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的练法

方婷分享

  吴式太极拳由杨式太极拳演变而来,创始人为满人全佑(1834-1902)。经其弟子王茂斋、吴鉴泉、郭松亭修润,到民国初年定型,传播至今。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吴式太极拳的练法。欢迎阅读!

  吴式太极拳的练法

  (一)中正

  打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站直,不可以东倒西歪的。

  要注意以腰胯为全身之枢纽,下盘是基础,上盘则以顶头悬(虚领顶劲)作为纲领。中正即《十三势歌诀》中说的“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二)安舒

  安舒的要领就是自然,切忌牵强。要求“神清气和、体静身柔”。练拳时必须排除一切干扰,动作要柔和、舒展,呼吸要平稳、深长。

  很多人想在这里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人们说,练拳要“放松”,应该指出,正确的提法是“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上面说的是学习太极拳很重要的一个要求。

  也就是《太极拳论》上说的“得机得势”。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导致“身便散乱”,弊病出于腰腿。

  安舒还有一个重要的法则,即是“气沉丹田”。如果在练拳中达不到安静的要求,也就无法做到“气沉丹田”。

  (三)轻灵

  练太极拳必须遵守“轻灵”法则。《太极拳论》开始就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轻灵是相对于重浊而言。这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武术的最为重要之处。

  在《太极拳论》中有“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提法,足以解释“轻灵”的重要性。这两句话的意义何在?众说纷纭。

  很多人认为,这两句话的含义是指以轻灵为法则,在练拳中产生的“灵敏度”。就像一台灵敏度很高的天平一样,在天平的一侧,加以不同的重量,即有不同的反应。精密度越高的天平,反应越是灵敏。

  (四)圆活

  一般练太极拳者对“圆活”的理解都有偏颇的一面。圆活所表现的,绝不仅是“形(即拳架)”的一个方面。

  形圆,仅是学拳的初始阶段,但也不是三五年能达到的;意圆,则更难也,这个阶段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我将这两个阶段譬喻为“升堂、入室”。能练到“神圆”的,则是凤毛麟角。

  圆活的评判标准

  1.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

  2.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立如平准,活如车轮。

  3.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以气运身,务令顺遂。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

  这三个阶段是必须跨越的,否则,就无法谈及圆活。

  吴式太极拳的六个运动特点

  1、端庄平稳

  在练拳时,时时式式做到头端、身正,肩平、腋虚,眉展、胸涵,拨骨、沉肌,提肛、举尾,吸胯、抽腰,不偏不倚,不摇不晃,上下协调、内外如一,中正安舒,稳如山岳,动如流水。要心专、神敛、意松。

  两手如同捧着一碗硫酸水,平心静气,谨慎小心。练拳如此,做人做事,均应如此。

  由此可见,平稳在吴式太极拳的学习中非常重要,此外还要保持身体的端庄。

  2、气度开阔

  在练拳时,头要与天相融,脚要与地相融,身要与空相融,要三才合一,有气吞山河的气魄。要提起精神,时时式式做到松而不懈,柔而不弱。

  精神要足活,心胸要宽畅。拳论曰:“精神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处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人群,遇到任何情况,处理任何复杂事物均应如此。

  3、单腿负重

  在练拳时,身体的重心要完全垂直在一条腿上。用一条腿支撑全部体重,另一条腿能抬而不抬,只起斜撑和拉纤的辅助作用,不分担体重,这是吴式太极拳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单腿负重,是要求建立在虚实分明的基础上的。

  各式太极拳都强调练拳时要“中正安舒”,但怎样才能做到式式处处“中正安舒”?吴式太极拳认为必须学会在动、静,开、合的每一瞬间,都能做到单腿负重 ,独立自主,不偏不倚。

  4、虚实分清

  吴式太极拳是虚实分得最为清楚的太极拳,它不但要求两腿在每个动作中单腿负重,虚实分清。还特别强调每个动作都要注意分清上下肢的虚实,也就是拳论所说的“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即当左腿负重时,左手为虚手,右手为实手,右腿为虚腿;当右腿负重时,右手为虚手,左手为实手,左腿为虚腿。实者静,为阴,为服从;虚者动,为阳,为主导。只有上下左右虚实分清,重心才能稳健,举动才能轻灵,发力才能圆整。

  5、立圆为主

  吴式太极拳的关节运动强调尽量走立圆,因为立圆运动可以减轻四肢在旋挑移动时,对中心轴的牵拉力,重心稳定;立圆使用的是杠杆原理,可以以小力胜大力;立圆运动所占空间小,变化灵活;立圆在前进后退的运动当中是直线滚动或往复旋动,阻力小、速度快、力量大;立圆运动轻灵有趣不易疲劳。

  6、按窍运身

  在运动时要想穴位,用穴位领着身体走。这是王培生老师的发明,是北派具有王培生老师风格特点的吴式太极拳独有的特点。练拳时,观想穴位,不但细腻柔和而且具有明显的防病治病效果。

  技击时,意想穴位,可以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按窍运身”的提法把上述这一要求从理论到实践都形象化了、具体化了、简单化了,并提高了太极拳运动对治病健身作用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吴式太极拳的练法相关文章:

1.吴式太极拳的练习技法

2.吴式太极拳的桩法练习

3.太极拳的五种练法

4.练吴式太极拳对身体的要求

5.练习吴式太极拳的好处

6.吴式太极拳的柔与活怎么练

7.练习吴氏太极拳的的要领

    1225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