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诗词大全>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形象及表达技巧

明敏分享

  每首古诗都有自己的语言艺术的风格和表达技巧,要懂得怎么去鉴赏一首古诗就要了解这首诗的信息和运用技巧,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的鉴赏(一)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要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2、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风格特点。高考题目对诗歌语言考查的形式是多样的。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理解关键词语和品味语言风格两个角度入手。

  3、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达到了什么效果等。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命题涉及最多的内容。有单独考查的,也有结合形象、思想感情来考查的。一直以来,对表达技巧的界定比较模糊。从高考命题情况来看,一切可以提高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考查之列。我们在这里从抒情方法、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三个角度来展开。

  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的鉴赏(二)

  方法回顾:

  1、分析形象型答题模式:第一步,回答塑造什么样的形象;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特征;第三步,分析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或蕴涵的哲理等)。

  2、炼字型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分析该字的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第二步,分析好的原因或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及妙处;第三步,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3、表达技巧:答题模式: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举例

  《苏小小墓》 李贺

  幽兰露,如啼痕。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注]苏小小,南齐钱塘名妓,钟情于建康才子阮郁,但为阮家所阻,遂与忧伤中咯血而死,时年十九,葬于西湖畔西泠之坞。

  模拟一下泡开的思维过程:

  幽兰露——幽暗兰草上的露水。哪里的幽兰?自然是苏小小墓旁的幽兰。

  如啼痕——好像还留有眼泪的痕迹。谁的眼泪?诗人李贺的吗,路人或拜谒者的吗?当然是苏小小的。由南齐到唐,四百年了,泪痕还没有干啊!

  无物结同心——没有什么物件可以用来连接同心结。谁和谁的同心结?自然是苏小小和阮郁的同心结。

  烟花不堪剪——为什么?因为烟雾笼罩的花朵,是无法剪下来编织同心结的。

  草如茵,松如盖——青草像地毯一样,松树像车盖一样。哪里的草与松?自然是苏小小墓旁的草与松。周边环境渐次清晰。

  风为裳,水为佩——风做的衣裳,水做的佩玉。谁的裳与佩?自然是苏小小的。人物形象初具轮廓。

  油壁车,夕相待——一乘小小的油壁车,夜幕中久久的等待。谁的油壁车?谁在等待谁?自然是苏小小在等待阮郁啊,四百年了,痴心不改,还在期待心上人前来迎娶。感情与寄托已经清晰地渗透出来。

  冷翠烛,劳光彩——寒气逼压着小小的绿色蜡烛,它的光彩很难发散出去。这翠烛,可能是诗人点燃的,也可能是诗人想象的。诗歌由主体特写形象浸润开去,诗人的心境渗透出来。

  西陵下,风吹雨——西陵的坟墓间,寒风吹着冷雨。诗人在凭吊沉思中,回到现实,进一步感触到周边凄苦的氛围。

  在西陵坟墓间,幽兰上每一滴露水,都如一只沾泪的眼睛。没有可以用作同心丝带的物件,而袅袅青烟里绽放的花朵,又总是隐没在无边的黑暗。绿茵茵的青草如毯,碧森森的

  松树似盖,风一样清冷的衣裳,水一般幽凉的佩玉。一乘小小的油壁车,夜色中一个凄清的身影静静守候。那翠色的烛光如豆,光影黯淡,幽幽闪烁。西陵坟墓下啊,寒风吹着冷雨„„

  这样我们就大致读懂了这首唐诗。唐代诗人李贺来拜谒情死的南齐钱塘名妓苏小小的坟墓。在墓前,诗人触发想象,描摹了一场鬼魂的婚娶——这是一场现实中被阻隔,只能在诗歌想象中展示的婚娶。诗人除了表达对墓主人无限同情,对坚贞爱情由衷赞许的感情之外,还传达出自己内心守候与凄迷的一份情愫。

  既然名为“泡”,当然可以更“开”些。要“开”,就要加入更多的联想和想象,只要它合理。让我们举王维《山居秋暝》为例,进一步“泡”开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雨后初晴。一轮皓月当空,洒下清凉的月光,照着远近一带的松岗。岗上远眺,但见周围群山环立,在淡青色的屏幕上叠出黑色围屏。岗下,平湖如镜。清风徐来,湖上波光闪烁;月光下澈,林间枝影横斜。雨后湿润的空气中,弥散着松脂、青草、荷叶的清香。耳边忽传来潺潺水声,循声望去,岩边一幅素练,凌空抖动银光,淙淙作响——原来是山泉映着月光,在青石上流淌,欢呼雀跃地向岗下湖中一泻而去。蓦然间,山下依稀传来少女们轻快婉转的歌声,那是勤劳的浣纱姑娘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穿过湖边竹林走回村来。竹叶沙沙,伴着女孩子们一路的欢歌笑语,似是彼此应答。湖上也唱起旋律悠扬的渔歌。歌声起处,一只只渔舟穿出湖边荷塘,徐徐驶向湖心。迎着月光,鱼贯而行,撑船人和渔舟的剪影在银光闪闪的湖面上缓缓前移。真令人陶醉啊,人们可以这样自由自在地欣赏、享受春天的美好景色,为什么我不长期的、永久的留在这里呢?

  这样的“泡”,对于提升用于作文写作的联想、想象能力,都可以说意义非凡。

  正因为在古诗鉴赏的备考中,很多教师和学生的习惯是只重视题目而忽视诗歌,因此,我们特别强调“重视诗歌,淡化题目”。因为任何题目,都是在考查对诗歌的一般性理解。有了对诗歌一般性理解,有了“泡”开的基础,回答问题只需扣住三个层次的要点——思想、感情,形象、意境和语言、技巧,即可实现题目要求。

    3625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