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快速阅读>快速阅读原理>

速读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2)

若木分享

  2、左右脑机能分担论是快速阅读的重要基础

  语言活动是最高级的思维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与动物的一个本质区别,也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方式。那么,语言现象和人脑两半球的功能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早在100多年前,科学家在解剖了发生语言障碍的失语症或失读症病人的大脑后发现,大脑上有专门负责语言活动的区域,凡是患失语症或失读症的病人,这些区域都受到过损伤或发生病变。

  据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阅读主要是由大脑皮层的言语视觉中枢、言语运动中枢和言语听觉中枢协同活动的结果。言语视觉中枢和言语听觉中枢没有特殊的外周感受器,它们以眼睛、耳朵为感受器,但在大脑皮层的分工是专门化的。

  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这些和言语有关的中枢总是定位于大脑的一侧半球。据一位著名神经外科医生统计:左半球动手术的人中有73.1%的人,在手术后会发生语言障碍;而右半球动手术着发生语言障碍的人不过0.9%左右。所以,科学家们认为,大约98%的人,言语中枢是位于左侧半球之上,只有2%的人语言中枢是位于右侧半球之上。解刨学上发现,两个半球存在着用肉眼就能辨别的结构差异,这种不对称性,早在新生婴儿即已存在。

  还有报道:大脑两半球对言语刺激和非言语刺激,在婴儿早期就表现出功能上的差别。例如,对出生1周至10个月的正常婴儿研究表明,左半球对语词刺激产生的平均诱发电位较大,而右半球对非语词刺激的平均诱发电位较大。这说明,人脑两半球的差异是先天形成的。

  大脑的左右半球是由胼胝体这种神经纤维相连接的。据统计,这种神经纤维大约有2-3亿条,排列很有规则,总是将一个半球的某一部分和另一半球的某一部分连结起来。有人推测,如果每条神经纤维平均每秒传导20个神经冲动,那么,人脑每秒有40亿个神经冲动在两个半球之间往来着;因此,我们是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到两个半球各自在干什么,由于有这么多神经纤维紧密相连,两个半球总是作为一个整体脑来发生作用。

  但是,科学家通过割裂脑的实验,也证明两个半球有各自独立的机能。1981年度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佩里博士,为了治疗癫痫病,以被切断了胼胝体的人为对象,反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发现了一些极为有意义的现象——病人有了两个分离的意识范围,左半球所意识到的,右半球不能意识到;而右半球意识到的内容,又似乎完全在左半球的意识之外。

  例如.将患者的眼睛蒙起来,把他所熟悉的物体放在他左手里(如香烟、钥匙、小刀等),在这种情况下,感觉只能传向大脑右半球,而右半球没有言语机能,尽管患者知道左手拿的是什么,而且还能正确运用,但是却不能用言语表达。这时,如果非要他回答左手拿的是什么,那么患者只能胡乱猜一通。然而,只要把蒙住眼睛的东西拿开让他看一看,或者虽然仍蒙着眼睛,但只要让他把东西放到右手中,那么他就会准确说出东西的名称。

  为了检查右脑半球是否具有思维和意识功能,实验者设法将一些问题有选择地输入病人的右脑而不让左脑知道(左耳听到,左视野看到的进入右脑,而与左脑无关),要病人用左手按压打字机键盘的按键作出回答。结果表明,右脑虽不能“说话”,但可以理解文字和回答问题。由此可见,右脑也有思维活动,可以表达感情和爱好,可以判断时间,也具有自我意识,可以表示对未来的向往等。

  斯佩里用这种实验发现大脑两半球各有相对独立的意识功能:左半球主管言语活动(说、读、写)、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等功能,是进行抽象思维的中枢;右半球主管音乐节奏、空间定向、图形识别、情感、做梦等,具有不连续性、弥漫性、整体性等功能,是处理表象知觉,进行形象思维的中枢。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罗伯特·奥斯汀教授的研究更清楚地揭示了这一点。他用一个特殊的“帽子”来测量他的某些形式的脑电波。他要求被试者进行不同的智力活动,比如数数、撰写公函或论文、拼排着色木块、进行逻辑分析或遐想等等。被试者做这些活动时,奥斯汀记录他们每个人大脑两半球的脑电波。他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左半球主管如下智力活动:计算、逻辑、分析、书写和其他类似活动;右半球则主管另外一些与此完全不同的活动:想象、色觉、音乐、韵律、幻想和其他类似的活动。这和斯佩里的研究真是殊途同归。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在两侧大脑半球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时,整个大脑将作为一个统一实体进行活动。而在两侧大脑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后,只要大脑各半球内部结构没有破坏,每侧大脑仍然以其固有的方式实现其功能。这就是大脑精神机能分担论的主要观点,这一观点也被苏联科学家所认同。

  长期以来,我们可以说大多数人生活在“左脑”社会中,从孩提时代起,左脑就得到率先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学校,更是一个强调左脑功能的地方。表现左脑功能的行为,如学话、识字、读书、计算、逻辑推理、分析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和成绩,首先受到鼓励和表扬。而右脑的开发和利用却都被放在次要的地位,同语言不相关联的活动,像美术、舞蹈、音乐、体育等,至多被认为是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很少被认为会增进智力

  如今,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大脑的认识深化了,已经认识到只有两半球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二者功能达到平衡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时,人的智力(包括记忆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高度的发展。

  我们的时代是以电子计算机迅速普及为特征的信息时代,而计算机恰恰是为了代替人的左脑的逻辑、计算、语言处理和分析功能而设计和制造的。例如,文字处理机能够很好地组织文字,编辑文章,这正是代替了人的左脑的语言功能。在这种形势下,假如你还是一味地依赖自己的左脑,那么结果会怎样呢?计算得又快又准、文字写得端庄工整等等一技之长都已变得不值一提。出为,这些工作对计算机来讲,会做得更快、更准、更好。

  所以,日本医学博士品川嘉也教授在他的著作《右脑使用与开发》中断言:“‘左脑型’人今后将被社会所淘汰”“不会使用右脑的人,将被计算机取而代之。”

  人脑的功能不是各自为政,也不是统一的,而是各部分相互联络,交错在一起的。这一科学论点,也为快速阅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我们习以为常的一般阅读法,是音读和默读。音读是指按照实际发的音来一个一个地读文字,默读也是一种音声化现象,不过口不出声而是在头脑中进行而已。也就是说,这不是在视觉辨认时就认知的,而是由听觉来确认的。音读也好,默读也好,都必须在听觉的反映下认知。

  语言是由一个一个的音组成的,而且必须顺次发音,发每一个音都需要一定长度的时间,这在语言学上叫做音长。人的听觉对音长是有一个最低阈限的,短到一定程度时,就感觉不到了。可见,以听觉来认知远比以视觉来认知费时间,加上视觉认知和听觉认知速度不一样,两者相差悬殊,这就使视觉的信息收容过程受到听觉认知的干扰,本来可以一瞥而过的,也不得不反复认知,以致阻碍阅读的自然发展,徒耗不少时间,并干扰了正确的阅读,所以,要想读得快,就必须排除音声化。我们从音读过渡到默读,就是排除音声化的外部发声现象,提高了一定的阅读速度,但是,默读并没有彻底排除头脑中的音声化,可见,最好能把头脑中的音声化完全排除掉。

  能彻底排除音声化,就可以消灭音声化所需要的时间,还可以彻底摆脱靠听觉来感知和确认的习惯,使视觉功能不再受一个一个音组成的音声化现象束缚和干扰,而获得彻底的解放。

  于是,大脑的视觉性语言功能就在彻底解放之后得到明显发展,使其卓越的潜在功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人们还发现,如果有意训练这些机能中的某一领域,会影响和带动别的领域的机能,使它们同时发挥出潜在功能。

  上文提到过的奥斯汀教授通过实验发现,如果一个人只使用大脑一个半球的训练,那么,不论在一般情况下,还是在非常需要与大脑另一个半球协调活动是时,都不能有效使用大脑的另一个半球。更重要的是,他还发现,当大脑两个半球较“弱”的一边受到激励而与较“强”的一边合作时,其结果是,大脑的总体能力和总体效应就会大大加强。而且,这个增强比他预期的要大得多。奥斯汀教授曾经期望,激发较若的一边去配合叫强的一边的工作,将得到1+1=2的有效成绩;而实际结果表明,大脑的活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按标准的数学方法进行的,当一边“加上”另一边时,其结果往往会增大5倍、10倍甚至更多。

  专家学者们对公认的大艺术家和大科学家所做的调查,进一步支持了奥斯汀教授的已经成果。比如,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并不是脑子里单纯地充斥找数字和公式的数学物理学家。根据记载,在中学时代,爱因斯坦的数学并不好,而是喜欢幻想,甚至因此而差一点被赶出学校。

  据爱因斯坦自己说,他不是坐在书桌前发现相对论的,而是在某一个夏天,仰卧在一座小山头上发现的。当他眯着眼睛想上看时,千万到细细的阳光穿过他的睫毛射进了他的眼睛。爱因斯坦好奇地想,如果能乘坐一道光线去旅行,那将是什么样子呢?于是,在想象当中,他作了一次宇宙旅行。丰富的想象力把爱因斯坦带到了一个神奇瑰丽的场景,这场景用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和概念是无法解释的。爱因斯坦怀着特别急切的心情,急冲冲跑回办公室,站在黑板前飞快地进行计算。他相信,自己的想象比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和概念更正确,并提出一种新的数学理论来解释自己的想象。

  由此可以看出,爱因斯坦能充分发挥他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大脑的右半球产生了美丽奇妙的幻想,而左半球则利用其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这些幻想进行分析和解释,用来发展物理学和数学,为他的创造性的想象奠定了理论的基石。正是这种大脑两半球的相互配合,为人类提供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学说之一。因此,爱因斯坦说:“我不是一语言思考,而是一跳跃的形状和形象思考。完成之后,努力将其置换成语言。”

  同样,对伟大艺术家的研究也表明,他们不是昏头昏闹地在画布上乱涂颜料的人。从著名画家克莱、塞尚、毕加索等人的笔记本中可以看出,当他们试图用颜色、图形、线条去勾画复杂而细微的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他们是出色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一次又一次的调查说明,这些伟大的智星总是被错误地称为科学家或艺术家;而实际上,他们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恐怕就要数达芬奇了。他是有史以来智力最为发达的人之一,不仅在数学、语言、逻辑和分析方面才能出众,而且在想象、色觉、韵律和形象方面也表现出基础的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达芬奇才作为智能完美的人而流芳百世。

  从以上事实和奥斯汀教授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一个人在科学和艺术两个方面都有卓越的潜在能力。如果现在发展不平衡,那不是天生的无能,而只是因为我们大脑的一个半球没有像另一个半球那样得到充分运用的机会。

  日本医学博士、田园都市厚生医院院长春山茂雄认为:

  人类的左脑是记录人们后天所获人生经验信息的“自身脑”,而右脑是存储人类500年遗传因子的“祖先脑”。左右脑时而协调,时而对立;而对立的结果,往往是左脑取胜,因为右脑没有语言,又不如左脑强大。所以,现代社会大部分人都过着以左脑为中心的生活。如果能降低左脑的兴奋度,倾听右脑的声音,你将能够获得祖先几百万年来积累的智慧!

  右脑包揽着人的生活所必须的最重要的本能和自律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道德、伦理观念乃至于宇宙规律等人类所获得的全部信息。

  左脑不断储存找后天所获得的各种信息,成为经验和知识的记忆的宝库。

  刚出生的婴儿如果左脑出现障碍,可以照常吃母亲的奶;如果右脑发生障碍,就不能吃奶。下意识的本能属于右脑范畴。

  这说明,右脑天生存在着生存所必需的最佳信息。大概可以说,这些信息上在祖先的经验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

  左脑主要储存出生以后获得的信息,右脑主要储存从祖先继承下来的信息,左右脑的功能大抵是以这种方式分工的,从这个观点出发来看大脑的作用,就能解释近年来人们常常议论的自我暗示、肯定思考的神奇效果,或者时常有人发挥出来的超长能力等等用传统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现象。

  记忆在人的遗传因素里的信息大约有500万年。可以说,右脑就是储存500万年人类智慧的基础软件。

  与右脑相对应的左脑要储存出生以后一辈子所获得的信息,从时间上计算,最多不过是三五十年,极其短暂。虽然获取的信息会依据各人的年龄和生存密度的不同而有差异,但是却无论如何无法与右脑的500万年相比拟。假如说左脑储存的信息是50年,右脑的信息储存则是左脑的10万倍。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都是在继承、运用祖先的信息,再加上自己积累的信息,留给子孙后代。这就是人生的意义之所在。

  曾著有《快速学习》并创编了数种外语速成课程的英国企业家、快速学习的革新者科林·罗斯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大脑的不同部位能够以综合的方式共同协作:“如果你听一首歌,左脑会处理歌词,右脑会处理旋律。因此,我们能轻而易举地学会流行歌曲的歌词,这并不是偶然的。你没有必要去花很大力气去做,你很快学会,是因为只能和右脑都动员起来”。

  综上所述,左、右脑的精神机能分担论使人们明白了左脑分管听、说、读、写之类的语言功能,是传统阅读法的生理基础;而在作不发生语言音声化现象的阅读时,是纯粹的视觉性行为,是可以用擅长处理视觉性信息的右脑来出色完成的。右脑具有高度的图形识别、记忆能力,如果在阅读中利用右脑这一功能,可以充分发挥其处理大量信息的机能。这样一来,阅读中的理解和记忆也有了双管齐下、比翼齐飞的可能:由右脑承担处理视觉性信息的部分,由左脑承担意义性信息的部分。这样就使左右脑协同起来,以全脑来处理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自然会有卓越超群的效率了。

125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