挥,甚至还会使“身躯前仆,即失正中姿势”(杨澄甫宗师语)。杨式太极拳大师们,诸如杨澄甫、李雅轩、傅钟文、杨振基等人拳照中的弓步定型,小腿均没有超过与地面的垂直线。在李雅轩先师的弓步拳照中,部分弓步前弓脚的前撑角度未到与地面的垂直线。这样更有利于前弓脚的前撑和发劲。杨振基老师说:“……前弓的活动限度为膝盖不能超过脚 尖”(《杨澄甫式太极拳》第12页)。显然,其所说的“膝盖不能超过脚尖”,是指“活动限度”而非弓步定型。现今,一些习练杨式太极传统套路和国家竞赛套路的人,弓步定型时往往向前斜出,小腿不与地面垂直。究其原因,当是受了“膝盖不可超过脚尖”这一错误教条的影响。

  关于弓步后坐时前脚掌是否翘起的问题,《技法》中说:“翘与不翘,是与重心前后移动的距离相关,重心向后移动的少,前脚就可以不翘,重心向后移动的多,前脚掌势必向后扬起……。”《技法》这一观点,也不符合拳法拳理。根据《技法》文义,这里的弓步后坐,当指非转向转体的后坐。在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中,这种后坐只有在揽雀尾和抱虎归山的捋、按两势及如封似闭的按势中出现。而这几个拳势的后坐,前脚掌均不宜翘起。因这样的后坐,其目的是为了蓄劲,或为下一步的前弓作进攻准备。如果后坐时前脚掌翘起,势必减弱前腿的前撑之劲,于蓄劲不利。技击时,也容易因脚掌翘起前撑劲减弱被对方发出。据说,杨振基老师当年与来访的日本太极拳代表团的一位高手推手时,就曾利用对方后坐时前脚掌翘起的一刹那将对方发了出去。所以,不管身体重心向后移动多少,前脚掌均不能翘起。这也是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之一。

  四、关于碾步

  碾步,是弓步换步、上步或转体时的一个过渡动作。其要领是以脚跟或前脚掌为轴,碾转脚掌或脚跟以转接下一拳式。《技法》认为,碾步分三种情况。一是连续上步,如搂膝拗步、野马分鬃等,“碾步之先,前弓腿的重心一定要移到脚跟上,此时前脚掌虚贴地面,然后再转体……”。二是拳势转换方向如揽雀尾接单鞭,抱虎归山接肘底看捶等,“可实跟碾转,也可虚腿碾转……以实腿的脚跟为轴,脚掌轻贴地面碾转”。三是在大角度转体后形成弓步时的碾步,诸如揽雀尾接单鞭、扇通背接撇身捶等。《技法》说:“大角度转体之后,形成弓步之势时,前腿弓出,后脚要向内扣脚碾转。……此处与24式的脚步处理方式是不同的,24式采用的是蹬脚跟……弓步时蹬脚跟,脚跟向后移动的同时,劲力是向后下方泄去,与弓势相悖。”

  《技法》对以上碾步的说明,笔者也不敢苟同。前两种碾步,在套路中出现较多,是拳式连接和规范弓步的重要环节。两种碾步的目的,都是为了轻松自然地从一个拳式过渡到下一个拳式。所以,在换步时应身体后坐,使前脚变虚,然后转腰带动脚掌向外碾转。杨振基老师说:“……进步必后坐使前脚变虚,腰带脚掌转动,摆好位置后,后腿往前送身体重心至前脚,前脚承担全身的重量,后提虚脚动步”(《杨澄甫式太极拳》第1 3页)。他把这一要领叫作“先坐实,后转腰”。这与杨班侯之子杨兆鹏先师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广西教拳时要求学生“先虚实,后左右”的意思完全一致。跟随杨澄甫宗师习拳并帮助整理《太极拳体用全书》的郑曼青先生在《体用歌》中也写到了换步法:“足欲向前先挫后(压低、后坐之意——笔者注)……。”对于有些拳家主张实脚转向或转体,杨振基老师认为,实腿转动是硬拧,不能做到腰带手脚转,硬拧时间长了会损害膝关节,同时虚实上也分不清(严翰秀《杨振基谈杨式太极拳练法》,见《杨澄甫式太极拳》第200页)。笔者认为,杨振基老师的打法符合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拳法拳理。《技法》还说:实体碾转,“前弓脚的重心一定要移动到脚跟上,此时前脚掌虚贴地面,后再转体……由膝带动,以脚跟为轴脚掌轻贴地面向外碾转”。这也与拳法拳理相悖。拳论说:“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打拳必须周身一体,上下相随。如果身体重心不后移,那么,其全身重量必然仍在前弓脚上。那么,前弓脚的重心又怎么能够“移动到脚跟上”?腰不带动,膝又如何带动脚掌“向外碾转”?这样,岂不又成了硬拧、更转了吗?

  至于大角度转体后形成弓步时,是后脚内扣碾转,还是脚跟后移碾转?《技法》选择前者而摒弃后者。因其认为,后者“脚跟向后移动的同时,劲力是向后下方泄去,与弓势相悖”。笔者认为,《技法》这一论述,也无拳理拳法依据,实属牵强。因为,弓步之步长(两脚之直线距离)对功架的运行和对上身的支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脚掌内扣还是脚跟后移,须根据转体后弓步定型前的步长而定。步长偏大或适中,宜内扣脚掌以保持步长的稳定。若步长偏小,宜脚跟后移以调整,增大步长以使其适中。因此,两种碾转方式均属可行之列,但要根据步长而定。对于后者劲是否“向后下方泄去,与弓势相悖”?笔者认为,非也。因为,在传统杨式太极拳中,任何拳式的过渡动作都必须于该拳式定型前完成。因而,在大角度转体之后弓步定型之前,碾步动作(即脚跟后移)已经完成。当弓步定型或发劲时,两脚掌已沉贴地面,并以前撑后蹬之劲把身体向前送出,劲力自然不会向后下方泄去,也不会与弓势相悖。相反,因脚跟后移,调整和适当增大了弓步步长,使步长适中,弓步发劲更为松静沉稳。


太极拳理论相关文章:

1.太极拳理论十篇

2.太极拳的五大基本理念

3.太极拳养生的理论依据

4.练武的精神与太极拳丹田劲

5.太极拳六十四式歌诀

    401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