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十万个为什么>

大学生为什么上大学

邢纳分享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后悔上大学, 但每年步入大学的大学生仍是不计其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上大学的原因和 大学生如何上好大学,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上大学的原因

  当我们走上社会之后,会深刻的意识到,这个社会是有学历歧视的。

  首先,父母那一辈的人,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念书能念完小学、初中已经算是高等学历,能够念个大学简直是人才了,重点培养对象,后半辈子基本不用愁了。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你当年看到身边的老板都是初小文化。

  但是我们这一辈,教育普及了,上大学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不上大学反而很奇怪。是的,不上大学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不靠谱,不会动脑筋的人。

  这是目前社会上对年轻一代尤其90后没有上过大学的人的普遍看法:不上大学的人不靠谱,不会动脑筋。这是偏见么?当然是。那为什么既然明知是偏见是歧视,还是这样存在呢?因为这是社会的规矩,不缺人的条件下,有好的劳动力,当然选择更好的劳动力。

  前段时间拜访一个客户(该客户在全球五百强企业管理层)谈起招人计划,他很明确的表示,最起码大学生。“我就喜欢招大学生,他们做事会先思考再行动,读过书的就这点好,哪怕做错了他会去反思总结,脑子灵活”。这算是招聘歧视了吧?可以说是,但这肯定是目前企业用人的事实。

  别说一二线城市,即使在四五线小城市,我给公司招一个助理,学历要求也是大专及以上。

  不仅要上大学,还要尽最大努力上好大学。

  上大学跟不上大学区别在于:未来职场的选择。

  大学生如何上好大学

  (一) 要确立上好大学的目标,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确立考上大学的目标,曾经是同学们战胜困难、上好高中的努力方向和前进动力,并取得了成功。进大学后也要确立新的发展目标,才能走向成功。为此,新同学们入学后,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学校的《学生手册》、学院的专业介绍等文件,既要从宏观上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法规和本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等,以便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也要深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有关要求,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

  (二)要培养自己的发展能力,不断争取新的胜利成果

  第一,要培养和提高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能力

  在人生学业和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培养和提高自己适应新环境、利用新条件、实现新目标或新任务的能力,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学业进歩和人生事业发展都是绝对必要的,尤其在跨入每个新阶段之初更具有特殊的关键意义。因此,应该引起新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力、比智慧、比创新,才符合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才有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

  (三)要高度重视善于抓学习,力求有效地获取新知识

  如何上好大学新生的第一节课

  同学们上大学后,不仅要把握住自己发展的大方向、确立热爱所学专业的思想,而且要端正学习态度,虚心学习,特别要善于学习有助于自己成才成功的各种经验,不断摸索适应大学教学要求的经验,掌握学好专业课程的各种有效办法。

  一、摆正心态,找准位置 考入正规大学的同学,中学时大多是班里的佼佼者,老师的宠儿。进入大学后,班里人才济济,他们中肯定有一部分会失去往日的优越感,继而产生失落感,甚至会灰心丧气,而另外一些乐天派则可能沉浸在上大学的喜悦中,失去了目标,忘了赶路。针对这些情况,老师引导他们摆正心态,重新给自己定位,对于性格内向,喜欢学习的学生应鼓励他们静下心来力求在学习上找到自我;活跃好动,性格开朗的应建议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展示自我,而乐于与人交往的则可以在社团活动中锻炼自我,总之要使他们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大学生活中去。

  二、结合具体科目明确学习内容及方法 大学的学习与中学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要大得多,许多新生在一开始还不能适应这一变化,这就需要老师结合自己所教的课程给予指导,如笔者所教的是大学英语,在第一节课上,我首先给学生介绍了我们所用教材的特点:其整体结构,所涉及的问题,每单元的具体内容及学习的侧重点。另外我还就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弱项(听、说、写)的学习提出了总体性的计划,还有关于工具书的选择,课外阅读资料的获取,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各方面的问题都一一加以指导。

  三、注重情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积极消除教学中的不利因素,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每个班级都有几十位性格不同,成长环境各异的同学,从给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上的第一节课开始,老师就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了解学生的特点,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与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和谐、充满友爱温情的师生关系。老师赞许的微笑,鼓励的眼神,轻轻的点头,认真的倾听都会对学生的心态和随后的行为产生影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内在潜力的激发,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363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