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案例>

大学生沉迷网络案例_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案例

小兰分享

  网络游戏作为大学生课余生活主要的娱乐项目,给他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沉溺网络游戏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案例篇1:

  王强(化名),200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在刚到大学学习之初,他充满了抱负和希翼,但是后来才发现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期望。虽然学习不顺利,但在网络游戏技术上进步很快,在游戏中他找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中,也失去了中学时期的中心位置,感觉受到了冷落。在网络中他却交到了很多的朋友,网络让他摆脱了现实的孤独寂寞。一段时间之后,他对网络的使用和游戏有强烈的渴求和冲动感,与同学交流渐渐减少,性格变得内向,时有自卑感,情绪低落,甚至与家长对抗,对数学知识、体育运动和其他事物兴趣下降,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并经常逃课,彻夜不归。经同学和班主任劝告,一段时间内停止网络游戏,但出现周身不适、心烦易乱、易激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现象,后来他再次沉迷网络和游戏,网络已经成为其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案例篇2:

  小唐,男,1992年出生,攀枝花学院2011级学生,2012年3月出现了沉迷于网络的现象。经过调查发现,从2012年1月开始到3月底近三个月时间,小唐每天上网平均超过6个小时,他自称每天只想上网,上网占据了他的整个思想和行为,因此学习成绩急剧下滑,期末考试5科不及格。新学期开学后,他的上网时间出现了逐渐增多的趋势,无心学习。尽管每天晚上睡觉时他都会责怪自己不应该这样虚度时光,并要求自己明天不再上网,但第二天情况总是事与愿违,反而更加严重。他说要是不上网,就会感觉到无事可做,情绪低落,上网是他逃避和缓解现实痛苦的唯一出路。

  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案例篇3:

  小李,男,青海人。政治经济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高考成绩不错,第一学年必修课和综合考评成绩均排在班级中游。大二第二学期开始,该生因玩网络游戏出现旷课现象,文科部辅导员老师也对其进行过谈话教育。大三第一学期,小李刚刚转入政治经济学院,对于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他感到很新奇,暂时脱离了网络游戏。2011年12月起,当他逐渐适应了新阶段的学习生活后,又开始玩网络游戏了。“我们见过迷恋网游的,但是没见过这么痴迷的。下午2点半就要考试了,他都能把游戏玩到2点。”他的舍友说,他玩网络游戏《穿越火线》、《征途》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都要外出上网,一刻不停地玩上8个小时,有时候课都不上了,即使去上课,也是在课堂上“补觉”。此外,小李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并没有购买私人电脑。由于经常性地去网吧上网、购买游戏角色的装备等等都需要钱,他几乎把全部生活费都投在了游戏里面,一日三餐也只是用免费师范生的补助,很少给饭卡充值,冬天很冷的时候也只穿薄薄的单鞋。小李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拿来打游戏,并开始拒绝参加学院的学生活动。2012年4月起,他发现自己思维跟不上同学的节奏,脑子里想的都是游戏里发生的事,遇到事情会首先用游戏中的规则来考虑。他开始感到不适应现实生活,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案例篇4:

  朱亮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万州某高校,读的电子商务专业(本科)。” 在朱亮姐姐朱小倩眼里,朱亮原本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但从2006年开始,朱亮每月就开始不停地找父母、姐姐及哥哥要钱。“他说要去买学习资料、又说要换手机。”朱小倩说,她每月都要给弟弟寄600元过去,但不到20天,弟弟便花光了,又会找她要。朱亮频繁要钱,让朱小倩不得不注意起弟弟来。“我从他同学、老师处了解到,弟弟喜欢到外面去上网玩游戏,长期通宵不回寝室,甚至不去学校上课。”2006年6月底,朱小倩得知,弟弟没参加期末考试。得知这一情况,朱小倩给弟弟打电话,叫弟弟办理休学,先回老家上班。“主要是想让他不再沉溺在游戏中。”朱小倩告诉记者,当年8月,她在青岛一家饭店给弟弟找了份服务员工作,但弟弟只干了一个月就觉得太累不干了。2007年3月,朱亮称要重回学校读书,于是他从家里拿走一万多元学费,回到了万州。但这之后,朱亮就突然与家里失去了联系,也没再回山东老家。2014年除夕,远在山东的姐姐朱小倩突然接到万州民警打来的电话,问她是不是有一个失散多年的弟弟。原来,万州刑警在追捕嫌疑人时,因朱亮与一嫌疑人长相相似,才“意外”找到了在外流浪的他。

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案例相关文章

1.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有哪些的危害

2.大学生自卑心理与网瘾问题的个案分析论文

3.关于网络游戏的成功案例

4.关于做网络游戏成功的案例

    133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