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必读书籍推荐
受竞争全球化、资源环境压力、金融危机、产业升级及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国内许多企业面临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的考验与挑战。企业转型主要包含三种形式:升级型转型、转移型转型和转行型转型。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转型必读书籍推荐,欢迎阅读!
企业转型必读书籍推荐:
1、宣布破产的日航如何在两年零八个月后重生
2010年初,在业界的一片唏嘘中,“民族的骄傲”日本航空公司申请破产。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宣布破产后仅仅两年零8个月,日航成功V形复苏,重新上市。
《日航重生:稻盛和夫如何将破产企业打造为世界一流公司》
有“经营之神”之称的稻盛和夫如何在短短几年内,使近乎强弩之末的日航从一个亏损508亿日元的破产企业摇身变为连连刷新最高收益纪录的世界一流航空公司?他如何在业界同人们的担忧和猜测中,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方案,妙手回春,导演了一场震惊业界的日航重生大戏?
本书作者采访了稻盛和夫本人、日航中高层管理者,以及日航的一线员工们,揭开了日航浴火重生的终极谜底。同时,由于日航内部长期发酵的组织问题并非日航所特有,而是许多大企业内部共存的痼疾,因而本书也为世界范围内的其他企业提供了企业改革的学习路径。
2、收购IBMPC 后联想的国际化之路
2004年12月8日,历时13个月的谈判结束,联想与IBM分别在美国和中国宣布了联想收购IBM PC的并购案。一场战役的结束,往往是另一场战役的开始,至此,打造新联想的国际化转型之路拉开帷幕。《联想涅槃》以海量一手资料带你走进联想这段涅槃的十年。
《联想涅槃》
《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李鸿谷跟踪联想多年,完成了这本绝佳的企业转型和国际化案例读本。
本书聚焦联想收购IBM PC后国际化转型的10年(2004-2014),披露了大量不为人知的故事:收购IBM PC和摩托罗拉的谈判细节,与惠普、戴尔、宏碁竞争的台前幕后,以及在全球PC行业波澜壮阔的更替演变背景下,作为一家中国企业,联想在世界舞台上的竞技及其间每一个参与个体命运的改变。270小时录音资料,330万字记录草稿,李鸿谷采访了包括柳传志、杨元庆、IBM前CEO 彭明盛等在内的业界领袖,安谋前CTO/COO都铎•布朗、惠普副总裁丁利生、TPG创始合伙人吉姆•考特、美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顾维廉、中国网通前CEO田溯宁等联想董事,以及数十位联想高管。打造近年来最杰出企业传记。
2005年,最后一刻,联想收购IBM PC险些翻盘?
2009年,放弃CEO杨元庆?
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谷歌当道,联想出局?
关于联想,以及联想经历的PC和PC+时代,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这里。
《联想涅槃》这本书写在联想并购IBM PC业务十年后,当年这场战役也被业界奉为经典。很多联想国际化过程中的故事都在其中。此外,李鸿谷爆了我不少料,比如我第一次发的电子邮件、我与巴塞的趣事,以及我儿子18岁生日时我写给他的信。这是一本激情创意与细腻斟酌相结合的好书,写得很精彩。——杨元庆,联想集团CEO
3、互联网之下,海尔如何变革
海尔被奉为互联网时代,传统制造型企业转型最佳样板。以下三本书,带你全面了解海尔的转型之路。
《海尔新模式:互联网转型的行为路线图》
本书为读者生动而深刻地展示出海尔互联网模式转型的“行动路线图”和“知识地图”,将读者带入海尔“网变”的“真情实景”,同时呈现出企业“网变”需要的知识框架,在深入解析海尔应对数字化“商业地震”的逻辑与思路中,以全新的角度呈现出海尔的“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
《海尔再造:互联网时代的自我颠覆》
作者全面地分析了1984年张瑞敏任职海尔以来,白色家电行业的全球竞争格局,从企业文化建设、组织结构、战略定位等方面,研究海尔30年中3次持续性变革的历史流变,并基于西方管理学相关理论以及作者进驻海尔产生的一手资料,具体分析了海尔模式中“自主经营体”、“人才解放”、“激励机制”、“委托代理关系”等创新性模式,并分析海尔能够完成持续性变革的机制。
《海尔转型:人人都是CEO》
互联网时代下的海尔,以变化拥抱变化,于2005年启动了“人单合一”管理模式改革。本书作者跟踪调研海尔16年,从管理、薪酬体系、财务系统改革、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9个方面对海尔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进行了细致且深入的介绍。
4、传统企业转型难?周鸿祎开出的互联网方法论
在很多方面,周鸿祎都是互联网领域的颠覆者。他重新定义了“微创新”,提出从细微之处着手,通过聚焦战略,以持续的创新,最终改变市场格局、为客户创造全新价值。他第一个提出了互联网免费安全的理念,也由此让奇虎360拥有了超过4亿的用户。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360掌门人周鸿祎唯一亲笔作品,解密360产品秘籍和互联网观,为传统企业转型提供系统方法论。在本书中,周鸿祎首次讲述了自己的互联网观、产品观和管理思想,厘清了互联网产品的本质特征和互联网时代的新趋势,列举了颠覆式创新在现实中的实践和应用。本书首次解密360的产品秘籍和盈利模式,同时,针对目前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焦虑,也提出了一套系统解决方案。
IBM为中国企业转型量身定制了本指导手册
在一批批中国企业崛起、复兴、走向世界的同时,也逐渐面临新的焦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转型,就是死路一条。即使是有百年历史的IBM,也是经过了数次成功的转型,才做了如今的基业长青。 它的管理智慧和转型经验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
《智慧的转型》
本书汇聚了IBM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实战案例,以观点文章加案例解读的方式,贴近企业实践,为更多的管理者提供关于通过转型重塑优势的专业而深刻的指导。《智慧的转型》全部取材自中国企业,包括海尔这类一流企业,从智慧转型、财务转型、IT转型、供应链转型、销售与市场营销转型、人力资源转型六个方面,谈IBM帮助企业取得卓越价值的方法和经验,以期给企业界、业界、学界以及广大社会共享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5.面对传统企业的互联网焦虑,亚伦·夏皮罗说这是解药
《用户战略:转型焦虑的终极解决方案》
如果你还在尊奉“客户至上”的理念,那你就落伍了。
世界顶级数字营销公司HUGE首席执行官亚伦·夏皮罗,在对财富1000强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策略等研究,以及一系列实际咨询案例的基础上发现,在当今以数字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商业环境中,“用户”是企业最有力的增长引擎——所有通过数字媒体和技术与公司发生关联的人,都是你的用户,哪怕他们还没有为你的产品或服务付过一分钱。他提出了一个“用户至上型”框架,囊括了数字化时代企业内外部最关键的成功要素,教你如何围绕用户体验,将数字技术融入销售、客服、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公司活动的各个方面。可以说,这是当今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应对转型挑战的必读书。
为你推荐10本书(经管、社科)
经管类书籍推荐
1.《世界经济简史》
龙多·卡梅伦,拉里·尼尔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推荐理由:经济史是了解世界经济来龙去脉的必备。把经济史写的有趣非常困难,如果你嫌他还不够有趣那就应该让你看看萨缪尔森的美国经济史。——崔鹏
2.《货币野史》
菲利克斯·马汀著(有kindle版)
中信出版社
推荐理由:不用理野史两个字,可以把它当作理解货币和银行业务的一本入门书籍。——李洋
3.《红色资本》
卡尔·沃尔特/弗雷泽·豪伊著
东方出版中心
推荐理由:这本书在当下看特别具有意义。它讲解了中国金融市场上的各种角色,以及其脆弱性。——李洋
4.《打败洛克菲勒——新闻人与标准石油公司的战争》
史蒂夫·温伯格著
中信出版社
推荐理由:鸡蛋和鹅卵石的对决,也是一位具有新闻理想的女记者和一位具有商业理想的石油大亨之间的世纪之战。——林仲旻
5.《未来,你一定要知道的100个超级趋势》
拉斯·特维德(Lars Tvede)著
财信出版社
推荐理由:这本书目前只有港译版本。预测未来是件不可能的事,但这不影响你知道一些Super Trends。而且作者的才华差一点让烂书名给掩盖了,虽然说起来并没有100个趋势。他认为未来7个产业会在全球鹤立鸡群,并解释了Why。它们是:金融、房地产、大宗商品、替代能源、基因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奢侈品行业。——李洋
社科人文类书籍推荐
1.《穷忙》
戴维·希普勒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推荐理由:作者曾是《纽约时报》的一名老记者,普利策奖得主。本书可看作是他对美国底层人群的一本采访集,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个案分析美国这个繁荣国家的贫困问题,涉及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税收和福利、性别、地域等各个层面。虽然讲的是“苦难”故事,但并不煽情,看得出来,作者还是与描述对象之间保持了适度的距离感。——倪妮
2.《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
黑川雅之著
河北美术出版社
推荐理由:审美很重要。通过这本小书也可以看到日本人的文化,以及他们的思考方式。——李洋
3.《理性选民的神话》
布赖恩·卡普兰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从另一个角度看民主的社会作用。这样也许你应该对民主的阴暗面有所了解。大多数人的决策也不一定是最有效的。看这个书的投资者可以感知一下市场误认有多严重。——崔鹏
4.《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增订版
唐纳德·A·诺曼著
中信出版社
推荐理由:一本被翻新的老书。算是一些设计理念的普及,诺曼一直在强调设计注重使用需求和融入日常生活。听起来没什么新意,毕竟已经20多年过去了,不过你确实会在阅读中感觉到如今身边出现的一些产品设计,多少带着诺曼的思考痕迹。——牙韩翔
5.《记忆的风景》
杜威·德拉埃斯马著
后浪出版公司
推荐理由:这本书有点偏门。德拉埃斯马是一位心理学家。在这本书里,他站在文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的交叉路口,带领我们重新翻阅那些和记忆相关的文学作品。普鲁斯特、博尔赫斯、伍尔芙等人都对此饶有兴味。不过我们几乎不可能穷尽人类记忆的方式,也无法解释诸如“时间为什么如然变快了”这类问题。记忆和时间一样,因为不可解而令人着迷。——赵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