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书法>毛笔书法教程>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

淑贤分享

  “白日依山尽”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此诗气势连贯,厚重有力,虚实相生,意境雄浑。以概括之笔书写大自然的雄景奇姿,道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盛唐情怀,为唐诗中不朽之作。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希望你们喜欢。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欣赏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1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2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3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4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5

   关于《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 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 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该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登鹳雀楼》 原文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盛唐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六首,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最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看过“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的人还看了:

1.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

2.白日依山尽书法作品

3.白日依山尽全诗书法

4.白日依山尽书法欣赏

5.草书白日依山尽书法

    8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