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硬笔书法图片
隶书的产生,同后来的楷书、草书的产生一样,乃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大变革。倘若从文字史的角度看,隶书的出现,结束了以前古文字的象形特征,跨进了书写符号化的疆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隶书硬笔书法,希望对你有用!
隶书硬笔书法欣赏
隶书硬笔书法图片1
隶书硬笔书法图片2
隶书硬笔书法图片3
隶书硬笔书法图片4
隶书的表现形式及其章法
隶书是五种(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书体之一,孕育于春秋战国,始生于秦,“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即“隶书者,篆之捷也。”
“书之结体,一如人体,手足同式而举止殊容。言结体者,首辨纵横。纵势上耸,增字之长;横势旁鹜,增字之阔。此每与时代、地域或作家有关。”隶书中因点画组合的方式、字型的方扁及偏旁部首的错落有致而使隶书的风格多样,书的结构如同人的体形气质一样,如《曹全碑》如秀丽的美少女婀娜多姿、娟娟可爱,《张迁碑》如雄厚、倔强、强壮、刚毅的将军。
唐孙过庭《书谱》中讲到:“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意思是起首的第一点为全字的范例,开篇的第一个字是全幅准则。清包世臣《艺舟双揖·邓石如传》也曾“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计白当黑,道出了对一幅书法作品中的黑白,虚实的艺术处理方法。
成公绥的《隶书体》对于隶书的章法曾写到:“芬葩连属,分间罗行。烂若天文布曜,蔚若锦绣之有章。”古往今来,优秀的隶书作品数不胜数,各个书家隶书作品的章法也各有不同。由于书写材质或是书家的巧思,隶书的章法形式可以粗略分为五大类。
帛书中的隶书章法
竖有行,横向各字错落灵动,是简牍作品的典型章法。如战国时期的青川木牍,竖有行,横向各字错落灵动,是简牍作品的的代表。另外江陵张家山出土楚简、云梦睡虎地秦简,西汉时期的天凤五年砖、保城都司空瓦、马王堆帛书、居延初元四年简、江陵竹简、阳信家铜锭铭文、居延出土帛书敦煌玉门都尉简、居延太初三年简、敦煌太始三年简、杨量买山地记、连云港界域刻石、居延地节四年三月简、居延元康四年六月简、御史书木板、居延汉简等等都能明显看出简牍帛书的代表性隶书章法。
隶书碑刻中的章法形式
如西汉时的治河刻石、敦煌始建国天凤元年牍、居延竹简、莱子候刻石、鲁孝王刻石、开通褒斜道刻石、三老讳字忌日记、左章砖、栾镇村画像石题记、刑徒墓碑刻辞、姚孝经砖志、张仲有修通利水大道刻石、东汉刻石、侍廷父老僤买石田券、栾镇村画像石题记、刑徒墓碑刻辞、姚孝经砖志、武梁祠画像题记,可见古隶像今隶过渡的踪迹。
紧密的章法形式
隶书碑刻中,比较常见的是竖有列横有行的章法模式,此种模式给人大气舒朗的视觉印象,如东汉时期的刘熊残碑,此碑古意秀劲,有云为蔡邕所书。另外犀浦薄书残碑、李固残碑、李孟初神祠碑、张景碑、华山庙碑、孔宙碑、张寿残碑、衡方碑、乙瑛碑(是隶书章法横行距窄竖行行距略宽的典型范例,章法公正严谨)、礼器碑(其结体大都呈正方形,大小相当均匀)、鲜于璜碑(其章法有典型汉碑形式,但有精细的方格线,故使其横竖排列更为整齐,全篇错落有致,格调统一)、史晨碑(其章法宏伟大度,整体布局方正严谨,前后碑文的竖行与横列均工整一致,毫不错乱。行间各字疏朗,横排各字略微紧凑。这与当时统治者尊孔的虔诚及在孔庙祭奠的庄重也是极为一致的。清杨守敬曾评此碑“骨厚之气自不可及”。郭宗昌评其“分法复尔雅,超逸可为百代楷模”)、史晨前后碑、张寿碑(全篇作方格书写,并刻留下格线,既便于识读,又保持了行气与规整。此碑在汉碑中很具特色,被誉为古朴雄奇而又灵活巧妙的一种)、西狭颂(因摩崖书刻而形式活泼,正文为正方形。行距均匀紧凑,古朴大度,浑然一体,宽松随意)、尹宙碑(全篇布局整齐,竖行距疏朗,横距适中,互不干扰。碑文未分段书写,整篇整齐而统一。规范之中不失灵巧)、张迁碑(全篇章法疏朗大气,行距横距均匀,法度严谨)、曹全碑(整篇章法竖行距宽,横行距窄。
磨崖石刻形成的章法
如汉代石门颂,全称《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一沉《杨孟文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年)摩崖刻石,在陕西褒城(今汉中市)。石刻高261厘米,宽205厘米,共22行,行30~31字。其章法变幻万千,字间距离不等,任其自然。摩崖书写的材质原因。;摩崖刻石的泰山金刚经:笔法与字形奇特,字形偏大,篆隶用笔,章法舒展有致,静穆深远,颇具佛家之雍容大度之意。
行横无距的行书章法
还有一种是书家创作出的字与字的点画相互穿插避让,字与字之间密不透风,或竖有行横无距的行书章法模式。这些都是具有节奏感的章法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