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19首的思想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十九首的主要思想,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思想(一)
孤独感伤与纵情享乐中的生命状态
东汉中后期由于社会的动乱与黑暗,人们已无力于救世,无力做出反抗,也没有了为道义而临危不惧的献身精神。长期的动乱和生命的朝不保夕,使他们对生命、对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古诗十九首》更多地表现出对个人孤独漂泊的悲叹和对及时行乐的感伤,是人的觉醒的另外一种表现。在《古诗十九首》中,现实的成份加浓了,人格追求的成份淡化了,对于道义的追求转为强调现实人生的自我丰满,个人关怀已然前置于社会关怀。人们通过对生存困顿的认识体悟到了生命的价值,这种对现实的感喟和对人生的态度在中国封建社会显得尤为可贵。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古诗十九首》拉开了一个文学自觉时代的序幕。
游子为了寻求出路,不得不远离乡里,奔走权门。不断的游荡也会产生诸多的客居感,这就引发了对生命的追问。时空上,他们是远离家乡的游子;精神上,他们同样无所依附。《古诗十九首》所渲泻的情绪乃是一种沉重的孤独感,这种
在时空中、人世间的孤独感萦绕在每个诗人心间,并显露于每一首作品的字里行间。古人因对自身前途的迷茫和对社会命运的迷茫而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他们想借爱情来排解,想借友情、亲情、乡情来排解,用及时行乐来排解,醉生梦死来排解。在人生无常的悲哀和及时行乐的惆怅背后,渗透着孤独落寞的无限感伤。
亡国之音哀以思,每逢国家丧乱,诗人们生活困顿,感时伤怀。而汉未文人从自身体会出发,诉说失意群体共同的悲伤、孤独以及对前途的迷茫,更显悲凉而深沉。《古诗十九首》中倾注了大量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预示着人本价值的复苏。它的基调低沉,充满了孤独、哀伤以及前途无着的忧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青青陵上柏》)生命的漂泊无依,灵魂的无处安放都在诗中有所体现。“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回车驾言迈》)展现了士人的困顿和漂泊无依的孤独,这些都暗含着游子遭遇的人生短暂和一事无成的感叹。文人们从现实生活的情感入手,以特有的方式倾诉着乱世时期内心的迷惘和无所寄托的精神孤独,体现了一代文人无所归依的人生悲凉。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思想(二)
传统价值观的衰微与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所谓永恒的价值,便是个人的道德自修,使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于道义,并为了道的弘扬延续而建立功业,《左传》所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变,此之谓不朽。”古代的文人追求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以求名垂青史,使有限的生命获得永恒。个体生命的价值完全附着于儒家体系,人生的意义就寄托在一个虚假的道德承诺里。这样的观念在《古诗十九首》里受到了质疑,在那个大汉王朝气数将尽的时代里,儒家经典已极难解释和平息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逐渐失去了理性的光彩和正义的权威,在政治舞台上悄然后退。文人自己的生命尚且朝夕不保,何论功名事业。面对生命如寄,功名无望的残酷现实,他们对人生产生忧虑并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挺进庙堂的路径一旦被隔断,文人反而会更专注于内心,将最真实的东西呈现。知识分子从儒家人生价值观念的束缚下解脱了出来,开始注意个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思想(三)
生死对照中体现生命意识的升华
《古诗十九首》,作为汉末文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它对生命的关注,对终极意义的关怀具有超越时空的感人力量。汉末文人所以把生死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不同的角度,对生命,对死亡进行剖析。古人在感叹生命时看到了生命无可挽回的毁灭趋势,由人生的短暂进入到对历史命运的深刻思考,针对自己个体生命价值,坚持探寻生命意义。
在《古诗十九首》中,对生的短促是从对死的观照中发现的。因“死”意识到“生”,由死后的漫长领悟到生的短暂。这种领悟和认识,正是他们生命觉醒的确证,是他们对人的主体生活与生命追求的开始。他们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丰满人生,不虚度年华。在追求人生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生年不满百”。正因如此,死亡就象一记记重锤击打在诗作者的心灵深处,故而在他们的诗中,不仅显现出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而且也抒发出深刻的人生悲慨。在与死亡和永恒的抗衡中,诗人充满了无力感,因为清醒地看到了生的短暂和死的永恒,“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回车驾言迈》)这是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对悬在头顶的死亡的焦虑和恐惧,思考着短暂的个体生命和永恒的时间的对立。这些诗歌从自然界出发,对生死对立、瞬间与永恒的对立的思考具有深刻而感人的力量。
生离死别是人生中无法回避的主题,《古诗十九首》将这一主题挥发的淋漓尽致,可以说,它是一种真正的表现生命主题的文学。死亡是一种生命的消退,生者的缺失,它揭示着人生的虚无。正因为人类“必然要死亡”,才引发人们对长生的幻想;对死亡的本能恐惧,导致了人类悲哀情绪的勃发。诗人在悲观宿命论中融合了积极入世的胸怀,强烈地关怀着现实存在和终极意义,这种对现实的清醒生死对照中体现生命意识的升华
《古诗十九首》,作为汉末文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它对生命的关注,对终极意义的关怀具有超越时空的感人力量。汉末文人所以把生死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不同的角度,对生命,对死亡进行剖析。古人在感叹生命时看到了生命无可挽回的毁灭趋势,由人生的短暂进入到对历史命运的深刻思考,针对自己个体生命价值,坚持探寻生命意义。
在《古诗十九首》中,对生的短促是从对死的观照中发现的。因“死”意识到“生”,由死后的漫长领悟到生的短暂。这种领悟和认识,正是他们生命觉醒的确证,是他们对人的主体生活与生命追求的开始。他们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丰满人生,不虚度年华。在追求人生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生年不满百”。正因如此,死亡就象一记记重锤击打在诗作者的心灵深处,故而在他们的诗中,不仅显现出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而且也抒发出深刻的人生悲慨。在与死亡和永恒的抗衡中,诗人充满了无力感,因为清醒地看到了生的短暂和死的永恒,“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回车驾言迈》)这是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对悬在头顶的死亡的焦虑和恐惧,思考着短暂的个体生命和永恒的时间的对立。这些诗歌从自然界出发,对生死对立、瞬间与永恒的对立的思考具有深刻而感人的力量。
生离死别是人生中无法回避的主题,《古诗十九首》将这一主题挥发的淋漓尽致,可以说,它是一种真正的表现生命主题的文学。死亡是一种生命的消退,生者的缺失,它揭示着人生的虚无。正因为人类“必然要死亡”,才引发人们对长生的幻想;对死亡的本能恐惧,导致了人类悲哀情绪的勃发。诗人在悲观宿命论中融合了积极入世的胸怀,强烈地关怀着现实存在和终极意义,这种对现实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