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失败又成功的事例经典
失败只是暂时的,我们无需灰心,打起精神来,从失败中寻找成功的契机!学习啦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历经失败又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历经失败又成功的事例篇1
廖容典是美国一家国际投资顾问公司总裁,他曾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百分比定律。
这个定律说:假如你会见了10位顾客,只在最后一位顾客处获得了200元的订单,那么,你应该如何看待前9次的失败与拒绝呢?
廖总进一步解释说:“请记住,你之所以赚200元,是因为你会见了10位顾客的缘故,而不是第10位顾客。每位顾客都让你赚了200/10=20元。因此,每次拒绝的收入是20元。所以,当你被拒绝时,你应该面带微笑,给顾客敬礼,因为他让你赚了20元。”
日本日产汽车推销之王奥城良治也有类似的说法。
他从一本汽车杂志上看到,据统计,日本汽车推销员拜访顾客的成功率是1/30,换言之,拜访的30名顾客中,就会有一个人买车。此项信息令他兴奋不已。
他明白,只要锲而不舍地连续拜访29位后,第30位就是买家了。最重要的是,他认为不但要感谢第30位买主,而且对先前的29位更应该感谢,因为,假如没有前面的29次挫折,怎么会有第30次的成功呢!
的确,一块岩石,在铁锤99次猛烈地敲打下,依然纹丝不动,第100次的撞击,终于使它轰然裂开……你会认为仅仅是靠这最后一击吗?当然不是!
你肚子很饿,买了5块面包,当你吃完第5块的时候,你发觉饱了。你会不会这样想呢:早知如此,前面的4块面包就不用买了。当然也不能!
面对人生中的所有挫折与拒绝,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并时常加以感谢,只有如此,我们每一步的付出才会有所收获。因为,最后的成功总是由前面无数次的失败累积而成。这便是“廖容典百分比定律”告诉我们的道理。
历经失败又成功的事例篇2
“牛仔大王”李维斯的西部发迹史中曾有这样一段传奇:当年他像许多年青人一样,带着梦想前往西部追赶淘金热潮。
一日,突然间他发现有一条大河挡住了他前往西去的路。苦等数日,被阻隔的行人越来越多,但都无法过河。于是陆续有人向上游、下游绕道而行,也有人打道回府,更多的则是怨声一片。而心情慢慢平静下来的李维斯想起了曾有人传授给他的一个“思考致胜”的法宝,是一段话:“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了我一个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于是他来到大河边,“非常兴奋”地不断重复着对自己说:“太棒了,大河居然挡住我的去路,又给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果然,他真的有了一个绝妙的创业主意--摆渡。没有人吝啬一点小钱坐他的渡船过河,迅速地,他人生的第一笔财富居然因大河挡道而获得。
一段时间后,摆渡生意开始清淡。他决定放弃,并继续前往西部淘金。来到西部,四处是人,他找到一块合适的空地方,买了工具便开始淘起金来。没过多久,有几个恶汉围住他,叫他滚开,别侵犯他们的地盘。他刚论理几句,那伙人便失去耐心,一顿拳打脚踢。无奈之下,他只好灰溜溜地离开。好不容易找到另一处合适地方,没多久,同样的悲剧再次重演,他又被人轰了出来。在他刚到西部那段时间,多次被欺侮。终于,最后一次被人打完之后,看着那些人扬长而去的背影,他又一次想起他的“致胜法宝”: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他真切地、兴奋地反复对自己说着,终于,他又想出了另一个绝妙的主意--卖水。
西部黄金不缺,但似乎自己无力与人争雄;西部缺水,可似乎没什么人能想到它。不久他卖水的生意便红红火火。慢慢地,也有人参与了他的新行业,再后来,同行的人已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在他旁边卖水的一个壮汉对他发出通牒:“小个子,以后你别来卖水了,从明天早上开始,这儿卖水的地盘归我了。”他以为那人是在开玩笑,第二天依然来了,没想到那家伙立即走上来,不由分说,便对他一顿暴打,最后还将他的水车也一起拆烂。李维斯不得不再次无奈地接受现实。然而当这家伙扬长而去时,他却立即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再次强行让自己兴奋起来,不断对自己说着: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他开始调整自己注意的焦点。他发现来西部淘金的人,衣服极易磨破,同时又发现西部到处都有废弃的帐蓬,于是他又有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把那些废弃的帐蓬收集起来,洗洗干净,就这样,他缝成了世界上第一条牛仔裤!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牛仔大王”。
历经失败又成功的事例篇3
失败了没什么大不了,如果你因为一次的失败就气妥了的话,那么你将一事无成。只有不断的从失败中得出经验,重新再来,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创业者林东,经历了三次创业失败的经历,而且一次比一次惨,这没有打倒他,坚强的站起来的他,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不要急于东寻西找发财机会,其实真正能让你发财的就在你的身边,在那些不怎么起眼,平时你又不大注意的事物上。”经历了十多年创业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年轻的牛肉干大亨林东道出了他创业以来的人生感悟。
林东,温州瑞安人,杭州绿盛集团董事长,第七届“杭州十大青年英才”和“杭州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他创办的企业销售业绩连续五年来以超番番的速度递增,今年销售额已超过3.2亿元人民币,被业内称为“中国的牛肉干大王”。
从小崇拜李嘉诚
1986年的某天,一名年仅12岁的男孩听到一则消息:有名叫李嘉诚的男子,捐资10亿元人民币给汕头大学,作为办学资金。
李嘉诚?他是谁?他为什么这么有钱?一连串的问题在男孩心头萦绕。
不久之后,他找到了一本《李嘉诚传》。书里面提到的很多东西,对于当时12岁的男孩来说并不好懂。但是男孩的体会是,要完成他的梦想——25岁之前创业成功,开着私家车,住着带花园的别墅,大客厅摆着三角钢琴,出国留学也是必需的经历——需要像李嘉诚那样,而不是像身边大多数人那样摆个小摊子。
几年之后,长大后的男孩明白了,李嘉诚做的叫做“实业”,而自己大部分老乡做的行当叫做“贸易”。
这名男孩就是林东。
两次起落,赚回第一桶金
1993年,林东大学毕业后,问家里借了30万元,准备自己出来创业。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第一拨风云人物大多出在饮料行业。像1984年李经纬和“健力宝”的扬名,1987年宗庆后和“娃哈哈口服液”的诞生。
林东觉得,这两人的兴起代表在中国赚大钱的模式。想做什么,就到现实的市场中找答案,这种思维模式一直贯穿在林东的创业中。同年,林东注册了杭州绿盛食品有限公司。绿盛的第一款产品是绿盛果粒橙,由于生产出来的时间过了饮料的旺季。林东第一桩生意失败了。
这次失败使林东学到了只有充分了解市场才能组织生产的道理。他经过深入调查,发现牛肉干很好卖。一个月后,第一批绿盛牛肉干生产面市,很快就脱销了。但过不久,他发现自己信任的合伙人竟然干着“暗度陈仓”的经营勾当,大大损坏了绿盛的品牌和销路,林东毅然决定放弃。
转眼即是第二年的夏天,棒棒冰很流行。由于市场严重缺货,只要能生产出来,就能到市场上换成现钞。成本几分钱的水和糖,流出机器,转眼就变成了一元钱。简直跟变戏法一样。
短短三个月,林东“狂赚”了40万元,不仅赚回了总的投资,还获得了10万元的盈利。这一切发生在十个月不到的时间内。40万元,在当年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那个时候,一幢比较好的房子,也不过是五六万元的价格。
第三次失败,输了全部家当。
然而,仅仅半年后,林东就感受到了失败,而且是致命的失败。
牛肉干成就了他的事业
1995年的那个春节,林东过得相当的落寞:出租房内,粉丝、大白菜和土豆一直陪伴着林东。耳边则是年卅父亲的叮咛,一定要回家一趟。
可是他觉得丢脸!
林东准备结束生意去匈牙利,但是厂房的租期还有几个月,租金是一个月6000元,加上水电、人工,如果一天没有两三百元的收入,“被债主拿走桌椅,砸了电话,那就算是真正的破产了”。
春节前后,林东第二次开始做牛肉干。捡起这个生意,纯粹是迫于这种压力。因为林东一直觉得做牛肉干生意太低档了。
那个时候,林东每天扛着75公斤牛肉,心里想着如何平衡每天的收支。1995年年卅,当林东把一笔30万元款子汇出去的时候,心里是一阵彻底的轻松。一年运营下来,牛肉干帮他还完了所有的欠款。
但林东那时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已经找到了一个理想的产业。直到五六年后,林东学完MBA才对这个“低档”的产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已知的所有食品行业中,包括薯片、方便面、瓜子,都有年销售超过30亿元的巨头,而牛肉干则没有。
在一个没有巨头的行业,机遇自然会多很多,何况牛肉干还是中国的传统休闲食品。接下来的几年间,绿盛牛肉干每年几百万元的利润让经历了挫折的林东相当满意。
这个局面持续到2001年,那一年,他在澳大利亚修完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归来后的林东,不再提起赚大钱,但是却带回来一套规划——那是他毕业论文的一部分,2008年绿盛的销售目标是30亿元。
“以前只想着赚大钱,但是却没有具体的计划以及执行的步骤,那只是年轻人幼稚的想法。”
而在这份规划中,企业每个月都有特定的销售目标。按照规划,2005年年底绿盛的销售将会达到3.2亿元人民币,今年的实际销售收入已略略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