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书法>古今书法家>

宋拓王羲之十七帖书法作品图片

礼镪分享

  十七帖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创作的书法作品,对我国书法的影响甚大。现如今,王羲之的十七帖作品对我国书法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宋拓王羲之十七帖书法作品图片。

  王羲之经典的十七帖作品欣赏

  王羲之少时学 卫夫人书法,后来得到叔父王虞的指导。他的家族中擅长书法的人很多,伯父王导、王敦都精于书法。王导还将有“江东法帖之祖”之谓的《宣示表》传给王羲之,可见对 王羲之书法才能的器重。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能够博采众长,转益多师,终于“备精诸体”,创造了全新的书法艺术境界。

  王羲之好看的十七帖图片

  王羲之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有人要问,一千多年前的王羲之书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后来很多 书法家都有很高的成就,为什么不能取王羲之而代之呢?这个问题要放到书法史中来看。首先,要从汉字的发展演变上看。 中国文字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大的变化,从篆书系统向隶书系统转变是—次关键性的变化。我们现在汉字应该都属于隶书系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表意文字。隶书系统的文字在以后的岁月里繁衍出很多变体,如行书、草书等,这个过程都发生在汉代,隶书本身也最终演化成为今天常见的楷书。在王羲之之前,这些书体都有一定的规模,但还是不够成熟。比如 钟繇的 楷书,相对来说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张芝的 草书也属于质朴一路。王羲之书法在他们的基础上取代了前人,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字范式。王羲之之后的书法家当然也不可能停留在模仿王羲之的书法上,比如唐朝的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等,他们将楷书推向了更为标准化的境界。但是,宋朝的文人书法家大多认为,他们的楷书有刻意安排的痕迹,虽然在实用方面是够标准的,但与王羲之相比,却显得有些不自然。正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境界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理想,字形姿态丰富但不过分张扬,气息冲和,刚柔相济,既有法度,又有极高的审美境界,所以在他之后的很多朝代的书法家都愿意接受他。人们把羲之尊为“书圣”,恐怕就是这个道理。

  宋·苏轼《临王羲之讲堂帖》

  现在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临习《十七帖》的作品是 苏轼《 临王羲之讲堂帖》(见附图)。《讲堂帖》是《十七帖》中的—件作品。我们若把苏轼的临习作品与《十七帖》中的这—段进行对照,则会发现苏轼的临作并不是完全按照原帖的样子来临的,尤其是笔画的形态,有苏轼自己的行书特征。苏轼在这件临作的结尾说:“此右军书,东坡临之,点画未必皆似,然颇有逸少风气。”他自己认为点画不相似,但感觉到抓住了原帖的精神气质。《临王羲之讲堂帖》行笔流畅,字形大小相兼,线条厚重而不乏飘逸之气,可以看出在书写时速度并不快,有优游不迫、闲散自适的境界,这一点正好与王羲之原作的精神相契合。另外,字形上也基本依照原帖,所以这仲临作应在似与不似之间。


猜你感兴趣:

1.王羲之故居导游词3篇

2.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及其作品简介

3.精美的王羲之书法作品字帖图片

4.江南春精美书法

5.王羲之好看的上虞帖作品图片

6.东晋王羲之简介

    377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