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书法>书法字体>楷书书法>

楷书毛笔书法图片_毛笔楷书书法欣赏

淑贤分享

  楷书萌芽于西汉,盛行于唐代。晋唐小楷、唐楷、魏碑成为楷书创作的三个主要风格取向。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楷书毛笔书法图片,希望你们喜欢。

  楷书毛笔书法图片欣赏

  楷书毛笔书法图片1
楷书毛笔书法图片_毛笔楷书书法欣赏

  楷书毛笔书法图片2
楷书毛笔书法图片_毛笔楷书书法欣赏

  楷书毛笔书法图片3
楷书毛笔书法图片_毛笔楷书书法欣赏

  楷书毛笔书法图片4
楷书毛笔书法图片_毛笔楷书书法欣赏

  楷书毛笔书法图片5

  楷书的分类

  按照出现时间楷书有三大系统:

  1、魏晋楷书:取法魏晋,主要以小楷的形态存在。以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小楷为代表,重点是小楷。例如钟繇的《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等。讲到这里,我们简单讲讲小楷的选帖问题。小楷选帖,推荐直追魏晋,先不取明清,为什么呢?宽博度不一样。魏晋小楷非常自由,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前面是篆隶,是平动,而非提按,整体表现为质朴。

  2、魏碑。这是一种特殊的现象,是以北魏这个时代的碑为主的一类形态,后来把这样一种形态泛化开来,凡是这一类形态的书法作品统称为魏碑风格。它的分类:

  摩崖:曲折多变、长期斑驳,以圆笔为主,郑文公,石门铭,郑文公比较规范。

  造像:龙门二十品,方折方刻,刀锋锋利,杨大眼、始平公。

  墓志:司马、元氏属皇家墓志,比较规范。

  碑版:规整,诸如张猛龙。

  重点讲一下魏碑:魏碑是隶书变为楷书后的第一个辉煌。魏碑可以说是千姿百态,最厚重是始平公,最草意是马振拜,最舒展是元祥造像,龙门二十品中,最方正是孙秋生,一碑一风格。

  刚才讲了魏碑的发源与分类,我们再回头来看魏碑是什么。

  魏碑是什么:是以北魏时期所刻一些碑的风格类型涵盖下的所有书法作品。时间概念被弱化,风格类型被强化。书法上的碑它不是一个形态,它是一个审美元素。它质朴、雄强。阴柔和阳刚能互转、穿插。如曹全碑,就是用阳刚的线条表现了阴柔的体。中国的审美哲学都是二元哲学,相背相依的,黑白之间有大量的灰色地段。

  书法就是线条和线条的空间关系给人带来的感受。线本身就包含了静与动、摩擦的强弱、粗细。运动中有变化的线,光线本身就可以给人带来无限的感受,平静的线、跳跃的线、流畅的线、滞涩的线。摩擦力的大小决定了阳刚和阴柔的区别,也就是书法史上大篆的线与小篆的线。趋于阳刚的线都以大篆为线型和技术。趋于阴柔的线条都以小篆为线型。如何增大摩擦力,绞转的、螺旋的、盘旋的力。在处理魏碑每一个点画时,都切忌简单直过,裹锋以后再塑型,比如点:入笔、压、反推,三笔完成,以增加它的堆积感,不要描画,而是体积感,加大摩擦力。绞裹后要慢,有体积感,墨量要足。比如书写《石门铭》,一种是施加动作,完全是技术化的绞转运笔。一种是完全的毛笔的运行,因为运行的过程中走的路线不同自然地绞转起来。总之都要裹锋,加大摩擦力。要发挥的毛笔的内聚力:横画竖下笔,竖画横下笔。碑对我们传统书写有拓展作用,线的铸造效果和堆积感靠毛笔普通书写是不行的,要求我们对毛笔的书写技术有所调整,毛笔的表现是无穷的,即可温婉流丽,又可惊涛拍岸。每一个点画都对应一个毛笔的运动。音乐家能够把听风的感觉转换成音符,书法家也一样能带给人心灵的感受。所有的形态都对应了一个毛笔的运动状态。所有的有形最后引导你走到无形,即对感受的表达,表达气场,表达感情,所有的技术就是楼梯,没有楼梯你上不了楼,呆在楼梯上你也上不了,最终要超越技术,但现在大家还在爬楼梯。

  书法先做本质的东西,抓核心,抓线质。所以魏碑的临习方式重点是抓线质,抓它的结构特点,不要刻意去描摹它的刀刻刻痕和它的石花。元氏是黄家的,龙门是民间的。魏碑中一种偏于刻,一种是书刻之间,一种偏于书,元怀、董美人墓志偏于书,大家临帖先选偏于书的,再慢慢过滤。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元怀墓志,就是偏于书的,一是它的结构接近于我们现在的楷体,平正、宽博。二是它有作为碑的典型特征,方挺、质朴。偏于书的这一类,比较好上手、好掌握。

  另一个字帖是张玄墓志。楷书二十行,每行二十字,共三百六十七字。张玄字黑女,因避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名讳,故清人通俗称《张黑女墓志》。其书法精美遒古,结构扁方疏朗,内紧外松,多出隶意。此墓志虽属正书,行笔却不拘一格,风骨内敛,自然高雅。笔法中锋与侧锋兼用,方圆兼施,以求刚柔相济,生动飘逸之风格,堪称北魏书法之精品。

  3、唐楷。这是典型的楷书。唐楷即指楷式完全成熟定型的隋唐主流书体,从书法角度则为通俗或者大众书体。然唐楷多是后人取法对象,亦是楷书发展史上的颠峰。智勇的千字文,欧阳询的九成宫,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还是晋法。从禇遂良开始,是唐楷的形成。或者说他们是“上承六朝北碑之余韵,下开唐代楷体之先河”。到了颜真卿、柳公权,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提按越来越明显,而非平动。晋人书写的方式无意是吻合了书法的欣赏,也就是上墙。晋人是执掌之书,中唐,高桌高椅出现,有了提按。笔法魏晋到初唐都是手的自然运动,而非笔,用腕而非用笔,不是描出来的,是自然写出来的,微微一侧就可以,欧阳询等,高桌高椅代替执掌之书,褚开始是唐楷的形成,提按,已非平动。如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赵孟:一是出身,二是特有的境遇。例如颜真卿祖上是北朝颜之推,所以他的书风有着北派书风带过来的血脉,他的字含有碑的成分。

  魏碑与唐楷的风格不同,主要有三个特点:

  风格取向的区别:南北朝碑楷多古朴稚拙,烂漫天真如《爨龙颜碑》、《好大王碑》《广武将军碑》。亦有楷式比较严格多方劲峻丽之感,如《张猛龙碑》、《始平公造像记》等。摩崖刻石多显静穆宽和,气象宁静,如《泰山金刚经》。亦有萧疏开张,如《石门铭》,然《张黑女墓志》的典丽秀雅则可与汉隶《曹全碑》的典丽静雅相伯仲。

  至隋唐,楷式业已成熟,基本消除魏碑带有的篆隶意。形式趋于规正,唐楷则走入通俗。虽有欧书严正静和;虞书的宽和灵穆;遂良的灵动多姿;颜书的宽博雄厚;柳书的紧密刚劲。较之以魏碑则少自然之意,多拘于法度。求结构相对平稳,少奇岖之意。然唐楷用笔精熟,一丝不苟,法度严密,非后有来者。

  结构上的区别:魏碑结字多近乎自然,有“孩儿相”,但其简拙朴素,岂“孩儿体”可及之万分之一。相比之下,唐楷结构臻于完美,视觉审美达到大众化。有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智果《心成颂》,张怀瓘《玉堂禁经》等书法理论著作专析结字之妙。也许正是因为法则的约定才使后人尊唐法,不敢越雷池半步。

  线条上的区别:魏碑点画质朴雄厚中有柔韧感,表现为线的涩动。也有以方劲峻丽,曲涩飞动,又与汉刻迥然不同。兼之有圆融祥和。风貌之万千此处难以列举。唐楷则有欧之精致娟秀,遂良飘逸潇洒,颜之浑厚饱满,柳之筋骨劲挺。说到底就是,魏碑是大篆的线,唐楷是小篆的线。我们先抓最基本的大的区别再来看它们风格取向不同。

  
看过“楷书毛笔书法图片”的人还看了:

1.楷书毛笔书法

2.八字书法作品欣赏楷书

3.简单毛笔字书法图片大全

4.八个字毛笔书法作品图片

5.楷书书法字体大全

    155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