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案例>

个人努力成功的例子

臻炜分享

  不管成功的道路是多么的遥远,当你开始努力踏出第一步时,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一切成功都从努力开始。学习啦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个人努力成功的例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个人努力成功的例子篇1

  车市村的吴用勤奋好学,事乡里出了名的才子。吴用的同窗好友晁盖,很喜欢吴用的才学、人品,两人结为生死兄弟。看看到了大考的日子,吴用想到汴京赶考,可他家里很穷,盘缠不够,上不了路。这事被晁盖知道了,他亲自送了一百两纹银。对吴用说:“兄弟,盼你能中个头名状元,为咱家乡的父老增光。”

  吴用有了银子,欢欢喜喜登程了。他夜住晓行,一路风尘,进了汴京。入考场三篇文章作罢,被主考官看中,要点他第一名。这事一传出,倒气恼了一个人,他就是当朝太师蔡京。他看了吴用的文章,果然满篇锦绣,蔡京也不由赞叹:果然是个人才。想到吴用草莽小民,竟没给自己送礼,没到自己府上参拜,点了吴用状元,能给自己穿一条裤子吗?他又取过第二名的卷子,一看正是自己的外甥。老贼心里有了主意,干脆来个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可那几位主考官都力荐吴用,文章已送到天子那里,要除掉吴用,还得找个借口。老贼看见“吴用”两个字,鬼点子来了。他连夜叫外甥参拜几位主考,自己亲自早朝面君。他对宋天子说:“我看见吴用的文章写得虽好。可这名字不太吉利。若点他为状元,举国上下都知道新科状元叫“无用”,成何体统?万岁的脸面往哪里搁?”宋天子对蔡京是言听计从,听了蔡京的话,认为有理,就说:“传孤家旨意,把吴用除名,永不录用。”头名去了,自然该点第二名,蔡京的外甥被点为头名状元。几位主考官虽知道这里头有私弊,可受了蔡京的厚礼,更知道蔡京手握朝政大权,谁敢得罪?

  吴用很恼火,回到郓城。眼看朝政昏暗,天下大乱,就和晁盖占据水泊梁山,杀富济贫,举起了义旗。

  个人努力成功的例子篇2

  在北京城里,你可能会看到这样—位送花人,他戴着红鼻套,脸上画着大大的微笑,身上穿着马戏团里小丑表演时穿的罩衫。他就是北京小丑花店的老板——宋广斌。

  宋广斌今年29岁,是一个十分健谈的小伙子。早在两年前他就有这个想法了。2004年,宋广斌还在从事餐饮行业。有一次,他路过西单商场,看到路边有不少卖花的小姑娘。虽然这些小姑娘吆喝得挺起劲,可真正停下来买花的人没几个,人们大都匆匆而过。当时,宋广斌感觉这些卖花姑娘的叫卖还不如商店门口用来做促销的充气玩偶吸引人。于是,他就开始琢磨:如果卖花的人衣着特殊些是不是就能吸引住顾客的目光?那扮成小丑卖花呢?就算大家当时不买我的花,可他们心里多少也会留下些印象,以后有购买鲜花业务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就会想起有个扮成小丑的卖花人。从那以后,宋广斌的心里就一直在惦记开一家小丑花店。

  功夫不负有心人。宋广斌的小丑花店终于在今年开起来了。开业的时间,他特意选在了去年5月l4日“母亲节”那天。当天,宋广斌就做了700多元的生意,这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宋广斌说:“我的花店小,手里的资金也有限,做不起广告,但我本身就是一个活广告。我去送花,走到哪里都会招来路人好奇的目光。”据宋广斌介绍,有一次,他正骑着电动自行车去送花,发现有一个外国朋友骑着自行车从后面赶过来,和他并排骑行的时候一个劲往他这边看。正在宋广斌纳闷的时候,这位外国朋友突然猛蹬几下,停在他前面20多米的地方,掏出相机开始拍照。“噢!原来是看我的装扮新奇,给我拍照啊!”宋广斌这下明白了,于是他特意停了下来,让他拍个痛快。“当时我心里特自豪。原来不光是我们中国人没见过我这样送花的,就连外国人也觉得新奇,看来我开花店的思路还行!”

  宋广斌送花时的交通工具就是—辆电动自行车,因为业务多,电动车每天都要充电。谈到最让他高兴的一次送花经历,宋广斌很是兴奋。他说:“有一次,—位先生要在结婚纪念日送花束给太太,他精心挑选了365朵玫瑰,要我送到他太太所在的南三环的单位。我走进这位先生太太的单位时,办公室里的人都很惊奇,那位太太高兴得要跳起来,大家也纷纷要求与我合影。”

  有的顾客会要求具体送花的时间,为了能准时把花送到顾客面前,宋广斌每次都提前1O多分钟出发。他说:“宁可我提前到—会儿,在外面等几分钟,也不能让顾客等我,这关系到花店的信誉问题。做服务行业,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守时就是诚信的重要表现之一。”

  几个月来,他如同马戏团里的小丑一般戴着红鼻套、穿着小丑服为顾客送花,这种个性化的服务加七良好的信誉,使得花店生意越来越红火,临近春节他的送花业务更加忙碌。

  个人努力成功的例子篇3

  1984年,她出生于太原市清徐县吴村。上帝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她一出生就没有双臂。她空荡荡的上身换来的是亲生父母的抛弃。所幸,她后来被一对善良的夫妇收养,她的生活才得以继续。她的养父母送她去上学,给她和常人一样的生活。不幸的遭遇并没有使她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反而使她自小就养成不服输的性格。懂事的她从记事起,就开始练习把脚当做手来用。在很多人眼里,用脚代替双手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她并不这样认为。她一直都是个好强乐观的孩子,心想,自己虽然没有双手,却还有双脚。她先学习用脚夹筷子吃饭。可是,这谈何容易?脚趾到底没有手指灵活,好不容易把筷子夹住,筷子却从趾间滑落了。为了提高脚的灵活性,她以用脚夹黄豆、剥花生作为辅助练习。

  这些东西经常磨得她一脚血泡。她也常常掉眼泪,可是眼泪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在眼泪流过之后,她很快就选择了坚强。为了尽快掌握一项新技能,即使在最冷的冬天,她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每天坚持练习。她的双脚经常被冻得青一块紫一块,到半夜都暖不过来。可是为了练习,她不得不让双脚接受寒冷。一到春天,冻伤的地方就裂开长长的口子,流出很多脓液和血水,有时候疼得晚上睡不着觉。但她一直相信,自己能把双脚锻炼得像常人的双手那样灵活。

  慢慢地,她的双脚变得越来越灵活。长大后,她不仅能熟练地缝衣、做饭、包水饺、切土豆丝,而且能够打字、画画、从事平面广告设计。

  中专毕业后,她找到一份话务员工作。阴差阳错的,她和一个名叫徐进的年轻人恋爱了。

  2005年国庆节,徐进带她回忻州老家。她空荡荡的袖管立刻吸引了徐妈妈的目光。善良的老人并没有流露出不悦,而是热情地招待了她。直到晚上,徐妈妈才悄悄地劝告徐进:“孩子,并不是爸妈狠心,我们是担心你们以后不能正常生活,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啊!”

  但是,她很快就彻底打消了徐妈妈的顾虑。几天下来,她不仅自己穿衣洗漱,还把家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徐妈妈到厨房做饭,她就帮着洗菜、切菜;徐妈妈做针线活,她就帮着穿针引线,缝补衣服。徐妈妈不禁心疼起她来。往后的日子,徐进的父母不仅不再反对两人的婚事,反而像对亲闺女一样疼爱着她。

  她的房间里放着许多张精美的设计图,书桌上存放着一幅幅书法和风景刺绣作品,盘子里盛着一根根细细的土豆丝。这些,都是她用脚完成的。

  2009年,为迎接全国第十届残运会,她代表山西的残障人士展示用脚操作电脑进行平面设计的技能,感动了很多参观者。她就是罗凤枝。

  面对记者的提问,她说:“脚就是我的双手,如果你用20多年的心血去磨炼一件事,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345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