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诗词大全>

登黄鹤楼古诗描写了什么

书荣分享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那么关于他的诗《登黄鹤楼》描写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登黄鹤楼古诗描写了什么

  黄鹤楼 / 登黄鹤楼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1) 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 悠悠:飘荡的样子。

  (3) 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

  (4) 历历:清楚可数。

  (5)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6)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 乡关:故乡家园。

  (8) 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故事

  诗人本是在归乡途中,经过湖北,慕名前来黄鹤楼。可是大失所望,因传说中的仙人早就已经乘着仙鹤离去,只剩下这一座寻常无比,名为黄鹤的江楼。

  他抬眼看了看那广阔无边的天空,感叹黄鹤一去不返,正如漫长的岁月转瞬即逝,无法回头。留下的不过是头顶之上悠悠白云,盘旋千年。

  诗人想着既不能看到仙人,那便领略一番这黄鹤楼之景,也不枉自己辛苦前来。

  隔江而立的汉阳,在阳光的照耀下树木轮廓清晰可见。鹦鹉洲上同样的草木繁盛,诗人一时对这景色入了迷,不觉已到黄昏。

  众鸟归巢,渔船返航,然而何处才是归途呢?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哪里呢?

  江面升起迷蒙的雾霭,朦朦胧胧看不清周围的景物,不知是天色还是他的双眼嵌满了泪水的缘故。

  这是一首吊古怀乡的作品,诗人本身也是在返乡途中,因憧憬黄鹤楼中途停留,登楼远眺。思及自身作了此诗,抒发了漂泊异地思念故乡的情感。

  关于崔颢的人物简介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然行履稍劣,好(蒱)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遂为口实。天宝十三年卒。有诗一卷,今行。(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

  他诗名很大,但事迹流传甚少,现存诗仅四十几首。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3973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