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书法>书法字体>行书书法>

杨再春优秀行书书法

克浩分享

  对于长时期在北京体育大学供职的杨再春,书法其实是他的一种爱好,但人们正是通过他的这种爱好,窥见到了他那才思如墨、大笔如椽的风格,看到了他以笔墨构建起的宏伟的书法建筑。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杨再春优秀行书书法,希望对你有用!

  杨再春优秀行书书法欣赏

  杨再春优秀行书书法图片1

  杨再春优秀行书书法图片2

  杨再春优秀行书书法图片3

  杨再春优秀行书书法图片4

  杨再春个人简介

  杨再春,字墨人,1943年8月生,河北唐山人,中国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摄影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北京书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总干事长,原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美术家"和"爱心市民"荣誉称号。

  书法家杨再春大半生与墨有缘,他的艺术生命是在墨与纸的黑白之间练就的。由于他长得魁梧、肤色黝黑,每天又几乎被如烟如缕的墨香所缠绕,因此,不少朋友称他是"墨人"。久而久之,"墨人"便成了他的笔名。

  1968年始,杨再春先生先后师承郑诵先先生、黄高汉先生,刻苦研习汉隶、魏碑,王羲之、王献之行草书以及黄庭坚、米芾、董其昌等诸家法帖,其书法"凝重中有飞动,庄严中寓活泼","重笔如山石坠地,轻盈如燕子点水",近些年来其书法作品被众多海内外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行书用笔五要素

  行书书法的用笔方法很多,具有灵活性、伸缩性、多样性等特点。所以,我们掌握行书行书的用笔特点是有助于我们书写行书书法,有利于我们的进步,行书书法用笔的熟练与否,直接关系到书写质量。

  第一、行书书法用笔,要挥毫得当。行书书法要行笔时即按得下,又提得起,若用小毫写行书书法大字,就会捉襟见肘,形同枯槁。其实,行书书法字体的肥瘦,亦往往与用笔的大小、深浅有着密切的关系,行书书法用笔毫太过,则行书书法笔画就会刻板、扁平、浮薄而失天机。

  第二、行书书法用笔,要笔笔送到,行书书法是很饱满的书法艺术作品。所谓行书书法用笔要笔笔送到,就是在一个行书书法笔画运行的过程中,要使笔锋到位,不能笔肚到了笔画末端,而笔尖才到中途即挑出或折出。这是行书书法行笔提起的关键,这笔笔送到的功夫来源于我们对楷书书法笔法的功底,不然送不到位,笔画质量就差,行书的笔笔送到是缓和了书法艺术鼓噪的力道。

  第三、行书书法用笔,要欲横先竖、欲竖先横,还要做到牵丝不粗。行书书法横画、竖画的起笔不论藏露,都与楷则原理一致。横画中不承上画的露锋起笔,尤须注意,不使尖笔过多,以防笔画的单薄刻削,要使起笔处丰满厚实,在行书书法写作时,如果是字与字的萦带荦丝粗了,就会有喧宾夺主、连绵缠绕之嫌。

  第四、行书书法用笔,要注意书写时的转锋如筋、纵笔展放、搭锋变化。行书书法的转锋要达到如筋环一样的效果,具有立体感,在书写的时候,可以做洒脱,大胆的创作,尽情挥洒纵横,这样的行书书法就会呈现出了气势奔放、笔姿灵动的艺术效果。我们说的搭锋变化,就要说搭锋在一幅行书作品中,能起着变换姿态、产生节奏增加变化的作用。

  第五、行书书法用笔,要做到接笔轻捷、围笔流畅、翻笔生动、顺应自然。行书书法所涉及的是每一行中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是行书章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富有韵味、富有情趣、富有生动变化的内在(无形)或外在(有形)的运动轨迹来表现。所以我们说行书书法用笔,要做到接笔轻捷、围笔流畅、翻笔生动、顺应自然,书法的高妙在于人力使然中体现自然,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

  行书书法的用笔老辣,是“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一种标志,并非故意造作可为。行书书法的用笔特点也是行书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前人书法艺术创作来总结的,学习书法就要懂得书法艺术发展的每一个特点,这样才会有利于中国书法的发展。

    284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