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机视频入门教程
现在几乎所有上市的全幅以下的单反均有录像功能,单反摄像其实只需要解决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电子快门。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收集了单反机视频入门教程,一起来看看吧。
单反机视频入门教程
设定白平衡
在进行数字图片拍摄时,RAW格式的图片可以让我们很方便地在后期制作中根据需要来改变色温,但视频就不同了。由于相机目前只能记录高度压缩后的视频画面,所以在后期我们改动的余地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前期必须尽可能地设定合适的白平衡。如果光源的色温统一,通常机身自动白平衡就可以获得不错的表现。但如果碰到拍摄环境光线比较复杂的混合色温,就比较麻烦一点。视频相机通常都支持手动白平衡的设定,我们可以根据机身内置的模式(如:太阳、阴天、钨丝灯等等)来设定,有的机身还允许我们直接以数字的形式来精确调整白平衡。下面这张表,为我们列出了不同类型光源的色温。
新手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将白色的物体准确地还原为白色并不是我们设定白平衡的标准。为什么?想像一下:在绿色荧光灯下的一张白纸,我们是应该把它拍成绿色,还是白色呢?显然,绿色更符合大多数人认识。另外,白平衡的设定还是调整影片色调的重要手段。再想像一下:同一个场景,同一顿晚餐,同一对情侣,他们是悲惨凄凉的分手?还是浪漫温馨的初次约会?不同的故事表达,可能也会影响到白平衡的设定。
如何设定白平衡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所以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问题。新手需要多练习、多思考,才能熟练掌握。关于设定白平衡,我的建议是:可以根据场景中人物的肤色来设定。对于人的肤色,观众是有习惯性认识的(显然,你将一个黄种人的肤色拍成红色,观众就会很不适应),将人的肤色调整到符合观赏习惯的色调会是一种比较稳妥的选择。当然,如何调整画面的色调并不仅仅依靠白平衡,还有很多其它的方法(比如:灯光),通常需要全盘考虑,这个我们以后再具体讨论。
设定光圈和ISO
如何设定光圈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明白的。不过视频拍摄时,对于光圈的设定有时候与图片拍摄是不同的。图片拍摄时,我们通常只需要考虑单副画面,而视频拍摄时,我们需要考虑前后几个镜头的衔接问题。比如,我们拍摄一组两人对话镜头(即正反打)时,可能两人所处的位置导致环境光线不同,这时我们不能轻易地通过改变光圈来控制曝光。因为光圈的变化会导致景深发生变化,而当你把这样的两个镜头剪辑在一起时,会觉得很不舒服。所以,像这种情况时,我们通常会在分别拍摄两人时,保持同样的光圈,以保证同样的视觉效果,而使用其它方法来控制曝光。以上只是一个普通的例子,在视频拍摄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情况。
在较暗的拍摄环境中,提高ISO,可以帮助我们将画面的曝光控制到合适的程度。现在的视频相机大多提供了很高的ISO值,让我们在很暗很暗的环境中,也可以拍摄到可见的画面。但如果ISO值过高,就会让画面产生大量噪点,影响画质。所以当光线不够时,我们并不能一味地提高ISO值,而是应该把它控制在一个合适范围内。而这个所谓的合适范围,并没有标准。不同的拍摄项目,不同的相机,范围都不同。比如一些新闻或记录性质的影片,正在发生的事件是不可再现的,我们当然需要以“拍到”做为第一要旨,所以即使损失画质,也会提高ISO来保证曝光正常。而电影或广告这类的作品,通常对画质的要求会更高。
对于最普及的视频相机——佳能EOS系列单反相机,在网络中许多专家和摄影师普通公认的一种说法是:由于160为它的原生ISO值,所以在160的倍数时,画面的噪点较少,画质最高。我建议的ISO值为:160、320、640、800、1250,不要在佳能单反上使用高于1600的ISO来拍摄视频。
设定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的设定有三个作用:
1、调节画面运动(机身运动)和画面内运动(画面内人或物的运动)的视觉流畅感。
2、调整曝光。
3、避免频闪。
1、调节运动的流畅。有图片摄影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快门速度越快,捕捉到的动作就越清晰。但在视频拍摄时,如果快门的速度设置的过高,会导致视频中的运动(包括画面运动和画面内的运动)变得不流畅。我的建议是将快门速度设定为帧速率的两倍。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帧速率设定在24或25,就把快门设定在50;如果你的帧速率是30,就把快门设定为60;如果帧速率是50,就把快门设定为100;如果帧速率是60,就把快门设定为125。
从以下的图片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快门速度所形成的不同的视觉效果。
2、调整曝光。快门速度越慢,进光量就越大;快门速度越快,进光量就越小。所以,快门还可以调整曝光。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建议还是按照上面的两倍原则来设定快门速度,依靠其实手段(光圈、ISO、滤镜或灯光等)来调整曝光。但如果用尽了别的手段还是曝光不足,那么我们也可以考虑适当的降低一点快门速度,来获得更大的进光量。但要注意,快门速度最低不能低于30。如果光线太强,却不能通过提高快门速度来降低曝光(不过,如果你只是用固定镜头来拍摄没有快速运动物体的风景,其实提高一点快门速度也不会对视觉效果产生什么影响)。
3、避免频闪。我们平时使用的某些人造光源(比如日光灯等),其实是一直在以一定的频率闪烁的,只不过我们的肉眼可以自动调节来适应这种闪烁,会让我们觉得光是持续的。但相机却会把这种闪烁忠实地记录下来。表现出来的状况是:拍摄的画面中会不停地出闪烁的条纹。
如果我们在供电频率为50Hz的地区(比如:中国和欧洲)用NTSC制来拍摄,或是在供电频率为60Hz的地区(比如:美国和日本)用PAL制来拍摄,都极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
通过调节快门速度可以简单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将快门速度设定为当地供电频率的倍数即可。比如在50Hz的地区,将快门速度设定为50或100;在60Hz的地区,将快门设定为30、60或125。
设定风格档
这个东西在不同品牌的相机里有不同名称,比如佳能称它为“风格档(Picture Style)”;松下管它叫“胶片模式(Film Mode)”。在这里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就用佳能的名称“风格档”来称呼它吧(因为,佳能的用户最多,而且佳能单反的此项功能最为强大)。
风格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知道,原来的胶片摄影中不同品种的胶片拍的画面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对比度、锐度和色调,也就是俗语说的“不同的味道”。风格档的作用也是如此,通过使用不同的风格档,让我们不必经过复杂的后期调色,就可以轻松地让我们的影像实现不同的“味道”。
大多数相机都内置了几组风格档供我们在拍摄时使用。有的相机还允许我们在内置的风格档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调整对比度、饱和度、色调等参数,并可以保存成自定义的文件,方便我们随时调用。而佳能还为用户提供了风格档的编辑软件,可以让我们在电脑中按照自己的喜好,精细的制作出独一无二的风格档。
风格档千变万化,没有一定之规,我们要因题材、环境和个人的喜好来自行决定。那么该如何确定要使用什么风格档呢?我们从两个方向来考虑。我们可以通过风格档、色温和色彩偏移等功能的配合,在前期拍摄时就实现想要的色彩和影调。也可以在前期尽量让画面保留更多细节和更大的宽容度,为后期调色留出最大的空间。
佳能相机因为支持自制风格档的导入和使用,所以有一些专业的公司和个人用户为它开发的独特的风格档文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Cinestyle了。使用Cinestyle可以明显地提升佳能相机拍摄的视频质量,方便用户制作出更具有“电影感”的视频画面,我强烈推荐佳能用户使用它。
设定音频
音频功能一直是视频相机的薄弱环节。大多数的相机不能允许用户手动控制音频电平,没有实时显示的音频表,没有XLR的音频输入接口,没有可供监听使用音频输出接口。如果你有外置的其它录音设备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没有,那只能尽力而为了。
如果你的相机可以手动控制音频电平(比如:Canon 5D Mark II),那你需要先根据拍摄现场的实际声音状况调整好电平,最好先录制一段,然后回放,听一下。如果你的相机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实时的音频电平(比如:Panasonic GH2),那么确认此项功能已经开启。
相机上的内置话筒基本上是不能满足我们声音采集的需求的,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一支外置机头话筒来提高录音效果。使用外置话筒时,千万要记得打开话筒的开关。我在使用5D Mark II拍摄时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关于这一点,我很喜欢GH2的贴心设计,当插上外置话筒时,它会在屏幕上显示一句话,提示你打开话筒。
检查电池和存储卡的剩余容量
在开拍之前,记得检查电池和存储卡的剩余容量。这是一个极为简单但又极易被忽视的操作。这在拍摄一些新闻或现场演出等不可再现的场景时尤为重要,因为一旦错过,就无法弥补。在采访、广告或影视剧的拍摄中,如果因为电池或存储卡的剩余容量不足而造成拍摄中断,虽然可以更换后再接着拍摄,但也会打击到被拍摄对象、摄制组其它成员甚至你自己的创作情绪,还会给别人留下不专业的印象。其实,我们只需要在开拍前花上几十秒,检查一下,就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设定分辨率、帧速率和扫描方式
现在我想没有人在拍标清了吧,所以我们这里只谈高清。
高清的标准分辨率有以下两种:1920 x 1080和1280 x 720。对于大多数新手来说,制作的影片最终多是通过网络传播,其实使用720的分辨率就足够清晰了。而且720由于数据量较小,对于存储卡的容量、存储速度以及后期制作的电脑硬件的要求都会低于1080,可以减少入门者的经济投入。
帧速率有以下几种:60帧/秒(实际为59.94帧/秒,为方便起见,记为60帧/秒)、50帧/秒、30帧/秒(实际为29.97帧/秒,记为30帧/秒)、25帧/秒、24帧/秒(实际为23.98帧/秒,记为24帧/秒)。60和30是NTSC制的标准,50和25是PAL制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影片要在美国等NTSC制地区的电视台播出就要使用60或30的帧速率;如果要在中国或欧洲的电视台播出就要使用50或25的帧速率;而24的帧速率最接近电影的视觉效果(电影胶片拍摄的标准速率为24格/秒)。如果我们的影片是在网络传播,那么选任意一种帧速率都是可以的,我建议选择24。
我们都见过影视剧或广告中的慢镜头。这些镜头是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然后通过后期制作实现的变速效果。简单的说就是:使用更高的帧速率来拍摄,然后使用正常的速度回放,就得到了慢动作效果。比如:我们用50P来拍摄一个镜头,在后期软件中将它变换(在Final Cut Pro里叫做“符合”,在Premiere里叫做“解释”)为25P,那么原来50帧的画面还是50帧,但这个镜头画面的时长却从一秒钟变成了两秒钟,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相当于原来速度50%的慢动作画面。
所以,如果你在拍摄之前做好了详细的计划,那么在需要慢动作效果的时候,你可以通过设定帧速率来获得。大多数的相机需要我们在后期软件中来制作变速效果,但有的相机则可以自动完成。
扫描方式有两种:隔行扫描(用i表示)和逐行扫描(用p表示)。不同的播出平台对于扫描方式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对于网络视频来说,我建议选择逐行扫描的方式,在电脑显示屏上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另外采用逐行扫描拍摄的视频素材,在某些后期特效的制作中可以获得比隔行扫描更好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我们通常会把分辨率、帧速率和扫描方式这三项或其中的两项合在一起,用一些缩写来描述。比如我们常见到的一些专业术语:1080p、50i、720p60等等。下面这张表,为我们列出了各种视频格式的技术术语缩写。
当然,目前的相机并没有以上全部的格式,而是只有其中的几种。不同的相机,所具备的格式往往也不同。
单反拍摄录像视频须知
光圈决定景深深浅
在摄影中,光圈大小既能控制光线进入相机,也能利用大光圈制造出美丽的浅景深来突显主题。不管选择大光圈还是小光圈,依然不建议在拍摄过程中变换光圈大小,最好还是暂停一下再调整数值比较保险,哪怕你用的是拥有无级光圈、变焦环的电影定焦镜。当然这样的镜头很适合用来拍影片,尤其是在进行手动变焦时,更容易拍摄出电影中常见的焦点转移的感觉。变焦时也比较流畅。
关于动态录像中的ISO值
感光度的选择,决定着影片画面的细致度,这部分就和静态摄影差不多,当你的感光度越调越高,颗粒感或噪点越明显。和前面两参数一样,最好不要在录像过程中更改ISO值,以免影响整个影片的曝光度。
曝光:瞬间与持久的差异
一般就我们所知的静态摄影,曝光决定在快门释放的那一瞬间,就算需要补光,也可通过闪光灯来进行协助。然而动态录像一般讲求恒定常量的曝光,若非要制造特殊效果,不然在影片场景中不会有特别明显的曝光变化,否则影片忽明忽暗的视觉效果恐怕不是很妙。
选对拍摄模式
为了掌控相机内的设定从而达到稳定的曝光效果,在选择拍摄模式时比较建议使用手动模式来进行拍摄,因为自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模式多少都有不可控因素存在,只有在手动模式才能完全自我地掌握参数设定,较不易受到环境变化影响。
快门数的计算方式和选择
快门速度是控制曝光量的参数之一,在录像中也能决定你拍出来的影片流畅度及效果。就现在大家拍电影时比较常用24p来说,在拍摄之前应该将快门值设定在多少比较保险呢?如果说想要清楚拍出拍摄物的每个动作和行为,大家可将快门数设定为帧数的两倍,即若帧数为1秒24个画面,那快门速度则可提升到1/50s比较保险,不过如果是追求物体移动时的残影效果时,则可再将快门速度降低。设定好后的快门数,尽量不要在拍摄过程中任意更改。
猜你喜欢:
1.摄影技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