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人士>

经历多次失败才成功的名人

臻炜分享

  失败只不过是暂时的,振作起来,你将重新开始一次成功之旅。学习啦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经历多次失败才成功的名人,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历多次失败才成功的名人篇1

  家车打车服务Uber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尽管他与一般的硅谷创业家不同,不是T恤加牛仔裤,而是一身合身的正式西装,但这位非典型的创业家,却很可能是引领下一波科技创新的灵魂人物。

  用Uber打车很简单,只需在手机上打开专用的App程序,就可以看到地图上各辆空车,然后点击按键叫车,屏幕上立刻就会秀出司机照片、名字与联系电话。当黑头车抵达,由于信用卡数据早已在App上登陆,因此用户上下车无需支付现金,就跟搭乘私家车一样方便。

  然而,想用创新方式让消费者像绅士、贵妇一样,背后却必须挺得住来自主管机关的管制以及地方出租车业者的威胁,这也是卡拉尼克被其他创始人推荐为CEO的原因。“知道我背景的人,就知道打官司对我就像回家般熟悉。”他说。

  创业曾破产

  今年37岁的卡拉尼克出生于洛杉矶,小学六年级就会编写程序,是个典型的硅谷小孩。1998年,他大四时,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计算机工程系辍学,与同学合作创办了Scour网站,让网友交换音乐、影片。可想而知,与美国Napster等音乐交换网站一样,他创立的首家公司遭到了30多家大型电影、音乐公司的侵权指控,要求赔偿2500亿美元损失。最后,他与同学被迫卖掉公司,偿付赔偿并宣告破产。

  关闭Scour网站的挫折,未能打垮卡拉尼克。打过难缠官司的人,绝大多数从此做事变得保守,但卡拉尼克不同,他反而变得更加强悍。“我属于比较少数的那群”,他说,经过这次教训后反而让他深信,新创事业总会颠覆惯性规则,法律上站得住脚,就无需屈服。

  31岁成千万富翁

  2001年他再接再厉,与朋友合作创立了RedSwoosh公司,采用类似的技术为内容提供商降低网络流量负担。在此期间,他曾付不起房子、多次赔到一文不名,直到公司渐渐有所起色。2007年,卡拉尼克以1700万美元卖掉RedSwoosh,那年他31岁,成为了千万富翁。

  Uber是他与两名友人在2010年于美国旧金山推出的服务,他们与租车公司签订合约,以iPhone作为计费跳表器,让高级出租轿车能在空闲时提供出租车服务。Uber上线四个月后,他就知道这个点子成功了,因为公司收到了旧金山市政府发出的勒令停止营业公文。由于Uber服务跳出了传统范畴,模糊了高级租车与平价出租车之间的界限,费率未经审查,车辆没有漆成规定颜色,并挑战了主管机关的审查制度,从而引发了传统出租车公司的群起抗议。

  在与律师讨论后,卡拉尼克不但不搭理公文,甚至还号召网友签署请愿书,发动以电子邮件向市长信箱反馈的活动,最后这纸公文不了了之,Uber的黑头车照样在旧金山满街跑。但当Uber服务进入其他城市,又在纽约、华盛顿、加拿大温哥华遇到了类似的阻碍。目前,Uber正发起对休斯敦市政府的请愿活动。“市政府只是在保护当地没有竞争力的出租车业者。”卡拉尼克说。

  用交通工具传送的业务,我们都会尝试

  他的强悍与耐心得到了回报。尽管Uber从未透露过营收,但《华尔街日报》旗下科技网站All Things D估计该公司今年营收将达到1.25亿美元。卡拉尼克对此不愿证实,但他得意的强调:外界估计的只是Uber抽取的佣金,而不是搭车总金额。而Uber今年7月举办的冰激凌车到家服务,一天就卖出了数万支冰激凌,成功展现了跨行业服务。“未来只要是用交通工具传送的业务,我们都会尝试。”他毫不掩饰公司扩张的野心。

  经历多次失败才成功的名人篇2

  廖容典是美国一家国际投资顾问公司总裁,他曾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百分比定律。

  这个定律说:假如你会见了10位顾客,只在最后一位顾客处获得了200元的订单,那么,你应该如何看待前9次的失败与拒绝呢?

  廖总进一步解释说:“请记住,你之所以赚200元,是因为你会见了10位顾客的缘故,而不是第10位顾客。每位顾客都让你赚了200/10=20元。因此,每次拒绝的收入是20元。所以,当你被拒绝时,你应该面带微笑,给顾客敬礼,因为他让你赚了20元。”

  日本日产汽车推销之王奥城良治也有类似的说法。

  他从一本汽车杂志上看到,据统计,日本汽车推销员拜访顾客的成功率是1/30,换言之,拜访的30名顾客中,就会有一个人买车。此项信息令他兴奋不已。

  他明白,只要锲而不舍地连续拜访29位后,第30位就是买家了。最重要的是,他认为不但要感谢第30位买主,而且对先前的29位更应该感谢,因为,假如没有前面的29次挫折,怎么会有第30次的成功呢!

  的确,一块岩石,在铁锤99次猛烈地敲打下,依然纹丝不动,第100次的撞击,终于使它轰然裂开……你会认为仅仅是靠这最后一击吗?当然不是!

  你肚子很饿,买了5块面包,当你吃完第5块的时候,你发觉饱了。你会不会这样想呢:早知如此,前面的4块面包就不用买了。当然也不能!

  面对人生中的所有挫折与拒绝,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并时常加以感谢,只有如此,我们每一步的付出才会有所收获。因为,最后的成功总是由前面无数次的失败累积而成。这便是“廖容典百分比定律”告诉我们的道理。

  经历多次失败才成功的名人篇3

  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

  马云,一张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脸庞,一派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一副两肋插刀、不计回报的古道热肠;以“光明顶”命名公司会议室,与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联网英雄人物“西湖论剑”。马云的种种言行,颇似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

  马云之所以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马云也曾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试想,如果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败后,听从了父母的劝告,去学习一门手艺,安安稳稳过他当临时工的生活,那么,还会有今天的马云,还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吗?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铁卢。尽管马云的英语在同龄人中显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数学却实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败北。这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后来踩着三轮车帮人家送书。有一次,他给一家文化单位送书时,捡到一本名为《人生》的小说。那是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给马云带来了许多感悟。高加林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对理想有着执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每向前靠近一步,就会有一种阻力横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又不得不面对重新跌落到原点的局面。

  从故事中,马云深刻领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这正印证了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于是,马云下定决心,要参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没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这一次,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而且这一次的成绩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时候,电视剧《排球女将》风靡全国,可谓家喻户晓。在那青涩但纯洁的时代,小鹿纯子的笑容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当然也包括当时的马云。不仅仅是因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败的精神。这种精神对马云日后的影响十分深远,“永不放弃”也成了马云的一种精神象征,影响了每一个阿里人。小鹿纯子的拼搏精神给了马云巨大的激励,他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开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复习准备。由于无法说服家人,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为了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特地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到浙江大学图书馆读书。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对马云的数学成绩失望的余老师对马云说了一句话:“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来,和同学对完答案,马云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结果,那次数学考试,马云考了79分。历经千辛万苦,马云终于考上了大学。

  对马云而言,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早已成为他生命旅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3358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