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摄影>摄影入门教程>

摄影基础学会了,为什么还是拍不出好!照!片!

诗琪分享

  我学会了光圈、快门、感光度、曝光补偿,甚至曝光锁定、包围曝光…

  我学会了拍摄模式、对焦模式、白平衡,甚至手动对焦、反光镜预升…

  我学会了构图、光线、色彩知识,甚至每一种构图法则的运用…

  我学会了怎么玩相机、搞了好几支镜头,甚至还有一大堆附件…

  但是!

  为什么还是拍不出好!照!片!

  其实,我们都知道,摄影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技术。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就像一位建筑工人(举例而已,别无他意),哪怕他掌握了全部的搬砖、搅拌、电气安装等技术,但他终究无法从结构、造型以及景观方面设计出优秀的建筑作品。摄影也是一样,我们掌握了摄影知识,这很好,可以作为拍出好照片的保障,但并不是说这样就一定能拍出好照片。

  这是为什么呢?小编整理了一些原因跟大家分享:

  1

  不会反思

  仅仅发现照片不好看是不够的,我们要反思其中的原因,例如拍出的照片非常平淡,那么是不是曝光不足或过度?是否对比度太低?是否色彩饱和度不够高?是否主体不够突出甚至没有主体?如果以更高或更低的快门速度拍摄,会不会更好?

  要拍出好照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学会反思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可以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的不足,并在以后的拍摄过程中更加注意,从而充分利用所学的摄影知识,拍摄出优秀的作品。

  2

  急于按快门

  很多摄影初学者,在拍摄前很少去观察和思考,而是急于设置参数、构图、拍摄,拍完之后才发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实,除了少数需要抓拍的题材外,我们大可以多拿出一点耐心,去观察要拍摄的对象,然后思考诸如下面的问题:

  将视角放大/缩小一些会不会更好?

  主体放在中心还是三分线上?

  现有的构图会不会纳入多余的元素?

  光比太大,会不会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

  拍成剪影会不会好看?

  设置更高/更低的白平衡数值,色彩会不会更好?

  等等。

  对于缺少耐心的初学者,不妨试试强制约束自己,每次按下快门前,至少停留5-10秒以后再按快门,这样可以强制出一些时间让我们做更多的思考。

  3

  错失良机

  前面说的不要急于按快门,是建立在不需要抓拍的前提下。但有些时候,要记录的画面转瞬即逝,但如果因为自己反应不够快而错过,那就太遗憾了。

  因此,在拍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机不离手,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出情况。即使要放下相机,也应该放在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另外,建议使用单肩包,这样可以比双肩包更快的拿出相机进行拍摄。

  4

  难以取舍

  取舍主要是针对构图而言的。首先,初学者必须要清楚的是,画面内容的多少与作品是否优秀,二者没有直接的联系。摄影师应该更多的关注对主体的表现,如何利用陪体突出主体,无关的内容一定要狠下心来会去。

  还有些初学者,总是拿不准自己拍的到底好不好,于是就这样拍一张、那样拍一张,把所有想到的参数、构图都拍一遍。在最开始学习摄影知识时,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多做做练习,这是有益的一面,但过一段时间后,就不能继续使用这种方法了,因为这说明你对好照片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只是希望通过多拍的方式,“蒙”到一些好照片。从长远来说,这样很不利于自己的进步。

  5

  缺少创意

  一提到创意,很多人都会觉得太抽象,或者认为那是摄影高手、摄影大师们才能做的事。其实,摄影中的创意没有那么复杂,只要我们多花一些心思,就完全可以办到。举个简单的梨子,大家在拍摄动态对象时,往往习惯性的使用高速快门进行捕捉,这本无可厚非,但从另一个角度想,如果以很低的快门拍摄会是什么样的?扩展一下想,如果结合多重曝光会怎么样?再加上闪光灯呢?大家都以平视角度拍,如果我用极大的俯视或仰视角度拍呢?

  6

  依赖后期

  在PS以及各类手机摄影APP普及的今天,摄影已经从过去单一的拍摄变成了“前期拍摄+后期处理”两部分。

  我们不能否认,后期的确很重要,但无论你的PS技术多高深,APP多强大,它的工作始终是校正、美化、修饰,而非创造!

  因此可以说,前期拍摄是整个摄影过程的基础,如果基础打不好,再强大的后期处理也不可能无中生有。

  关于前期与后期的关系,请扩展以下文章。

    4021124