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稳的意义

方婷分享

  陈式新架太极拳说,始于唐豪先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稳的意义。欢迎阅读!

  浅谈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稳的意义

  一指稳固

  下盘稳如磐石,人莫能移。

  二指平稳

  太极拳犹如长江流水,后浪推前浪,但又不能像大浪一样大起大落,而是微波涟链,连续不断。

  三指稳住心神

  一招一式认真仔细,专心致志,不因外扰而心慌意乱,经过如此长期习练,大可遇事不慌,忙中不乱,危中不惊。

  太极拳中做到稳,自然就能够保持心情从容,同时也能够将太极拳的要领正确的运用到太极拳的拳架练习之中,自然就能够提升你练习的质量,增强你练习的效果,帮助你修身养性。反之,如果不稳就不能达到这些效果,也会丧失太极拳练习的乐趣。

  在太极拳的盘架中做到“稳”,除了具备寒暑不易、晨昏无二的毅力之外,还要在练拳过程中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立身中正、全身放松、动中求静,在动作轻柔缓慢的前提下,要求身法与步法协调一致,密切配合。

  第二,正确认识身法姿势与步法的关系,步法配合姿势以求得平衡稳定。此二者,尤其是步法,它是稳定身体重心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将步型、步法与姿势的协调程度和配合力度放在首位。

  第三,要进一步做到内外协调一致,虚实分明,分清身法、步法和步型的虚实,特别是两脚的虚实,在运作时便于拳势的虚实转换,懂得重心倒换,明白每一拳势的重心所在,配合得当,行拳时就不会产生摇晃颤抖等不“稳”之弊病。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手法

  两手间合理的运行路线包含三种基本运动形式

  双开、双合、和一开一合。这里我们首先这样进行定义,手走离心力向离开身体的方向运行谓之开,手走向心力向接近身体的方向运行谓之合。

  双开

  两手同时螺旋缠丝弧线远离身体。如“前趟拗步”为平行双开,“白鹤亮翅”是斜向双开。

  双合

  两手同时螺旋缠丝弧线接近身体。如“懒扎衣”中间的双合,“初收”之双合等等。

  一开一合

  拳架中的一开一合更为普遍。

  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两手向左右方向的平行弧线运动

  一只手远离身体,另一只手接近身体。如“斜行”、“披身锤”等,两只手的运行路线永不交叉。

  2、两手前后的交叉运动

  如“懒扎衣”、“倒卷肱”等。这种劲别比较多且实用,既能打又能化(拿)。

  3、两手的上下运动

  如“金鸡独立”、“金刚捣碓”等。

  双开双合产生对称劲,一开一合产生通臂劲。

  开为发、放、打;合为蓄、收、化(拿)。

  太极拳,开合拳。太极拳自始至终贯穿着开合运动,当然,这种开合并不仅仅是两手的开合,而是全身的开合,开合质量的优劣就是你太极拳水平的高低。本文限于篇幅只讨论双手的开合和双手在开合运动中如何做到“相吸相系”。

  太极拳中对两手运动的基本要求是螺旋缠丝、弧线运动和产生六个方向。

  缠丝劲是太极拳所特有的劲别,陈式太极拳又格外强调螺旋缠丝的运动形式。螺旋缠丝不仅表现在双手上,双脚也有缠丝,全身处处都有缠丝。但是双手缠丝表现得最为明显。小指领劲为顺缠;大指领劲为逆缠。一动即有缠丝,非逆则顺,否则就不叫太极拳。

  弧线运动是指在运动的时候,手应该以弧线的方式进行运动,而不能以直线的方式进行运动,这也是太极拳区别与其他拳法的一个特点。

  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太极拳的运动过程,在你打击或发劲的时候,仍然需要手走直线,然后通过折叠使动作重新回到弧线的运动上去。

  产生六个方向是对手的运动的比较高级的要求。手的运动方式可以直来直去,这叫两个方向,这不是太极拳的劲。也可以走四个方向,这就可以构成平面的圆弧运动。

  这个平面的圆弧运动具有一定的威力,但是对手可以跟上你、随上你,如有“沾连粘随”的上等功夫你就没办法。但是手的运动如果有六个方向,也就是说手的运行路线是一个立体的圆的话,他要跟上你就非常困难。

  因为对方的大脑不容易进行判断,加上点速度对方就会不知所措。这六个方向是:前、后、左、右、上、下。而且,前后是本能,左右是技巧,上下是奥妙。

  通过上面的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两手间的相吸相系这一特点的重要性,因而也需要我们开始相应的学习。相吸相系,作为太极拳的一个要点,同样具有自身的特色与要领,需要我们仔细的研究理解它的具体内容,并加以实践练习,才能真正的掌握。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稳的意义相关文章:

1.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

2.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拳谱

3.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动作名称

4.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83式拳谱口诀

5.太极拳的产生

6.什么是陈式太极拳之 晃

7.陈式太极拳基本功蹬腿

8.陈式太极拳第一路图解

    12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