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练习陈式太极拳的要领

方婷分享

  陈式太极拳是非常多见的拳种,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广场上看到中老年人在练习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有着非常好的养生保健的作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掌握一些要领。陈式太极拳的要领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练习陈式太极拳的要领。欢迎阅读!

  练习陈式太极拳的三大要领

  要领一、腰要垂

  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腰部一定要向下垂沉,同时还要保持腰部的挺直,千万不要弯腰,那样起不到锻炼的效果。

  腰劲下沉,既可以稳定重心,又可以避免气浮。练拳气浮,是练习陈式太极拳最常见技术病症之一,多是由于腰劲没有向下垂沉而引起的。

  另一方面,在做动作的时候,腰部又要有启领、带动的作用。陈式太极拳要求“以腰为轴”,腰以上身体部位及手臂动作多是要因腰先动而随着动的,所以腰一定要起到启领的作用。

  只有这样,劲力才能由下肢传递到腰,再由腰上传到脊、肩、臂,最后达于手指,以达到节节贯串的劲力技术要求。

  要领二、跨要开

  练习陈式太极拳,要求开胯圆裆。开胯是指胯部关节和肌肉的感觉,而不是把两腿分开很大角度。圆裆是指大腿根部内侧要圆。

  开胯的同时又要圆裆,两者要同时兼顾、合二为一。要想达到这个要求,一定要在想象中把两条腿在裆、胯部位连成一体,形成一个拱形,即字母“n”的形状。

  这样,在行拳的过程中,无论如何拧转,只是在“n”的形状上发生变化,即使身法转换,也能保持外胯松而内裆圆,并使身体上、中、下三节浑然一体、周身一家。只有胯开裆圆,才能更加易于步法的进退和重心的变换。

  要领三、膝要转

  练习陈式太极拳,要注意灵活转膝以配合重心的转移、身法的变化和步法的进退。

  腿是身体重量的主要承载,膝关节对于身体的起伏、辗转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灵活转膝,才能使劲力螺旋式上下传递。

  同时膝关节要有向上催送的劲,膝关节的旋转、催送,能使缠丝劲节节贯串,更能使劲力发放得浑厚而顺达。

  陈式太极拳的身法特点

  1、身法

  “身忌上蹿胡乱摆,宁低不高行平线”。行拳走架身体不可忽上忽下,左右乱摆;意向下沉,重心放低,重心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个别动作如摆脚下岔、金鸡独立、铺地龙等除外)。

  2、手法

  陈式太极拳是我国太极拳成立最早的门派,其独特的拳术风格是中华武术的杰作。

  “双手相合勿翻动,微贯一气指肚间;上行不过眉,下行似松开;内转拇指界中线,外运勿探、沉肘尖;莫贪莫夹、束肋毛肤相挨”。两手向合,四六阴阳;瓦隆掌,大、小指向合,意贯母、食、中指。

  手的运动范围以身体中线为界,左、右手各管半边,向上行不超过眉毛,向下行意想松开;出手勿贪,回手勿夹,留有余地,中规中矩。

看了“练习陈式太极拳的要领”文章的人还看了:

1.陈式太极拳学练的要领

2.陈式太极拳的练习步骤与方法

3.习练陈式太极拳法六要领

4.习练陈式太极拳法的要领

5.练好陈式太极拳的基本方法

6.陈式太极拳站桩要领

7.陈式太极拳口诀心法十大要领

    1119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