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练太极拳对颈椎有什么作用

方婷分享

  大多数人都知道太极拳对人的身体好处很多,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修身养性。那么你知道练习太极拳对颈椎有哪些作用吗?下面就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练太极拳对颈椎的作用

  脊椎是人体的大梁,是人体全身神经的高速通道,正常的肌肉韧带配合脊柱使人体能有个正常的身体姿态。当脊椎出现超出它正常的生理弯曲错位时,脊椎间的神经受到压迫就使得人体的指挥系统出现紊乱,造成肌肉韧带出现酸麻痛也就在所难免,当压迫到一定程度后,受压部位相关联的脏器受到影响也是常有的事。脊椎病在一定的时间内虽然不会造成的生死问题,但当他发展到引起体内一些器质性病变时,他的损伤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如神经性头痛、头晕、眼睛干涩、耳鸣、咽喉炎、高血压、心脏病、、、、都有可能是脊椎问题引起的。

  脊椎是人体自愈力的金钥匙

  我们的脊椎 有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1节骶骨和1节尾骨所连接而成的,其实它就是我们人体自愈力的金钥匙。

  在脊椎骨中, 不满一束束神经,这些神经与各个器官和组织紧密相连,扮演脑部与身体各部分沟通的桥梁,负责传递脑部所下达的命令,同时将身体各部分的信号传回脑部,而传递信息的快速与准确,可以说任何高科技都无法比拟。但必须是在脊椎完全健康的前提下。脊椎一旦弯曲错位,将压迫神经导致脑部与身体各部位的信息传递受阻,而使各部位机能降低或产生病变,由此可见脊椎对人体正常运作的重要性。

  颈椎

  掌管植物神经、中枢神经, 脑神经、末梢神经等重要的神经系统,特别是第一和第二颈椎是大脑信息传递的重要关卡,扮演着促使大脑和身体各部良性互动的灵魂角色。颈椎的1--3节控制颜面神经(肌肉、眼、耳、鼻等)与头部功能,此段神经受压迫将造成脑神经衰弱、失眠、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植物神经失调、抑郁症、注意力不集中等。

  颈椎第4--7节则控制食道、气管、甲状腺、肩、肘、手臂及手指,若此段神经受压迫,将造成手无力、酸麻、疼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状。

  因为颈动脉从心脏发出,从每节颈椎之横突空由下而上贯穿至脑部,若颈椎中任何一节错位、移位、将压迫椎动脉导致脑部供血不足,造成脑部缺氧及脑部血液循环不良,因而造成头晕、头痛、高血压、脑血管阻塞及脑中风等症状。

  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让颈椎多做运动,让能量融化及固化,通过人体脊髓,导入正能量,排出邪气,达到正气存内邪气不干的目的,从而调理阴阳,提升免疫力、抗疲劳力、抗病力、修复力及自愈力。黄帝内经记载,女人从28岁、男人从32岁开始,肾气慢慢衰退,身体机能开始下降,步入衰老。这时如果及时补充肾气,可延迟身体机能的衰退,达到真正延缓衰老。

  太极拳的特点

  1、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注:“太极”就是阴阳结合之物,宇宙、地球万物等大自然都是太极状态,生于“无极”;即“有”生于“无”,或者说“道”为万物之体,无形无象,曰“无极”,此观点属于客观的唯心主义哲学。“阴”和“阳”是中国古典哲学用来表达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他们各自有着各自的特性,相互矛盾又结合,阴性离不开阳性,阳性也同样离不开阴性,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相交,既对立又统一,所以太极拳就是辩证法。

  2、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

  注:这句话说明了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也就是自然界万物变化的自然属性。太极拳运动是以人为的运动形式,去接近这些大自然的运动属性。练习太极拳时,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分出虚实来,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做动作不能过了“度”的范围,也不能小于“度”的范围,在于将展未展之间,似松非松,大小适中,松紧适度。推手御敌时沾粘连随,舍己从人,视敌之变化而变化,引进落空合即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3、举步轻灵神内敛,莫叫断续一气研

  注:无论练拳还是实战,每一举动周身上下都要轻灵,劲路要由下到上,由上到下节节贯串地递个传动,一线串成,完整一气。气势要饱满,精神要贯注,以内气催外形。不能有断续的地方,不能有不圆满的地方,要劲起于脚根,发于腿,统领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也就是使气通达于末梢。这样无论是向前还是退后,向左还是往右都能得机得势,运行自如。

  4、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

  注:分清虚实非常重要,重心非左既右,非前既后,向上抬手时腰劲须放松,向下时尾闾正中神贯顶,或曰斜中求正。虚实的含义从重心的移动到肢体运动的上下关系,轻重关系,手和脚的配合关系,甚至手指和手腕之间也有虚实关系,意、气、力之间也有虚实关系。所以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有局部的也有总体的虚实关系。凡此种种都要在练拳时用“意”,而不在外形的好看,这是太极拳的高级阶段。练拳时心意不动,外形寂然不动,思想不集中时就不要练拳。只要心意一动,要想怎么去动、往那儿动,外形就随之而动;一动,四肢百骸皆动,起落有方,动转有位,周身相随。而且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如意要向左,即先寓右意,这在散打或实战中是打来回劲的运用,在太极拳法中叫做“引进落空合即出”。

  5、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

  注:太极拳的初级阶段是掌握动作姿势、身法的正确和准确性,练熟套路,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和过程,由外形带动内气,当你练熟套路之后,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太极拳的内功技法。练太极拳的第一个目的,是要达到松、活、轻、柔。筋骨,主要指的是关节,要松开。皮毛要攻,指的是内气通达皮肤的感觉、通达梢节的感觉。节节贯串,指的是内劲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上下相随,周身一家的出入劲法,所以太极拳在内不在外;果真练出其中三味,虚灵自然就在其中了。

练太极拳对颈椎有什么作用相关文章:

1.练太极拳对骨骼的好处

2.练太极拳的五大好处

3.太极拳虚领顶劲与颈项松竖

4.习练32式太极拳的好处

5.太极拳治病原理 太极拳的三大养生功效

6.青少年练习太极拳的好处

    1835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