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26式动作分解教学

方婷分享

  陈氏太极拳26式非常重要的,要想将陈氏太极拳练好就要认真学习陈氏太极拳26式,因为它包含许多陈氏太极拳的精髓。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陈氏太极拳26式分解教学。欢迎阅读!

  陈氏太极拳26式教学

  第一式、起式

  1.练习者首先要将双脚并立,立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然后还要将头摆正,眼睛要平视前方,就可以了。

  2.左腿抬起,大腿成平直线,重心放右脚,左脚放下与肩同宽,双膝稍曲,膝关节不超过脚尖。

  第二式、金刚捣碓

  1.双手前伸掌心向下,同时双膝微曲,目视前方。

  2.然后再将双手回缩,紧接着在想左前方推出,双肘微曲,眼睛要随着双手的动作一起运转,才是正确的。

  3.右脚尖右移45度,上身微微右转,双手与上身顺转,作左运手状,双手心朝外。

  4.重心右移,抬起左腿。双手不动。

  5.左脚向左前方迈出45度,此时,重心仍在右脚,上身不动。

  6.重心从右脚转至左脚,上身跟着转,左手由下向上画圈,手心向下,右手向下画圈,放至右胯处,手心向上。

  7.抬起右腿,右手竖起变拳,拳头高度不超过鼻尖,左手放到右肘窝处,掌心向下。

  8.左手翻转,掌心向上,放至腹前,右拳落入左掌心内,拳眼向上,右脚向右落下,与肩同宽,双膝微曲,双目平视前方。

  第三式、懒扎衣

  1.左手由下向上画圈,右拳变掌由上向下画圈,放至腹前。双手腕相对,左手在上,手心向下;右手在下,手心向上,重心移到左脚。画圈的过程中,双目余光看着双手动作。

  2.抬起右腿后,向右移半步,上身及手不变。

  3.重心移到右脚,左手下滑,放至肚脐前,掌心对肚脐;右手向右上方画半圈,掌心向右前方。目视右手尖方向。

  练习陈氏太极拳的方法

  心静神舒、持之以恒

  习练太极拳应力戒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许多习练者在三个阶段易放弃,需要过三关。

  一是初学阶段要过为难关。初习太极,身体僵硬,动作不甚协调,易使人感觉自己太笨、无灵性、不适合习武而放弃。

  对此,这些问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大家多加练习和领悟,就可以克服其中的困难。

  二是习练半年要过枯燥关。习练半年后,新鲜感渐失,每日按时重复演练,易因感觉枯燥无味而放弃。

  三是一年半后要过气馁关。坚持习练一年半至两年,自感比较刻苦,然而进步不大,锐气尽失,易因气馁而放弃。

  习练太极拳须做到“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动作柔和飘逸,柔中寓刚,形神相合,连绵不断。习练过程亦即对自己意志的磨练过程,意刚志坚,锲而不舍,何患无成?

  所以说学习太极拳,不仅要练习动作,同时也要磨练自己的意志。

  二、实战为准 力戒“花架”

  套路中的许多手上动作幅度很小,不甚美观。比如其中的一些捋法、捌法等为后手缠腕、前手制肘,两手距离要求一前臂宽,因而显得动作不甚舒展。很多习练者无视用法要求,本末倒置。一味追求演练的视觉效果,因而枉费功夫,令人惋惜。

  三、松肩坠肘 中正安舒

  初学者最易出现的错误有两个方面:一是肩臂僵硬,欲起手先起肘;二是肩斜身歪,哈腰低头。此两方面毛病不仅易犯,而且很容易形成习惯,在习练之处如不严格规范,及时纠正,久之易成顽症,再纠正困难很大,因此,教与学者皆不可轻视之。

  陈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

  创造了双人推手的竞技运动

  推手在过去被叫做打手,是我国武术中一种综合性的实习技击方法,也是陈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自古以来就有踢、打、摔、拿、跌五种分部练习法。

  同时,由于踢、打、拿、跌四法,在实践中有较大的伤害性,因此历来大都只作假想性或象征性的练习,这就为花假手法打开了方便之门,而前人苦心积累的点滴经验,也由于实践不足,很难提高技击水平。

  陈王廷创造的推手方法,以缠绕粘随为中心内容,综合了擒、拿、跌、掷、打等竞技技巧,并且还有所发展。譬如拿法,它不限于专拿人的骨节,而是着重拿人的劲路,这就比一般拿法的技巧高。

  推手方法的出现,解决了实习技击时的场地、护具和特制服装等问题,成为随时随地两人可以搭手练习的竞技运动,并在我国的武术技击方法(踢,打、摔、拿、跌)中注入了一个新的内容——推。

  创造了粘随不脱,蓄发相变的刺枪术基本练法

  推手时的“听劲”方法,继而创造了双人粘枪法,这也是陈王廷独创的成就之一。这种器械对练法,解决了不用护具也可以练习实刺的问题。

  练习太极拳粘枪时,采用沾连粘随的原则,缠绕进退,疾若风云,封逼掷放,往复循环,为刺枪术开辟了一条简便易行,提高技术的途径。

  发展了以太极精义为依据的拳法理论

  陈王廷的《拳经总歌》七言二十二句,是太极拳的原始理论,是总结古代技击术的一篇拳论,它阐述了攻击与防御的战略和战术,所以称得上是太极拳七个拳套的概括性拳论。

  把《拳经总歌》和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式》图诀相对照,就不难看出陈王廷在拳论方面怎样吸取了前辈所归纳总结的精华。但是陈王廷并不满足于吸取当时名家的拳法理论,而是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做了一系列创造性地发挥。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陈氏太极拳的奥妙

111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