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书法>书法字体>行书书法>

行草硬笔书法作品

克浩分享

  行草硬笔书法中,到底会有什么样的行草书法艺术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行草硬笔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行草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行草硬笔书法作品图片1

  行草硬笔书法作品图片2

  行草硬笔书法作品图片3

  行草硬笔书法作品图片4

  褚衍民先生的行草书艺术

  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是更高级的社会意识形态,这是美学对于艺术的命题,是艺术的形而上的诠释。书法属于艺术范畴,自然不能例外。当然,书法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更讲求“个性化”,离开“这一个”便只能叫写字而不能称书法。行书书法尤其如此。

  行书书法易写难精。从古至今涉足此道者何其多也,然成功者几人。褚衍民先生是当代行书的成功者之一。所谓成功,首要的就是自成一体,独具风格,“尽错纵之美,穷技巧之变”,否则便不属成功者之列。褚衍民先生行书是自成一体的,这一点欣赏他的人和批评他的人都承认。他的字就是和别人不一样,而且合法、合理、合律、合俗(约定俗成之俗),能让大众认可,广为流行,形体稳定,引作规范。就像发表意见,如果人云亦云,没有个人见解,那是永远不会被重视的。褚衍民先生有言,“不吃别人嚼过的馍”,话虽“土”而意无穷。书坛泰斗武中奇老先生曾对褚衍民说,“你的书法有你的个性,按你现在的路子走下去就行了。”还给他写了“安其所学”四个字。正是有了自己的路,坚持住了自己的路,才成就了褚衍民,让他在书坛独树一帜。

  品评褚衍民先生的行书,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气势不凡。书法重气亦重势,无气则死,无势则废,虽然它们不是书法技术要件,却须臾不能离开,历来的书法家都不敢稍有怠慢。褚衍民先生深谙此道,他的行书若行若云若露若电,气贯长虹,势如破竹。如其作品六幅屏《岳阳楼记》,笔法灵活,墨饱情足,汪洋恣肆,淋漓尽致,好一个“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书写内容和书法形式融为一体,衔山吞江,显示出他书法的大气、豪气、霸气、骨气和正气,五气合一,其势犹如雷霆万钧。势有笔势、纵势、横势、侧势、体势、正势、态势等等角度,抓住其一即得全体。褚衍民先生的书法诸势皆备,气势超人,叫人觉得“笔笔从空来”,字字如雨倾,既如猛虎下山,又如蛟龙出水,字里行间形成一个强大的“场”,足以震慑人的心灵。

  二是雄浑有力。有人说褚衍民先生的字“硬”,此话值得商榷。但是仅从形式上看也说对了一点。褚衍民先生的行书确如钢筋铁骨,铮铮有声,力透纸背。“精气神”是他的成名作,起笔收笔,一点一划,无不是“力”的凝聚和集结。但是,单有“力”还不够,还要有与“力”相辅的“势”——在这里表现为雄浑,表现为黑白相生的图腾——两相支撑,互为一体。因为“一个好汉三个帮”,所以“力拔山兮气盖世”,“英雄”横空出世。褚衍民先生《自画像》中堂一帧,云:“墨海弄潮任风流,何须粉饰半遮羞。提笔纵情尽挥洒,管它冬夏与春秋!”内容不遮不盖,书写潇洒自如,雄浑有力。

  三是结字方正。褚衍民先生的行书效法王、褚、米,像王、像褚、像米又不像王、褚、米。他的结字讲究外方内圆,上下贯通,左右均衡。东汉蔡彝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方得谓之书矣。”分析一下,禇先生行书苏东坡词《明月几时有》,其中的每一个字,单独看来都是匀称的,大体上是方正的。“明月几时有”里,“明”字左右各占全字的二分之一,繁体“几”字上下各占全字的二分之一,“时”字的左右也是各占全字的二分之一,行草“有”字上下竟也各占全字的二分之一,“月”字无分上下和左右,看上去还是浑然一体的,其它各字莫不如是。因为汉字是方块字,方块字在人们审美意识中已成为模式,褚衍民先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结字方正,就是顾及了大众的欣赏情趣。

  四是章法跌宕。行书不是楷书,字间行距以及字的大小长短,自有分寸。行书则全凭作者当时兴之使然,排列得当,方为佳品。一篇作品就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有机体,如何成字,如何连缀,直接关系整幅作品的成败。褚衍民先生的行书以气成形,以势成章,笔之所至,常常“异军突起”,时而笔走龙蛇,时而惊涛骇浪,时而徐徐缓缓,时而疾驰狂飞,抑扬顿挫,相映成趣。再以《岳阳楼记》为例,落笔即“狠”,墨浓力重,一个“庆”字让人深感此作非俗,接着便行云流水,然偶有着力点,大开大放,不惜重笔点缀,如第一帧“乃”、“阳”、“观”、“胜”等字就特别饱眼,恰是大海中驶来的万吨巨轮,顿使全篇有了活力,生气盎然。下边各帧亦是遒劲洒脱之至,如一首乐曲不时奏出最强音。

  五是形神俱佳。这里所说“俱佳”指皆处于最佳状态,达到和谐的美韵境界。历来的书法家无不重视形体和神韵,有人主张以神赋形,有人主张以形寓神,有人主张形神兼备。褚衍民先生的书法形体与神韵是结合如一的,行即神,神则形。他曾书南齐王僧虔“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的书论,其书若神若体,是神是体,形因神韵,神因形现,妙在其中。条幅《清风》,观之即觉清风拂面,眼前清亮一片,天清地清人亦清,再附之题款“一身正气为人,两袖清风处事,交以诚,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让人顿悟正道,灵魂得以纯洁,向善之心油然而生。

  六是刚柔一体。褚衍民先生的字“硬”,但不是一味的“硬”,而是刚中有柔,柔寓于刚,刚柔兼济,完全融合,形成风格。古人论书就很强调“刚”,强调“骨气”,字无“骨”不立,刚劲方能矫健。如王羲之的字,有刚有柔,刚处如刀,柔处如水,锋藏锋露,相得益彰。褚衍民先生师法王、褚、米,又从师于武中奇,字之刚健,轨迹可寻。试看中轴《艺无涯》,“艺”字上边的两点,下笔精到,特别右边的一点,瘦削有力,横弯钩则力劈大山,峰回路转。王字之力显示在横直如梁,点捺如刀,转角如削。而褚字之力则显示在运笔之中,似乎每走一步都脚踏实地,如陈氏太极,一招一式都是力的象征。褚字之力还表现在收笔的方圆上,“艺无涯”每收笔都圆润至极,情到笔收,干脆利落,余意犹存。其实,这就是刚与柔的糅合,刚柔合二而一,成为了一种特殊体式。这体式使人觉得它像一曲雄壮且缠绵的旋律,雄壮和缠绵两个矛盾的对立物融为一体,那意蕴是妙不可言的。

  褚衍民先生有他的一套书法理论,叫做“书到极时书是画”。他的许多字很像形,如“虎”、“龙”、“寿”、“兔”、“马”等等。这里的象形并非写“虎”像虎,而是字中有形象,形象有意味。中堂《鹅池》,“鹅”字的第一笔像鹅颈,鹅头高昂,“鹅”字下边的“鸟”则如鹅在水中游弋时所形成的涟漪,而“池”在其下平静且清澈,三、四只蝌蚪在风平浪静中好奇的张望高大的鹅和见底的水,整幅字若静若动,动感为主,鹅鸣池中,静水成了活水,画面有了生气。褚衍民先生喜爱打造他的“点”,几乎所有的字其“点”都有形可像,有的像鹰隼,有的像老人头,有的像少女等等,似乎还能从这“像”里体会出各个形象的表情神态甚至于喜怒爱憎。

  褚衍民先生的书法之新、奇、怪,已自成一体。这是与他所受区域文化熏陶和经历有关的。他1946年生于徐州市远郊,这块土地曾被人描述为“千古龙飞地”,剽悍骁勇和仁义忠信是千古积淀的文化底蕴,“兵家必争之地”又形成了果敢和韬略,这样的文化伴随着他长大,加上军旅生涯形成的刚强气质,工人身份让他奋发,干部身份让他开拓,从商使他更机敏成熟,退休后以平常人的心态写字作画使他平和自然,这些都集中反映在他的书法中。刘熙载在《气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项穆《书法雅言》里也说,“人正则书正。”书如其人,该是确凿之理。美学也有“风格即人”的范畴和“艺术表现论”之说,这些均在褚衍民先生身上得到了验证。

    260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