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网络营销案例分析_可口可乐公司网络营销案例
网络营销作为新的营销方式,将成为企业竞争的锐利武器。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可口可乐网络营销案例分析,欢迎阅读!
可口可乐网络营销案例分析篇1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日渐成熟,网络媒体平台也逐渐丰富,这个平台背后日益凝聚起越来越多的休闲食品和饮料的重度消费群体。如何选择与利用网络媒体平台推广自己的品牌和产品成为众多食品企业思考的焦点。
2006年3月份,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与腾讯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主题为“要爽由自己,畅享3DQQ秀”的新闻发布会,双方宣布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手打造全新的3D互动在线生活。可口可乐公司同时宣布,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可口可乐网站将借助腾讯最新推出的3DQQ秀网络虚拟形象,全面升级为中国首个运用3D形象的在线社区。
带有3D人物形象的可口可乐广告
这一拥有丰富活动内容和表现方式的网上娱乐空间的建立,无论对于可口可乐还是腾讯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而它所带来的营销冲击波更是令业界侧目。
合作的缘起
年轻人一直是可口可乐在市场定位和推广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可口可乐会不断发现他们所喜欢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例如体育、音乐、旅游、时尚,还有网络生活等等。从2005年起,随着与九城、天联世纪、联想等的合作,网络营销逐渐成为可口可乐整合营销的重头戏。
可口可乐在整合营销上一直寻求突破和创新,在网络营销平台上的选择上也青睐于注重创新和互动的优秀媒体。
早在新闻发布会之前,可口可乐与腾讯就有了多层次的合作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可口可乐发现,腾讯不仅拥有目前网络媒体中最庞大的年轻用户群,其不断完善的360度服务也已经深入到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用户的活跃程度,还是其资源平台例如QQ秀、QQ宠物、Qzone等都是非常独特和具有创新性的。可口可乐的网络营销活动与这些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络内容进行嫁接,而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广告投放上,正是想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和消费者达成沟通,在传递流行的、快乐的内容同时实现品牌推广的目的。
线上线下双管配合
可口可乐与腾讯的战略合作通过线上与线下两个通道双管齐下并相互配合。
线下采取了Q币卡、外包装、海报和户外广告等合作方式(主要为合作身份的体现);而线上合作除了传统的硬广告投放以外,主要采取了以3D秀为核心,以QQ主题包和Qzone为辅助的创新性业务合作方式。这一方式无论在资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上,还是品牌推广的效果上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传统营销掀起红色风暴
围绕此次合作,可口可乐不惜重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在产品包装、户外广告和终端卖场广告等传统营销媒介上频频体现与腾讯的合作关系,力求将双方的品牌影响和活动效果最大化释放。
从2006年3月到6月间,可口可乐在“3D秀—金盖促销”、“可口可乐主题包装活动” ,以及“世界杯”促销活动中,投放了近15亿的含有腾讯公司企业标识的包装。在约27个主要城市投放了含有腾讯公司企业标识的户外广告,包括车身、车站广告牌、大型户外广告牌等;在96个主要城市超过550,000家零售终端投放了含有腾讯公司企业标识的促销POP,并在各类型零售店设置了超过84,000个大型堆头陈列。
似乎是一夜之间,全国掀起了一股声势强劲的红色风暴。
网络营销又推娱乐大潮
在线下活动如火如荼的同时,网络活动也是层出不穷。可口可乐借助腾讯QQ先后发布了魔法表情、可乐主题包、3D QQ秀等活动内容,并受到了年轻网民的热烈追捧。
可乐主题包围绕一个主题(时尚元素、品牌、产品等),对QQ皮肤、对话框场景、表情等资源进行整体创意包装,嵌入可口可乐的品牌和产品形象元素,从而呈现给QQ用户新鲜的娱乐体验和视觉感受。可乐主题包以QQ客户端为载体,拥有庞大的受众基数,是网络产品与消费品牌深度结合的典范,推出短短1个月,可口可乐Skin的下载量就达到了430万次。
而最引人注目的活动内容是核心合作项目——3D QQ秀。
3D QQ秀是腾讯公司推出的最新产品,也是虚拟形象技术的革新创举。它一改过去网络在线沟通时的单调,升级成为独具个性的立体沟通方式。虚拟的人物形象按照消费者的需求量身打造,每个参与者都能通过“购买”使自己的网络形象在发型、服装、动作等方面独具特色,甚至可以伸个懒腰或相互拥抱。活泼、新鲜的娱乐形式令网络生活个性十足,顿时成为时尚潮流的风向标。
借助腾讯独特的技术优势,可口可乐iCoke网站实现了由2D到3D的全面升级,成为中国首个成功运用QQ娱乐平台的品牌在线社区,并依托腾讯5.3亿注册用户资源,为年轻消费者提供了具有革命性的沟通体验模式。
在此次合作中,腾讯特别为可口可乐的明星代言人,包括刘翔、S.H.E、张韶涵、潘玮柏、余文乐和李宇春等特别制作了3D QQ秀酷爽造型。通过3D技术特制代言人形象,可口可乐为年轻消费者提供了与偶像们亲密接触的另一个舞台,巩固了可口可乐在众多年轻人心中的特殊地位。
3D QQ秀取得了巨大的营销效果,不仅使可口可乐在产品销售层面得到良好的收益,更重要的是触发了年轻人的兴奋点,加强了可口可乐同消费者的沟通。同时,由于腾讯3D秀商城iCoke专区所有物品均可用iCoke积分兑换,大大增加了活动号召力和参与人数,增强了腾讯的用户活跃度与媒体影响力。
网络营销实现三方共享
可口可乐与腾讯的战略合作,完美的诠释了可口可乐一贯坚持的品牌路线,即用创新的手段加强同年轻消费者的沟通,并带给他们最热门的潮流和文化。
可口可乐通过在腾讯的广告投放以及与QQ特色业务(3D秀、QQ主题包、Qzone)的合作,覆盖并深刻影响了亿万年轻消费者。在腾讯的助力下,iCoke网站焕然一新,在娱乐和互动方面跨上了新的台阶,并立即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目前已拥有超过120万的忠实用户。同时,一系列的活动推广也巩固了可口可乐在众多年轻人心目中的品牌形象。
可口可乐与腾讯的合作,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双方都进行了紧密的配合。双方的品牌形象及产品服务加以捆绑,相互渗透,相互提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也展现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即均赢关系下的娱乐营销模式。在此模式下,企业与媒体以及消费者三方形成了利益分享的局面。企业推广了品牌,提升了销售;媒体扩大了知名度,增加了浏览量和用户群;消费者获得了双重消费体验以及较高的附加值回报。
本次合作,在让可口可乐感受到互联网营销巨大魅力的同时,也成为备受业界和媒体关注的网络营销年度创新成功案例。
可口可乐网络营销案例分析篇2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互联网上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人们的注意力. 对可口可乐这一百年老牌子而言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因为它产品单一, 口味一贯, 在传统媒体上又有着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 人们闭上眼睛都能想出它的样子和味道, 那么还需要人们睁大眼睛去互联网上寻找吗? 它的网站会因为无人光顾而变得惨淡经营毫无竞争力吗? 可口可乐从来不会放弃任何宣传自己的机会, 并以一掷千金而著称, 所以可口可乐不会对青年人主宰的互联网说"不", 并且大举投入, 用尽高招, 来访者无一不对之留下深刻印象, 并再三光顾, 其多采的营销手段获取了极大的成功.
可口可乐作为全球软饮料的第一品牌,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其产品遍布世界各地, 它占据了全球软饮料市场的50%, 其他任何竞争对手都无法望其项背. 公司成立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被<金融世界>杂志评为全球最有价值品牌, 甚至被评为中国最知名外国品牌, 其市值总额在<财富>500强中名列第三. 在“1999年全国城市消费者调查”中, 可口可乐在同类产品中又一次高居榜首,夺得市场占有率、最佳品牌及知名度三项桂冠。
可口可乐起源于1886年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城一家药品店的后厨房。店里的药剂师约翰·彭伯敦一直在试做一种不含酒精的可口饮料,并且终于配制成功。他去世前的4年把发明权出售。在其后40年内,世界上无人不知可口可乐。无论是在经济危机中,还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可口可乐都参与其中,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二战期间,可口可乐总裁罗伯特·伍德鲁夫下令以5美分一瓶的价格向服役军人兜售可乐。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却给了可口可乐公司一只诺亚方舟。他们大发战争之财,却被誉为爱国行为。 可口可乐激发了美国士兵的士气,同时也紧紧抓住了每一个士兵的心。难怪伍德鲁夫后来感慨地说,可口可乐的真正黄金时代是在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时候。二战后一本畅销书的作者说过: "美国与民主, 火腿, 汉堡包, 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已经成为了美国历史的一部分, 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 可口可乐作为一支社会力量,影响着不同的时代,而时代也影响着可口可乐。可口可乐 往往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更多地用行动去影响时代。 1979年可口可乐重返中国,至今已在中国投资达11亿美元。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在中国建立了23家罐装饮料厂,形成了辐射全国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年销售额近百亿元。随着中国民族饮料品牌的蓬勃发展,可口可乐的市场营销策略在1999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明明白白地放弃了多年一贯的美国身份。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可口可乐正在大踏步地实施中国本土化。
可口可乐的产品早为人们所熟知, 所以在其网络营销策略上, 将可口可乐定义为具有文化内涵的品牌, 而不仅仅只是一种饮料.从其品牌悠久的历史出发, 传承了美国文化那种巨大的包容性,强烈的扩张欲和旺盛的生命力, 更强调了它与美国文化发展难以割舍的血缘关系, 重点定位在培养各阶层顾客对可口可乐品牌的忠诚度上. 在可口可乐站点的首页及各栏目的首页上都以可口可乐所特有的红色为底色, 动感十足, 以活力充沛的健康的色彩形象为主体, 突出了可口可乐的广告语"活力永远是可口可乐". 但在"带它回家"这一页中底色却是白色, 三只憨态可掬的北极熊正在痛饮可口可乐, 原来可口可乐也是北极熊们的至爱, 面对如此画面, 你还犹豫什么, 快带可口可乐回家, 也带着可口可乐为你提供的各色墙纸屏幕保护回家. 正是这些花哨的小东西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目光.
"可乐"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 其特点是一次性, 感性化, 表层化和快捷化, 可口可乐公司在网上创造出的可乐文化, 并不期望网民会点击鼠标来购买可乐, 而是要大众时刻惦记着这一站点, 记住那种特有的红色, 记住可口可乐. 美国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实用主义, 可口可乐在网络营销上是极其认真的, 它向全网渗透扩张的意图也是十分强烈的, 与网民交互中获得信息的欲望更是实实在在的, 在调查栏目中所获取的数据对于认真开展网络营销, 并且拥有一支数据分析队伍的企业而言, 是一笔无可估量的财富, 它将在站点改进, 建立客户数据库, 开展精确营销, 个性化服务和培养顾客忠诚度, 增强品牌竞争力等方面发挥极其巨大的作用.
互联网的出现, 对任一知名企业的产品和品牌都形成了新的挑战, 每一次网上浏览, 页面访问, 标记的点击, 反馈表的填写, 资料的下载等, 都是对旧品牌观和传统营销方式的冲击, 对全球品牌的重新排序. 对可口可乐公司而言, 互联网不仅只是一种好玩意儿, 而是成败攸关的东西, 接触大量信息是进行决策时必不可少的, "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与消费者沟通, 从我们得到的资料来看, 我们与顾客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 "这是可口可乐公司建立
网站和运兴网站的准则. 目前, 针对消费者日益推崇瓶装水、天然果汁和茶的趋势,可口可乐公司新任首席执 行官达夫特承诺将对公司核心业务进行重大调整. "可口可乐公司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不失时机着手开发新的饮 品. "而开发新产品所需要的大量调查数据将来源于往上调查. 那么, 在网络这个变幻莫测扑朔迷离的虚拟世界里, 可口可乐品牌的百年辉煌是否会败于那些尚处于幼儿时期的网络新兴行业? 它刻意经营的站点是否会逐步蜕化成只有少数可乐迷光顾的站点? 这一切还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是可口可乐所深知的: 只有在网上分毫不差的满足顾客的需要, 建立新的声誉, 才能再造网上名牌, 成为真正的"永远的"可口可乐
>>>下一页更多可口可乐网络营销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