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拳击>

拳击比赛的规则与裁判方法是怎样的

方婷分享

  拳击比赛是一项竞争激烈体育竞技项目,这一比赛又分为职业比赛和业余比赛,其中业余比赛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拳击比赛的规则与裁判方法。

  拳击比赛的规则与裁判方法一:拳击比赛的场地与用具

  1.拳击台

  2.护手绷带

  3.拳击手套

  4.拳击服装与护具

  1.拳击台

  国际业余拳联(AIBA)规定,国际拳击锦标赛、奥运会拳击比赛、世界杯拳击赛等国际正式比赛的拳击台最大不得超过 6.10米见方。一般比赛的拳击台可在4.90米见方~6.10米见方, 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上述范围内选择使用。拳击台的形状规格如所示。

  在拳击台的一个中立角处设置专用台阶,供场外医生和台上裁判专用,同时避免比赛双方的任何接触。台上的四角均有固定在台角的立柱,四个立柱间用三条粗绳围拦成一个正方形空间,以保护运动员。台上四个角落处均放有5-7厘米厚,20厘米宽的软护垫,运动员双方分为红色和蓝色,仲裁席左边的应放红护 垫,为红角方,对面角放蓝护垫为蓝角方,另外两个角放白色软护垫,为中立角。中立角处要放置两个小塑料袋,供台上裁判员放用过的止血棉球和纱布。

  拳击台的四周应有宽度不少于3米的中立区域,这是仲裁委员会和评判员的工作所需,中立区要用栏住围起来,用来避免发生意外,影响裁判员的正常工作。仲裁席在拳击台的正面,在仲裁席的前面是 1号伴判员席,左侧面是2号评判员席,对面是3 号和4号评判席,右侧面是5号评判员席.评判员席距拳击台的距离是 1米,每个评判员背后和观众的距离最少为 2米。

  在国际拳击比赛或全国拳击比赛时,由于参赛人数多,规模大,所以比赛时可同时使用两个拳击台。但一定要注意两个拳击台之间要有相当的距离,不要太近;两个拳击台上比赛开始和结束时的音响要有明显区别;两个拳击台要各自设立仲裁委员会, 以保证仲裁的公正合理。

  比赛时对比赛条件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如果在室外比赛,比赛时的气温不得低于 18℃,如果在室内比赛,比赛时室内气温 不得低于18℃。室外比赛时如果遇上下雨,赛场的上方必须要有顶篷,比赛时不能在雨中进行。比赛用的拳击台面必须要坚固结实,平整稳固,不能在台面上有任何障碍,台面上要有1.5厘~2.0厘米的厚毡子或橡胶垫,软硬适度。台表面的帆布要拉正固定,平贴台面,便于运动员在台面上做任何技术动作。

  拳击台四周的围绳要坚固结实,一般用3厘米到5厘米直径的粗绳。拳击台每侧有3道围绳,从四角的固定竖杆上拉出,3 道围绳距离拳击台面的高度分别为40厘米,80厘米,130厘米。 围绳应用柔软光滑的材料裹起来,以免擦伤运动员。拳击台围绳以外四周至少要有50厘米的绳外台面,以保证运动员不致失足掉下拳击台。为了使围绳更加稳固,四周的围绳均须用两条质地紧密,宽度3~4厘米的帆布以同等距离上下固定住。拳击台的围绳也可用四道绳子,每根围绳离台面的高度分别为40.6厘米、 71.l厘米、101.6厘米和132.1厘米。

  2.护手绷带

  护手绷带是用来保护运动员手的用具,拳击比赛标准护手绷带长2.5米,宽5厘米。按照国际业余拳联(AIBA)的第十次会议的有关决定,欧洲拳击锦标赛、世界拳击锦标赛、世界杯拳击赛和奥运会拳击比赛的主办国,应为每名参赛运动员的每场比赛提供绷带。绷带由拳套管理员发给拳手拳套的同时发放,而且每场比赛必须发放新的绷带。参赛运动员必须使用大会统一发放的绷带,不得以任何借口换用其它绷带或加长绷带。在比赛中如果绷带松开,台上裁判应予以系紧,但如在任何一局比赛未开始便松了,就可以认为是故意的,这时台上裁判应该对该运动员予以判罚。如果运动员不遵守有关绷带尺寸的规定,或运动员使用自己的绷带时,拳套管理员和台上裁判有权制止,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更换,否则将取消该运动员比赛资格。所以,手套管理员应选派有经验者担任,并要始终坚持原则,一视同仁。

  护手绷带一般都采用吸水性很强的棉纱制成,不要用其它质地的布料。缠护手绷带时,要注意腕部可以适当地缠的紧一些,手掌、手指等其他部位通常不能缠的过紧,因为缠的过紧,会使手指失去活动余地,影响技术

  动作的使用发挥。缠护手绷带的方法和顺序,可以按的顺序进行。

  3.拳击手套

  根据国际业余拳联的规定,拳击运动员在参加拳击比赛时,一定要戴拳击手套。拳击比赛时按体重级别使用不同重量的手套,48-67公斤级要使用226克重的手套,71-91公斤级使用284克重的手套。而且在拳击比赛时,组委会要准备好两副和赛同样的拳套,一副是226克,另一副是284克,以备运动员手套出现问题时随时更换。

  参加国际比赛时,运动员所用的手套要经过国际拳联代表的检查许可,才能使用。我国拳击比赛用手套必须经过中国拳协批准,而且一场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的手套必须是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产品。按照规定,手套的套峰击打面要用非常清晰的白色标出,以便在运动员击打时,台上裁判员和评判员都能判别出运动员是否用拳锋部位击打对方。拳套不能有丝毫破损,带子要结扎在拳套背部,长出的带子塞进套筒,露在手套背面的结头处要用橡皮膏粘住,橡皮膏的长不应超过7.5厘米,宽不应超过2.5厘 米。比赛期间,要有两名拳套管理人员专门检查拳套,如果怀疑手套有问题,管理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检查运动员的拳套以及绷带是否符合规则要求。

  按规则规定,台上裁判员每场比赛都要检查两个参赛者是否戴用符合规则的拳套,并要检查拳套填充物的软硬度,看拳套是否有破损等,如发现上述问题,应马上让运动员更换拳套,更换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分钟,一般是1分钟的时间。比赛中拳套上的带子松了,台上裁判应帮助系紧,但如果发现运动员故意解开带子,台上裁判应该立即警告该运动员。

  4.拳击服装与护具

  拳击服装包括背心、短裤和软底鞋。背心应松紧适宜,不能影响技术动作的发挥。拳击短裤要宽松长大,裤长必须到大腿部位的一半,不能让护裆有所暴露,更不能影响比赛。拳手必须穿软底鞋,而且要绑紧牢靠。比赛时如果服装出现问题,台上裁判员应立即暂停比赛,给运动员1分钟的时间更换、最多不超过2 分钟,运动员应准备好备用服装,以备更换。

  拳击的护具包括护头、护齿和护裆。参加比赛时运动员必须使用护头,双方运动员,护头的规格、样式要统一,一方为红 色,一方为蓝色,和各自所在的角色要一致,而且所用护头必须是国家拳协批准认可的统一护头。

  规则规定,比赛时运动员必须使用护齿,护齿的大小应合 适。如果运动员没有自带护齿,东道主有义务提供。比赛时不允 许运动员故意吐出护齿,否则要受警告。如果护齿被打掉,台上 裁判员捡起后把拳手带到他自己的角落,交助手冲洗干净后,再由台上裁判员给运动员戴好。运动员不能随意更换护齿;不戴护 齿,比赛不能进行。运动员要穿戴护裆,如果护裆脱落或损坏, 要及时更换和穿戴好,在1分钟内不能换好时,运动员可不戴护裆继续打满该回合,然后在休息时更换护裆。如果休息时不能及时穿戴好护裆,比赛则不能继续下去。

  拳击比赛时,台上裁判员一旦发现运动员没有戴护齿、护裆或服装不合要求时,应立即禁止该运动员继续比赛,让其助手在规定时间内把护具和服装穿戴整理好,而且不准助手和运动员讲话,如果有意拖延时间,就要警告和判罚,严重者取消比赛资格。

  拳击比赛的规则与裁判方法二:拳击比赛的时间

  根据国际业余拳联( AIBA)的规则规定,自1997年起,业余拳击比赛实行5回合制,每回合2分钟,回合间休息1分钟。职业拳击比赛一般采用4-12回合制,这要根据比赛双方经 纪人的协商而定;最多时比赛达到15回合;每回合3分钟,回合间休息1分钟。

  拳击常见的手部损伤疾病

  1、掌指关节部皮肤擦伤及关节囊损伤:运动员绑护手绷带后戴拳套击打对方运动员、或戴较薄的沙包手套击打沙袋作为长期训练的内容,握拳后掌指关节为直接受力部位,因直接摩擦、击打的反作用力而致掌指关节部位出现皮肤擦伤、破溃,关节囊慢性反复损伤而呈现纤维化增厚,尤其是第三掌骨头部位更为明显。此类损伤会引起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皮肤破溃或继发感染,反复受伤会造成局部皮肤角化、关节变形。为了预防和减轻此类损伤,要求运动员使用较柔软的护手绷带,训练后进行局部按摩和热疗,以改善皮肤的血运和营养;出现皮肤破溃要清洁消毒伤口,避免再次受伤,并提议更改训练内容,以促进愈合。

  2、拇指掌指关节半脱位: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运用摆拳击打对方时,由于握拳不紧或击打动作不规范,用拇指部作为击打点,易发生拇指掌指关节半脱位。这类损伤表现为突发性剧痛,有时可听到清脆的弹响声,拇指的掌指关节局部肿胀或可见畸形,压痛明显,活动受限。X线拍片可见第一掌骨头向外、向背侧移位呈半脱位状。处理原则是尽快实施手法复位和局部固定,要求拇指呈背伸、外展位固定[5]。

  3、掌骨骨折:这类损伤常发生在比赛中,由于出拳迅猛有力,击打对方较坚硬部位所致。最常见的是第三掌骨骨折或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其损伤表现为运动员比赛中突感剧烈疼痛而不敢出拳,甚至自己在拳台中能听到骨折的响声,运动员常示意裁判要求中止比赛。场边坐台的临场医务监督要善于观察比赛的每一个细节,若发现某运动员突然出现痛苦面容而不敢出拳击打,应示意台上裁判要求暂停比赛,细致检查受伤运动员的手部,若有骨折迹象,可中止比赛进一步诊治。骨折发生后,受伤部位出现肿胀,有周边性压痛及轴心挤压痛,严重者可见局部畸形或听见骨擦音,X线常显示为短斜面掌骨骨折,应尽快采取手法复位和外固定,复位不满意者可考虑采用切开整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

  造成上述损伤的主要原因有:1、因解剖特点而造成易受伤的部位:拳击比赛时运动员一手握拳在前、一手在后,分别称之为前手拳、后手拳(亦称为主拳或重拳)。后手拳是运动员主要力量所在,出拳凶猛有力,爆发力强,击打后所承受的反作用力亦大,因此,运动员的后手往往更易受伤。由于第三掌骨最长,突出拳锋前方,无论运用哪种拳式(刺拳、摆拳、勾拳等),均以第三掌骨头作为主要力点击对方。所以该部位的皮肤、关节囊最易受伤及劳损,且第三掌骨易发生骨折。

  2、因运动员动作不规范而造成的损伤:正规的击拳动作是紧握拳套、拇指尽量屈曲对掌、以拳峰部位击打(拳套前方有色部位为拳峰)。由于运动员本身不规范的握拳或出拳动作是手部损伤的常见原因。例如握拳不紧,拇指屈曲不够,会造成用拳心或拇指作为击打点,则易造成拇指掌指关节半脱位或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3、因比赛器材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手部损伤:目前在拳击比赛中,必须使用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认可的合格拳套。如果由于拳套本身质量问题,使得运动员握拳不紧或拇指屈曲受限,进而发生手部损伤,应引起教练员、运动员、医务监督、裁判员、拳套生产厂家、拳击运动管理中心的官员高度的重视。既要监督器材质量,又要检查运动员戴手套是否规范,可以避免或减少受伤。

  平时训练时,应及时发现运动员的手部损伤、正确诊断、合理治疗、积极康复。临场医务监督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目光,一旦出现伤情及时暂停比赛,作细致检查,为保护运动员的健康,甚至可以中断比赛,予以及时合理的诊治。有一定经验和魄力的医务监督是拳击运动健康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猜你喜欢:

1.乒乓球比赛裁判规则

2.篮球规则和裁判手势全套图解

3.2017篮球裁判教学视频与实践指南

4.足球裁判吹哨规则

5.网球裁判规则大全

6.乒乓球比赛裁判规则

    536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