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练习有什么技巧方法

学良分享

  太极拳是人们在生活当中经常做一种运动,虽然大家坚持练习,但是如果没有掌握练太极拳十大要领,就很难达到太极拳的最高境界,那么练习太极拳练习有什么技巧呢?本文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练太极拳十大技巧

  1、虚灵顶劲

  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2、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3、沉肩坠肘

  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

  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4、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币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5、内外相合

  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

  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6、相连不断

  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线有断,旧力巳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日“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7、动中求静

  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使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愤张之弊。学者细心休会,庶可得其意焉。

  8、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际”,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9、分虚实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10、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

  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

  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

  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太极拳对身体的好处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接触到太极拳,并切身感受了它的神奇。

  我整天在电脑前工作,经常一坐几个小时甚至大半天,平时也不多运动。久而久之,觉得身体变得很僵硬,尤其是颈、肩和手臂,经常感到酸痛。一次,单位组织大家学习太极拳,我久闻太极拳的功效,未得识荆,便报了名。两个多月后,我学会了一套42式简化太极拳。通过学习,我感觉以往身体僵硬的部分变得柔软灵活了,心情舒畅了。同时,我对太极拳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太极拳的特点是容易学习,男女老幼,都可以掌握。运动量完全由练习者自己掌握。一套拳打下来,人会觉得心情舒畅,神清气爽。经常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人精力充沛。太极拳好学易练,但这不意味着它是一项简单的运动。相反,真正要把它练好,我的体会是还有一定的难度。要把动作做到位,还要掌握好火候。但这并不妨碍太极拳成为一种普及的运动,因为太极拳分很多层次,不同的层次适合不同的练习者。

  与其他运动不同,太极拳强调练习者必须做到“放松”,“气息通畅”。不但动作要标准、到位,而且在练拳时要配合呼吸,整个过程以放松、沉气为主。

  任何运动项目必须具有持续时间比较长的强度,才能促进健康。太极拳动作优美,拳路舒展,线路多呈圆弧,有进有退,有攻有守。讲究阴阳平衡,动静结合,蕴涵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太极拳,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让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太极拳内外兼修,既可健体又能防身,既有养生价值,又有艺术欣赏价值。

  练习太极拳的好处

  一.太极拳的修身作用

  习练太极不仅强身健体,更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习武者必须武德修养、武德高尚、武风正派、武礼谦和、武技精湛。练习太极的同进也接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如《黄帝内经》道家学说。

  二、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太极拳可以修身养性,动作舒展大方、缓慢柔和、刚柔相济,以意念引导动作,符合人体的生理保健要求,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还能对人的心情进行调节。在神意和心情上平静、自然,神舒体松,有益于身体康健。太极拳的特点和其他运动的区别就是身体放松、心静,身心完全沉浸在运动中,使大脑和身体、心理得到安静和平衡。消除头脑的紧张、忧愁、恐惧,摆脱病态心理,可以对人们身心进行调节,使心情愉快、心情平静,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健康长寿。

  三、太极拳的防身作用

  太极拳可以防身,以柔化为主的太极拳,遇到对方用力打来时,不是本能地见招打招的立即还手抵抗,而是先化后打。先要造成我顺人背的形势,然后乘机追击,用力不多即可取胜。这就是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要使身体由难受变为舒服,身有不得机不得势处,必须于腰腿求之。推手时以意探、以劲问,再听虚实。辨别出对方的虚实变化。要以实击虚,随机应变。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在对方尚未攻击之前,应以静待动,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我先动。
看过练习太极拳练习有什么技巧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练习整劲的秘诀

2.太极拳练习的方法有哪些

3.高效练习太极拳的三大要领

4.练好太极拳的四大要领

5.太极拳的整劲和寸劲的练习技巧

    236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