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书法>名人书法欣赏>

白蕉书法欣赏

淑贤分享

  书法,是中国汉字书写的一种独特艺术,是历代传继下来的一门古老而精湛的学问,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棵灿烂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文明气质的一个象征。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白蕉书法欣赏,希望你们喜欢。

  白蕉书法欣赏欣赏:

  白蕉书法欣赏1

  白蕉书法欣赏2

  白蕉书法欣赏3

  书法的涵义:

  书法,是中国汉字书写的一种独特艺术,是历代传继下来的一门古老而精湛的学问,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棵灿烂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文明气质的一个象征。它不但能够给人打以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还有明显的实用价值。过去不仅为社会上层所倡举重视,并且向来得到广大人民的珍赏和喜爱。作为一门艺术,勿论是悠久的历史性,还是普及的广泛性,都远远超过任何其他艺术。它的矫健步伐,始终伴随着文化的历史车轮不断地前进。在世界的交往中,书法艺术被传播到邻邦和大洋彼岸,加以极取应用,体现出本民族的风格,获得国际人士的赞赏与钦佩,为中华民族增添了荣誉和光彩。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西安半坡陶器片上的粼划符号来说,已达六千年的历史,如从商代殷城出土的甲骨文来说,也有三千多年的岁月。其他古老文字,还有三种:一是波斯苏美尔人创造的“钉头”文字,也称楔形文字,约产生于五千五百年前,到公元四世纪已被逐渐演化成拼音文字。二是古埃及的“圣书”文字,也叫象形文字,存在于四千年前,到五世纪就趋于灭亡了。还有中美洲玛雅人的古文字,从公元初期使用到十六世纪,在西班牙人入侵后,遭到毁灭性的焚烧,也都失传了。

  唯独中国的汉字生命力最强。自远古到现今,经过数次的进化与变革,已经达到了臻于完善的阶段。这就是从甲骨文、钟文、史摘文、石鼓文等,逐步演变成小篆、隶书、草书、楷书、有书,经历了几千年而形成五体并存局面,为社会生产、人民生活、文化发展、国事往来及载纪史实等,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时至当代,尽管对汉字又进行了部分地简化改革,但是它依然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服务,仍在继续发挥着历史的作用。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古老文宇所无法比拟的。

  中国书法,与汉字的形成是密切关联着的。事实上,从文字葫生时开始,就存在着如何把字写得清晰、规则和美观的问题,也就是相应地产生了朴素的书法意识。汉字在各个时期不同的结构形态,不仅记载了文字进化和变革的历史过程,也是书法不断推陈出新的里程丰碑。“书体”始终伴随着“字体”的演进而变化,并未因文字改革而影响书法继续存在的愈义,恰恰是随着社会文化生活发展的需要,使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越来越芬芳荟萃、丰富多采了。

  书法美学的实际体现:

  一、点画质地美。点画是书体结构的基础,也是笔势与笔意的造就条件。在点画质地方面,须要特别强调的是:圆、实、劲、涩。

  1、所谓“圆”,就是圆笔中锋,使横竖笔画均呈现圆润立体感,在锋毫转折处又表露圆柔弧度感,中锋,就是笔尖主锋行走中路,看起来藏锋护尾,圆泽浑厚,具有充实感和厚度感。

  2、所谓“实”,就是点画不轻浮,例如作点,用古人夸张的比喻叫作“高峰坠石”,写竖画又比喻成“万岁枯藤”,即是落笔稳实,沉着有力,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令人有种凝重感和份量感。

  3、所谓“劲”,就是在点画中藏骨抱筋,刚健劲道,并且显露出“绵中裹铁”,刚柔相济,既有韧性感又有力度感。

  4、所谓“涩”,就是点画不浮滑,在运笔过程中,使线条产生冲开纸面阻力挣扎运行的艺术效果,如同逆水行舟,阻力与反阻力表现得越充分,线条越加显现出运动力,看起来苍劲泼辣,有种雄强感和支配感。

  二、线条姿态美。书法表现形式主要是线条,所以有些人把书法称作“线条艺术”。而体现线条美的基本要素则是富于变化。前人曾说:“学书贵能通变。”在运笔中掌握提按、顿挫、徐疾和某些过渡技巧,是使线条变化的主要方法。

  1、笔锋在运行中的起伏,叫作“提按”。它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又是应用最普遍而又最重要的一项技巧,黄庭坚称赞欧阳询“用笔妙在起倒”,就是指的提按。通过按笔可以达到“重若崩云”,提笔又能使线条“轻如蝉翼”,令人有种若即若离、忽隐忽现的变幻感和沉浮感。

  2、顿挫的笔法,应用也是很广泛,无论起笔与收笔,还是回锋与折锋,都离不开顿挫。挫笔就是顿后略提,使毫尖转动离开原处,过渡到下个动作。米带曾经说“无往不收,无垂不缩n,如横画写到头,略顿即提回锋,使末端结笔厚重,写钩挑时,在转处顿笔回旋,令笔尖复原再挫挑,可得顺锋自然。

  3、疾就是快速行笔,疾势成行,瞬间法备,能使线条增加神采,强化笔势。徐笔,就是暂短的缓慢运笔,在转折换笔处或弯钩出挑处,避免轻浮滑手的弊病,也是避免施墨过枯现象。古人形容的“快似疾风,慢同撑篙”,就是指运笔中掌握徐疾的分寸感。

  4、过渡性的运笔,是大量用在行草和草书体上的,所谓“明过暗渡”的笔法,就是:过笔多为写重复横竖笔画时的回环连笔,要视周围情况,掌握不宜多用,少用能使锦上添花,滋用变成画蛇添足。渡笔,就是传继的点画,相互无萦带相连,形成笔断意连,或令点画暗渡,原路回笔,即“形见于未画之气,神留于既画之后”,产生一种空阔感和气势感。

  三、字形组合美。也就是书体结构美。因为一字本身的结合,是由若干“零部件”构成的,所以称作“结构”。在单体字中,由几种点画,组合起来,在合体字中,分别有部首边旁,中宫外围,有交叉支撑,底盘相托。在字体之间,更是诸多不同,形态有大有小,有长有扁,有的疏朗,有的茂密,有的宽博,有的咬峭,有的古朴,有的奇宕,等等。但在一幅作品中,既要各具姿态,又要合乎规范。特别对于行草书体,写的过于平正,显得板滞拘谨,结体过于险绝,又易涉怪迁俗。因此,须要平中寓险,险中求平,中宫收紧,左右挥洒,倚侧有正,曲中求直,才能别开生面,情趣横生。

    91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