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草书
中国书法的“韵”是一个导源于人类身体感性审美的范畴 ,它以书法作品的节奏、韵律、情调等形式语言为依托 ,呈现人类精神本质至深层次的境界。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中国硬笔书法草书,希望你们喜欢。
中国硬笔书法草书欣赏:
中国硬笔书法草书1
中国硬笔书法草书2
中国硬笔书法草书3
草书的笔法与形式:
浪漫诗性:是指生命在遭遇苦难时,依然坚定信念,不会被压垮反而能够使境由心转,以乐观的态度泰然处之。就像电影《芙蓉镇》里的秦疯子,被诬陷错打成右派去乡镇扫大街,还跳华尔兹舞,还满怀热情地去谈恋爱。还有《上尉的曼陀铃》,在充满战争硝烟的日子里,还热爱生活、爱好音乐、向往爱情。在艰难的境遇里活出人生的灿烂,这是大智慧、大境界。
今天能够看到的笔法、结体、章法、包括墨法等等,都是从阅读经典的书法作品和进行理论总结时得来的。笔法--能改变作品的气韵;墨法--能增加作品的气势;章法,称为形式--能决定作品的气象。这其中有共性的东西,也有极个性的。共性的是基本的笔法、字法、墨法,个性的是此书法家与彼书法家在用笔、结字、墨法不同的那一点。能够成为一个不被历史网眼漏掉的书法家,大都有其不同与他人的那一点。其实这一点也是最能体现这个书法天赋才情的一点。仅有共性,那是谁都能操练一下的技术范围,而不能用才情来衡量或评判。
所有的学科最基础的学习、掌握,都离不开模仿。尤其是书法。那么,所讲的笔法也必须走临摹的途径。这是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几千年的传承和自身模式系统的特定。一个书法家从技法——艺术——道,是一个漫长锤炼达到渐变的生命与艺术互为修行过程。
在草书中,确切地说狂草书的临摹是很困难的,对于狂草的临摹,只能是在技法和形式上的努力追寻,而很难做到神采的模仿。当然所有的神都需要形的承载。但是仅有形,未必就能有神采的很好表现。就像大家都来画一根线,这根线索表现出来的起、止、行和笔法生发出来的气韵,也一定有所不同。这似乎是一个很复杂而又难以言说的问题。因为无法寻绎到古代狂草书家当时书写时的真实状态。
对于解读以往的传统,古代的书法家则永远是个谜;而对于未来人,当下的也会留下太多太多的谜?对于历史的认知和解读,虽然会随着考古的新发现对那些曾经模糊的问题会越来越清晰,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准、拣选和解读。当然,还依然会有难以探索的谜困惑。
从书法与个体生命的关系来看,每一个书家每一次的精心创作都是生命中的唯一。每一次创作、每一个点画的笔法书写结构,章法都是这一特定时间的心情、笔、墨、纸的具体情况决定的,这一笔、这一个字、这一行字都是根据上下或左右的结构形态的情形限制而决定如何即兴书写的。当然草书的结字也是有规则的,但那只是共性的草书法则而非一件真正精彩的狂草书,狂草的创作在字法上虽也依据章法规则,但在具体的作品中它是即兴的,根据创作当时的环境、心情、工具即兴发挥的,它可以在用笔、线条、结构规则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进行变异或变体,这种想象能力和诡谲的应变能力正是草书书家最珍贵的素质,也是必须具备的天赋。
那么,对于学习草书、狂草者有没有可供依循的方法呢?如果进行深度的感受、分析、思考、判断、总结还是能找到一些有效的方法的,是否可以分作两个步骤来分析学习,先学基本的共性的字法和点画,然后,再训练自己对于形式的整体把握,同时还要放弃以往其它书体中,顿挫,一波三折慢动作的分解,要用一种轻松自然而流畅的书写动作来完成狂草连绵起伏的点画及线条的优美组合。因此它又需要手指、手腕,准确的动作和精微的控制能力,以及臂膀的挥运、心灵的放松、速度的提升。
如何才能写好草书:
其实,传统草书(即文字简化以前的繁体草书),有的字也有多种写法,就如楷书的异体字一样。虽然这很难避免,因为有一些人为了通篇的美感或显示高雅,故意采用异体字,但书法界的当权者或引导者或指导者,不应偏好这类现象,因为这至少是将文字复杂化,甚至是一种投机取巧:用正规字写不好就找异体字。
写草书也是如此,你简化体快写笔墨线条达不到美感,就搞复杂化,投机取巧,千方百计寻找一些自己其实也不认识的奇奇怪怪的异体草书,以为这样可以证明自己的高深渊博,即使看起来漂亮一点,但它脱离了文字的实用意义,是不实之美,或者说是粉饰之美,而不是自然之美。
看看古人的经典草书,书信、便条、诗稿,都是信手拈来的自然交流,并没有脱离当时的实用价值。而今天的草书,有不少已经成为书家自我显摆或呈能的一种工具,至于文字交流的实用意义早已丢到九霄云外。
这类现象虽然没有必要去制止,去责备,但作为书界导向,至少不应该提倡,不应该鼓励,不应该将这种并不率真自然的现象当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