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的定义>

道德教育对人生的意义

小兰分享

  道德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又称为品德教育,是一个概括词,一般用来描述对孩子未来在个人和社会生存有帮助的教学。为培养良好的品性,而加以教育的训练。内容包括智慧的启发、良好习惯的养成等。道德教育对人生有什么意义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道德教育对人生的意义,欢迎阅读!

  道德教育对人生的意义:

  小孩子进入小学以后,由于生理机制已经从纯先天生命阶段转入了向后天生命阶段的过度时期,但是,这一批孩子在学龄前都普遍的道德文化教育不足,道德品格的培养几乎完全空白。家长和幼儿园基本上都是让孩子们的品格教育放任自流,只是单纯重视知识的教育,而严重缺乏品格培养,放任孩子们禀性的释放和不良习性的形成。孩子们不仅心灵未启,而且意识中的道德品格呈现着空白。然而道德的能量却又是需要品格进行承载的,没有品格的规范制约后天意识,则道德能量和诵读深入都会受影响。

  所以在制定相关策略时,对于进入学龄以后年龄阶段的经典诵读,要注意同步安排和加强《弟子规》的诵读、讲解、辅导;强化感恩心、宽恕心、忠孝心品格的培养。这种品格培养一定要同步抓住,并且要与诵读《老子·德道经》高度配合,以诵读《老子》为主,《弟子规》为辅,两者相辅相成,主次分明。

  《老子·德道经》,能够培育道德的心灵,开慧益智,既有益于道德品格的形成,同时能够提供高品质的道德能量营养心身,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人们由于从小都缺乏良好的道德文化教育,从小到大在道德品格的培养教育方面,大多数人都是缺如状态;因此后天的意识系统中,严重缺道德品格的规范;后天意识不转变,不合符道德规范,那么先天系统也就无法真正进入。

  所以,《弟子规》,《格言联璧》,不论是在德慧智教育中,还是在德真道教育中;不论我们处在什么年龄段和生命期,这一课都必须全力补上。对于高中生以上年龄段(包括高中生),以及成人等的双可教育,也同样要注意加入《格言联璧》等品格培养补课等内容。

  用《弟子规》和《格言联璧》,规范我们的后天意识和行为,培养道德的品格。老子学院的德真道教学和中心的德慧智教育,都要高度重视这一教育环节,列入重要的学习实践课程之中。将培养感恩心、宽恕心、忠孝心,作为重要教育原则列入计划之中。

  教案的制定要高度重视将品格培养和能量提供同步一体抓好。要正视当前的人们,不论老幼,全都是品格缺如,包括我们老子学院的那么多学生,全都如此。如果不高度重视对品格的培养和校正,主动制约改变禀性与习性,那么诵读的效果将会严重失真。难以事半功倍。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人常说:一个人没有知识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可见,作为一个人,这三样哪样也不能够缺,但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道德行为了。因为纵使一个人有很渊博的知识,很强壮的体魄,但如果德行败坏,那他只会给国家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现在的社会,由于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潮流的侵袭,以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育。青少年涉世未深,自控力差,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没形成,极易受到暴力、金钱等不良思想的诱惑和侵蚀。再加上现在的孩子不比我们小时侯了,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们在物质上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但精神世界却极度空虚——没有理想、目标,缺少责任感,自私、任性、惟我独尊,尤为突出的是在道德行为上的严重缺失,既少尊师重教的意识,也缺少爱父母、友同学的心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所以,道德教育刻不容缓,责任重大。

  再看我们现在许多家长和老师,为了孩子的前途,加大投资,倾注精力,请家教、购书籍、买钢琴、参加各类辅导补习班、特长班等,整天忙的不以乐乎,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学生每天在书海中徘徊,对于学生的心理思想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有时候对于问题孩子,方法简单粗暴,没有去与他多沟通,循循善诱,引导他形成正确的认识,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身边,许多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与同学和睦相处,而且有的曾经那么单纯可爱的孩子却染上了不良的恶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多么令人可悲。我们扪心自问,这难道是孩子的过错吗,不是的,是我们的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

  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是坏孩子。孩子的道德行为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有关系,所以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家长尤其是我们搞教育的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道德行为教育。我们教师应把德育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人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曾听到这样一个小故事,听后很有感触,一个因大意误诊病人的医生,在死后被打进第一层地狱,而一个不好好搞教育的老师却要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这是为什么?因为医生医治的是人的身体,而教师却是塑造人类灵魂的,你要教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处事,你不仅肩负着学生的知识教育,更肩负着学生的道德教育。一个人知识能力的高低,对他的一生有一定影响,但品德的好环,则影响他的一生。也就是我们知道的一个知识能力不足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一个道德不足的人却难以用知识来弥补的道理。因为一个品德良好的人,即使智力水平不高,他照样可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做贡献。所以,德育为先、德育为首应该成为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坚持的教育方向,同时我们还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与合作,不仅要强健学生体魄,更要做到文明学生精神,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呵护那颗颗幼小的心灵,塑造一个个充满了“爱”的灵魂,让他们不仅拥有知识,还要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我们应教会学生认识真善美,追求真善美,创造真善美。

  人们常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的,我们决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输在德育的起跑线上、做人的起跑线上。因为拥有好的品行和健康的性格,孩子才会健康茁壮地成长,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比什么都重要!

  道德教育内容包括:

  道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教育,进行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环境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一) 个人品德教育

  个人品德是个人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完善、自觉的和稳定的倾向。个人品德与政治观点等不同,在不同背景的人群中容易产生共同的理解,不易产生明显的分歧。这部分内容即古人“修身”的内容。

  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个人品德教育,应进行现代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教育;进行中华传统美德和文明社会应具备的品德教育。其主要内容如下。

  ——正直、善良,诚实,宽容。这些品质为人们所公认,并容易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仅仅把这方面的品质看成是对他人生活的适应,而不是主体人生活的需要,那么这种道德就必然是表面的,注重法律的。 ——勤奋学习、工作台的品质。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刻苦勤奋,珍惜时间,有责任感,坚持不懈是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责任感、有毅力、自制力这方面的品质虽然被教育者认为是重要的,但学生却并不容易意识到,同时也是最难具备的。这类品德更多地突出了道德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能力,其特点是不易通过短时间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甚至没有特定的道德行为作为其载体。这方面的品德体现出学生对于其个人行为和个人欲望的控制能力,是内在的。

  (二) 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是学生的安身立命之地;家庭,也是学生的真情爱意之田。社会在进步,人心更重要;家庭在变革,美德值万金。

  家庭美德教育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珍爱家庭、孝敬父母、勤劳俭朴及文明礼貌的教育。人的生活从家庭开始。教育学生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家人,尊敬、关心父母,听从他们的教导和指点。无论大中小学生都要参加家务劳动,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学生有条件的可以勤工俭学,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教育学生在生活上力求节俭朴素,不追求奢侈享受。虽然有的学生家庭生活条件较好或很好,但还是提倡勤俭朴素,在生活上不要攀比,不要追求高消费;在生活上要互相谦让,互相照顾,这样家庭才能安宁幸福。

  (三) 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开成的调节行为规范和良好风尚,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过去的运动和动乱,尤其是“”十年浩劫,造成的社会道德水准下降,不讲社会公德的遗毒深远,因此社会公德教育应成为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注重仪表,维护尊严。追求内在的心灵美与外在的仪表美的统一。还要教育学生懂得人格和国格的关系,自觉维护国家、民族和自己的尊严。

  ——遵守公德,严于律己。这是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的基本行为要求,是社会生活中最起码的文明行为规范。此项内容要从小抓起,常抓不懈,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教育,增强文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做社会的主人。

  ——真诚友爱,礼貌待人。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文明礼貌要求。要使学生懂得真诚友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相互友好的尊重的桥梁。要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礼貌的言谈、举目和态度。

  (四) 环境道德教育

  环境道德,指人们为维护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所必须正确处理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全人类的社会公德。当前世界范围内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环境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可持续发展,乃至关系到人类的存亡和兴衰。环境道德超越制度、国家、民族、宗教、信仰之不同的时间、地域之差异,60多亿人都必须恪守。但是,过去长时期只重视调节、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教育,而忽视了调节、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道德教育。

  通过环境道德教育,使学生了解、认识环境,掌握一定环境知识,产生热爱环境情感;学会保护环境的技能,恪守保护环境的规范、准则,以使人类共同生存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知识、环境情感、环境道德行为的教育,培养学生环境道德意识和保护环境技能的教育。环境总是比较复杂,涉及很多方面。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很多。它既包括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领域,又包括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和环境道德修养。环境道德是人类公德,是人类根本长远利益所在。任何国家的、民族的、团体的、个人的局部利益、眼前利益,都必须服从人类最高公德。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正体现了人类最伟大的人道主义思想。


道德教育对人生的意义相关文章

1.最有教育意义的文章

2.痛苦和磨难的人生意义

3.论道德教育对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促进作用论文

    586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