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故事>

中国名人成长故事3篇

小兰分享

  名人的成功大都来自不易,名人的成长也充满着坎坷。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中国名人成长故事,希望这些故事能对你带来帮助!

  中国名人成长故事篇1:“灵魂歌者”黄绮珊:把情伤冶炼成歌

  18岁闯广州

  流浪歌手征服台湾才子

  黄绮珊原名黄晓霞,出生在重庆一个普通市民家庭。这个双鱼座女孩不仅生性浪漫、透明,自幼还喜欢被人赞美。而天赐的好嗓音,满足了她的这个愿望。从3岁开始,小绮珊就习惯了别人被她的歌声震惊,当时她跟着外公学唱京剧,无论唱戏唱歌都字正腔圆、声音高亢,一开口准能把院子里的大人们招过来。

  上小学后,身为文体委员的黄绮珊,经常在学校的文艺比赛中拿第一名。80年代刚刚接触台湾流行音乐,她就能把邓丽君、苏芮的歌唱得惟妙惟肖。后来报考重庆华桦舞蹈团,在快男超女般的海选中,能歌善舞的黄绮珊是唯一被录取的人。

  刚开始她是舞蹈演员,直到有一次团领导偶然听到她唱歌,被她惊得目瞪口呆,“你能再唱一遍吗?”当黄绮珊又情感饱满地唱了一遍苏芮的《明天还是要继续》,领导“嚯”地站起身来,惊喜地说:“我立即把你调去唱歌!”

  然而,就在当了两年歌唱演员,开始在当地小有名气时,心比天高的黄绮珊却不顾家人反对,决定辞职闯荡当时国内的“音乐圣地”——广州。自信满满的黄绮珊觉得,凭借她出众的歌唱实力,应该能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1986年,18岁的黄绮珊来到广州。举目无亲,也无人赏识她的歌唱才华,一切必须从零开始。她当过酒吧歌手,加入草台班子搞过商演,有段时间因为接不到“活儿”,甚至还迫于生计贩卖过录音机和唱片,晚上就睡在廉价的小旅馆中。既饱尝背井离乡之苦,也深切体验到了生存的艰辛。

  两年后,她又跑到贵阳、海口等地驻唱多时。在海南,娱乐城的老板让她住最好的酒店,给她开最高的工资。虽然是一个“流浪歌手”,但她自信地说,“每走到一个城市,我都是引人注目的。”

  1991年,黄绮珊再次“杀”回广州,并梦想着能进入到“卜通100”。它是90年代初广州最好的歌厅,也是原创音乐的基地,崔健、那英、林依轮、朱哲琴等人都在这里表演。当时最流行的演艺厅文化是歌手在上面唱歌,客人在下面跳舞,但“卜通100”坚决不让艺人做“唱舞曲的”,客人只能坐着听。

  为了站上广州最好的舞台,黄绮珊考了3次,陈彼得、那英都向老板举荐过她。直到她准备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才接到老板答应她留下的电话,但只付给她每天47元钱,与她要求的120元相差甚远。

  在“卜通100”,黄绮珊与当时岭南歌坛最富盛名的“新空气”乐队合作,并很快成为这家歌厅的传奇人物。著名吉他手捞仔、词曲作者陈洁明都是这里的常客,后来也成了黄绮珊的好朋友。捞仔记得,只要黄绮珊唱两句,人都不用出现,现场一定会掌声如潮。

  1992年初,台湾著名的音乐制作人涂惠源来到内地,原本想去上海见见歌手,途经广州,被捞仔带去“卜通100”听歌。当他看完黄绮珊的演出,不由被女孩的唱功震住了,赞叹道:“这女孩的声音太有魅力了,简直就是中国版的惠特尼·休斯顿!”涂惠源怎么也想不到,在当时流行音乐并不发达的内地,居然会出现这种国际化的声音,他决定不去上海了。

  而涂惠源恰好也是黄绮珊心目中仰慕的前辈,两个相识后,经常一起去咖啡厅、酒吧,在小桥流水般舒缓动听的音乐声中交谈甚欢。话题也渐渐由音乐延伸到了各自的人生经历、童年趣事乃至爱情观。涂惠源不但是乐坛才子,而且对女孩子风度翩翩,讲起话来风趣幽默,和他在一起,黄绮珊觉得很开心。

  涂惠源不仅被黄绮珊极具天赋的绝美嗓音所倾倒,接触一段时间后,更被她独特的性格深深吸引住了。他见惯了娱乐圈那些嗲声嗲气、矫情做作的女孩,却不曾见过黄绮珊这样率真、爽朗、个性的女歌手。无论在生活中还是舞台上,她一向喜欢穿休闲装,从不会衣着暴露;作为一名艺人,她从不主动接近记者、DJ和导演。他们在一起,似乎总有聊不完的话题。相识不久,两个一见如故的人就闪电般坠入了爱河。

  婚姻破灭险自杀

  人生低谷如何走出

  相识半年后,黄绮珊与涂惠源在广州举行了婚礼。此后不久,她便随丈夫去了台湾生活。

  1994年,丈夫为黄绮珊量身定做了一张制作精良的唱片《躲在音乐背后的人》,随着这张专辑在台湾地区持续热卖,许多年轻人都记住了黄绮珊这个名字,以及她那副辨识度极高的好嗓子。

  然而,就在黄绮珊在台湾渐渐有了点小名气时,她和丈夫这段看似琴瑟和谐的跨海姻缘,却随着两人在音乐理念的上严重分歧,而走到了尽头。从每天不多言语的“冷暴力”,到夜不归宿,丈夫的每一步疏离,都让黄绮珊感到万箭穿心般的疼痛。多少个不眠之夜,她守着偌大的房子和几盏孤灯暗自垂泪,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该有多好啊!人为什么会变呢?

  还抱有一丝幻想的黄绮珊,曾试图挽回这段濒临破裂的婚姻,但没有成功。情变的打击,使黄绮珊感到万念俱灰。她曾一个人在酒店服下大量安眠药……所幸被捞仔的徒弟及时发现,把她送进了医院,才捡回一条命。捞仔安慰她,并转告了涂惠源在电话里的内容,“你这么热爱生活的一个人,你一定不会去做这个傻事。”

  1996年初,一个人离开台湾去广州时,黄绮珊有的只是一只装满衣物的皮箱。迎着寒风走在熟悉又陌生的台北街头,想到几年的围城生活,换得的竟是满心伤痕……她不禁蹲下身来,掩面而泣。

  在他们婚姻的后期,涂惠源依据两个人的情感经历写出了《剪爱》和《听海》两首歌曲,随着两人的分道扬镳,他把这两首歌给了张惠妹唱。后来,《听海》成了张惠妹的成名曲,使她在海峡两岸一炮而红。

  回到广州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黄绮珊精神上都十分消沉,每天借酒消愁,差点把嗓子都喝坏了。这种状态也让她身边的朋友很不放心,捞仔一有时间就陪着她,给予她安慰和鼓励,但收效甚微。只有黄绮珊自己知道,她有多爱那个男人。此后的几年里,她甚至不能听到涂惠源的名字,一听到就精神崩溃。

  黄绮珊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经济上有困难,感情、事业都不顺利。“往前到处找路,想要挣扎着出来”,她如此形容这段艰难的生活。捞仔也替她不甘:“以前那些把她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人都比她出名,这种心情真的比物质上的匮乏还要难受。”

  此后,朋友陈洁明竭力帮助她上晚会、唱电影主题曲。1996年,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热播,黄绮珊演唱的一首插曲《我还能做什么》,让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个有些沙哑却充满韧度的女声。但是,尽管黄绮珊的天籁之声总能让听众震惊,却一直记不住她的名字。于是,黄绮珊陷进了“歌红人不红”的尴尬境地。

  这既有黄绮珊相貌不出众,从不配合炒作的原因,也和她曾数度更名有关。受演艺圈算字改名的风气影响,当时从广东出道的杨钰莹、林依轮等人,都曾改过名字。黄绮珊自出道以来,则先后用过黄晓霞、黄小珊、苏珊、黄后、黄绮珊6个名字。改来改去的,也难怪大家记不住她。

  1998年,黄绮珊再次转换战场,与北京喜洋洋唱片公司签约。到京城的第一天,她刷牙时扭头看见窗外下起了大雪,立刻把牙刷丢下,洗把脸,穿上衣服,奔到野外,把自己砸在雪地里,并用大吼大叫释放着心底的疲惫和委屈。

  她以为,只要再熬一张唱片出来,一切就会有转机,但生活并没有这样眷顾她。2000年,黄绮珊的专辑《珊珊来迟》向全国发行。其中的主打歌《只有你》刚一推出,那跨越三个八度,在高低音域之间游刃有余、自由回旋的演唱,以及她的气声唱腔,独特的呢喃式发音,充满力度与霸气的国际大牌风范,让整个华语乐坛为之震惊。这首歌曲后来也成为国内流行乐女歌手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

  专辑中的另外几首相当有震撼力的歌曲《我真想回到你身边》《让爱随风》《等待》等也为她带来诸多乐坛奖项……出人意料的是,尽管业内好评如潮,普通大众却对她一首首高难度的歌曲并不买账,大家追求的是旋律动听又简单好学、能在卡拉OK轻松演唱的“口水歌”。于是,黄绮珊再次被淹没了。

  把伤痛冶炼成歌

  奇女子重出江湖

  落寞之际,黄绮珊和老朋友也失去了联系。但朋友们并没有忘记这位歌坛为数不多的不媚俗、不善炒作的率直女歌手。

  2005年崔健工体演唱会上,这位热衷于搞“真唱运动”的摇滚鼻祖,把黄绮珊邀为唯一的暖场嘉宾。“她身上有种东西让人肃然起敬,那就是忘我、认真的工作状态。每当接到一首新歌时,她会反复为一句歌词练唱几百遍。无论在任何演出场合,她都是真情演绎,‘假唱’与她永远无缘!”崔健这样评论黄绮珊。

  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及北京举办奥运会时,黄绮珊都专门录制了公益性质的新歌推出。尽管这几首大气磅礴的歌曲播出后反响极好,但她并不是台上的明星,而依然是那个躲在音乐背后的人。

  2010年,黄绮珊来到新加坡神学院进修。她的生活从此变得格外简单,安静地独居,没有波澜,“实现自己的梦想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没错。但是当我发现这个梦想竟带给自己这么多故事,这么多伤害,我就放下了。”

  黄绮珊今天的东山再起,有《传奇》词曲作者李健的一份功劳。2012年11月,湖南卫视引进了韩国版权的娱乐节目《我是歌手》,并找到李健,问他是否愿意上节目。李健向节目组推荐了黄绮珊,说她是圈内公认的“中国第一唱将”,甚至堪称“亚洲最完美女声”,绝不会让观众失望。

  然而,黄绮珊却婉拒了节目组的邀请。因为她一直拒绝上电视,曾坦言中国歌坛“只有娱乐没有音乐”。《我是歌手》总导演洪涛借她回国之际,深夜赶到重庆,还一起K歌以“验证”江湖上对她嗓子的赞言。但临别时,她说自己每天都要上课,没时间,而且进修神学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洪涛不愿放弃,此后又追到了北京、新加坡,面对面地诚邀她“出山”。这一系列的举动让黄绮珊最终卸下心防,决定参加节目,“人与人之间挺微妙的,冲着洪老师这样一个知音,说什么我也会去了。”

  录第一期节目时,导演和经纪人劝黄绮珊唱《回家》,因为观众更熟悉,但她坚持要唱《等待》。这首歌是当年汪峰写给她的,她用这首歌来陈述自己的过去。里面有一句歌词是“这世上的孤独,我需要去忍耐。”

  2013年1月18日,首期《我是歌手》播出了。一曲《等待》,被黄绮珊疑为精灵的嗓音演绎得张弛有度,高音刺透苍穹,柔韧穿梭;低音缠绵悱恻,撩人情愫。现场观众震惊无比,不少人都被这饱含真情的歌声感动得直掉眼泪。一曲终了,观众们沸腾了,纷纷起身鼓掌,口哨和尖叫声响彻湖南卫视的演播大厅。汪峰、那英、捞仔等了解她经历的老朋友,也都在电视机前看得热泪盈眶。

  在此后的几期节目中,黄绮珊一出场就会引起一片欢呼。尽管是与众多当红实力派歌手博弈,她的比赛名次却一直名列前茅。因为每一个懂音乐的人都能听得出来,她的音符里有跃动的灵魂,半生追逐,几经沉浮,她早已把自己的经历和信仰冶炼成歌!

  尽管已经45岁,这个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作“黄妈”的传奇女子,还是迅速曝红全国。自从《我是歌手》开播后,每天关于她的网上评论铺天盖地,“直击心灵”、“十年难遇的好声音”等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富有戏剧性的是,在《我是歌手》第九期录制前进行转盘选歌时,黄绮珊竟“不幸”选中了前夫创作的那首《剪爱》。见她有些犹豫,导演就劝说道:“如果你要讲自己的过去,怎能说这一段跳过不讲呢?”于是,她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咬牙接受了。

  3月15日晚,《我是歌手》第九期开赛。当黄绮珊演唱起《剪爱》时,一贯的沉稳大气不见了,刚刚唱两句她就泪流满面。连点评嘉宾都说:“一个歌手能够hold住技术,但一个女人很难hold住自己的情感。”尽管黄绮珊当晚的表演有些情绪失控,几百名观众评审还是被这个单身女子的真情流露所打动,最终并没有因此压低她的评分。

  如今,很多知名音乐人已经开始帮黄绮珊写歌,请她录歌。她以前发行的专辑也卖断了货。一位知名音乐人在微博上称,黄绮珊的身价应在45万左右,起码比成名前翻了20倍。对此,她却淡然一笑说,自己复出后并没有接过商演,以后只想好好做音乐,出歌迷们喜爱的专辑,同时兼修她钟爱的神学。

  而比身价倍增更可贵的是,当年的黄绮珊是一个性格急躁,行事风风火火的重庆辣妹子,跟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如今的她却已经性格大变,在节目中,她对每一个人都无比热情,陈明被淘汰时,她哭得比陈明还厉害。下了节目,她对工作人员彬彬有礼。明确地知晓自己的天赋,这本是一件莫大的幸事,但如果这个天赋不被他人接受,便是一种折磨,是信仰帮助她平静。

  回首来路,她不禁感叹:苦难是艺术的营养。如果没有为音乐梦想坚持二十多年,如果没有当初的离乡闯荡、遭遇情变、事业受挫等一系列人生磨砺,她哪能创造出一夜成名的神话。“所以,不要抱怨怀才不遇,当机会来临时,你的枪里一定要有子弹才行。”饱经沧桑的灵魂歌者黄绮珊说。

  中国名人成长故事篇2:不负丹青的吴冠中

  走上艺术之路

  1919年,吴冠中出生在江苏宜兴,家庭贫困的他高小毕业后,进入无锡师范初中部,凭优异的成绩,几乎每学期都获得江苏省教育厅的奖学金。

  1934年,吴冠中怀揣着工业救国的理想,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的工业学校电机科,但一场新生校际联合军训改变了他的命运。当时,他遇到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朱德群,朱德群带他去参观杭州艺专,并建议喜欢画画的他放弃电机专业专攻美术。

  两年后,吴冠中如愿以偿地进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在校长林风眠的启发下,走上了“融贯中西”的艺术道路。

  寻找心中的麦田

  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选派留学生赴欧美留学,吴冠中以全国绘画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取得公费留学法国最高美术学府——巴黎国立美术学校的资格。

  吴冠中为自己的艺术世界打开了一扇气势磅礴的大门。旧中国的黑暗腐败、对艺术的不重视,刺疼了他的心,他做梦都想着能在法国大展宏图,不再回国了。

  吴冠中开始疯狂学画,一有时间就到卢浮宫。除了在卢浮宫美术史学校听课,就是参观博物馆、大型展览及大大小小的画廊。那么多画廊,每家不断在轮换展品,他天天转,所见仍日日新。

  书店及塞纳河岸的旧书摊也是很吸引吴冠中的地方。晚上他到法语学校补习,或到大茅屋画室画人体速写,时间排得紧,来不及吃饭,便买面包夹巧克力,边跑边吃。大学城晚上常有舞会,他从未参与过,晚上回到宿舍就10点多了,还要看一小时法文书。

  1949年,游历欧洲的留学生们即将结束自己的学业,留在国外还是回祖国去,吴冠中又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一次,他看到了梵高写给他弟弟的话:“你也许会说,在巴黎也有花朵,你也可以开花、结果。但你是麦子,你的位置是在故乡的麦田里。”正是这段话,令他意识到,他深爱的依然是自己的祖国。

  走遍大江南北的“院士”

  回国后的吴冠中到处写生,他住工棚、破庙,啃干馒头、喝河水,曾被路人误以为是修雨伞的、要饭的。他背着沉重的画具独自闯荡荒野僻壤,从东海三角到西藏的边城,从高昌古城到海鸥之岛,一步步地向人们揭示艺术的奥秘。

  吴冠中的一幅油画并非在一处完成,经常十里、二十里地挪地方;画架画箱连同油画一起扛,他像山里的担货郎。有时他靠双手攀着树根爬上陡峭无路的山巅作画;作完画,他双手捧着油色未干的画幅,无法下山,于是只好先将画箱扔出,让它滚下坡去,自己则像儿童滑滑梯似地从坡上慢慢滑下去。

  大江南北,频繁奔波,他在艺术领域的造诣日渐提升。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为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2000年,吴冠中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200年来获得该职位的首位亚洲人。

  身负巨万的“穷人”

  在业界看来,吴冠中的精神正可用他的一本书名来概括,那就是“要艺术不要命”。他将西方形式结构同中国意境韵味有机结合,将中国绘画的精神与风貌推向了世界。他的画作在拍卖市场上高达几千万元,并屡创新高。

  1999年,吴冠中向中国美术馆捐献了10幅作品。2008年,吴冠中把得意之作《一九七四·长江》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此外,上海美术馆、浙江省人民政府及他的母校中国美术学院也收到过他捐赠的很多件作品。2008年,他将113幅市值3亿元的作品捐献给新加坡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馆长说,这应该是新加坡公共博物馆收到的价值最高的一份捐赠。

  然而,这位身负巨万的艺术大师,他的书房不足5平方米,除了靠墙两个装满画册和书籍的铁架子,就是临窗一张比课桌略大的书桌和一张椅子,椅子拉开几乎顶到了书架。

  2010年6月25日,吴冠中安静地走了,没有追悼会,没有遗产纠纷,他所有的画都捐给了国家。他以一生的心力践行着不负丹青的承诺,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人格上,他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中国名人成长故事篇3:李开复:我的成功来自母亲

  顽皮母亲

  1961年的三月,微风中带着丝丝春意,我家的小房子里却闹翻了天。因为已经42岁的母亲竟然再次怀孕了,而她肚里的那个小生命就是我。

  “生出来的宝宝身体可能会很弱,不要冒险,还是拿掉吧。”“科学界研究过,高龄孕育的宝宝,低能的几率要大一些。”一屋的亲朋七嘴八舌,极力阻止我来到这世上。

  但不管他们怎么举例子、讲科学,母亲都铁了心——“我的孩子个个都健康、聪明!”就是这样一句充满勇气而坚定的回答,赐予了我生命。高龄孕育和生产的艰辛,母亲默默承受,绝口不提。

  我是个特别顽皮的孩子,几乎不可能安静地在一个地方坐上半小时;上课特爱讲话,甚至惹得忍无可忍的老师用胶带封了我的嘴;为了能晚睡一小时,我把家里的钟表全调慢一小时,害得母亲第二天迟到……但母亲并不像其他家长一样对我严厉管教惩罚,反而觉得我非常有趣。

  我想,母亲一定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才能如此容忍甚至欣赏孩子的调皮和淘气吧。母亲陪我们玩游戏总是很投入,有次她跟哥哥玩水战,在楼上看到哥哥从楼下经过,就把一盆水全倒在了他头上,两人玩得开心极了,家里却变成了一片汪洋。

  曾有个邻居夸口,说他家水池里养了一百条鱼,我们全家都不信。几个孩子趁邻居不在家,将水池的水放干,一条一条地数鱼,只有五十多条!鱼被折腾死不少,气急败坏的邻居到我们家抗议,母亲一面道歉,一面偷笑,因为“数鱼行动”就是她亲手策划并带着我们干的。

  和这样的母亲在一起,我们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即便是现在,母亲也和我们打成一片。

  幼儿园的第一次跨越

  母亲的宽容和“顽皮”并非没有节制。一旦与我的成长、未来相关,她就会变得严肃起来,要求也非常严格,甚至没有一点通融的余地。

  在这样的教育下,当其他同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我已会背《九九乘法表》和古诗词了,我并不热衷于撒娇,我渴望长大。记得那一天,母亲告诉我:“明天送你去幼儿园。”我兴奋地在床上蹦跳着,仿佛一入学就是大人了。

  刚去幼儿园的几天,一切都很新鲜,连糖果都比家里的好吃,还有这么多同学一起玩儿。但好日子没过多久我就腻了,吃点心、唱儿歌,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就足够了,但我们每天都重复着吃呀唱呀,我连做梦都是听腻的儿歌……我跑回家,大声宣布:“我不上幼儿园了行不行?我要上小学。”

  母亲问我:“怎么了,幼儿园不好吗?”

  “太无聊了,老师教的东西也太简单了。”我一股脑地倾诉着。

  “你才五岁,再读一年幼儿园就可以读小学了。”

  “让我尝试一下好吗?下个月私立小学有入学考试。如果我的能力不够,我就没法通过小学的入学考试;可如果我通过了,就表明我有这样的能力,你们就应该让我去读小学。”

  母亲确信我不是一时冲动:“好吧,我明天去学校问问。”

  小学入学试题对我来说易如反掌。放榜那天,母亲陪我去学校,一下子就看到“李开复”三个字在第一名的位置闪亮。母亲像个孩子般激动地叫起来:“哎呀,第一个就是李开复,你考上了!”

  我也激动地抱住母亲哇哇大叫。那一刻,母亲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和自豪即便是过了几十年我也记忆犹新。原来,孩子一丁点的小成功都能够让母亲那么骄傲。感谢母亲给了我第一次跨越的机会,让我体会到了大胆尝试、积极进取的成功。

  在中国,父母不愿让孩子冒险尝试与众不同的东西,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其实,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心、选择能力和判断力是很重要的。

  严厉的慈母

  中国人总是把孩子的“听话”当作优点,但我的母亲更希望我学会“讲理”。

  考入小学后,我不免得意。每逢父母有朋友来家做客,我都要偷偷告诉他们我有多聪明、多厉害:“阿姨,我已经读小学了!”

  “真的吗?你不是才五岁吗?”

  “对啊,我跳级考进去的,还是第一名呢!”

  “那进去以后的成绩呢?”

  “除了100分,我连99分都没见过呢!”

  没想到,我刚夸下海口,第二周的考试就得了个90分,而且跌出了前五名。看到我的成绩单,妈妈二话不说,拿出竹板把我打了一顿:“打你是因为你骄傲。你说‘连99分都没见过’,那你就给我每次考100分看看!不只要好好学习,还要改掉骄傲的毛病。别人出自真心夸奖你,才值得你高兴。自夸是要不得的,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懂了吗?”

  “知道了。妈妈还生气吗?”

  “不气了,要不要躺在我怀里看书?”母亲的气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她每次的处罚都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让我永远牢记。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事就是躺在母亲怀里读书。有次考了第一名,母亲带我去买礼物。我看上了一套《福尔摩斯全集》,但母亲说:“书不算是礼物。你要买多少书,只要是中外名著,随时都可以买。”结果,她不但买了书,还买了一只手表作为礼物送给我。

  从那时起,我就整天读书,一年至少要看两三百本书。直到现在,书也是我不可或缺的朋友。

  42个月的陪读生活

  我10岁时,远在美国的大哥回家探亲。他跟母亲抱怨,怪台湾的教育太严厉,小孩子的灵气越来越少。母亲叹了口气:“唉,为了高考,有什么办法呢?”

  看着我整天被试卷和成绩单包围,承受着升学的压力,没时间出去玩,也没有朋友,大哥忍不住说:“这样下去,考上大学也没用。不如跟我到美国去吧。”

  母亲从没去过美国,她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教育,但却出人意料地保留了一份开明的天性。听了大哥的建议,她决定给我一片自由的天地。

  11岁的我来到了美国南方田纳西州的一个小城市,在这里的一所天主教小学读书。入学第一天,我就蒙了。虽然也学了不少英文,我却完全听不懂老师和同学们在说什么。

  幸好我还算聪明。有次数学课,老师问1/7换成小数是多少。我虽听不太懂英语,但还认得黑板上的1/7,这是我以前背过的。当我朗声回答“ 0.142857142857……”后,同学和老师都目瞪口呆,从不让学生“背书”的美国老师几乎认为我是“数学天才”。母亲得知后,显得比我还兴奋,因为我终于开始一点点适应这里的生活了。

  母亲一直不懂英语,但她每年都会花6个月时间在美国陪我读书,每天看着我去上学,唯一能做的是为我准备好吃的点心和晚餐,她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等我放学后听我聊学校里的事。这种陪读生活延续了整整7年,在每年陪读的6个月里,母亲要默默忍受语言不通、文化迥异的生活环境;而在她返回台湾,与我分别的6个月里,同样为我的学业操心着。

  别忘了你是中国人

  我在美国的第一年,母亲陪读6个月后要赶着回台湾料理事务了。上飞机前,她交代我两件事:“第一件是不可以娶美国太太。”

  “拜托,我才12岁!”我红着脸回答。

  “美国的孩子都很早熟,所以要早点告诉你。不是美国人不好,只是美国人和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都不一样。而且,我希望你做个自豪的中国人,也希望你的后代都是自豪的中国人,身体里流的是百分之百炎黄子孙的血……”母亲拉住我的手继续说:“第二件事,每周写封信回家。”

  我在美国接触到的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自信和果敢的种子。我很快克服了语言障碍,并在两年后的州级写作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人们都说,小孩子最容易掌握一种语言,也最容易忘掉一种语言。但我并未放弃中文学习,按照约定,我每周都会用中文给母亲写一封信。收到信后,她会逐字逐句地检查,找出错别字,并在回信中罗列出来。为了在信中尽量不写错别字,我到处找中文书籍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正是因为每周一封的中文家书,让我的中文没有被ABC慢慢侵蚀掉。

  逐渐长大后,我开始明白,母亲临走时叮嘱的两件事,并非简单地希望我娶中国妻子,记住母语,而是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梦,深深的中国情。她不止一次地提醒我:“别忘了你是中国人。”

  儿子是母亲最甜蜜的牵挂

  有人说:子女是父母最甜蜜的牵挂。对此,我以前还不大理解。当我有了孩子后,我真的体会到了这一点,也因此特别怀念那一段母亲把我揽在怀里的岁月。其实,每个人不管年纪有多大,他始终是母亲的孩子。无论我自己在事业上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在母亲眼里,我还是她的幺子,还是让她魂牵梦系的牵挂。

  1989年的一天深夜,我在美国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她问我大地震对我有没有影响?我对她说:“地震发生在加州,我住在宾州,那是几千里之外呢!”母亲并不知道美国到底有多大,但一看到大地震的新闻,她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远在美国的儿子。

  2005年,当我离开微软加盟Google时,微软公司决定起诉我,我知道我有麻烦了。深夜里,我佯装镇定打电话给母亲。在电话那一头,她坚定地告诉我:“一切都会没事的。不管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都是站在你这边,你永远都是最棒的。”

  隔着太平洋,我强忍住感动的泪水,没有在电话中失声。但放下电话后,我就再也忍不住了。我无比感动并深深地自责,感动的是母亲对我的真诚支持,自责的是我还需要母亲为我的工作操心。

  其实,除了我之外,对她的另外六个孩子,还有十几个孙辈,母亲的慈爱之情一样厚重。无论是哪一个孩子的问题,无论是工作、婚姻还是健康方面的问题,年迈的母亲总是牵挂在心头。但我相信,她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们给她带来的欢乐也会越来越多。母亲常常骄傲地说,她最大的财富就是她的七个优秀子女。

  母亲最高兴的事,是一大家子人团聚在一起。虽然这种时候并不多,但只要有机会,我们都会赶回台湾的家中相聚。这种最浓最浓的亲情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无法被隔断的。

  我很庆幸有这样一位既传统又开明,既严厉又温和,既勇敢又风趣,既有爱心又有智慧的母亲。她的教育既有中国式的高期望,也有美国式的自由放权;既有中国式的以诚待人,也有美国式的积极进取。如果说我今天取得了任何的成功,那么,这些成功都是来源于母亲的教诲、牺牲、信任和支持。

中国名人成长故事相关文章:

1.中国名人成长故事

2.中国名人的成长故事

3.关于成长的名人故事

    115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